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94|回复: 13

我的《民歌•中国》客家专场的央视之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5 22: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大致情况



    我刚从央视《民歌·中国》的录制现场回上海,这次节目搞得不错,当然也有一些遗憾,我为此整整付出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己搭进去不少钱,但为了客家,我认为值得。

    我先是负责联系各地客家歌手和演员。因为央视只报销硬卧和住宿费(其实他们在五棵松那,建有专门接待演出人员的普通旅社“影视之家”),以及二十元一餐的用餐费,有些人因为没补助不愿去,有些人因事去不成,这就使我的这个联系显得艰难,好在后来有了菊子等人的帮助。而后来,我负责撰写周二的《民歌发现·奇特的客家民俗》的台本;再后来,我就只负责做周二的嘉宾了。

    本次一共上了46个客家民歌节目,遍及赣闽粤桂四省区。本次节目从周一到周六,一共分6天播出。张导说,他从没做过这么大型的民歌栏目。我告诉他,客家80多个县,每个县都能做6天的节目。

   这六天的节目是这样的:周一《民歌·经典》----天南地北客家情,由四地各种热热闹闹的民歌构成;周二《民歌·发现》----奇特的客家风俗,由客家民俗歌曲构成,还要求一定要稍带上客家戏曲和建筑,这使我写起台本来足足被要求修改了5次。这民俗歌曲包括《哭嫁歌》、《怀胎歌》等;周三《民歌·故事》----客家民歌传歌人,分别由江西的黄玉英、福建82岁的李天生,和广东76岁的汤名哲三位老师讲述;周四《民歌·版图》----绘制客家民歌版图,由重庆客家、民族音乐学家冯光钰老师讲述;周五《民歌·博物馆》----经典客家山歌,由郑小瑛、刘湲和冯光钰三位评选一首客家民歌放进民歌博物馆,前两位是交响乐《土楼回响》的指挥和作者。周六《新·民歌》----客家新民歌。
    可惜这次只上民歌,虽然周六是新民歌栏目,我很想推荐些客家流行歌曲的,因为刘谦隆去了,我比较喜欢他的《老屋卡》和《冇相干》,但终没推荐成。



                                   二  我的自责



     在我的周二访谈里,我一开始就提到了三大客家网站的名称:客家人社区、客家堂、客家文化时空。不知张堃导会不会剪辑掉。

    我想到了很多要说的话,但一上去,由于紧张和时间限制,竟然忘记了些。电视真是遗憾的艺术啊。

我本来想把关于孙中山的事说清楚来。不是有些人总不承认他是客家人吗?我想告诉他们,他的先祖孙俐的墓就在宁都,几百年一直在那,没人临时建造,可能近些年修葺了一下。他的家族正好跟所有客家人一样,走过了赣南、闽西再到广东的迁徙线路。我想说,咱们客家人不想以名人来攀附,但国父家谱和祖坟不是外人假造出来的,是他们孙家人自己写得清清楚楚的。

   我本来也想说,原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老先生是闽南人,可他赞赏咱们客家人是“中华文化的守护神”。我本来要说,“礼失而求诸于野”,在客家的民俗和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可以找到良心、正义、诚信、公道。可惜我又忘记说了,原来都写在了台本里的,我该死,我有罪!把这么重要的话都忘记了,我真有罪,因为这段是针对时弊的。
   后来我才想起了,我本应该利用60多个乡亲都在场的机会,在彩排时张导讲完话后,我要动员下的,要提提天下客家是一家,每个人都是张客家名片,要有客家责任感的。正因为没说,江西和广西的在彩排时,借用了梅县山歌剧团的电脑放伴奏,梅县那小伙都有点不耐烦了,江西的饶春兰过来跟张导和我说,他们不肯让她放她的伴奏带。虽然我想那小伙后来也有了悔意,也意识到了大家都是为着一个目标:弘扬客家文化,一生要再次相聚到一块都很难的。

我的访谈.jpg
主持人梁璐  菊子 我(周二访谈)

                     三 郑小瑛老师和福建、广西的歌手们



   郑小瑛老师在黄玉英老师的引荐和张堃导演的动员下,竟然和82岁的李天生老先生从厦门来到了北京,也好在一路有林晓斌的陪伴和照顾。

   林晓斌是个优秀而谦逊的青年歌手,今年他参加了青歌赛的原生态组,唱的是客家民歌,但别的都是组合,他是一人,无显得势单力薄未能胜出。他的客家话歌曲唱得其实很有功底的。他说:“昌哥,我在网上学了你很多歌。”我说:“你比我唱得好多了。”

    当时,福建想来想去就没再找到合适的歌手了,先是联系了郭金香,她自己说她不是客家人,只好作罢。后来又请了饶红等人,可因有事又没能来,还想是不是请龙岩山歌剧团的,可他们也不大用客家话演唱。最后,还是我叫菊子通过严修鸿教授,严教授才介绍到了晓斌的。

     晓斌说:“昌哥,以后福建客家歌曲的事就可以委托我来代劳了。”我感到很欣慰。

     郑小瑛老师可以算是家喻户晓的。我在北京南站候车回上海时,拿出数码相机看照片,旁边有位去上海看世博的阿姨看到了,就说:“这不是指挥家郑小瑛吗?”我说:“是啊是啊,你怎么知道?”她说:“她被外国指挥家称着是世界一流的女指挥家,咱们中国人能不知道吗?”

    郑小瑛老师一直冲着我和冯光钰老师问:“为什么客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隔得那么远了,还能说同样的方言?”

     我说:“那是因为客家祖先从大本营迁徙到别地时把语言带了去,而且去的不仅是一家人,而是好多家人,又因那时是农耕社会,人们生活在某一村落,与外界接触不是很频繁。”

   “那怎么广西离福建那么远还能说同样的客家话呢?”

   “也是因为迁徙过去了的缘故,虽然有可能中途有停留。”

   “怎么可能?”她瞪大眼睛深表怀疑。

    后来,她专门问了来自广西贺州的张汉秋(秋哥以一人之身份,在这次央视之行中代表了六百多万的广西客家乡亲)。秋哥告诉她,他的祖先原来在福建上杭,几百年前去了广西,语音没有改变。

    郑老师后来再见到了我,稍带歉意地跟我说:“你刚才说的是对的,我找人证实了。”可见她的严谨。

    轮到郑老师要上台做嘉宾了,张导叫她去化妆,她说:“我从来不化妆的,人老了,一化就成妖精了。”

    我说:“他们化妆水平很好的,会因人而异,化化淡妆的。”

   她还是不大愿意,菊子在一帮扶起她一起去化妆间时,她还象个小姑娘似的,以撒娇的样子撇了撇嘴,实在无奈地去了。

郑饶张.jpg
饶春兰  郑小瑛  张汉秋


                     四 江西的歌手克服困难后的完美展示

     我先是联系了赣南采茶歌舞剧院,但因他们要去台湾演出而未能成行,加上也有人提到,他们尽唱些西南官话的采茶调,都没了客家味了的。

     我一开始,就推荐了曾昭优,在他提议下的唯一一部由赣南采茶歌舞剧院用客家话演唱的大戏《山歌情》就获得了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无数嘉奖。他在其中担任男主角。但因为张导搞《民歌·中国》有个原则:不想找去过的。曾去过几次了。后来,我和饶春兰老师转了一个圈后,江西还是难找到比曾好的又能唱客家话歌曲的男歌手,结果还是邀请曾昭优参加了。

   曾昭优舞台经验丰富,演唱富有激情和表现力,为人洒脱豪爽,正直而又不缺乏幽默感。

   饶春兰老师克服了才动完手术的困难,完成了这次任务,虽然她在录制过程中因为伴奏带而出了点小故障。但她的歌最受几位专家的肯定,他们认为饶春兰、李天生和汤名哲的歌才不带粉饰,才真的地道。

   黄玉英老师因为才从安徽的一个研讨会现场赶回南昌,又是一夜的火车颠簸,本来她睡眠又不怎么好的,当她赶到北京影视之家时,正好和从上海过去的我和秋哥碰了正着(秋哥因从广西到上海参加茶叶博览会)。当黄老师问这是不是民歌中国的登记处时,我一眼就认出了她,虽然我们从未见过面。但见她满脸的疲惫,眼圈都黑了。但最终,她还是以她完美的表现完成了演出任务。当她在台上演出时,我正好站在张导的旁边,他说:“瞧!赖,老演员就是不一样,一招一式透着老道和优秀的表演功力。”

    漂亮的宁都妮子张红英不知道23号参加了一场什么演出,等她赶到北京时,已经是24号的早上5点了,而这天的上午就要现场录象了,且只走一遍的。曾昭优、黄玉英和张红英三人合唱的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还从来没在一起排练过,我、黄和曾都急了,7点吃早餐时,黄玉英因是张红英的老师,又急又嗔。而张红英算来也就一夜没碰个眼花儿。

   可令我没想到的是,进了央视大楼后,他们仨在走廊上合了几遍后,那歌在演出时的效果竟然那么好!

   当张红英唱完《送郎调》时,从来都没什么表示又见多识广的央视摄像、录音等一拨人马,竟然都情不自襟地鼓起了掌。

   那张导冲着他们说:“怎么样?客家的歌曲好听吧?”

江西和广东.jpg

张红英 饶春兰 黄玉英 汤名哲  菊子(江西和广东的歌手)

江西和广西.jpg

饶春兰 张红英 黄玉英 曾昭优 张汉秋(江西和广西的歌手)

黄老师的访谈.jpg



主持人梁璐  黄玉英(周三访谈)
                    五 最靓要数梅州妹  最帅要算广东哥



    在24号从宾馆前往演出大厅的车上,我跟着一个来自梅州的50岁开外的乡亲聊上了,我是绝对不用普通话的了,当初他有点觉得难听懂我的话,不出15分钟,我们已经能非常顺利的交流了。他说:“若然捞福佬人用方言谈天啊,就是半年也听唔真哦。”

    而这台演出,得在有了梅县山歌剧团来了三十多个靓妹帅哥,加上菊子从广州带了一帮客家学生妹和学生哥去,他们在46个节目中占了半多。而菊子自己又非常的棒,最后才得以把这台六天的节目撑起来。

    当来自广东的乡亲在台上以他们纯纯的乡音,靓丽的身姿表演时,你会觉得是种享受,远非那些偏远少数民族可以比拟的。同时,你也感到一种气势,这种气势使你感到身为客家人,其身后,有着高如山峦的厚重依托,同时也会觉得,客家的每一个体,即使在这客家沧海中是一滴小小的水珠,也同样能感受到自己是有根脉的。



[ 本帖最后由 hjqxlgc 于 2010-5-25 22:4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0 收起 理由
andrew + 15 精品文章
level + 15 向弘扬客家文化的艺人们致敬!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5 2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昌哥,栏目播出时间係几时??[e09]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6 09: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期待播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6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第一时间报道! 还用大字, 我不用脱眼镜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6 10: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盼望的,客家人的骄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6 13: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动了!太精彩了! 什么时候播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8: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们的努力,不愧为客家儿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23: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昌哥太伟大了!

联合了赣闽粤三地的客家人,在央视做了这么大一个节目。怎么能够看到这档节目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23: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林晓斌联系上了,后来还去成了

我也就宽心了

那段时间我出差了

昌哥,我为你们感到欣慰

社区能穿针引线,也算是一个小小作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21: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档《中国·民歌》客家专场的节目预计在中央电视台的音乐频道的8月23号晚上9点起的6天里连续播放,第二天白天上午9点重播。敬请关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9 00: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4 00: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客家专场系列做得不错,我也是觉得张红英唱的《送郎调》为本场节目最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5 21: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1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2: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