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社区管理员 yanxiuhong 按语:
如下是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客家文化研究的骨干,谢重光先生的论文。征得谢先生同意,在社区刊发。
该书 由社区站长 未名扁舟 在09年发帖推荐过: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70053-1-1.html , 内有详细目录,作者简介及购书详情。
---------------------------------------------------------
《客家文化述论》的主要学术观点与社会反应
一、 重视源流,探求血缘
本书作者研究客家历史与文化,向来重视源流,探求血缘。在本书中,化了大量篇幅探求共同铸造客家的三种来源,实际上就是三种不同的血缘,他们分别是自中原和江淮南迁的汉人,世居赣闽粤交界区域的土著即百越余裔,从别地迁来的其他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武陵蛮)。其中关于南迁汉人,着力最多。如第二章第一节,标题是“唐安史之乱后北方、江淮人民的南迁”,“把史志户口资料、州县建置资料、客家族谱资料和其他文献记载结合起来,作了综合分析”(第85页)。在利用客家族谱资料分析客家族源方面,笔者“从罗香林先生所编《客家史料汇篇》、宁化客家研究会所编《宁化客家姓氏的由来及历史渊源》及其他可以见到的民间谱牒中,筛选出客家人78姓族谱、家谱提供的家族迁徙史,整理出总计156次迁徙情况。”(第92页)以此说明了北方和江淮汉人南迁的“迁移年代”、“起程地”、“途经地”、“栖止地”以及几次移民高潮。所有这些工作,都旨在阐明北方汉人这一血缘成分的注入,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本书还通过旗帜鲜明地维护罗香林先生既重血缘又重文化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强调研究客家,是不可不探求血缘的,同时血缘与文化是不可偏废的。如在《导论》第一节,本书有如下论述:“对于罗先生在研究中运用的民族观方面的基本学理,不少学者批评其单从血统上来认识民族和民系,把民族和民系等同于种族的观点。其实,罗先生对于血缘与文化在民族和民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同样重视的,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都有精辟的论述。他本身是一位杰出的民族史学家,尤其对于南方民族有很深入的研究,成果卓著,其代表作有《中国民族史》、《中夏系统中之百越》、《百越源流考》等。基于卓越的学识,并本诸事实,他明确主张民族和民系混化说,客家也不例外。他曾明确指出,‘汉族乃是混合了无数民族民系的血统而形成的一个住在东亚的民族,它的形成年代,约始于春秋战国的纷争,而完成于秦汉的统一。春秋以前,住在中国内地的民族,复杂至极,就是掌握政权的商周二代,也不同属一族,其他彼此二家统治下的异族,那就更难计数了。’又说:‘民族民系其血缘的复杂,依吾人客观的态度言之,其本身,实无可疵议。与其说血缘纯粹的民族或民系为足以夸耀,毋宁说血缘复杂的民族或民系为足以激荡其族其系文明的增进;……所以,血缘与民族民系的文野问题,虽说极有关系,然亦不能遽指它为区别民族民系‘孰文孰野’的标识。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着的。’”(第3页)
本书进而论述道:“罗香林先生这里鲜明地提出了民族融合的观点,其所谓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化说,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血统方面,二是文化方面。在血统方面,除前面论述一再提到汉族南北二系血统混化的情况外,他早年还曾赴华南作过人群的‘体质测验’,反映出他对血统遗传的高度重视。在文化方面,他强调的是各民族各族群的相互接触与影响。具体落实到客家,罗先生指出,赣闽粤原先的居民主要是畲族,因而‘客家初到闽粤赣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就想不与他们互相混化,亦势所不许’”(第5页)笔者对罗香林先生上述有关理论的强调和肯定,反映了笔者本身对探求血缘的重视和肯定,例如强调客家与畲民的互相混化,实际上是强调两种血缘的混化。而要弄清楚客家与畲族混化的具体情形,就非得深入探求这两种族群的血缘不可。本书确实是化了大量心血和篇幅探求这两种血缘的。
二、 不能单纯从血缘研究客家,应重点从文化的涵化、融合阐明客家的形成及客家文化的特点
基于研究民系,既要重视血缘,又不能单纯从血缘去说明民系的形成这一理论,本书主张不能单纯从血缘研究客家,应重点从文化的涵化、融合阐明客家的形成及客家文化的特点。所以在导论中,本书明确提出:“关于民族观,我们认为,民族、民系虽然与种族和血统有关,但毕竟不同于种族,也不纯由血统决定,在本质上它们都是文化的概念,而不是种族的概念。”(第10页)
为什么单纯从血缘不能说明民系的形成呢?我们不妨先看南雄珠玑巷移民的事例。现在一般人多认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府人,是从南雄珠玑巷移民的后裔。但学者研究指出:“随时代之推移,社会之进步,子孙的繁衍,(南雄珠玑巷移民后裔)分布路线则日益广泛,如珠江三角洲珠玑巷人后裔向东可入兴梅地区,溶入客家人社会,或东进惠阳;向西沿西江,由肇庆上柳州,溶入壮族社会;沿海向西,由台山而入两阳,入粤西白话区;向东入朝阳、闽南而台湾,则又深入潮汕语区和闽南语区。是则岭南各大民系之间,均有珠玑巷人之溶入。”(曾昭璇等编著:《珠玑巷人迁移路线研究》,272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这个例子说明,同为珠玑巷移民后裔,血缘相同,但后来分别属于广府人、客家人、壮族人、广西白话人、潮汕人和闽南人。单纯用珠玑巷移民血缘来说明上述各民系或民族的形成,是不可能的。
客家移民的情况与珠玑巷移民的情况有相似之处,陈支平教授研究指出:“客家民系是由南方各民系融合形成的,客家的血统与闽粤赣等省其他非客家的汉民血统并无差别,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一千多年来大融合的结果。”(陈支平:《客家源流新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南方各民系的血统充分融合了,单纯从血缘说明某一人群是这一民系而非彼一民系,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广东中山大学的黄淑娉教授是著名文化人类学专家,她从理论上阐述了不能单纯从血缘而主要应从文化上认识和区分民族、民系的道理。她首先介绍了孙中山的民族理论,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一书中讲造成种种民族的原因是“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五种力”。黄淑娉就此解释说:他(孙中山)强调“生活”,也就是谋生的方式,这是正确的。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共同文化的组成部分;宗教和风俗习惯都是构成民族文化特征的一个方面。血统不能作为民族的特征,但可以从族群的历史来源了解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黄淑娉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第183页,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黄淑娉还从古代区分华夷为例说明历史上如何区分华夏与蛮夷,她说:“我国早在周代就以语言、服饰、礼仪、习俗为标志来区分华夏与四方的蛮夷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礼记正义卷12)华以服饰特点得名,冕服彩章曰华。蓄发冠带右衽是华夏族的重要特点,有别于四夷的被发左衽,断发文身。四夷与诸夏的区别标准是文化。”她还引用了陈寅恪先生的著名论断:“汉人与胡人之分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精神文化尤为融合复杂民族之要道。”进而论述道:“这不仅在北朝如此,在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同样是以文化为民族认同的标准。”(同上书,第184—185页)
以上事实,都说明单纯从血缘不能阐明民族与民系的形成,必须从文化的交流和涵化才能说明民系形成及民系文化的特点,所以《客家文化述论》的作者提出“客家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种族的概念。使客家人与其他民系或其他族群相区别的完全是文化的因素,而非种族的因素”。(第24页)请注意,在这一概念中,与文化相对的是种族,而不是血缘。本书客家界定还有一段话:“参与融合的南迁汉人、百越种族和盘瓠蛮等南方少数民族都是客家先民”,这里所谓融合,既包含了文化的融合,也包含了血缘的融合,所以这一界定本身,并没有排斥血缘,而是包含了血缘。它所要强调的,只是文化是区分民系的根本要素而已,这与历史上区分华夷,以及现代诸重要学者区分民族和民系的精神是一致的。本书这一观点,已在客家研究学界得到普遍肯定,不少相关论著采用了此书的这一观点。
三、 反复强调台湾客家与大陆原乡血脉相连的关系,严肃批判了台独观点
强调客家大陆原乡与台湾客家血脉相连的关系,极力探寻客家人从大陆原乡移民台湾的轨迹,是作者谢重光多年来从事客家研究的一个重点,早在2000年,就出版了《海峡两岸的客家人》一书,2003年,又出版了《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一书。《客家文化述论》继续在这方面着力,首先,在导论中就已指出:“现在有些人对待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抱着根本否定的态度,片面夸大其局限和错误,是不足取的。至于台湾有些人出于台独的险恶用心,提出“应该割断原乡的脐带,脱离母体”才能健康成长,甚至说“台湾客家人的原乡在台湾”, 那更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犹如脱离了历史上来自中原和江淮的移民,就谈不上客家民系的形成一样,脱离了来自大陆原乡的客家移民,也谈不上台湾的客家人。对于台湾客家人来说,原乡的血缘和文化都是分不开、割不断的。这个道理,罗香林先生既重血缘又重文化的民族观民系观已经说得很清楚。就此而言,罗香林先生客家研究的成果,也是反对文化台独的有力武器。”(第13页)
在第四章中,又专立“移民台湾”一节,根据自己爬梳出的新史料,提出“客家人到台湾活动的时间并不比闽南人迟,反而可能早于闽南人到达台湾”(第205页)的新观点。接着对一般论者比较忽略的客家移民台湾历史,按时间顺序作了不少索隐发微的工作。如:
明中后期:论述吴平、曾一本“海盗”集团中,应有不少诏安、云霄、平和、南靖的客家人跟随到台湾,并根据族谱资料具体举出南靖书洋萧氏自明万历以来迁居台湾,成为最早迁台的漳州客家人的事实。(205—206页)
荷据时代:分析自漳州迁台的移民,其中不少“实为客家人”,“如从明末崇祯年间开始迁往台湾开基立业的诏安秀篆庵前村邱氏是客家人,从南靖移去的萧、黄、庄、简、吴、张6姓,基本上也是客家人,其中的简氏和萧氏就是客籍大姓,两姓后裔现在在台湾都有几十万人。”(206页)
明郑时代:指出此时“又有一批客家人随着郑成功东征而移居台湾,比较大宗者一是刘国轩的部属,一是闽南万礼集团的成员。刘国轩是郑成功麾下的大将,籍属汀州,其部属中多有客家子弟兵,跟随刘国轩去了台湾。清廷平定台湾后,刘国轩降清并被调回内地任职,但刘国轩麾下的客家子弟有一部分留在台湾,在台湾垦殖开基。闽南万礼集团的领袖是郑成功麾下重要将领张要(耍),平和小溪人,但自幼为诏安官陂客家人收养。其部众多为漳、潮西部山区的客家子弟。其结义弟兄郭义(诏安官陂人)、蔡禄(时为诏安、平和交界处人,后划归云霄)等也是郑成功部将,麾下也多客家子弟。(206—207页)
清代,分几个阶段论述:1.刚收复台湾一度开放海禁时期,此时“闽、粤的漳、泉、汀、潮、惠等府的穷苦人民,遂纷纷渡台。这几府的居民非福佬即客家,可以说,刚刚开海的几年间,客家人和福佬人一样,出现了一个向台湾移民的小高潮。康熙二十五、六年(1686、1687年)一批来自镇平(今蕉岭)、平远、兴宁、长乐(今五华)四县的客家人,进入台湾南部,拓垦于下淡水溪东岸流域等地,就是粤东客家人抓住了清领台湾之初渡台禁防松懈的时机而成功移台的显著事例。”(208页)
2.禁海时期,“清朝渡台三条规定的执行效果并不好,所谓“禁者自禁,渡者自渡”,在被禁期间惠、潮客家人偷渡去台者从未断绝。另外,汀州客家人和漳州西部客家人不在禁限,此一阶段应有部分汀州和漳州客家人渡台。在民间族谱和口碑资料中可以找到不少这样的实例,如诏安官陂张廖氏,参加张要(耍)的起义后投入郑成功军队,进入台湾,部分人在台湾解甲归田,立业安家。“清康熙时期,官陂张廖们借此关系,又纷纷入台垦殖。目前台湾的张廖子孙,大部分属这个时期开台先民传衍下来的。”还有诏安秀篆游氏,“到了第八世,有游廷院聚众数百人入台,随郑经据守台湾抗清,转战于东南沿海。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游廷院之子一涵及部分游氏留居台湾。有清一代,游氏陆续迁台,传衍下台湾游氏中赫赫有名的‘王游派’一脉。”(209页)
3.禁海令逐渐废弛以后,“康熙中晚期至乾、嘉年间,粤东客家人取得了与其他地区人民赴台垦殖的同等权利。尽管其间仍多曲折,但闽粤客家人自康熙后期开始,历雍正、乾隆、嘉庆诸朝,掀起了一次次移民台湾的高潮。……大量涌入台湾的客家人,在淡水溪平原地带,以及中部云嘉平原一带,辛勤垦殖,建立起一个个客家庄。”(210页)
4.对于台湾客庄的祖籍来源,特别梳理了来自福建的部分;“这些客庄,以潮、惠、嘉应州客家人建立的为多,但来自漳州府南靖、诏安等县的漳州客,以及来自汀州府永定、武平、上杭、长汀等县的汀州客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漳州客的情况已如前述,汀州客的情况,据近年来的查考,来自永定县的客家移民最多,像雍正十一年(1733)率亲族到台湾淡水开发良田数千甲的下洋中村人胡焯猷,雍正、乾隆年间移台的湖坑及奥杳李姓数百人,乃其中的荦荦者,此外还有吴、江、阕、游、魏、沈、罗、苏、王、余、赖、华、卢、黄、张、陈、曾、吕、廖、刘、熊、范、林、丘、马、温、谢、翁、许、巫、邹、周、杨、葛、俞、邓、孔等40余姓,自乾隆至嘉、道间先后迁台;武平客家人到台湾落籍的也不少,仅乾隆年间,即有魏、李、练、刘、钟、何、蓝等多姓,而雍正以降入垦屏东、台南、南投、竹南、新竹、桃园、台北、罗东之蓝氏,均系武平县大禾村大一郎之七子——七郎(即念七)之后裔,其中固然有的早在大陆原乡时即已分迁各地,但仍属汀州客的自亦不少;上杭县客家人移台最著名者为丘(邱)氏,据世界丘氏宗亲总会丘秀强所著《闽粤台丘(邱)氏世系源流研究总结》称,‘吾族十之八九操客家话的都是上杭追祀始祖三五郎公派下之裔孙(继龙公裔孙特盛)’;自长汀县迁台的客家人,则以邹姓为著,台湾邹氏修古墓时发现合砖上有‘汀州府南门外’墨迹可辩,可证其祖宗是从长汀迁徙来台的。如今台湾的政要李登辉、吴伯雄、江惠珍、江上清等都是汀州客移民的后裔。所以汀州客是台湾客家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台湾客家人不应忽略汀州客,是无庸置疑的。”(210—211页)
本书之所以化大量篇幅探讨大陆客家移民台湾的情况,目的很明显,就是针对台湾有些人企图割断台湾客家与大陆原乡的联系,对症下药,以具体的无可辩驳的事实,给予回击。所以这部分论述,可以说是对台湾某些人所谓“新客家”论的有力批判。
第五章“台湾客家史的几个问题”,除了进一步阐述福建客家在台湾客家中的地位及其对台湾开发的贡献(如专有一节“汀州客对台湾开发的贡献”,见第254—262页)外,重点批判了台湾客家运动中的所谓“本土论述”。指出“台湾客家运动的问题和不足也是很明显的”(274页)“更为严重的是,运动中一些人热衷本土论述,不但未能敉平客家人长期受压的心灵创伤,反而有激化族群对立、在客家人伤口上撒盐之虞。”(275页)“若按照包括一部分客籍人士所极力主张的“本土论述”走下去,台湾客家人不但得不到公平正义,而且连“台湾人”的资格都被剥夺了,那不就走到客家新价值观的反面了吗?”(276页)
在探讨“建立闽、客族群和谐、合作的基础与路径”时,鲜明提出“中华文化是闽、客两个族群共同的文化核心,这一条坚强的文化纽带是任何人无法割断的。”(279页),并分析指出:“台湾目前正在泛滥的‘本土论述’,是加剧族群矛盾对立的重要因素。‘本土论述’的旨趣之一是‘去中国化’,试图从文化根源上割断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但台湾居民的绝大部分,包括福佬人、客家人和‘外省人’都是中国大陆的移民后裔,有些外省人本身就是大陆移民,大家的血管里都流着共同的炎黄子孙的热血,各自的文化习俗都与大陆原乡一脉相承,台湾与大陆这种血缘和文化的紧密联系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割断的。”“从姓氏源流来看,同一姓氏同一祖宗的后裔,经过几百年不同的经历,有的演变成福佬人,有的却演变成客家人。例如,宋代张化孙的后裔多达数百上千万,单单在台湾的裔孙据说就达60万之多,其中客家、福佬都有,‘外省人’中也有;宋代李火德的裔孙也一样,遍布全球的李氏裔孙也分属于客家、福佬、广府等多个族群。他们现在的族群属性不同,但‘五百年前是一家’,血浓于水,谁也不能数典忘祖,把老祖宗和老祖宗的文化都去掉、都割断了。”“再拿民间信仰来说,有许多来自大陆的民间信仰是台湾客家、福佬共同信奉的。”“像这样历史悠久、深入人心的文缘和神缘,又有什么力量能够把它割断呢?割不断的中华文化纽带,也就是一条最终把台湾闽、客族群紧紧联系在一起建立和谐合作关系的坚强纽带。”(279—280页)
关于建立台湾族群间和谐、合作的具体途径,本书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一条就是“要以恢宏的气魄和广阔的视野看待客家人的事业,把全球达几千万的客家人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尤其要充分利用每年或每二年一度的世界客家恳亲大会做平台,与大陆客家人和全球客家人加强交流、沟通和合作,弘扬客家文化,发展客家经济,壮大客家人的声势。”(282页)
以上论述,注重事实,有理有据,义正辞严。对台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妄图割断台湾客家与大陆原乡客家血缘和文化渊源关系的说法,给予沉重的打击和深刻的批判。他们的文化台独图谋只能是枉费心机,是注定要破产的。由此看来,这部《客家文化述论》,不但有学术上的重要价值,其维护祖国统一的现实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 课题立项经过教育部严格把关,成果出版经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审
本书是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教育部200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还是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台湾研究创新基地项目的成果。在立项中,经过各方面专家的严格审议,由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权威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又经过三审审核,其观点是受到各方有关专家认可和肯定的。对于这部著作,社会反应热烈,已有五篇书评问世,从各个不同角度阐述和评价了本书的基本架构、理论特色和重要创新之处,肯定了其学术价值和弘扬客家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现实价值。本书参加省第八届社科奖评奖,经过五轮专家匿名评审,都给予很高评价,送往北京专家再审,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积分在同一组中排名第一。最后因为本组参评论著相对较少,未设一等奖,本书获得了第八届福建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