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带在三国时建镇,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得名。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今龙泉驿区),名排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清朝时更名为甄子场,后复原名并沿用至今,是一个千年古镇和历史文化名镇。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座落其中,是名符其实的“客家名镇、会馆之乡”。镇内90%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洛带镇隶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郊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西距成都市区17公里,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11公里,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重点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镇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辖9个村、4个居委会、人口2.3万。镇内农业旅游资源、页岩和浅层天然气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历为成都东山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旅游中心,素有“东山重镇”之称。
首先从语言上看。客家话是客家先民把唐宋时的中原话语携带到南方,并同周边民系及畲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有一定程度的借鉴和融合,最终形成客家话,因此我们称客家话是“活在21世纪的汉语活化石”。洛带镇客家人所说的“土广东话”,实际上是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中携带出来的语言,虽然它同四川官话有少量的交融,但其精髓和风貌依然没有改变。
举例而言:洛带镇客家人至今称 “太阳”为“热头”,“月亮”为“月光”,“昨天”为“秋哺日”,“公公婆婆”为“家官家娘”,“睡觉”为“睡目”“洗脸”为“洗面”,“一日三餐”为‘食朝 食昼 食夜”,“穿件外衣”为“著件面衫”,“用菜下饭”为“拿菜绑饭”……这都说明客家话有很坚实的古代汉语基础。
这么一种古老的汉语,就像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一样,流淌在洛带镇的田野乡村、集市茶馆,流淌在每一个客家人的生命旅程中,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