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本簿豐年祭本地眾信奉祀三官大帝,別於一般寺廟,沒有固定廟宇,僅有磧爐、棹片、棹幃、大旗、神轎、銅燭台等物品,於每年農曆八月中,值年爐主交接,將磧爐供奉於自宅正廳。所供奉主神為三官大帝,並配祀天上聖母娘娘、還有福德正神、曾昌茂公磧爐等。清嘉慶年間,福建廣東渡海來台移民中曾昌茂,背負三官大帝磧爐來台,供奉於自宅內。該時楊梅新屋一帶荒蕪之地,既已闢為農田多屬看天田,無圳引水灌溉,乾隆八年(1743年),曾昌茂憑著急功好義服務鄉里的熱誠,隨著洪水流向低處,引社子溪流水,協助逐年開拓成三七南圳,在楊梅鎮水美里引社子溪的水灌溉農田,乾隆六十年完成,涵蓋水美、瑞原、員本、社子、慷榔、笨港,流長二十七公里 ,親自巡水,灌區百餘公頃,俾益農田甚鉅。因他終身未娶,又無子嗣供奉三官大帝磧爐,村民為感謝曾昌茂生前大恩大德,於是將三官大帝及曾昌茂公磧爐,奉敬於家中。歷經多年,喚醒村民追思,設立豐年祭,演外台平安戲等活動,經費籌措乃以澤被地區,即現新屋鄉及少部份楊梅鎮、觀音鄉轄區,劃分八大地區,議妥各地區負責人收取,以人丁數來分擔,當時收取金錢的簿本為八大本,登錄人丁數,收費者依簿本上登錄丁數挨戶收取,所得款額悉作每年八月平安戲及祭典購置物品使用,乃有八本簿之稱,分八庄每年輪值一庄,兩天的慶典活動,信徒備牲醴祭拜,主事爐主行三獻禮,祭拜三官大帝。八年中添加男丁者,都會做大紅粄高疊成托,俗稱添新丁粄,並宴請賓客。本活動自清嘉慶五年十月十五日創立迄今,以輪值地區戶長,神前逐戶擲聖筶數最多者為爐主,八月平安戲時交接典禮,清交各項物品,擇日將三官大帝磧爐請至爐主自宅內,朝晚焚香致意降福綠、保佑八本簿區眾信人等,以祈民豐富裕,國泰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