又是一年清明时,古镇无客不思亲,在广东的纯客家古镇樟木头镇的客家人过清明,却“各处乡村各处例”。虽同为客家人,因种种原因,许多习俗在发展分化之中新旧结合,各具特色。
一般来说,客家人过清明必“门插柳、头戴柳”,以示不忘祖先,而东莞樟木头镇的客家人却并不“重”柳而是“重”草——“子孙草”。樟木头客家人在清明节时,有去祖宗坟上除“子孙草”的习俗。
今年85岁的樟木头镇老人连玉英告诉记者,樟木头官仓社区许多家族到目前为止还保持着亲力亲为锄“子孙草”的习惯,以求祖宗保佑、祈求好运之意。
每到清明前后,许多移居海外樟木头客家人都要千里迢迢赶回家乡,以除“子孙草”的习俗,表明自己不忘祖先。
祖籍樟木头镇的港商蔡财名专程提前回到故乡樟木头镇官仓社区准备家族过清明节事宜。这天,他请了三、五个工人,领着他们上山去自家祖坟除“子孙草”。
蔡财名告诉记者,他们家族是传统的客家家族,上祖坟除‘子孙草’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内容。以前家族里很讲究清明节这天一个家族的男的女的都上山为祖坟锄草,大家都会锄几下,表示替祖先做了点事情。
近几年,随着本地客家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像他这样雇别人除“子孙草”的做法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了。
据樟木头老人蔡元英介绍,樟木头客家人在清明节除了拜祭自己家族的祖先外,还需在清明后择日拜祭一房家族的“大祖先”。客家家族一般都延续多年,且都有好多分支,一房人就有好几百人。家族里的人平时可能散居各地,但是在清明后一周左右就会择日再聚集一起,去拜祭共同的大祖先,拜完后还要一起在祠堂吃饭,这也是客家人保持家族联系的一种方式。
蔡财名表示,以前,客家家族老祖宗都置田产,每年收一笔租谷,每到清明,人们便利用这笔租谷,联合房族亲属去祭扫祖墓,慢慢形成了客家人这种清明后拜大祖先风俗。这种风俗随着时代发展,也有一些新变化,比如以前女性是不准参加拜大祖先仪式,现在男女平等,女性也可参加拜祭。
清明节前,樟木头客家人各家各户蒸松糕,蒸用艾草做成艾团或艾粄等特色小吃,据称这些吃了能避邪。此外,家家户户都要杀鸡、买猪头或烧全猪以作祭品。
比起过去传统的鸡、生果、纸钱元宝、艾粄四大件祭品,近年来,客家古镇樟木头出现了不烧纸、不烧香、不摆供,而以插鲜花、种青松的做法低碳过清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