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6|回复: 2

【转帖】梅州经济, 背水一战!德国模式,适合梅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5 0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165163.com/club/dispbbs.asp?boardID=21&ID=1671
最初来源:http://bbs.southcn.com/forum/ind ... w&topicid=64847


怎一个“穷”字了得  
  在许多人的眼中,概括山区的状况只有一个字:“穷”。
  是的,山区很穷。以广东为例,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山区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全省人均年收入低于2000元的961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16个贫困县、水库移民安置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山区农村脱贫奔康任务十分艰巨。
  尽管山区经济总量要比过去20年前要高出许多倍,但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业,而农业又是我国的弱质产业。山区依然很穷!
  山高路远,缺电少油,一个山头一户人家,除了听松涛还是听松涛,打个电话都要跑到10公里以外的小镇上,这对于都市里从小像小皇帝一样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溺爱的小孩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谈。同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师兄曾讲了一个笑话:带团去井冈山革命老区,一深圳小女孩见村民们用茅草作为烟火,便自作聪明地说:“他们为什么不用液化气呢?”这笑话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悲哀。
  改革开放后,广东的经济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有一句话描绘得再也明白不过:“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这往往会给人们一种普遍的印象,广东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富裕的地方。而现实并非如此。
  无可否认,广东经济经历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但也有“寒极”。广东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共有50个山区县。这些山区县就是广东的“寒极”,经济普遍不好,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相比,两者之间的经济差距是5:1。而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只有2.5:1,这使得广东是目前全国地区差距最大的地方之一。
山区经济的发展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沉重的问题。朱钅容基总理在文莱参加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及东盟与中国的高峰会时表示,中国“入世”后自己最为担心的是国内农业,他说:“我说不开心是夸大了一点,但确实是很担心,我最担心的是农业。”因为外国农产品以现代化技术生产,无论价格及成本都低于中国,若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便会对山区、内地农民生活构成影响。难怪山区的父母官们向笔者“哭诉”:山区经济若不在近三、五年内发展起来,以后再也不可能发展起来了!
  广东要继续成为全国经济大省、强省,就不得不重视山区经济的发展,就应该让珠江三角洲协助山区一起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适用的政策是否有利于山区经济的发展呢?就目前山区经济状况而言,怎样才能找到经济发展的终南捷径呢?现行的经济政策是否该向山区进一步倾斜呢,比如税收政策、社会保险政策?要使山区经济高速发展,应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政策来吸引外商的投资呢?“中央军”问题能否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解决?
  唉,说起来,怎一个“穷”字了得?!
  梅州:困惑与努力同在   
  21:58,对于广州这座崇尚夜生活的的国际化都市来说,是越夜越美丽的起点。此刻,K548次火车也正缓缓离开灯火通明的广州东站。7小时40分钟后,火车准点到达梅州火车站,站台弥漫着初秋山区的清爽气息,古老的梅州城在慢慢苏醒。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地,位于广东省东北角,东接福建,北临江西,面向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福建厦漳泉三角洲,背靠广阔的内陆腹地。经过2000多年的沉积和发展,赢得了“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等多项美誉,她还被称为“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透过这六个美丽的光环,换个角度,我们读出了梅州经济发展的缺憾,今年1-9月,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6.7亿元。
  人口不到500万的梅州,就拥有300万的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梅州境内多为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山区丰富的资源人所共知。但我们了解到,改革开放的23年里,梅州市的外商投资企业共有1500多家,签订合同2200多宗,合同外资金额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这在全省的外资利用比重中占1%不到。具有“侨乡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劳动力优势”的梅州,为何其经济 特别是外向型经济 却一直无法有大的突破?

地理,山区人心中永远的痛?

  让我们暂时将目光回溯。在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政府因为战争的威胁,被迫往内陆迁徙,梅州下属的一个小镇成了当时省政府的临时驻地。斗转星移,在和平年代,凭借地势偏远躲避战乱的情况已一去不复返。而地理因素造成的交通不便就成为当地领导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成了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梅州的进出口通道一般有两个:一是通过汕头;二是通过广州和深圳。在20世纪90年代初,梅州往来于广、深之间的汽车,最怕就是遇到雨水繁多的雨季,因为雨水的浸泡,本来就不宽敞的公路被陷进泥坑的汽车堵得水泄不通,434公里的路程最多时需花18个小时。那时搭车的人,去广州如同出远门,没等天亮就出发,并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和饮水,以防半路堵车之患。交通的闭塞带来的是生产成本高,交货不及时等种种弊端。试想,这样的投资环境,有谁愿意来呢?
  地处广东内陆,位于三省交界处,这些是制约梅州的客观地理因素,很难改变。但可以改变的是其交通条件,深受道路不便所困的山区人民,达成了“要致富,先修路”的共识,交通条件成为各级政府最为重视的工作。现在,除了起到了交通运输大动脉作用的205、206国道外,梅县机场、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韩江水运,规划建设中的梅河高速公路共同构成了梅州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山区人实现“走出去,请进来”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梅州到广州的时间现已缩短为7小时左右,如乘飞机,只需30分钟。每天有10次列车往返于广、深、汕之间的铁路运输,也为梅州吸引了许多投资建厂的机会。
  梅州还在争取龙梅河高速公路从梅州通过,另外,梅汕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后,梅州到汕头仅2个小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地理环境不再是梅州经济命运的绝对掌控者。

配角,山区人永远的命运?

  梅州市经济总量很小,全市产值比一间深圳的大公司还要少。计划经济时代使其产业结构遗留有许多问题。“大而全、小而全”的工业模式使梅州各市县的工业种类众多,表面上什么工业都有,其实工厂配套非常不完善,面对全球化经营的要求,梅州将难以适应。例如:曾有一台商1984年便来梅州投资,但4年后他将工厂搬到东莞,惟一的原因就是在梅州的配套程度太低。举一个更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外商投资的一个箱包厂,在梅州购买不到配套的帆布、拉链等原料,只能采取自己配套的经营方式,其原料配件仓库就有几千个,生产成本之高显而易见。
  有人说加入世贸后,“最好的投资环境就是配套环境”,在新的机遇和挑战到来之前,梅州也在考虑如何突显自身的优势,在未来的投资浪潮中分一杯羹。与珠三角地区相比,梅州的地理环境和配套环境还有较大差距,在具有同样优惠的政策措施下,要吸引大量的外资非常困难。因此,梅州要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只有靠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联网辐射策略来实现。这种辐射策略的具体做法有许多,比如“借鸡生蛋”,另外一种就是开展区域经济的合作,分工合作发展零配件行业,山区主动与珠三角的优势产业相配套。
  现在梅州的发展思路也是如此,各市县从自己的资源特点和优势产业出发,着力发展某种行业或产品的配套。梅州原来的零配件行业就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小而全”错误思路的引导下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现在调整过来,用小零件来克服劣势。例如丰顺县的喇叭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共有100多家相关行业的工厂集中,配套程度高,生产的喇叭与国外的名牌汽车如奔驰相配套,既提高了在同行业内的知名度,又赢得了较好的效益。
  踏踏实实做珠三角洲地区的配角,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选择,但正如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兵一样,梅州在配角上面做文章的同时,也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打出自己的名牌产品。其实,文章的开头就已经提到,梅州具有“侨乡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劳动力优势”,有不少专家认为,梅州环境优美,污染较少,同时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文化素质较高,劳工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一向受到外商的赞赏。从而建议其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这样对梅州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一条道路。梅雁集团下属的TFT显示器公司和创利大户美国线艺集团都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出口企业,虽然以他们为代表的高新产业在梅州仅仅是星星之火,没有形成气候,但其良好的赢利态势增强了此类外商投资企业进军山区的信心。
  在梅州采访,经常可以听到“希望在山,希望在外,希望在路”的说法,虽然简单,却简明概括了梅州人对经济发展思路的认识。

观念,山区经济又一道屏障?

  山区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朴实肯干而又观念保守,思想观念较为封闭,这与沿海地区人的开放活跃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对新鲜事物的迟钝是山区经济不发达的另一个原因。守旧的观念,保护了陈旧的管理观念、方法和制度,导致了思维的禁锢、目光的短浅和效率的低下。只有敢于打破陈规和传统观念,经济才有可能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梅州市无线电厂,原来是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初期,在华侨的支持下,投入港资进行来料加工生产,主要产品是半导体收音机,并在深圳开设分厂。相同情况下,兴宁发展了一家类似企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半导体收音机的市场逐渐萎缩,工厂领导人及时转变了生产方向,把握机遇,当好配角。在惠州与港商合作,提供劳动力和管理,生产不锈钢表链和塑料。后又与嘉应音像出版社合作,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现在的无线电厂,已经由德国引进5台机器,生产电脑磁盘和光盘。产品大部分作为东莞电脑生产厂家的配套产品销往国外。现在它已是梅州龙头企业之一。而同时投资的兴宁无线电厂,已经战败在市场的脚下。梅州市无线电厂的成功转型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体制的革新,另一方面还在于有一个敢于创新,诚实经营的带头人。
  认识统一最难。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但一些目光短视的行为也常常存在,破坏了政府部门的形象,使得他们在外商和企业中的诚信度大打折扣。最明显的是三乱行为。外商来梅投资,政府对于日常的行政性收费都给予免除,但其他部门为了各自利益,对外商征收不合理费用,这些乱收费成为企业额外的负担,此种行为让投资外商大失所望。例如嘉宝陶瓷公司,公路局对标准集装箱车辆征收过路费,令企业增加了为数不小的额外负担。不少企业担忧本来外商投资就少的梅州,如果不严厉整治乱收费,招商引资就更难!
  当地外经贸局也明白这些问题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大忌,通过开联席会议和上下沟通的方式,力求在较短时间内为外资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并继续努力为外商前来投资作好软硬环境的服务。
    德国大部分也是山区, 但他们的发展很快, 其实到过德国后,真的, 其环境和梅州是一样的,客家人素质也比较高, 只要政府引导的好, 做好大企业的产业配套,发展民营工业和手工业, 保护好梅州的生态,引导客家人不要功利主义(客家人很爱家乡,捐款很多就能证明), 不要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的功利主义, 我们与上帝同在, 美好生活属于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17 20: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梅州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座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6 0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大部分也是山区,但他们的发展很快;
梅州大部分也是山区,但梅州的发展很慢!
二地的区别在于:
政策、制度、
公民素质、
周边氛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德国街边随便买一件衬衫,当穿烂了所有的布质的时候,
它的钮扣还是稳稳当当的粘在衣服上;
在中国的专卖店买一件“名牌”衬衫,
穿二天你就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少了钮扣了!
-------------------思想意识方面:
他们一丝不苟,我们聪明了点!
另外德国人会把全国的小孩当作自己的小孩,
我们中国人说:“孩子是自己的好!

同样居于世界的大体相近的位置和相近的版图面积:中国和美国
兄弟们:
人家骑在我们的头上敢拉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