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福星是印尼华侨,早年投身辛亥革命。为了台湾的光复,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来到台湾组织起义,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虽败犹荣。现将其英雄事迹摘要如下,以示纪念。
罗福星烈士,别名东亚、中血、国权,1886年2月24日生于印尼雅加达,祖籍广东省蕉岭县,客家人。
罗福星周岁即返回祖籍地广东蕉岭县高思乡大地村居住,自幼受祖国传统文化薰陶。10岁时随祖父罗耀南去台,在苗栗公学学习;14岁返回印尼,就读爪哇学校,习英、荷文。18岁中学毕业后,又随祖父赴台,设籍于苗栗一堡牛栏湖庄。直到1907年离台返回故乡为止,他先后居台8年有余。在此期间,亲眼目睹日人残暴统治下台胞遭受的苦难,唤起推翻日治、光复台湾的革命信念,促使他后来加入“中国同盟会”。
罗福星返回广东后,先在故乡大地村学校担任体育教员,并在1907年秋与黄玉英女士结婚。他熟读诗书,通晓中外文,眼光远大,深受当时广东教育总会会长丘逢甲的赏识。1908年,罗福星奉派到印尼视察侨校,1909年,被任命为新加坡中华学校校长,半年后前往缅甸,从事党务宣传,1910年,转任印尼雅加达中华学校校长,其间与胡汉民等同盟会要员往来南洋各地筹款,支持革命。
1911年春,罗福星赴广州参加3月29日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后返回印尼。同年10月,罗福星奉革命党军事领袖黄兴之命赴南洋招募民军,亲自率领乘船抵西贡与胡汉民会合,再一同赴广州增援。广州光复后,罗福星奉胡汉民之命,与朱玉廷率民军2000人经上海入苏州驰援革命党。年底,南北和议成功,于是解散民军,再回原乡执教。
1912年8月,罗福星受革命党人刘士明之邀来到台湾,从事抗日活动,组织“华民联络会馆”,筹划台湾起义。同年12月初赴汕头“台湾革命本部”商谈台湾起义事宜 。
“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的北洋军大举南下,闽粤支援无形中停顿。虽然突遭如此重大挫折,罗福星和他的同志却毫不气馁,起义之事仍按部就班进行。罗福星风尘仆仆,奔走各地,联络组织毫不懈怠。他赴台南视察,见当地下属组织——“林季商会”即已拥有会员2万余众,于是决定让岛内反日团体统统加入“华民联络总会馆”,以总会馆为总指挥机关统一领导全台起义。
1914年3月2日,罗福星满怀热情北上。不料一到苗栗,就接到战友罗庆庚的电话报警,告诉他:“你已经被人告密,警方即将对你采取行动,希望你赶紧躲藏起来,逃过这一道难关。” 4月中,罗福星果然被苗栗警署传唤问话。然而罗福星早有思想准备若无其事从容应对,日警署问不出所以然,又没有真凭实据,不久就放了他。
当时,罗福星在台湾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发动,已经总共动员募集了95631名同志,成立了许多分支机构。 这几起抗日义举都是独立性的事件,与罗福星他们组织的起义并无关联。但却由于接连几次反日事件的爆发,引起日据当局的警觉,发动了全面性的岛内保甲大搜查,歪打正着,从而使罗福星精心组织的苗栗大起义受到了波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