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族群組黨的政治分析
施正鋒/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近年來,客家族群組黨的呼聲不斷,但一直停留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階段。到底組客家黨的政治意義何在?可行性又如何?這是本文嘗試著要去剖析的。
就政治學來看,族群黨出現的時機往往是在原有的政黨失靈(partyfailure ),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造成某些族群選民的不滿,因而有自行組黨之議,並且可能牽動政黨體制的丕變。
一般來說,政黨的功能無非下列四端:民意的表達、政治勢力的匯整、利益的代表、以及社會的整合。簡單來說,前三項功能可以大略歸納成聯繫選民(或群眾)與政府(或菁英)之間的環扣(linkage );倘若政黨的聯繫功能不彰、甚或萎縮,必然會連帶地使自覺被忽視者萌生憤懣,長久以往,難免對於現有政治體制的離心離德,並且損及政黨的整合功能。
根據上面的分析架構,客家族群組黨的理由有二:公共政策不能反應客家族群所關心的議題,以及客家人無法取得公平的政治參與機會。
平心而論,當前的政黨並未特別關注客家族群的整體利益(corporate interests ),尤其是在語言與文化議題方面,並未看到政黨在黨綱或競選訴求上特別去求取客家選票。為什麼政治人物會視客家選票為理所當然,卻又有對客家族群視而不見的傾向呢?,
首先,最不利的背景是我們社會上的基本價值觀。傳統的政治哲學強調的是建立在個人主義的自由式多元觀,只強調個人權益的保障,並不重視群體的福祉;如果有的話,頂多是以分潤主義( tokenism )的方式來施小惠,而且對象往往是被視為弱小族群的原住民,相對的,客家並未被當作弱勢族群。
對於政治人物來說,文化議題總是不如政治訴求來的聳動,站在選票至上的立場來看,投資報酬率低的議題自然是乏人問津。此外,對於外人來說,客家族群的議題隱晦不明(latent與ambiguous)。 到底客家人是擔心客家話沒人要學,客家文化流失,族群認同不保,還是抗議客家人被歧視呢?
相對的,客家菁英的政治參與機會公允與否則較為明確,我們可以分別就需求面與供給面來分析。在早期,由於閩、客之間拓墾時期的矛盾,使鶴佬人(即一般所謂閩南人)對客族多少有刻板印象,造成客家人前往都會區發展較曲折;當前,不論是政治或經濟場域,並未有明顯的結構性因素排斥客家人。
就政治上來看,目前的政黨並未在組織上特別成立客家黨部,也沒有明顯的保障名額(quota)制度。 不過,就實際的運作來看,除了族群混居的都會區以外,不論是中央、省、或地方的選舉,不論是行政首長或民意代表,只要是有能力推派候選人的政黨,大都具有政治敏感度,會尊重選區的族群組成。尤其是在不分區(政黨比例)代表方面,各黨雖無明文規定,但也多會注意到族群的代表性,只不過,各黨也同時必須兼顧其他代表的分配。
就中央部會首長來說,解嚴以後的政務官安排,國民黨除了對外省籍菁英的出路特別關照,以營造本省、 外省協和民主(consociationaldemocracy )的態勢外,也開始感受客家族群的壓力,尤其是在總統直選以後,客家人口的集體力量不容忽視,職位分配的基底必須擴及監察、司法、考試院、國策顧問、軍方、甚至大學校長等全盤人事考慮。
其實,更具意義的是客籍的許信良能出任民進黨主席,吳伯雄任國民黨秘書長,象徵客家族群能運用各種政治領導人的地位,來彰顯客家族群的存在被承認。
比較有爭議的是供給方面。或許是因為歷史傳統使然,一般客家選民的政治關心似乎稍顯內斂,尤其是急欲隱藏或擺脫其客家認同者;然而,客家菁英的政治參與就未必比其他族群來得消極。
從規範的角度來看,客家運動在意的不只是形式上客家公職的人數是否與其族群人口呈比例,而是這些人是否能積極的爭取客家族群的集體福祉。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是以客家的背景(ascriptive)而雀屏中選,他們是否甘於自居樣板呢?
站在族群的立場來觀察,族群運動可以運用政黨與非政黨兩種組織方式。如果是採取政黨路線,族群菁英可以自行組黨,與全國性政黨競爭;他們也可以加入全國性政黨,但是在黨內要求設立族群黨部與保障名額。相對的,如果決定成立非政黨的組織,比如文化性團體或各種壓力團體,他們也可以採取超越黨派的策略,但也可以選擇與現有的政黨作結盟。
由此可見,族群分歧的存在並不保證族群黨一定會出現,而族群菁英也會權衡組黨的得與失。正面來看,客家黨可以期待客家族群提供黨員、選票、以及經費。但是相對來說,因為客家黨的成員、領導者、候選人、以及訴求都以客家為中心,其他族群很難不因此而感到疏離,因此先天有侷限性,所得的票數大致不會超過所有客家選民。
尤有過之,客家黨也不能期待所有的客家人都會支持它,這可由兩個層面來看。首先,社會分歧之間有相對支配性( hierachy of cleavage),也就是在族群分歧外,還有其他分歧在吸引選民,比如國家定位、國家認同、階層、或城鄉差距,而族群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分歧。
即使族群是主要的分歧,台灣的族群至少有三個層面:本省/外省、漢人/原住民、客家/鶴佬,其中以本、外省的矛盾最敏感,而客、鶴的齟齬並不明顯。如果概括以原住民、外省人、客家人、鶴佬人四個族群來看,族群界限最為明確的是外省人與原住民,因此最有條件各自成立族群黨;由於原住民內部並非均一(homogenous),至少可以再細分10族以上,泛原住民族群的凝聚力不如外省族群,因憂患意識所促成的團結心,難怪新黨會率先成立。相對的,與其說客家族群的假想對手(counterpart)是鶴佬族群,倒不如說是客家族群對於集體自我認同的焦慮,是以在分歧不清楚的情況,組黨的迫切性相對較低。
另一個考量是客家人原先是否已有固定的決策管道?如果客家黨出現,是否會破壞這些管道,還是能獲致相輔相成之效?此外,原本是否就有促進客家權益的組織?客家黨是否會與之競爭而兩敗俱傷?此外,這些組織是否與某些政黨的立場太近而被視為缺乏自主性的外圍組織?如果是的話,客家黨的成立並不太樂觀。
然而就分佈的結構來說,除了都會區以外,客家族群大致聚居桃、竹、苗、屏,選票易於集中;此外,客家雖有潮惠與嘉應之別,但彼此並無重大分歧。兩者都有利於客家黨的發展。
再看選舉制度的限制或誘因。如果未來選制調整為兩票制,一票選人、一票選黨,那麼不管區域選舉是單一選區或是複數區(及一區多席),不管是日本式的混合制還是德國的實質比例代表制,客家黨未嘗不可努力自我塑造成泛客家運動的先鋒而取得政黨票的支持,尤其是定居都會區的客家選民。
由於政治市場的動員會有邊際報酬遞減的傾向,族群黨的成立必須審慎,主事者一定要儘量擴大結盟與整合,否則,若不能一砲而紅,後來的人要組客家黨會越發困難,甚至會斲傷客家運動的發展。
在國會裏,客家立委或國大或可先行結合成非正式的跨越黨派的團體,先就客家議題來學習合作,等待時機成熟再組黨。按照目前選民對現有政黨逐漸嫌惡的情況來看,族群認同在未來成為選民主要的認同對象並非不可能。在地方選舉或區域選舉方面,客家黨或可與其他友黨結盟或配合,甚或不要提名候選人,全力鞏固政黨比例代表的席次,先求得黨的生存與立足,以後在伺機調整黨的體質與認同來漸次擴張。
客家黨可能會帶來的政治影響為何?在短期內,由於族群議題正式搬上檯面來談,似乎會給國家帶來另類的政治衝突。但是就長期來說,族群黨不僅可以凝聚各個族群內部,同時可以把原本隱晦的利益衝突或矛盾加以公開化、制度化,將有助於政治體系的整合與穩定。
http://216.239.41.104/search?q=c ... =zh-CN&ie=UTF-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