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温竞清 于 2010-11-27 19:45 编辑
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 促进山区经济新发展
温竞清
客家人,实质从西晋到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及灾害,从中原被迫南迁、南方各地繁衍生息的、从中原汉人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分支。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客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由客家人共同创造的财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客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而闽赣粤桂地区作为客家文化的发源、聚集地,目前,闽赣粤桂四省的客家人最主要的聚集区,其保存的客家文化也最为完整,是公认的客家文化中心。无论在文化还是经济领域,客家文化都是世界客家人心目中响响当当的品牌, 经营好这张品牌,是发展客家山区经济最好的出路之一。随着对客家文化的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也开始成为课题。作为客家山区探讨如何对客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文化经济”,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客家特色文化内涵,其内容十分丰富。首先,是客家精神,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这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勤劳勇敢,艰苦创业,崇文重教,开拓进取,敬业乐群,乐善好施。其次,是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客家话、客家围屋、客家饮食、客家节日、客家祭祀、客家婚姻、客家农事、客家服饰、客家文艺、客家宗祠等等,都是很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这棵大树的一分支。笔者认为,要推广客家文化,势必要通过一个良好的平台,比如创作客家文学作品,采茶剧、山歌剧、木偶戏、花朝戏是客家文化瑰宝,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客家人有崇文重教好传统。客家人都喜欢走出围龙屋,读书做官。客家人可以卖田卖屋让孩子读书,读大学。客家人的起居饮食,保存了许多中原居住和饮食的传统。客家人居住的围龙屋和“四点金”,实际上是北方的四合院。加上背后围屋,前面半月形的池塘是把背山面水的自然风光浓缩于居室之间。从风水玄学的角度,则是一幅太极图,金、木、水、火、土五行和谐统一于居室。最能代表客家饮水思源食文化的是“红白喜事”。从黄庭坚,文天祥,到黄遵宪,丘逢甲,都是客家籍的大文豪。黄遵宪把山歌《挽水西流》、《十嫁娘》提升到古诗词地位,他是我国诗歌改革的先驱。乐善好施的善行义举,集中在建桥,修路,兴学,修祖屋。 这一切一切都是客家人文精神民俗文化一道风景线。怎样继承和发扬客家文化呢?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把客家人文精神方方面面尽可能反映在自己的作品里。推广客家文化,除了推广客家的饮食文化,也可以推广客家文学,比如用写小说的方式。但他不会完全用客家方言来表达,只会把大家都懂得、美妙的客家方言推广出去。广东客家话受到白话的影响已经没有赣州纯客家口音了,台湾马英九说,我个人祖先是江西的客家人,后来搬到湖南,现在搬到台湾。“我觉得我身为一个客家子弟,很愿意追随像老师一样为客家文化已经深耕几十年的学者专家,一起来发扬与保存客家文化”。 马英九表示,他在竞选台北市长的时候就提出要设客家委员会,后来当局设立了客委会。他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这让大家能够有更多的资源,保存一个对于台湾来讲,乃至对整个中华文化来讲,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渊源。“因为不论是客家语言或文化,都是汉文化的一部分”。 台湾近期通过了有关法律确立客家事务的法制化,为重申客家语言及文化保存的重要性,马英九邀请彭钦清进行了这次对话。他认为现阶段台湾最重要的客家事务就是深耕基层的客家文化,然后在延续保存客家语言之外,还能推陈出新。马英九表示,行政部门应设立一种客语的薪传师制度。老师不但要教客家话,还要教客家习俗和文化。现在,龙岩正在全力打造“海峡客家”品牌。“海峡客家”是两岸客家文化交流的平台,依托这一平台,挖掘客家文化资源,建设客家文化场馆,把近年来龙台两地开展的系列学术研讨、文艺和广播影视展演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让客家文化、客家传统、客家精神更好传承和弘扬。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里,宗祠,亦通称祠堂或祠庙,是中国宗法社会基层组织及多功能公共场所,宗祠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物化现象,它的建筑规模、格式包含有想后代灌输一种文化意识的内涵。经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男耕女织,世代繁衍,形成宗族。为尊宗敬祖而建祠,为光宗耀祖而挂匾,为熏陶子孙而挂联,为追溯世系而修谱。于是,建筑祠堂的形制、装饰厅堂的风格,祭祖程序的模式,编修族谱的格式等,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古老文化遗存。它扎根于久远的中国土地之中,蕴藏于深厚的华夏文化之内,包含了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族谱文化以及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在宗祠内的灵牌、堂联中尤为明显。宗祠内的灵牌、始祖碑文一般都强调先祖的官人地位、文人地位。因此,这些灵牌中所言的“品学兼优”,实际上也就是对后人“登科举,有选拔”的一种文化意识传播。宗祠有强化宗族乃至民族文化认同心理的功能,以宗祠为中心在本宗族人中开展的纵向活动,主要是祭祖;而以宗祠为基本单位与远宗房所开展的横向活动,主要是联宗,这些祭祖联宗活动,所追求的实际上就是对同宗文化的认同,这些都对民族文化认同心理以有力刺激。宗祠这一文化形式及其作用的初步认识。而对这样一种文化现象的评价,应持唯物主义的态度,我们应看到,宗祠在聚宗保卫家乡域土,组织群众进行生产公益共动,维护地方治安秩序,赡老扶贫,办学兴教以提到人们文化素质方面,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主要呈现中华文化的精华,也有维护封建统治的糟粕。因此,对于宗祠这一文化形式的保护和发展,我们要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重视它,引导它。需要我们认真把握这一文化的实质,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如紫金县,文明古邑,客家风情, 民风淳朴,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百姓和处, 其乐融融,崇尚文化,弘扬祖德,崇教重学,培育了许多名流俊贤和英雄人物,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紫金县明清宗祠一条街位于县城北下厚街,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苏家祠、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卢家祠以及建于明清年间、后来经过历次修缮的黄家祠、刘家祠、曾家祠、江家祠、罗家祠、赖家祠、李家祠、陈家祠等数十座。整条街完全是古色古香的古式建筑,走在街上,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今弘扬姓氏文化,对于追寻历史和先人的足迹,品味和汲取先贤的智慧精华,启迪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对外联谊、增进了解,为海外赤子寻根问祖,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据悉,紫金旅游、文化部门,正以此为缘,组织出版有关姓氏宗祠文化的画册或宗祠文化书籍,积极推介人文旅游资源,创造旅游特色,逐步构建民间文化交流平台,让各姓祠堂(宗族)理事会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开展民间交往活动,加强沟通交流,努力将这条百姓宗祠一条街打造成旅游观光街、风味小食街和土特产展示街,使之成为紫金乃至河源市旅游的又一品牌,为振兴紫金经济服务。
如河源市,随着万绿湖旅游品牌的成长,把恐龙博物馆、苏家围客家乡村旅游区、南园古村、林寨等客家文化,成为有实质经济收益的文化产业,以旅游为主的河源客家文化产业可谓初具规模。旅游观光、参观者,都需要民间提供客家美食、展示客家建筑、举行客家传统仪式庆典、表演客家传统山歌或流行歌曲、贩卖传统或改良的客家服饰等,当客家文化符号商品逐渐蔚为时尚,被游客所喜爱购买,特产的开发与热销,有助于客家文化的保存与发扬。
广西博白县很重视客家文化的挖掘、宣传与传承,已成功举办三届博白客家文化节(2006年月11月1日至3日博白举办首届客家文化节、2007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博白举办第二届客家文化节、2010年10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博白客家文化节),是客家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大交流、大展演。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广西博白县,客家妇女用手工编织的工艺品,具有艺术性、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性,30多年来畅销欧美、中东和东南亚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客家文化节中,16家当地编织工艺品企业组织近千名女工,集体展示了该县精美绝伦、精湛无比的传统编织工艺。既向中外宾客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和客家妇女精湛的编织技术,更鼓舞了广大妇女的创业斗志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大大地推进了客家文化与经济繁荣发展,提升客家文化品位,打造客家文化品牌的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交流。这是非常值得推广和学习的。
所以,我们要培育与别地不同的文化特色,全面提升客家山区特色文化,给客家山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让文化与经济并驾齐驱。我们要以财政拨款、华侨捐资、社会捐资、鼓励社会和个人对文化企业投资等形式,加快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速度,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一是要加大力度兴建具有独特文化品位、客家风貌、旅游特色的公园、纪念堂及其综合旅游景区、森林公园、美食街,加大对教育、旅游、体育、文化馆、汉剧团、博物馆、图书馆、华侨事迹展览馆等文化教育中心的建设投入,使群众处处都能得到文化休闲的享受,时时品尝到富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餐”;二是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艺术创作演出网络、群众文化网络、公共图书网络、文物与博物网络、电影放映网络以及文化市场网络,推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发展,发动产业引擎;三是要开设客家话广播电台、电视台,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族群标志,是一种客家文化。用客家话播报新闻,讲小故事,讲天文地理。我们的孙子不仅会讲普通话,更会讲纯正的客家话。倍感亲切。没有客家话就没有客家文化。四是要成立县区客家古邑研究会,诚邀国内外旅游机构、客商和有关新闻媒体记者、专家学者、知名作家前来客家山区县采风、采访,既可开展商务洽谈,又扩大“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的知名度,同时收集出版优秀的客家名言集、客家山区县历史人物、文物志,开展客家礼仪道德知识竞赛,崇文重教代代相传;五是要策划举办客家山区客家文化艺术节,大力打响客家山区采茶剧、山歌剧、木偶戏、花朝戏、汉剧、山歌、汉调音乐、八音大锣鼓、舞龙、舞狮、舞春牛、舞纸马、舞鲤鱼灯等客家民间艺术的品牌;六是要采取多种筹资方式建设红色交通线(旅游景点)、客家山区山茶文化景区、自然森林度假区、寺庙、宗教文化生态景区;保护利用好文昌阁、大帝宫、天后宫等人文景点;构建客家民俗文化村,展示客家民居及陶瓷文化形成的过程;做好客家名人故(祖)居维修,并在室内设立客家民俗实物展厅,历代客家名人图片展览。以历史的厚重感和客家文化的震撼力打动和吸引游人,打好旅游牌; 七是要扶持、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生产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产品,精工包装客家山区茶、椒酱、搏圆、凉粉、凉茶、龙眼、荔枝,、土猪、黄鸡、石皮、石茜、蕨干、茶干、菜干、粉丝、苦笋、苦丁茶、豆腐干、腐竹、金针菜、石鲽鱼、红菇、编织、瓷具、紫砂陶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八是在提升客家山区主要旅游景区水平的同时,要不断完善硬软件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力争提供优质服务。酒店宾馆是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酒店是外地游客下榻的地方,很多城市的酒店都在客房里放有当地的报纸,以满足游客了解当地新闻资讯和民俗风情的需要。不仅可以帮助客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客家文化、客家山区乡村休闲旅游、温泉旅游等特色旅游,也体现了酒店宾馆的品位和全方位的服务。
总之,经济发展的后劲在文化。特色客家文化是品牌,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客家文化,通过客家文化交流的平台,依托这一平台,挖掘客家文化资源,发挥“客家文化”优势,融合古今中外先进文化,进一步发展提升客家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人居文化、华侨文化、陶瓷文化、美食文化、宗教文化和艺术文化,提升人的素质,发展文化经济,壮大综合实力,将会有效地促进客家山区经济新发展。这正是:客家文化充满爱,勤劳儿女福如海,真诚传承扬精神,科学发展生新财。
2010年9月18日于深圳紫竹斋灯下
笔者电话:13798252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