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0月16日晚上8点,由广东省文化厅、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文联主办,广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各区文化局、馆协办的《激情山歌唱盛世·广州地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客家山歌擂台演唱会》在广州黄花岗剧院举行。整台晚会可以用“味浓、新颖、精美、热烈”八个字来形容。山歌婉转,悦耳悠扬,台上台下热情高涨,一阵阵的掌声和叫好声印证了晚会的成功,它让人们振奋之余也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图景:客家山歌这一集合了民歌、音乐、舞蹈、服饰等多种艺术元素的艺术形式,她不是暮年沧桑而像一位风华正茂的女子,正向世人展现她的魅力。
一、浓郁的客家风情
客家山歌,它有着深厚渊博的文化历史,素来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紫金、博罗、惠州、赣州、汀州各市、县和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广州的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黄埔区、白云区、花都区、番禺区、萝岗区、南沙区,还有属于广州地区范围的增城市、从化市等地,均有客家人聚集地,在这些地方,不仅有着客家地区的民风民俗,而且,客家山歌也是非常流行!做这台节目的时候,编导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营造一种客家文化的氛围:客家人所处环境,多在田野山岭之间,舞台设计上使用了围屋、土坡、山岭、大榕树等等布景来突出它的这方面特点;客家山歌属于民歌体系中的一支,所以我们的节目采用以歌唱为主、舞蹈辅之的形式;客家山歌是属于口头文学的范畴,所以节目内容必须是通俗易懂,耳目能详的,而且带有抒情色彩浓烈,叙事成分稍弱的特点;节目安排上还保留了客家山歌中拉歌、摸歌、斗歌等既原汁原味又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场音乐、结束音乐都是选用客家人熟悉的调子;节目的服饰不追求华丽花哨而是以朴素自然为主。至于节目的气氛转换、不同风格的搭配、冷热场的交接等等。所有的细节不敢说已经做到极致,但起码是力所能及,做到完美的。比如说开场的拉歌,虽然是不到五分钟节目,但对于开场气氛却是极其重要。于是,我们便请来了省群艺馆的有“山歌王后”之称的徐秋菊老师为这山歌联唱节目专门作词作曲,并且到越秀、天河、海珠、花都、萝岗五个区进行教唱辅导,这首山歌联唱写得不错,我在这里介绍一下,比如歌词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它运用了比兴、比喻、夸张、对偶等手法,既生动活泼、饶有情趣,又明白流畅、感情真挚。比方说开头:噢嘿/依溜哇老妹喂/有好山歌哇你都溜哇/溜等来哟嘿/噢嘿/溜呀么溜等来哟/溜呀么溜等来哟/溜呀么溜等来哟/溜呀么溜等来哟/爱唱山歌哇讲过来哟……(重复的句子使用把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又如:讲唱那山歌哇崖兜哦/祖公呀留下哇几十箩喔/拿出呀两箩喔/同你对呀对到喔明年喏/……(把山歌比作祖公留下箩筐之物,准确而富于形象,只拿两箩就可与对方对到明年,夸张手法用到了妙处);再如:因为前年发大水呀/五湖四海呀都系歌噢……山歌王哎咳哟山歌王/武松唔怕山中虎/哪吒唔怕海龙王呀/海龙王海龙王哎……等等,都是很能抓人的段子。做晚会有如写文章,“凤头、猪肚、豹尾”,开了一个好头,进入了一个特点的氛围和情境,下面的戏就好演了。
二、鲜明的时代色彩
去年我们在海珠区少年宫搞过一场广州地区的客家山歌的节目调演,由于时间仓促准备不足,所以节目内容不太吸引人。不过我们没有因此而失望。今年从五月十八号的擂台赛动员会开始抓起,我们组织了省市专家辅导、扶持、协助各区搞好创作。艺术总监由省文化厅社文处陈小明处长担任;省歌舞团孙桂珍老师担任总导演;省歌舞团陈葆坤担任音乐总监;省歌舞团曾新芳担任唱腔指导;为搞好这台晚会他们可谓尽心尽力。各区的群文创作者也不遗余力,数易其稿,除极个别节目之外,其他节目,歌词是新写的,曲子是新谱的,编排也是新的。十月份呈现在舞台的十三个节目,令人耳目一新,得到了领导、专家、群众的认可。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主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方法来突出表现改革开放取得的某些成就,如反映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的建设日新月异、人文风貌的美好憧憬等等方面。节目集中、凝练地反映当下火热的生活,烙下时代的印记。如白云区的童声合唱《月光光》,表现一群孩童在皎洁的月光勤奋学习,发奋图强,希望将来成为国家栋梁。歌词充满童真童趣,曲子旋律优美。从化市的女声表演唱《客家阿婆搭飞机》描写一批来自山区的大脚板的客家婆,到白云国际新机场坐飞机出国旅游的经历。客家婆今非昔比,从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当下农村的文化生活是越来越丰富了。荔湾区的男女声二重唱《阿哥进山当新郎》,是写科技进茶乡以后,农村展开了腾飞的翅膀。茶博士与当地靓妹子喜结良缘的故事。越秀区的女声小组唱《涯家五朵大红花》,以一个先进之家(爷爷在抗美援朝中获取战功,爸爸在农业开发的科研中作出了贡献,妈妈在教坛上赢得了桃李芬芳,弟弟是进川救灾的好警察,我是抗击非典的好护士)为闪光点,体现“五朵红花五颗心呀,灿烂着祖国的春和夏。”的主题;黄浦区的女声表演唱《小洲恋》,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小洲村风貌发生巨大的变化的同时,抒发了客家人对小洲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南沙区的男女声表演唱《月光约我到南沙》,描绘了一边是群鸥展翅、鸟语花香、蔗蕉翠竹如林的“梦里水乡”;另一边是外企云集、车流如鲫,厂房连片有序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晚霞、竹林、池塘、新城、海湾、还有月下誓盟的情侣,勾勒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美好图景”;天河区的女声独唱《凤凰山》,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凤凰山的秀丽风光,表现了凤凰山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从而反映新时代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其中歌词:“山非山、水非水、山水印在梦魂中;年复年、岁复岁、年岁长流人不同;……鸟儿歌、虫儿唱、凤凰又送新春风。”清新脱俗,含蓄谐美;而且曲式富于变化,曲调清婉悠扬;演员音色甜润,人靓声甜。节目把晚会气氛推向高潮。还有花都区的《我家办起小旅馆》、萝岗区的《菜田喜事》、黄埔区的《拍手掌》、番禺区《龙舟调》、越秀区的《中原的后代铁打的汉》,都是不错的节目,由于篇幅有限,不在此一一介绍了。
三、精美的舞台呈现
舞台美术是导演的总体构思的其中一部分,所以舞美、导演两者之间的沟通很重要。舞美的呈现直接的体现导演的艺术风格。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呢?我们这台晚会的导演孙桂珍老师认为,不能像一些大制作的晚会一样,把很多的布景堆在舞台上,只见木头不见人。可以吸收中国戏曲的办法,采取一种写意传神、以一当十、虚拟超脱的做法,不追求奢华的大制作,平易本色反而更能客家人的朴素情怀相吻合。舞美设计马启执行得很好。他说,比方说两个土坡的制作,如果按照写实的路子去走的话,那得用布把很厚的泡沫包起来,搞成生活中的土坡的样子。但实际上不用,设计两块档板作为两个平面放在斜坡上就可以了,这样既轻盈简便又能起到点缀渲染的效果。最早的时候还有一个方案,那就是用真材实料在舞台两边搭起两个竹林,演员在里面表演节目。这样子也显得很真实。后来这个方案否决了,也是因为太实了,反而给它绑住了手脚。而且跟有些节目的情景牛马不相及。但如果把竹林做成两个网幕,可以透视,可以升降,可以移动,那就灵活多了。我们后来就采取这个办法。竹林网幕在前,围屋布景在后。一前一后,一近一远,相互映衬。围屋的设计合成颇废心思,从斜坡下来一路的田埂包围着小山村、围屋对外封闭、对内敞开,庞大的外观,如同一座坚固的土堡。有如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下冒出来的蘑菇。远近景点搭配勾勒出客家人居住的山村田园的恬静清幽的环境图景。
简洁不等于简单,精美远离繁杂。中国艺术始终以追求“意境”为最终审美目的,“意境”讲求写意而不写实,空灵而不凝滞,追求神似而不追求形似。我们把这些意念运用到实践操作上来,力求干净简洁、准确到位。如节目《中原的后代》背景用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来表达在当今如火如荼的日子客家人奋斗拼搏、豪情迸发、开创未来的精神,足矣;节目《凤凰飞》背景用蓝天白云比拟凤凰在碧空中展翅高飞的意象;节目《月光约我到南沙》在蓝幕上挂起一轮明月,与歌词反复出现的清幽明丽的月光意象相呼应;节目《小洲恋》出现的大榕树布景,则是岭南风景的象征物,传达新时代小洲村民对过去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等等。经过实践,这套方法是非常可行的,节目之间切换场的时间很短,没有大块头的布景,一移一挪,一升一降很快就搞定了。实际上,我认为,群众文化不适宜过于复杂的制作。这台晚会为我们今后的活动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他们把中原山歌也带来了,让它与当地山歌相结合,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不但仍然继承和保存了原有的优秀文学传统,又具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广州地区十一个区的山歌高手云集在这黄花岗剧院,用山歌歌唱这30年来的激情岁月,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和辉煌的未来!从这些多姿多彩的山歌中,得到一种艺术上的享受,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在明年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的华诞中,这些旋律将以更加优美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之中。
广州市群众艺术馆 曾志灼
2008年11月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