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31|回复: 0

客家音乐概述(编写:李树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17: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10-11-3 17:10 编辑

客家音乐概述

一 、客家音乐起源、流变、种类与分布

客家音乐,是流传在客家地区为客家民众喜爱的民族民间音乐。客家音乐包括客家器乐曲中汉乐和闽西十般、客家山歌、山歌号子、客家小调、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舞音乐以及宗教音乐。

客家是我国汉族一大民系。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汉民迁徙南方的群体。现分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达1亿多人。较为集中的是我国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地区。客家音乐的起源是古代中原音乐。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等诸多原因,自西晋(265-316)以来,经过五次大迁徙,中原民向南到赣之南、岭之东、闽之西的广大客家地区,先后经历了千余年时间,中原汉民把汉文化包括中原音乐传播到闽、粤、赣为主的广大客家地区,经过与本土音乐的有机融合,久而久之,形成了客家人独特的客家音乐。

  客家汉乐是客家器乐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器乐合奏乐种。汉乐有称客家汉调音乐,也有人叫中州古曲,还有人称客家汉乐为“外江弦”。 客家汉乐最具代表性的是广东汉乐,广东汉乐系列包括了丝弦乐、中军班音乐和锣鼓乐等乐种。以广东汉乐为例,汉乐中的乐曲不少源于古代河南一带、湖北一带的古曲,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己有近千年的历史。广东汉乐是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岭南文化在粤东北交汇融合的结果。一些曲目与中原音乐有一定联系,如《安阳调》、《巴山调》、《小扬州》、《京八板》、《江西调》等。虽然暂时无法找到其实证依据,但完全可以作出设想与合理的推测。《安阳调》可推测为是河南安阳移民把安阳一带乐曲带到客家地区而取此曲名;《小扬州》可推测为与扬州移民有关。另外,客家汉乐的许多曲名均与中原各地乐曲相同或相似。如:《高山流水》、《到春来》、《小开门》、《大开门》、《九连环》、《将军令》、《绣荷包》、《朝天子》、《步步娇》、《得胜令》等。在现存乐曲中,也可以看到许多由声乐曲牌移植改编而来的变体形式。如《玉芙蓉》、《新水令》、《折桂令》、《满江红》、《步步娇》、《上小楼》、《朝天子》、《节节高》、《孟姜女》、《王婆数鸡》等几十种。这些由声乐曲牌移植而成的广东汉乐乐曲, 均可从中原一带的戏曲、曲艺、民歌中找到其母体原型,从中亦可看出中原音乐对客家汉乐的直接影响。因此,汉乐具有古朴、醇和,既有中州古乐的典雅风韵,又有南方民歌质朴的音乐风格。广东汉乐乐曲种类丰富,曲目众多。有谱可查的有612首。其中丝弦乐300多首,中军班音乐200多首。广东汉乐的乐器,分为文乐和武乐两大类。文乐类大部分乐器为丝弦乐常用乐器,吊圭子为领奏乐器。武乐类乐器,即打击乐,中军班音乐的主要乐器。客家汉乐主要流行于广东的北部、东南部、我国的闽西南、赣南和台湾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海外有华裔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闽西十般, 又叫十番, 是流行于福建西部客家地区,包括永定、龙岩、武平、长汀以及连城、上杭等县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据说是从汉口、宁波、扬州一带传入。闽西十般有坐奏和行奏演奏形式, 一般有十多种乐器一起进行演奏。其曲调多为汉乐、小调及吸收汉剧、潮剧过场音乐。具有优美抒情的音乐的特点。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之一,根植于客家民众的生产劳动之中并为广大客家民众喜爱。客家山歌起源于中原古代民歌。由于战乱以及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原因,自西晋末年,中原汉民历次向南迁徙,与江准一带音乐以及闽、粤、赣三省交界原住民的本土音乐,特别是与畲族、瑶族的音乐水乳交融结合,逐步形成了新的音乐形态 —— 客家山歌。明代我国著名的文人冯梦龙曾编辑有《山歌》,其中有:“郎有心来姐有心,唔怕人多屋又深,人多那有十只眼,屋深那有千重门”。流传在梅州的传统客家山歌中有:“哥有心来妹有心,唔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自有撑渡人”。两相比较,可以看到传统客家山歌与我国江准一带南方民歌二者之间许多相似的痕迹,可见,客家山歌是汉民族与其他民族智慧溶合的结晶,是移民文化的产物。客家山歌主要分布在我国闽、粤、赣三省客家地区以及广西、四川、台湾等客家人聚居地区。

客家小调,有称客家小曲。大部分属于我国江南小调,大都产生于明清之际。因中原汉民向南迁徙,历经豫、鄂、皖及吴、楚之地,使许多江南小调流入客家地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客家民间传统小调。客家小调主要流行于闽、粤、赣以及广西、四川客家地区。客家小调在歌词结构上, 基本上为七言四句体, 而在曲式结构上基本上为单句段的二句体和四句体。在调式方面, 客家小调主要是徵调式,羽调其次, 还有少量的商调式和角调式。为喧染气氛,小调大量使用客家衬词和衬句。在演唱形式上,客家小调有清唱,也有带伴奏音乐演唱。客家小调音乐曲调风格自然流畅,优美舒展抒情,结构规整,节奏适中,很受客家民众喜爱。据统计,仅在二00五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东、江西和福建三卷中,就收录了传统客家小调共162首。其中《拆字歌》、《挪番歌》、《新娘歌》、《蚊虫歌》、《掷钱歌》、《渔家乐》、《绣荷包》、《种黄瓜》、《瓜子仁》、《一匹绸》、《凤阳花鼓》、《孟姜女》、《茉莉花》、《剪剪花》、《十想妹》、《卖杂货》、《闹五更》、《补缸调》、《怀胎调》、《骂调》等小调在客家地区较为流行。

山歌号子,也叫劳动号子。客家山歌号子,是客家民众在进行各种不同的劳动时而歌唱的民歌。客家山歌号子主要产生于山林劳动、江河劳动和农事劳动。主要有伐木号子、木排号子、船工号子、筑路号子、打夯号子、摇桩号子等。劳动者唱着有节奏的山歌号子,一定程度上减轻重体力劳动带来的疲劳。山歌号子音乐粗犷豪放, 整齐有力。

客家说唱音乐,一是竹板歌,主要流行于闽、粤、赣、桂诸省区;二是南词、北调,三是古文说唱,后两种形式主要流行于赣南、闽西客家地区。南词、北调,据说是清代中叶,由江苏艺人传至江西再传到闽西各县。此种说唱音乐, 唱腔主要为南词、北调及结合一些民歌小调。古文说唱,又称“鼓文”。由盲艺人演唱古代历史故事而得名。这种说唱音乐主要采用民间小调。这一说唱形式主要流行于赣南、闽西, 并为当地客家民众喜爱。现今流行在客家地区的说唱音乐五句板,因歌曲为五句体结构,故客家人称为“五句板”, 许多地方称“五句子”。因为歌唱时用四块竹板敲打作“过门”,很多人也叫“竹板歌”。旧时,艺人卖唱,乞丐讨饭,多唱竹板歌,也有人俗称“叫化歌”或“乞食歌”,还有人叫“夹塞歌”。据说,清末民初,由赣南、闽西流入粤东客家地区。而赣南地区的竹板歌大多数为四句体,粤东、闽西的竹板歌多为五句体。 竹板歌的起源己无从查考,只能据我国古代民歌和老艺人的传说去找寻它的历史轨迹。从我国文学史上看,我国东汉、北朝时己有五句体民歌,到明、清以后更为常见,以“歌随人走”的观点,今天客家五句体的竹板歌,其源头极可能为古代中原五句体民歌。五句板说唱音乐,其歌词每首五句,一、二、四、五句末押韵。曲式结构与客家山歌基本相同,有平板、拖板、欢板、哭板、吊腔等。一般五句板曲调较平和低沉,节奏平稳,混合拍较多,唱腔字音清晰。竹板歌的内容大多为劝善、劝世、奉承、情歌、杂歌,还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传本,如,《孟姜女万里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四珍与赵玉灵》、《秦香莲》、《高文举》等。

宗教音乐,流行在客家地区的宗教音乐,主要是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有人称为“庙堂音乐”。唐代是中国佛教鼎盛时期,客都梅州阴那山灵光寺建于唐代咸通年间(860—874年)。但据史载,宋末,佛教传入客家地区,明代嘉靖年后有了较大发展。明万历年后,外江戏大量传入客家地区,佛教音乐逐渐发展起来。以梅州客家地区的佛曲为例,歌词使用的是客家话和日常生活用语,具有通俗、形象,地方风格浓郁的特点。它吸收了大量客家山歌、五句板、小调及汉乐中军班器乐曲作为曲调。梅州佛教音乐按做佛教法事仪式先后顺序进行,如“沐浴”、“三神救苦”、“拜忏”、“把酒”、“接佛”、“关灯”、“开光”、“莲池”。这些佛曲从内容上看,大都表达对观音菩萨的歌颂,慨叹人世,告慰亡魂,乐观人生的思想感情;从佛曲音乐情调上看,多为音乐节奏平缓,婉转清幽,低沉悲凉。客家道教音乐适应道教的斋醮仪式、布道诵经的需求而产生, 是融会民间乐曲的一种宗教音乐。唱腔以客家山歌、五句板为主,调式多为羽调。说唱并举,曲式结构自由。渲染空泛、低沉、哀伤的情调。从梅州宗教音乐看,仅在1981年7月出版《梅县地区民间歌曲集成》(第二集)中,就收入了佛教歌曲56首,道教歌曲11首。

客家民间歌舞,从种类上大致有春牛舞、竹马舞、马灯舞、推车舞、狮舞、龙舞、火龙舞、船灯舞、摇船舞、茅船舞、龙船舞、采茶舞、杯花舞、鲤鱼灯舞等。在江西客家地区,赣南茶蓝灯舞、闽西采茶灯舞、赣南花鼓舞(龙南“夹湖花鼓”、兴国“耕田花鼓”、安远“大堂花鼓”)很有特色,现粤北、粤东的客家地区,春牛舞,龙舞、狮舞至今普通流传。仅从客都梅州来看,较有特色的有丰顺埔寨火龙舞、梅江区席狮舞、兴宁杯花舞、五华竹马灯舞、大埔花环龙舞与鲤鱼灯舞、蕉岭、平远的船灯舞、平远落地金钱舞等,这些民间歌舞一般认为起源于北方中原与其他地区, 传入客家地区后逐渐具有了客家的特色。客家民间歌舞音乐,一般采用客家小调, 旋律流畅舒展,大幅跳进的较少。如蕉岭、平远“船灯舞”音乐优美抒情;闽西龙岩、永定、武平的“采茶灯舞”音乐轻快活泼流畅;梅州五华竹马灯舞,采用了《新年调》、《观灯调》、《问调》、《丑腔》、《金牡丹、菊花香》、《十二月古人(花会歌)》等,使音乐热情奔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客家戏曲音乐包括汉剧、山歌剧、采茶戏、东河戏、木偶戏以及花朝戏等戏曲音乐。广东汉剧,有别于湖北汉剧,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因为是来自外省的皮簧剧种,一说湖北,一说安徽,所以有人也称它是“外江戏”。汉剧源于湖北、安徽,流播于赣南、闽西、闽南、粤北和粤东。广东汉剧先盛于潮州,清代乾隆年间,潮州建有“外江梨园会馆”。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潮州府各地己形成喜欢唱外江戏风俗。到了光绪年间,粤东正式成立的社班多达30多个,沿韩江上至闽西,下至潮汕演出传播。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活动重点转向客家山区,梅州大埔最盛,被称为“汉剧之乡”。现今的广东汉剧团大都是1949年建国后建立的。1956年成立“广东汉剧团”,1959年组成“广东汉剧院”。广东汉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以中州话为舞台话,唱腔音乐除了以西皮、二黄、大板等各种完整的唱腔外,还采用昆曲、民间小调和少量的梆子曲,在发展中还不断吸收潮梅地区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中军班音乐。

山歌剧是在客家山歌音乐基础上产生的新兴剧种。梅州的山歌剧是以梅县为中心,流行于梅州七县一区。山歌剧遍及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韶关以及江西赣南客家地区属歌剧剧种。流行于福建龙岩、连城、漳平、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的则称为山歌戏,也是在客家山歌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山歌剧产生于我国建国初期,1957年7月,梅县组建民间艺术团,这是梅州山歌剧第一个专业性剧团,现今的梅州市山歌剧团的最早前身是1959年的汕头专区民间艺术团,因辖区体制变化,经过几次撤并,1988年改名为梅州市山歌剧团。山歌剧用客家方言演唱,唱腔音乐以客家山歌为基础,此外,还采用了五句板说唱音乐、客家民间小调、宗教音乐(主要为佛曲)等进行编曲。

采茶戏, 它是茶文化的产物,流行在盛产茶叶之地,起初演唱的剧目多是以茶事为内容,而且是以当地地名命名的剧种。现在我国采茶戏剧种不下几十种,主要流行于长江中游两岸及岭南一些地区。客家采茶戏,是以“采茶歌”音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采茶戏舞台道白用客家话,其采用的音乐包括“三腔一调”(茶腔、灯腔、路腔、杂调)。赣南人把“采茶歌”称为“茶腔”。据有关史料记载,客家采茶戏最早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的江西赣南。赣南采茶戏形成后,一是从赣南传入闽西,再由闽西分两路,一路传入赣东、赣中、赣北,一路传入福建漳州再传到台湾。二是从赣水流域进入赣江上游的万安、遂川一带,沿罗霄山山脉向赣西、湘东传播;三是经大庚梅岭古官道向粤北传播;四是经全南、定南、龙南等地传至粤中东江流域及韩江流域。现今客家采茶戏主要有赣南采茶戏、粤北采茶戏、粤东采茶戏、广西采茶戏和台湾采茶戏。

东河戏,是赣南古老剧种。产生于赣南贡江流域(赣县)东河一带。东河戏的音乐主要是采用高腔、昆腔、乱弹、南北词、山歌以及客家民间杂曲小调。1954年成立赣州市东河戏剧团, 东河戏主要盛行于赣南地区18个县以及附近地区。

提线木偶戏,客家人称为“吊线戏”,古称“傀儡戏”。在我国始于汉代,兴于唐代,盛于宋代。随着中原汉民南迁,客家民系的形成,木偶戏传入客家地区。据记载,提线木偶戏于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传入梅州大埔、平远、梅县、五华等地。提线木偶戏的音乐唱腔与广东汉剧基本一样,道白为“中州音韵”,属皮簧剧种。唱腔音乐有时也采用采茶歌、山歌及客家小调。

花朝戏,为广东四大稀有剧种之一。它是从道教法事“奉朝”演变发展而成。该剧种源于广东紫金县,主要流行于广东东部的紫金、五华、揭西、陆丰等县客家地区。花朝戏舞台语用客家话,其音乐为客家山歌、采茶歌以及民间小调。

   总之,客家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支奇葩。产生于客家民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反映客家民众的思想感情。从它的起源与流变,种类与分布来看,可以说,“歌随人走”,是移民的产物,是汉民族音乐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有机融合的统一体。


二 客家音乐的艺术特征

客家音乐从艺术特征上看,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本土性。就以客家山歌、采茶戏音乐为例作一分析。

客家山歌的音乐本土性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客家山歌的歌词从内容上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充分体现了本土性。客家山歌大量的是客家情歌,表达客家男女之情。客家山歌以客家话演唱, 唱词一般为七字一句,每首四句,多用比兴、比喻、双关、夸张等艺术手法, 歌词通俗易懂,大量使用本地客家群众语言, 口语化,使客家山歌生动有趣, 形象逼真,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富有“客味”; 第二, 从客家山歌曲调来看, 曲调平稳流畅,起伏不大,古朴宛转,音域较窄,用4至5个音的最多,使用装饰音较多,常用自由延长音, 而且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见混合拍。旋律多为四至五度跳进;曲式结构以二句体、四句体为多。因而客家山歌既不象西北高原民歌高亢激越,又不象江南民歌充满水乡秀色,甜美细腻,同时又与畲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民歌区别开来。第三, 本土性还表现在曲调风格韵味方面, 同是客家地区,客家山歌的调式风格也因地而别。客家山歌在调式上,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都有,而闽、粤、赣客家地区山歌以徵调与羽调为主,但三地又各有区别,如,广东梅州一带的客家山歌调式多以羽调为主,哀怨的风格较为突出; 而赣南、闽西、广西、贵州、湘东一带的客家山歌徵调式较多,欢快的风格较突出。江西一带的客家山歌歌词中常使用客家话衬词“唉呀里”,而梅州一带的客家山歌歌词则常用客家话衬词“啊嘿”。不同客家地区语言的差异性形成客家山歌丰富多彩的风格韵味,因此人们也常常以地名称呼不同地区的山歌调。 现流传的传统客家山歌中,曲调优美、婉转、清新, 深受客家人喜爱的有很多,如梅县松口山歌《八月十五光华华》、《送郎送到五里亭》、兴宁石马山歌《新绣荷包两面红》、五华长布山歌《唱歌爱上石马峰》、蕉岭长潭山歌《长潭行出公王陂》、大埔西河山歌《乌乌赤赤还过甜》、惠阳山歌《一树难开两样花》、韶关曲江山歌《落水天》、江西兴国山歌《打只山歌过横排》、江西赣州山歌《照镜子》、江西寻乌山歌《莫学杨梅暗开花》、福建龙岩山歌《《哪有情妹不恋郎》、福建上杭山歌《饿着肚皮来耕田》、福建长汀山歌《山歌会唱大家来》、台湾新竹、苗粟山歌《远远看妹飞飞来》等。

   客家采茶戏音乐的本土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 采茶戏音乐具有浓郁的山野风味,旋律高亢流畅,节奏明快轻松,情调优美质朴,清新亮丽;第二,从旋律、旋法及调式来看,采茶戏音乐是以五声音阶,级进为主,平稳进行,徵调式唱腔较多, 它保留了原有黄河流域的调性特征, 曲调反映客家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向往自由,追求幸福美好的愿望。独具一格的客家采茶戏音乐, 本土性还可以从客家采茶音乐流变中去考察,我们知道, 大多数采茶剧种主要是在本地民歌及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各有不同的风格,但表演形式、唱腔及伴奏,又互有影响,互相借鉴。同一曲牌(唱腔)在各地流行时,既存在旋律及音乐结构乃至伴奏形式上的某些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韵味。例如:赣南采茶戏《牡丹调》与粤北采茶戏《牡丹调》相比较,它们曲名相同,唱腔结构及落音、调式亦有诸多共同之处,都属于采茶戏的变体。这种变体的不同在于:赣南的唱腔在高音区活动,前倚音的装饰音较多,形成了唱腔的绚丽多姿;而粤北的唱腔基本上是在中音区进行,并且没有装饰音,朴实无华。旋律的这种变异与语言声调并无关系,因为两者都是采用客家话演唱,旋律变化的原因可能与表现的内容不同有关。再有就是与当地民间音乐的交融引起的变化有关。两者旋律的这些细微的变异,形成了两个兄弟客家采茶戏音乐的不同色彩。


三 客家音乐的现状及发展

客家音乐作为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性。在主义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客家音乐,弘扬客家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时代的迅速发展,一些传统的客家音乐己经落伍了,需要我们去改革,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面对这些重要问题,我们国家政府非常重视,自1949年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具体表现在:

1大量搜集和整理流传在民间的传统客家音乐。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民间的传统客家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以梅州为例,1980年至1981年,通过各县文化馆以及组织人力到全区39个公社采访了100多位新老山歌手,收集了1万多首流传于粤东地区的客家山歌,整理编辑出版了《粤东客家山歌》及编印了《梅县地区民间歌曲集成》。1987年春,历时一年,市文化部门组织1800多人到全市进行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普查,仅梅州收集的民间歌谣就达39966首。

2举办各种活动,继承和发展客家音乐。客家音乐的重要性及其价值越来越被政府部门领导所认识。举办各种活动,推动客家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如,1981年中秋节,梅州市举办中秋赛歌会、五句板汇演及山歌唱腔比赛;1983年春,梅州市决定每年中秋节为“山歌节”。当年首届“山歌节”持续8天,观众达4万多人次。1990年的“山歌节”,共进行四个项目:擂台赛、新人新作赛、研讨会和合水歌会,这一届“山歌节”,被称为建国40多年来梅州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山歌活动。2004年梅州举行的国际山歌节,形式更多样,盛况更空前。除了这些活动外,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市经常有“山歌搭台,经贸唱戏”的活动,在每年组团出访中,挑一些山歌手参加,让客家山歌在港、澳、台、东南亚各国以及留尼旺、毛里求斯、美国等地的海外乡亲的心中荡漾,激发他们的乡思、乡情,增进乡谊,争取更多的海外乡亲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此外,山歌剧团、汉剧团及木偶剧团等专业剧团每年还排练文艺节目送戏下乡;在大中小学开设汉剧班、山歌班;在市、县举办山歌新秀演唱比赛、新山歌创作演唱比赛;鼓励与支持民间乐队、剧团开展活动。使得客家音乐深入群众,推动客家音乐的发展。

3从理论到实践,加大客家戏曲音乐的改革力度。2001年11月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办在河源市举办了“中国音乐文化.客家音乐研讨会”,从理论上深入探讨客家音乐的继承、改革与发展问题。继此次盛会后, 2002年11月又在粤北采茶戏之乡南雄市召开了“中国音乐文化.采茶戏音乐研讨会”,参加会议专家学者、戏曲工作者40多人。围绕采茶戏音乐的源流、发展、风格、特点、改革、创新等问题进行研讨,认为,戏曲音乐一要“纵向继承”,即继承剧种的音乐特征,又要在继承中去改革发展;二要“横向借鉴”,就是借鉴吸收国内各剧种音乐的长处,丰富提高发展自已。同时,还要借鉴吸收外国歌剧的和声、复调、配器以及合唱、伴唱等艺术手法,不断在借鉴吸收中求壮大,在化他中求革新,使地方戏曲充满青春活力,更为群众喜爱。在实践上,以梅州市为例,近几年来,梅州市山歌剧团创作演出大型山歌剧《等郎妹》、《山魂》、《桃花雨》,政府大投入大制作,打造精品,特别是山歌剧音乐,曲调清新、优美,大胆借鉴吸收外国音乐,运用交响乐手法,聘请省交响乐团演奏、录音,使戏曲音乐更能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更加震撼,更加动人。参加省及全国戏曲汇演连续获得多项大奖。

4把许多客家音乐项目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大投入促进客家音乐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2006年8月,广东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福建龙岩与福州市的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和茶亭十番音乐、江西赣南采茶戏和广西博白县桂南采茶戏、闽西汉剧、木偶戏、广东紫金县花朝戏等业共七项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接着,各省、市级政府也在公布省级、市级非遗名录。如客都梅州有13项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非遗名录。广东省还建立客家山歌基金,要把客家山歌做大做强。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客家音乐息息相关,这也说明,我国政府比任何时候都重视客家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可以相信,通过上下的努力,客家音乐将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 客家音乐艺术之花将越开越鲜艳,越开越芬芳。



参考书目、资料: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广东卷)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东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ISBN中心出版      2005年7月

2《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江西卷(上、下册)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ISBN中心出版      1996年3月

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福建卷(上、下册)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ISBN中心出版      1996年12月

4《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上、下册)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ISBN中心出版      2006年11月

5《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上、下册)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ISBN中心出版      2001年6月

6《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上、下册)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ISBN中心出版      1996年11月

7《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上、下册)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ISBN中心出版      1999年12月

8《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福建卷(上、下册)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福建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ISBN中心出版      2003年1月

9《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广东卷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广东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ISBN中心出版      2007年9月

10《梅州市志》(下)  梅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11《五华县志》      五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12《客家音乐传播》     冯光钰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年1月

13《客家音乐文化概论》 温萍编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2007年1月

14《山歌野谭》         李寿粦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年4月

15《山歌大师汤明哲传》 胡希张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年1月

16《中国音乐文化.采茶戏音乐研讨会论文集》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编2003年2月

17《广东汉乐新三百首》 大埔县文联、大埔县广东汉乐会编      1995年3月

18《梅县地区民间歌曲集成》        梅县地区文化局《梅县地区民间歌曲集成》编辑小组编               1981年1月

                                   

树林乐韵 撰写
2009.10.24第一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23: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