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50|回复: 0

客家文化奇葩 贺州客家围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1 17: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ww 于 2010-12-31 17:34 编辑

  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物化载体。“围屋”顾名思义就是被围起来的屋子。围屋是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建筑,是客家人居住、祭祀、议事、生产、生活的场所,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围龙屋等式样。围屋始见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围屋结合了中原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文化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在客家人聚居之地,都能见到围屋的踪影。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赣闽粤三省交界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也居住着大量的客家人。目前,贺州全市人口220万,客家人数8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8%左右。历经百年风雨洗礼,贺州客家围屋依然保存完好。
  贺州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末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围屋占地面积三十多亩,分南、北两座,相距三百米,呈崎角之势。南座三横六纵,有厅堂八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九十四间;北座四横六纵,有厅堂九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一百三十二间。
  享有“广西第一围”美誉的贺州客家围屋位于贺州市莲塘镇仁冲村,从远处望去,如长龙般的围墙把屋舍与外界隔开,一直蜿蜒……。走近看,围墙上还留有许多小孔,据介绍,这些孔都是枪眼,是用来防止外敌进攻的。
  围屋大门上方,挂一匾额,书之四字(有的三字),称之曰门榜,又叫门匾或门楣。且以姓氏命名,是客家围屋的一大特色,若门榜为“爱莲第”,即使不是客家人,人们也可轻易的猜出此户人家姓周,因为北宋周敦颐曾写过《爱莲说》一文,名传千古,流芳百世。莲塘镇仁冲村的客家围屋叫“淮阳第”,为江氏祖屋。
  此座围屋由江海清出资建造。广西贺县江氏一支原籍河南淮阳,是宋代逐渐向南方迁徙的客家人,清乾隆是由广东迁到广西贺县莲塘镇。江海清在朝为官,因战功显赫,晋升为三品朝官,出任云南省盐检道台,受赏巨额白银及“万宝来朝”牌匾,成为云南、广西贺县一带远近闻名的“江百万”。
  江海清升官发财后,曾数次回贺县老家。此时江家人丁繁盛,原来的老屋住不下了,江海清出资找人在仁冲村老屋东南面另建一座围屋,称为“新屋”。
  江海清做官能谋事,有政声;在家族中极重亲情、顾念族人,衣锦还乡,恩泽全族,福泽后代的事迹,至今仍为族中后辈称颂。
  由此得可知,门榜不仅标示了一个姓氏的悠久与荣耀,家族的辉煌与声望,更是世道的称誉与希冀。门榜,已不仅仅是一种装饰,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奇特的民居样式配上意蕴丰富的门榜,展示出客家围屋独有的文化魅力。
  江氏围屋以正堂纵轴为基点,成轴对称,正屋乃四进式四栋,后栋略高前栋,形成一个“昌”字,意为“步步高升”。整座房屋四横六纵,有天井十八处,厅堂九个,有“九天十八井”之称。围屋四周有三米高墙与外界相隔,屋宇、厅堂、房井布局合理,形成一体,厅与廊通,廊于房接,迂回折转,错落有致,上下相通,透光、通风性能极好。屋檐、回廊、屏风、梁、柱雕龙画凤,富丽堂皇,是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艺术结晶,素有江南“紫禁城”之美称。 
  古老独特的客家建筑、热情奔放的客家歌舞、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感人至深的客家历史传奇……这一幅幅神奇而古朴的画卷,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客家围屋已成为贺州一大旅游胜地。(赵荣芳)

来源:国际在线广西网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fzlm/2010-12-31/content_1497828_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1 22: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