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23|回复: 3

[讨论] 客家人:游走于历史的传奇迁徙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0 08: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未名扁舟 于 2010-12-10 08:22 编辑

  据传,早年间美国的间谍卫星在中国福建西南部发现了一群或方或圆形的奇怪建筑,认为这是中国的核武器基地,引起了美国社会上下的恐慌。
0.jpg

  事后,经秘密调查才明白,那原来是福建客家人居住的土楼,虽然也带着古代军事防御的味道,但与老美们所关心的那个“军事设施”相差甚远,美国人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虽然这个传闻多少有点演绎的成分,但客家土楼和客家文化从此便走进了世人的视野。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

  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

  但历史学家似乎更赞成“中原说”,认为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

  客家人的南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代,彼时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如此,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人们常常赞叹客家人的勤劳、勇敢、坚毅和机智。客家作为一个民系群体,由于先民数代屡次长途的迁徙,她自然比其他群体更多样更深层次地体验了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她也就必然受到了更多的锤炼和滋养,积累了更多的处理与自然界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的经验。因此,客家群体中出现过大批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

  一支穿越历史的迁徙者

  有史可考的记载显示,客家人的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 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此后,经过其他五次大规模南迁,到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

  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万之众。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搬迁到江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

  土楼:客家人智慧的凝结

  迁徙的最后一道程序,便是建房造屋安下家来,而凝结了客家人超凡智慧的土楼,到现在已然成为客家文化的代名词,成为其最著名的标记。
30.jpg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客家,会同时出现很多关于土楼的条目,如果你是集邮爱好者的话,你应该注意到了中国民居那套邮票里的福建民居之中有张便是客家的土楼。

  关于土楼的一个笑话估计大家还有印象: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

  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主要分布在南靖和永定,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

  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它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

  这种圆楼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一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3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然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

  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土楼闪烁着其先民的智慧,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传统文化的可见、可触、可感更吸引众多的游客的莫大兴趣。

  客家美食与民俗风情

  客家文化不仅创造了神奇的土楼,也创造了令人向往的饮食文化。

  到土楼去,吃喝是丰富的。到客家故里尝尝最正宗的客家菜肴和特色的风味小吃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就榜上有名的客家招牌菜肴来说,有盐焗鸡、酿豆腐、红炆肉,有滋阴补肾的麒麟投胎、造型奇特的孔明借箭、醇美香甜的乱石堆花、别具风味的八脆醉仙,还有特色的水蒸鸡、全猪套餐、全牛套餐、豆腐套餐、新港湖鲜、五指毛桃汤等,样样都是色香味俱全,且大多客家菜有滋阴降火、清肝明目、壮腰补肾、养颜益气等功效。

  当然,也还有一些风味小吃。

  永定的风味小吃可谓是花样百出、应有尽有。光糍粄类就有10种,香甜可口的糍粑、香甜松软的发粄、细腻爽口的禾米粄等,还有粉干、牛肉兜汤、油炸子等在当地都久负盛名。

  到永定土楼,不仅观赏到巍然雄奇的土楼之都,吃到香甜可口的客家饭菜,还可观赏到五彩缤纷的娱乐节目。

  寓教于情,寓教于乐,本来就是客家文化的传统。在永定可观赏到民间的汉戏、木偶戏、十番、打狮、凤城祭师公、大溪大鼓,具有节日气息的“打新婚”、 “走古事”、“闹花灯”、“四月八”、“作大福”等这些传统的文娱节目,也可以看到客家圣殿包括客家博物院、客家姓氏宗祠纪念堂、客家名人纪念馆、客家楹联馆、客家文化研究院、客家五次迁徙雕塑群、客家建筑微缩景观区、客家民俗风情演艺中心等展示客家文化特色的建筑群。

  当我们观罢土楼,领略了丰富的客家文化,我们不能不为客家人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同时,一个问题也随之而生,那些聪明、勤劳的客家人,创造了这个世界上的伟大奇迹,他们的灵感在哪里呢?

  此时,只要你登高远望,看那四面云山,奔腾眼底;阵阵山风,吹拂胸膛。不禁就能有所感悟——这钟灵毓秀的山水,这大气磅礴的土楼,不正是在孕育一种天人合一的灵气吗?由于有了这种灵气,才会“江山代有才人出”,才会创造出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傅春荣 http://www.cbt.com.cn/a/xiaofeichaoliu/lvyou/2010/1209/1436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10: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土楼的确好漂亮,不过不知道怎么防御敌人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12: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既保暖,又美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1: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土楼里都有族人和家人不和的故事。大概到深圳那一带,客家民居多些着重一个家庭为单元,尽量减少磨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18: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