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17|回复: 25

圆子(一种冬天成熟的坚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7 20: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时候拈过,这种树 喊做 圆子树,可以放香菇。

http://www.pylt.net/read-htm-tid-254134.html

转引一段描述:

【呵呵,你见过像小手指的指尖一样细小的锥栗吗?我给一个同事品尝的时候,他说:橡子也能吃?我没说错吧?真有不少人没见过!在我们老家,或者在大多数客家地区,这东西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圆子。由于乱砍滥伐的原因,这些年圆子树少了,圆子长的也少了,所以我这乡巴老也很少吃到它。记得小时侯的深秋时节,我们几个小娃们就喜欢背着一个干粮袋,到屋后村边的林子里去拣这些小东西,那是我们最爱吃的零食!看出来了吧?我们农村人从小就学着“自力更生”,改善餐外零食呢!圆子树用不着像锥栗似的人工栽种,满山都是。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外壳带刺的“累壳圆”,在闽西客家话中,植物上长的刺都叫“累”(大致的读音),这是个入声字,现代汉语中没这样读音,没办法,找不到合适的汉字,就用这个“累”字勉强凑数吧,你了解这是“外壳带刺的圆子”就行了;还有一类是外壳薄而没刺,约略像荔枝外皮,就像圆子戴了一顶帽子,我们管它叫“帽顶圆”。我自然也知道这些称呼在植物学家看来是不科学的,但并非什么事都一定要与科学沾边,民间给自己身边的东西起一些好记、形象的名字,顶好!何况,名字只是一种符号,能指代所指代的事物即可,没什么科学不科学。如果一个所谓“科学”的名字,大家竟不知道它指的什么,那这种科学我看不要也罢!

看着圆子的样子,的确像锥栗。到底是不是呢?我不是植物学者,说实话,不知道!锥栗的外壳是带刺的,“累壳圆”倒是和它相象。不过锥栗的叶子宽大得很,这和圆子树的叶子相差太远,不论“累壳圆”还是“帽顶圆”,与锥栗相比叶子都显得相当细小,只是“累壳圆”的树皮相当粗糙,而“帽顶圆”的树皮则要光滑得多!

圆子虽小,但口感和板栗、锥栗却很接近,营养估计也不相上下,由于纯粹野生的缘故。偏偏这小小的个头,却使他显出更多的可爱来。把它放锅里略放点水(根据个人的喜好,也可以用盐水后果糖水)煮熟了,翻炒干透开裂,干净、酥脆、香甜、易剥还抗饿,强似瓜子十倍!我常想,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把它开发出来,卖到城里呢?估计就是野生的条件下,产量不稳定。什么时候有时间了,不妨把这个想法实验一下。不过它的价格肯定是要比瓜子贵的了,一天能拣上几斤已是不容易的。

真正和板栗、锥栗接近的,是一种我们叫“栲”和“勾”的坚果。圆子、栲、勾都是树冠高大的乔木,但栲、勾与圆子的小叶不同,倒是与锥栗、板栗的大叶极相似。就果实的外型和个头来说,我倒觉得栲是野生的锥栗、勾是野生的板栗。只是勾的果壳上的绒毛比板栗多,甚至叶子的背面也长着偏红色的绒毛,我们叫它“红毛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e26d800100bw63.html
圆子.jpg
圆子树.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level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20: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搞懂学名了


中文名:小红
Name:Castanopsis carlesii
别名;:小叶槠、米柴、细米圆
属:锥属
introduce:常绿乔木,高8-15米;幼枝无毛。叶卵形、卵状长椭圆形或狭卵形,长6-8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尾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中部以上有细锯齿或全缘,下面幼时被红棕色粉状鳞粃,老时苍灰色,侧脉9-12对;叶柄长5-8毫米。雄花序穗状或圆状。雌花单生于总苞内。壳斗近球形至椭圆形,直径0.9-1.4厘米,不规则瓣裂,宿存于果序轴上;苞片贴生,细小,鳞片形或针头形,排列成连接或间断的6-7环;坚果圆锥形,直径0.8-1.3厘米,成熟后无毛或有毛;果脐直径5-6毫米。 分布于东南沿海各省。生于低海拔的向阳坡,有时也生于潮湿之处。果肉可生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21: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料 也可以叫做

学名:白椎
别名:白柯 白椎 白栲 赤柯 米锥 小叶栲 圆子树 锥柴 锥仔
拉丁学名:Castanopsis carlesii Latin.
英文名:Japanese Evergreen Chinkapin
科名: 壳斗科锥木属
识别特点:
木材宏观特征: 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材浅红色或红褐色。半环孔材。轴向薄壁组织离管带状及环管束状。木材纹理直或略斜,结构粗,不均匀。
木材微观特征: 早材管孔多为单管孔,宽4列以上,晚材管孔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径列。导管分子单穿孔,梯状穿孔偶见,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星散聚合及离管带状。木射线非叠生;窄射线宽1-2个,高1-37细胞,宽射线(聚合射线)数少,宽至多个细胞,高许多个细胞。射线组织异形III及同形单列及多列。
用途:木材可用于人造丝、造纸、家具、建筑、胶合板等。
http://210.36.18.48/gxujingpin/m ... kc/000bz/000bz.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22: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个星期回家到山上走了一趟,看到椎子树才想起现在正是椎子成熟的时候。
以前到这个季节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椎子,近年砍树多了,椎子也少了,寻遍一个山头也找不到一棵结子的椎子树。
这次找到了一棵,可是绝大部分果实都被山老鼠吃了,剩下为数不多的“漏网之鱼”。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http://www.HakkaOnline.com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73327-2-1.html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9-12-27 23:05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23: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是 进行过“拈圆子”这个活动的,秋冬之际,‘圆子’成熟了,就带好布袋到山上去捡拾。收获后可以炒来吃,很香,赶烧来食最好。也有人带到圩场上去卖。

一般是好多人一起去,用手扫。有些人到树上去砍一些树枝,丢下来。一般是 ‘光头圆’,level手上这个就是,还有一种是‘竻头圆’,有刺的,要小心。

这种木头,做柴火不错的。另外,最近作为家具材料也不错。因此这些年砍伐严重,老一点的,直点的,都砍伐殆尽。还好这种木头生长快速,给他环境10多年即可成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23: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pringLGZ 于 2009-12-27 21:26 发表
很好食的。炒后很香。小时候常上山采摘,现在少了,树也少了,可能圆子树木材还可以吧!

没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23: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米槠
  学名:Castanopsis carlesii (Hemsl.) Hayata.
  科属:壳斗科栲属(锥属)
  形态特征:长绿乔木,叶椭圆或长圆形。
  生长习性:主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是南方常绿阔叶林组成树种之一。喜雨量充沛和温暖气候,能耐荫,喜深厚、温润之中性和酸性土,亦耐干旱和贫瘠。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9-12-27 23:24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8 21: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叫米栗子或米圆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4 22: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12-27 20:24 发表
在我们老家,或者在大多数客家地区,这东西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圆子。由于乱砍滥伐的原因,这些年圆子树少了,圆子长的也少了,所以我这乡巴老也很少吃到它。记得小时侯的深秋时节,我们几个小娃们就喜欢背着一个干粮袋,到屋后村边的林子里去拣这些小东西,那是我们最爱吃的零食!看出来了吧?我们农村人从小就学着“自力更生”,改善餐外零食呢!

一开始就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这种野果在紫金靠近五华、汕尾的地方也是被叫做“圆子”,而在紫金靠近河源惠州的地方则是被叫做“椎子”。小时候每逢周末的深秋,也是拿着一个袋子到大山捡椎子,抑或是砍柴时顺带捡一些。这正是农村孩子最绿色最廉价的零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4 23: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12-27 20:24 发表
圆子树用不着像锥栗似的人工栽种,满山都是。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外壳带刺的“累壳圆”,在闽西客家话中,植物上长的刺都叫“累”(大致的读音),这是个入声字,现代汉语中没这样读音,没办法,找不到合适的汉字,就用这个“累”字勉强凑数吧,你了解这是“外壳带刺的圆子”就行了;还有一类是外壳薄而没刺,约略像荔枝外皮,就像圆子戴了一顶帽子,我们管它叫“帽顶圆”。

分类几乎是一样,只是叫法不一样。果壳外皮带刺(即文中的“累”,其实应该写作“竻”或“簕”)的叫做“簕蓬椎”,簕蓬椎树则叫做“赤犁”,木材呈赤红色,材质坚硬;果壳外皮不带刺的叫做“光脯椎”(个别光脯椎树结出来的椎子特别小,就特别地叫“米筛椎”),光脯椎树则叫做“白犁”,木材呈白色,材质稍逊于赤犁。

簕蓬椎要比光脯椎大得多,两者都由一层外皮包裹着一个坚果,坚果成熟的过程,坚果由绿变黑,外皮开裂,坚果从树上掉下来,不会爬树的人这时就可以捡椎子了。我家对面不远的山边有一棵赤犁伯公树,结出来的簕蓬椎特别大,是普通簕蓬椎的两倍,特别受我们小孩欢迎。每当秋冬北风起,经一夜风吹,树上的椎子如下雨般掉下来,天刚蒙蒙亮,孩子们就比早起,以争取捡得更多的椎子,丝毫不感觉半点寒意。

相比去捡跌下树的椎子,我们更倾向于在椎子外皮刚刚裂开一半之际,爬上树去把结子的树枝砍下来后再把一串串的椎子摘下来,这叫做“墩椎子”,获得的数量更是捡椎子所远远不能相比的。为什么要裂开一半呢?因为这样既不会在砍树枝的时候使得椎子掉下来,又方便后期的去皮处理,太早就不容易去皮,太迟了就容易掉下来,捡起来麻烦。墩(音)完椎子后,先用脚踩手搓把容易脱皮的椎子去皮,剩下不容易脱皮的椎子则放进石碓里,一边轻踏石碓,一边翻动石碓里的椎子。经过这两道工序后,基本上可以把95%以上的椎子去皮,剩下的基本上是那些没成熟或没有果肉的椎子了。去皮后的椎子可以生食,可以炒来食,也可以煠来食,看各人的喜爱。上学没钱买零食,就用衫袋装一袋炒过的椎子去上学,足够吃上大半天。

椎子树用来烧火特别好烧。以前家乡漫山遍野都是椎子树,家乡人也喜欢砍椎子树做柴烧,不过由于椎子树生长快,故所以过去不见它减少。赤犁和白犁都是很好的木材,用来做家具美观耐用,近几年被打量砍伐,数量日益减少,达到挂果树龄的椎子树几乎没有了,就算有,也都是那些树干不成材的老树,而这样的树很少挂果,就算挂果,也多半是食之无味、弃之不舍的“米筛椎”。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10-1-4 23:57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7 20: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圆子的样子,的确像锥栗。到底是不是呢?我不是植物学者,说实话,不知道!锥栗的外壳是带刺的,“累壳圆”倒是和它相象。不过锥栗的叶子宽大得很,这和圆子树的叶子相差太远,不论“累壳圆”还是“帽顶圆”,与锥栗相比叶子都显得相当细小,只是“累壳圆”的树皮相当粗糙,而“帽顶圆”的树皮则要光滑得多!

椎子树与板栗(或锥栗)树的最大区别在于树叶。椎子树的树叶较小,呈椭圆形,叶表有较厚的蜡质角质层,叶片较硬,不易散失水分,四季常绿,即使到寒冷的冬天也不会落光树叶。而板栗(锥栗)树叶呈狭长形,角质层不明显,叶片较软,易散发水分,到冬天容易落光树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7 20: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圆子虽小,但口感和板栗、锥栗却很接近,营养估计也不相上下,由于纯粹野生的缘故。偏偏这小小的个头,却使他显出更多的可爱来。把它放锅里略放点水(根据个人的喜好,也可以用盐水后果糖水)煮熟了,翻炒干透开裂,干净、酥脆、香甜、易剥还抗饿,强似瓜子十倍!我常想,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把它开发出来,卖到城里呢?估计就是野生的条件下,产量不稳定。什么时候有时间了,不妨把这个想法实验一下。不过它的价格肯定是要比瓜子贵的了,一天能拣上几斤已是不容易的。

个人比较喜欢椎子胜过于板栗锥栗,可以生吃,而且它的果肉不沾果壳的那层带绒毛的果品,方便食用。
椎子可煠可炒,味道最好的是在锅里略放一点水,用猛火快速翻炒,当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汽时马上用锅盖盖住,椎子受热膨胀而炸开,锅里嘭嘭作响像炒爆米花一样。这样做出来的椎子是最好吃,比生吃要Q,又没有炒的那么硬,再把它晒干又可以长时间储存。
椎子作为零食而不是水果进行商品化完全是有可能的,只不过产量有限,经济效益高不到哪里。每年秋冬时节,河源各街市都有农户或小贩售卖椎子,河源万绿湖景区门口也有人售卖。
七八年前,村里有一户人家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用砍倒整棵树的方法摘取了几乎全村的椎子,有上千斤之多,加上砍树卖树泛滥,自此之后再也不易吃到椎子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09: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园子,去年12月吃过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5 20: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关于簕蓬椎的资料

d002b34b63d755e383025c7c.jpg 华南锥
  拉丁名            Castanopsis concinna Hance

  中文名            华南锥

  拉丁科名         Fagaceae

  中文科名         壳斗科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分布              广东(阳江、阳春、香港、九龙)、广西(防城)

  现状                  濒危种。自然分布很窄,生境颇为特殊。坚果风味与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比美,为人们大量采集,且常被鼠类等动物猎食及多种昆虫蛀食,天然下种更新困难。木材质优色艳,常遭滥伐。目前仅在个别自然保护点,如香港的大潭,九龙的城门尚有零星数株,其它产区,已濒于灭绝。应严加保护,免致绝种。

  海拔下限(米)      100

  海拔上限(米)      40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约50厘米;树皮略粗糙,暗褐黑色,不开裂;当年生枝被黄棕色短毛;芽长卵圆形,两侧压扁,芽鳞密被有光泽的丝质柔毛。叶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稀卵形,长5一10厘米,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中脉凹陷,侧脉每边12一16条,叶背被红棕色或棕黄色易抹落的粉末状鳞批;叶柄长1一1.5厘米,花序轴及花被片均短柔毛,花单性同株;雄花序穗状或圆锥状,雄花有10一12枚雄蕊,不言雌蕊垫状,密被卷毛;雌花无不育雄蕊,花柱3(4)枚,柱头面呈细圆点状。果序长4一8厘米,熟后整序脱落;壳斗球形,连刺直径4一6厘米,整齐4瓣裂,刺密集,合生成多个刺束,刺束长达2厘米,将壳斗外壁完全遮蔽,每壳斗有坚果1个;坚果扁圆锥形,高约1厘米,宽1.4厘米,被短伏毛,果脐占坚果面积约1/3。

  特性                  分布区位于北热带北缘与南亚热带南缘,深受热带海洋季风影响,气候湿润以至潮湿,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降雨量1800--2800毫米,夏季常有台风侵袭并带来暴雨,雨季长达7个月,冬春虽较早,但气温较低,阴天及小雨日数也较多,且常有浓雾,可以缓和旱象,因此干湿季交替不大明显。年平均温22--23℃,最冷月(1月)平均温 14--16℃上下,累年极端最低温极值一般在0℃以上,无霜或少霜。立地土壤为砂岩、页岩或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的赤红壤或砖红壤,富含腐殖质,pH值4.5--5.5。华南锥为原生性森林的偶见种,且常随森林环境的破坏而绝迹。在南亚热带散生于柯属Lithocarpus、锥属Castanopsis、润楠属Machilus等为优势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中。林内常有不少的热带成分如紫荆木Madhuca pasquieri (Dubard) Lam.、柴龙树Apodytes cambodiana Pierre等。本种果实常遭多种动物及昆虫食蛀,天然有性更新不良,林下野生苗稀少;无性更新能力较强,伐根上萌条丛生,可长成多干树,但生长慢。花期4--5月,果期9--10月。

  保护价值             种仁富含淀粉及少量糖份可作木本粮食。散孔材,心材红褐色,木射线窄,边材淡棕色,材质坚重,有弹性,结构略粗,纹理直,耐水湿,是家具、器械、建筑的优良用材。

  保护措施             严禁砍伐,并进行采种育苗,先种植于自然保护区或植物园和树木园内,后逐渐扩大种植。

  栽培要点         当前尚未种植,可参照同属树种的栽培法。



开放分类: 生物植物自然壳斗科

(注:壳斗科又名山毛榉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0 01: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也吃过,可惜从来没亲眼见过。这个果实和东北的榛子有一点点像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20: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