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12|回复: 1

潮汕半山客的山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21: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潮汕半山客的山歌  


    山歌是民间百姓一种喜闻乐唱的艺术形式,因其源发于山林、田野,来自生活,其题材主要表现劳动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兴之所至,随口编唱,引吭高歌,故称为山歌。
    一、半山客山歌与梅县山歌的异同
    客家山歌是以梅县客家方言为代表,一般泛称为梅县山歌,  而半山客山歌则是指在潮汕几县与操潮语话的人接壤的客家人唱的山歌。他们原本就是客家人,与梅州山水相连,他们的山歌与梅州的客家山歌大同小异.山歌形态,歌词内容,艺术特点基本相同,所表现的社会功能也是在教育,认知、抗争、娱乐、审美、怡情、冶性等方面。山歌不似一般人所想象的仅是随品乱唱,低级粗俗,鄙俚和淫放等,而是真正的内容丰富,寓意深远,音韵和谐,缠绵沉挚,是一种寓情于唱,寓乐于唱,寓教于唱的艺术,因此,半山客人十分喜爱和代代传承下来。
    山歌在歌词内容上反映各个不同地区的历史、现实、风俗习惯,等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一般都能互相接受和通用。其次在不同方言和语音语调上略有差别,因此表现在歌唱的方法和音调上也有一定差别,主要表现在下面二点:
    (1)山歌号子的不同。作为引发山歌歌唱的开始叫“号子”,一般多是高亢的散板、节奏、节拍自由。半山客的山歌号子与梅县松口的号子有所不同,半山客山歌以河婆山歌为代表,一般没有文学内容的“号子”,多是在开唱前放开喉咙,提高声调“噢嗨”……或“呜飞”……拉腔之后,接着就唱起来。
    (2)山歌歌谱的不同。
     半山客的中心,河婆附近的山歌曲调,一般分为南片腔(即莲花山一带)利北片腔(即接近五华安流一带)
     河婆山歌调子没有梅县的复杂多变,但较高亢,也很抒情。潮汕其它各地半山客山歌由于语音略异,也不尽相同,通常男音多唱G调,称“大喉”,女子、童音多唱C调或D调,称为“子喉”。
    二、旧社会半山客山歌的活动情况
    半山客各地的山歌活动,随着历史时代和人民生产生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河婆一带山区群众的山歌活动来说,建国前,山区人民生活困苦,许多青壮年男子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等地谋生,叫过番,妇女要担当全部家务,因此,山歌多反映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反抗。具体是对爱情生活和劳动生产的咏叹,如耕田、割草、挑担、家务的诉苦感叹等,而最多的还是对爱情生活方面的反映,故有“自古山歌唱风流”的说法,具体表现在:
    (一)、莲花山歌
    在河婆镇南侧十多里,与陆丰,普宁客区交界的地方,附近乡村市镇居民长年所需的燃料,多到莲花山去采割山草。每到秋冬季节,农事稍暇,青年男女都成群结队到莲花山割山草,处处都可听到此起彼应的男女山歌对唱,有的—唱—答,竟日不歇;有的二五成群斗歌,各不相让。他们所唱的歌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爱情生活各个方面,诸如以歌试探,互相讽刺、互表爱慕、互询身世、互表关怀、以至海誓山盟等;有的以歌表达初恋、热恋,送别、相思;也有的表达拒爱、感叹、谴责,断情等等,都是即景所生,随口应答,出自肺腑,扣人心弦。从歌中反映出来的感情,有纯真坚决的,有贪财爱貌,移情别恋的,性格上有大胆泼辣、有委婉含蓄,有大方袒露,有温柔羞涩,表现手法也十分多样出神入化,妙不可言,虽然他(她)们在山歌中唱出百般恩爱,山盟海誓,但是在那个封建礼教统治下的社会,—切都受到封建宗法的约束,每个乡里都有封建的“卫道者”,加以有形无形的干涉,不给男女青年婚姻恋爱的自由,有的以为有伤“风化”,不准在乡里唱歌,但是—些具有反抗思想的青年,偏要上山唱山歌、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心里上的满足,如他们唱的:
                   敢放白鸽敢响铃、敢唱山歌敢大声。
                   哪人敢话唱唔得,官司打到北京城。
                   戏子下台好收棚。山歌唱了心内甜。
                   消尽忧愁精神足,百斤上肩还嫌轻。
    许多对唱山歌的青年男女,他们多数在婚姻爱情的追求上只是暂时的“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但是他(她)们高度的才华所创的佳作。成为客家山歌宝库中最为精彩的瑰宝。
   下面辑录几首河婆莲花山歌:
                   莲花山上路迢遥,肚饿脚酸喉又骚(干)。
                   唱条山歌来解渴,歌声出口愁就消。

                   山歌唔唱心唔开,石磨唔推唔转来。
                   人唔同心唔相恋,花唔逢春唔乱开。

                   黄峰酿蜜望花开,哥想成双望妹来。
                   蜜峰恋花歌恋妹,并蒂莲花爱水栽。

                   人筑田塍用脚锄。涯筑田塍用手模。
                   人家恋妹用钱讨,涯恋阿妹用山歌。

                   上山砍烂步步高,唔系好柴唔开刀。
                   唔係好藤涯唔割,唔係好妹涯唔交。

                   岭岗顶上—株梅,手攀梅树望郎来。
                   阿娘问涯望哪个?涯望梅花几时开。
    (二)挑担山歌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1943年前后,潮汕沿海各地沦陷,人民流离失所、这时半山客的河婆山城成为后方重镇,是联结揭阳、陆丰、普宁、惠来、五华、丰顺各县的贸易中心,—批批大豆、米面、食盐等项,由沿海经河婆运抵五华,进入江西湖南等地,就日以几千担计,当时没有水运和车运、千万担货物全靠人力肩挑,自河婆到安流途中的“七畲径”上,每天都有好几千名挑夫“肩挑担来口唱歌”或利用歇脚的机会斗唱起山歌来。这些男女挑夫的山歌如果收辑起来十天十夜都唱不完。当年河婆有个女歌手叫刘粉,她与丈夫双双去挑担赚钱,丈夫不太乐意,她就以山歌鼓励丈夫刻苦去挑担,她唱道:
                  讲到赚钱切莫贪,不如夫妻去挑担。
                  上午挑来买米煮,下午挑来买油盐。

                  下田耕种不如核(挑担),屐子丢掉穿草鞋。
                  虽然不是富家女,双脚未曾沾看泥。
    丈夫听了“嘻”的一笑,就双双欢快地挑起担来。
    挑担的男女虽然生活很劳累,但他们以乐观主义的精神苦中作乐,请听下面的“挑担歌”:
                  因为无食挑盐担,一身汗水变成盐。
                  早知身上有盐出,唔当空手慢慢行。
    (三)、革命山歌
    丰顺汤坑与揭东县的玉湖镇(部份)、白塔镇(部份),龙尾镇及揭西县的五经富、京溪园等镇互相毗连,有20多万半山客人,沿古揭阳岭东南麓即今之大北山一带居住,他们的语音接近,风俗习惯基本相同,喜唱山歌,且歌调也基本相同,这里是大北山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八乡山所在地。也是粤东区大革命时期革命领导人古大存同志等从事革命工作的所在地,这里的革命斗争非常剧烈,多次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烧杀、革命同志经常利用革命山歌,发动群众,鼓舞士气,在当时大部分半山客区都传唱着许多激励人心的革命山歌,略举如下:
    (1)农民苦情歌。
                  讲到耕田苦死哩,日出做到日落西。
                  —年四季无闲日,么得食来又无衣。

                  耕田阿哥真凄凉,夜夜睡个烂眠床。
                  禾稈拿来当被盖,缩手缩脚到天光。

                  端起饭碗水凄凄,上照目眉下照须。
                  照出屋瓦几多片,照得桁桶几多枝。

                  穷人生活真寒酸,衫烂裤烂膝头穿。
                  落锅水滚无米煮,地主迫债恶过狼。

                  年年都有四月荒,白兵来到雪加霜。
                  坐等死路唔当拼,擎起犁旗上八乡。

                  一条大路曲弯弯,一直透到八乡山。
                  东江工农齐暴动,要为穷人把身翻。
    (2)斗争翻身歌。
                  你莫切来你莫愁,自有风光在后头。
                  革命自有成功日,茅屋烧了住洋楼。
                  
                  日想郎来夜想郎,保佑涯郎得安康。
                  你上战场打反动,涯在家中奉爷娘。

                  年头望来到年尾,朝晨望到日落西。
                  穷人盼望共产党,恰似婴儿盼娘归。

                  天下农民一家亲,团结起来斗敌人。
                  土地回家把主做,挖掉穷根裁富根。
                  山上无树变荒山,河里无水变沙滩。
                  如果唔拣共产党,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smiley/font/zi1.gif兜怎得把身翻。

                  天上最亮红太阳,海水最深太平洋。
                  工农团结力量大,共产党的恩最长。
     此外还有“抗日山歌”“戒嫖戒赌歌”“劝善行孝歌”“十送亲夫过台湾”,以及“长工苦”等,这些山歌在《河婆客家山歌选辑》里已作为珍贵资料保存起来,这里就不一—赘述了。
  三、新中国建立后半山客的山歌活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半山客的山歌活动走上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按照党的文艺路线和“双百”方针,山歌也成为文艺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花朵。50年代初汕头地区党的文艺刊物《工农兵》和《粤东农民报》副刊版,大量发表新文艺工作者和工农作者整理的传统山歌和创作的新山歌,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山歌的鄙视,以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错误观念。梅县和潮汕许多新文艺工作者,深入城乡采风,收辑整理传统山歌,辅导创作“唱翻身”“互助合作”“新婚姻法”“抗美援朝”等新山歌,出版一本又—本的山歌专辑。揭阳、丰顺半山客地区还由县文化馆分期分批开办“山歌培训班”,培训出一批山歌作者和演唱人材,如河婆的彭寿昔、灰寨的温扬坝,五经富的民间艺人周逸等脱颖而出,成为各地农村俱乐部的文艺骨干,在各种社会改革运动中,起到很大的宣传教育作用,如当时流行客家地区这样的《唱翻身》山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想起往日耕田侪,黄莲树上吊苦瓜。
                  黄莲树下埋猪胆,从头苦到脚底下。

                  共产党来恩情长,唔知那处开言章。
                  好比鲜花千万朵,朵朵开来朵朵香。
    这些新山歌除了工农作者就地创作以外,许多是从旧山歌中改革整理过来的:改革的原则是按党的文艺方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占为今用”“推陈出新”等。对旧山歌中存在封建迷信、宿命论和淫秽色情等不健康的则加以扬弃,如旧山歌中污辱女性的:
                 “三皮豆叶摘两皮,等伊一皮枯死哩。
                   三个妹子恋两个,等伊那个想死哩。”
    这首有害的山歌,就不让它公开流传。
    1960年后,汕头地区成立了—个山歌剧团,(后改为梅县山歌剧团,由河婆人刘天一为团长),以客家话和山歌曲调演唱创作和移植改编的许多剧目,深受客区人民的欢迎,河婆一些农村业余剧团也仿效这艺术形式演出了许多山歌剧目,不久由于“文革”风暴的到来,这朵含苞待放的蓓蕾遭遇狂风暴雨的推折,在半山客区今天已不复再似当时的蓬勃繁荣了。
    1959年前后,全国来了—个“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大括共产风、浮奇风,不但全民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群众文化以及山歌活动也受到很大的挫折。在错误路线指引下,错误的提出“文艺直接为政治服务”和“放文化卫星”,“人人写民歌”等错误口号,有的一人一天写出几十上百首山歌,这些粗制滥造标语口号式的所谓“大跃进”山歌,助长了“共产风”“浮夸风”的发展,又败坏了山歌的艺术威信,下面试举几首“苦战山歌”:
                赶出日头赶月光,日赶夜赶干劲强。
                大闹亩产万斤谷,勇攀高峰冠揭阳。

                昨夜才从月下归,今朝出门鸡未啼。
                自古鸡啼催人醒,如今人醒闹鸡啼。

                人声热闹歌声扬,抓住月亮当太阳。
                跃进那分昼和夜,要叫荒山变粮仓。

                公公婆婆老眼花,番薯看做大冬瓜。
                蒜头硬说系大芋,猪母误做大牛麻。
    1966年又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山歌被当作庸俗,淫秽的“四旧”加以扫荡,从事山歌活动的文艺工作者被当作宣传“四旧”的“牛鬼蛇神”加以批斗、打击,有的投入监狱,审查处分。群众喜爱的山歌活动,被震撼大地的几首“语录歌”所代替,弄得文艺园中百花凋零。
   “文革”过后,拨乱反正,也为山歌和山歌工作者评反、恢复名誉,但是以往轰轰烈烈的山歌活动,已如“灰飞烟灭”,—落千丈了。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迅速提高,为开展山歌活动提供了经济基础。但是由于广大农村不少青壮年多到深圳、珠海等城市打工或创业,留守在农村的多是老人小孩,且普遍用上了煤气,不用上山采樵,莲花山男女山歌对唱已成为远去的历史,加上男女青年婚姻自主和城乡人民生活改善,家庭电视的普及等,山歌对唱已变成少数上了年纪的老人美好的记忆了。
    晚晴亭畔设歌场。由于客家山歌优美的内容,抒情的旋律,灵活的形式,深受广大客家人民的爱好,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虽然不像以往在莲花山上形成热闹的斗歌场景,但是当年斗歌的男女歌手却大部分仍然健在,他(她)们年虽老大,但歌兴犹存。因此在上世纪末的九十年代前后,揭西县城河婆文化广场的文博楼前、晚晴亭畔,每人下午,—批来自附近农村的老年山歌爱好者,自发聚集于这里对唱山歌,他(她)们自年青时期积累下来的一肚子“郎妹山歌”,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压抑,如今政策开放了,生活提高了,晚境安定了,这些老歌手有机会聚集在一起,重唱当年的山歌,自是一种开心的乐事。而一大批城镇居民,赶集农民、退休老人或归国华侨受到山歌的吸引,也天天准时前来听歌,许多还义务维持会场秩序,义务分送茶水和饮料,这种自发演唱的斗歌会一度居然成了这个山城亮丽的风景线,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连揭西大慈善家、马来西亚归国老华侨张武邦先生大妇,也很高兴的到来欣赏优美的山歌盛会,还掏钱打赏了这些不领工资的“老演员”们。这里的山歌对唱还出现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当时的《汕头日报》还刊载了好几篇新闻报道,其中一篇《义盲唱出文明歌》的大意是:
    说的是揭西县女山歌手刘粉,青年时以挑担种田生活,年老了常下乡叫卖油麻度日,—日路过县文博楼,见文化长廊人山人海听唱山歌,刘粉凑上前去看热闹,见到五个老年妇女与一群男子对唱山歌,其中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子逞强撒野的唱出有辱妇女的歌词,五位女歌手一时为难不敢对答,歌场一时冷了下来,刘粉一时气愤,忘了卖油麻的事,挤上前去,放声唱道:
                  男女斗歌讲文明,切莫开口就伤人。
                  试问兄台妻和女,被人污辱岂应承?
    这一唱歌惊四座,吸引了数百双眼睛,对方觉得理亏,知道来者不简单,缩了回去。刘粉见对方不再应战,接着一连唱了好几首,鞭肃了歌场,其中一首是:
                  阿哥唱歌不正经,好比老鼠噪死人。
                  涯今就系杀鼠猫,(你)听到声音就肃停。
    刘粉的山歌搏得阵阵掌声,自后斗歌场上经常闪动着刘粉的身影,男女斗歌也更讲文明了。
    岁月匆匆,至今又过去了多年,如今这些老山歌手愈来愈少了!文博楼前群众自发的斗歌会也悄悄的散场了,今后我担心会随着这些老歌手们的远去,那些优美动听的歌场会慢慢的沉寂下去,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市、镇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上,党政领导应多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进行思想文化道德教育,用先进的文化内容及山歌这—灵活形式来占领城乡思想文化阵地,使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继续发出异采和光芒。
    四、半山客山歌在海外
    (一)马米西亚兴起新的山歌热
    1981年在香港举行的第一届潮团联谊会上,时任香港大学校长的黄丽松博士所作《海外华人》的演讲中,有这样—段话:“海外华侨社会的另一特点是他们十分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并尽力加以保存,有时中国本土由于政治转变、异族入侵,内部动乱或者是由于时移世易,部分固有的文化传统随着改变,但海外华人却仍保留着这些传统。因此,在中国有些久已遭受淘汰的古老习俗,至今仍在海外华人社会中保存下来,东南亚城马六甲所保存的传统,就是一个好例子,”黄博士这段话,虽然是在潮团联谊会说的,但对客家人和客家山歌在海内外的情况完全一样,当半山客山歌在新的历史时期逐步走向低落,沉寂的时候,在马来西亚半山客人聚居的吉隆坡、砂捞越等地却兴起了新山歌热。
    半山客人多因生活所迫,数百年来—批批的漂洋过海到达印尼、马来西亚各地某生,最先是自清朝初年,至晚清及民国时期则更多。一般是到汕头澄海港口坐“红头船”、入“猪仔行”,到了马来半岛多干开小芭,采锡矿等苦活,受尽人间的折磨.有的新婚不久即离亲别井,漂泊异乡,多数人一去数十载或老死番邦,这些人多数文化不高,但却普遍喜爱客家山歌,也会随口编唱自己身世的“过番山歌”,试举下面几首:
      男:阿哥出门去过番,妹子赶到山头栏。
          茫茫大海天涯隔,去也难时转也难。

      男:汕头出海七洲洋,七日七夜水茫茫。
          船行七日无食饭,记妹言语当干粮。

      女:临别再次劝亲郎,勤俭两字切莫忘。
          路上野花你莫采,交友要交好心肠。

      女:海水茫茫浪接天,与郎分手苦难言。
          三年五载等哥转,莫待头白等百年。

      女:一心望哥早回唐,有福同享祸同当。
          在生共饮榕江水、死后同葬象山岗。

      男:妹送亲哥到揭阳,郎痛心肝妹痛肠。
          别人中秋团圆日,涯俩望月各一方。

      女:汕头近海到妈宫,天后娘妈带笑容。
          烧香点烛拜三拜,保佑涯郎船顺风。

      女:阿妹送哥上大船,汽笛一响痛心肝。
          看等亲郎船远去,想爱相逢在梦乡。
      以上这些过番山歌,在侨乡或侨居地广为传唱,侨胞中把这些亲身经历的山歌记在脑子里,不时唱在口中,使他们永远不忘悲痛的历史,不忘同病相怜的亲人。随着时代的更迁,环境的变化,广大侨胞在异国的生活中,长年累月不知又创作了多少表现喜怒哀乐的“过番山歌”,如日寇侵华,家乡遭难,海外炎黄苗裔,热血侨胞,纷纷奔赴国难。为国捐躯,更多侨青学子,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救国,请听当年马来西亚霹雳朱毛培南学校抗日宣传队五句板的抗日山歌:
         锣鼓喧天庆新年,想起祖国泪涟涟。
         东洋有群发疯狗,烧我房屋占我田。
         多少亲人变炮烟。

         楼房屋舍变炮烟,祖国亲人苦万般。
         鞭炮今成枪炮响,飞机乱炸震山崩。
         心惊肉跳过新年。

         惊肉跳过新年,日寇深仇不共天。
         亲人活活被杀死,几多逃难走天边。
         骨肉生死无团圆。

         椰树结子叉又叉,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smiley/font/zi1.gif兜住在马来亚。
         自从鬼子侵华日,侨胞同心救国家。
         誓死保卫大中华。

         日寇野心恶过狼,要辟世界大战场。
         天下皆无安乐地,你想逃避没地方。
         生死与他拼一场。

         誓死与他拼一场,反对分裂反投降。
         山溪小河涓流水,汇集一起成海洋。
         淹死日寇狗豺狼。

         淹死日寇狗豺狼,万众一心力量强。
         士农工商团结紧,出钱出力建国防。
         保家救国美名扬。
     揭西河婆一带的半山客人,多分布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据马来西亚河婆同乡会的资料统计,旅居马来西亚的河婆乡亲就有二十万人之多,与国内的河婆半山客人不相上下,在古晋美里等地,河婆的客家话成为当地通用的方言。连福建、广州等地的华侨都同操河婆半山客话,也同样爱唱客家山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住在偏僻山芭小镇的半山客人, 陆续迁到吉隆坡、怡保、柔佛、古晋等城市从事工商业生产,也注重培育子女读书受教育。为了争得政治和经济的地位,广大华侨都感到需要组织—个同乡会,可以联络感情,互相帮助,才能立足这个社会。因此,1945年在吉隆坡成立河婆同乡会的带动下,霹雳州、怡保、柔佛、拱桥、森甲及古晋、美里等地的河婆同乡会相继成立,并推动新加坡也成立了“河婆集团”。这些乡会分别建有八九层楼堂皇的乡会大厦,轮流主编出版会刊《河婆之声》,各乡会每年都进行敬老、奖学、互防联谊及文娱活动。在会刊及联谊、文娱活动中,唱河婆山歌是最广泛、最受侨胞欢迎节目,请听在会上侨胞们即席创作和演唱的山歌:
        河联大会喜开场,马国同乡聚一堂。
        分别几年无见面,今日一见甜过糖,
        牵乎牵脚问短长。
        牵手牵脚问短长,团结和气可致祥。
        奖贷学金公益事,培育人材出栋梁,
        经济蛋糕大家尝。
        乡会利益大家尝,传统家风切莫忘。
        教育子女学文化,中华美德继发扬。
        第一紧要敬爷娘。
        第一紧要敬爷娘,母语教育不可忘。
        擂茶菜板皆文化,边食边讲话家常,
        久住他乡恋故乡。

    再听庆祝河联大会十周年山歌吧!

       十年乡会伟业昌,好比旭日正东方。
       农工商贸齐发展,怡保锡米堆满岗,
       海底石油万桶装。
       铁船来载桶来装,河联十载大吉祥。
       大厦落成共庆祝,志同道合聚一堂。
       锦绣前程耀南邦。
       柔佛乡会大厦煌,各地乡亲齐赏光。
       酒淡菜薄情谊好,干杯话旧喜满堂。
       晚上山歌演专场。

     以下是砂捞越美里同乡会山歌:

       河婆山歌唱开场,掌声鼓励唔敢当。
       专唱美里前景好,繁华商贸赛香江。
       喜见乡亲美名扬。

       乡会乐龄部{即老年会)山歌

       好久唔曾唱山歌,只因年老苦闷多。
       柬多乡亲(今日)来聚会,有讲有笑有唱和,
       清茶下肚胜燕窝。
    各地乡亲聚会,不但唱即席即事新编的山歌,更多是由老华侨对唱几十年前从家乡唱熟了的“过番山歌”“郎妹情歌”或其他传统山歌,以它地道的乡音、通俗形象的语言,熟悉的事物、精炼的句子去感染人,可谓句句动情、扣人心弦,好的山歌其激动人心的程度,往往比起高薪聘请来的歌星舞女优美的表演毫不逊色。
    为了继承客家山歌的优秀传统和满足广大侨胞喜爱山歌的需要,2002年马米西亚吉隆坡85岁高龄的张肯堂先生,经过多年的搜集、接理,在马来西亚出版—部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河婆客家山歌选辑》。该书除了发动海内外的山歌爱好者、广泛搜集近现代流行的各种传统山歌,参考粤东梅县各地的山歌外,还收入许多马来西亚河婆侨胞创作的新山歌,一共2000多首,做到古今和内外合壁,使这—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保存和发扬光大,也使海内外半山客人的山歌活动能与时俱进、把客家山歌活动推上一个新台阶。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一颗璀籼明珠,又是饱含客家乡情的乡音,是联络乡亲,沟通乡情,拨动乡心,增进乡谊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应把它看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共同珍惜它和爱护它。使它在海内外继续发扬光大。
    (二)征集出版河婆山歌
    马来西亚侨胞不但非常喜听喜唱“客家山歌”还在侨居地编印出版一本2000多首山歌及童瑶,山歌史话等《河婆客家山歌选辑》。具体情况可从下面《河婆客家山歌集》贝闻喜代序里略见—斑。
    接到张肯堂先生寄来的《征求“河婆山歌”缘启》,知道他和吉隆坡河婆同乡会乐龄部准备收集出版《河婆山歌》,正向海内外乡亲广泛征集稿件。消息传来,不胜欣喜。对这河婆文化史上一项意义重大的创举,我表示热烈的祝贺。
    文学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我国最早的《诗经》《楚辞》都是从民歌提炼出来的,客家山歌就是客家民系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珍贵的口头文学。它反映了客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对男女婚姻幸福的追求,表达了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揭露贪官污史的残暴,讽刺封建统治的腐朽,倾吐身受压迫的痛苦,歌颂人民反抗和正义力量的胜利等,还有不少劝世、娱乐和礼仪的歌谣以及对儿童启蒙、认识事理、锻炼语言的咏唱。
    客家民系,源远流长,位于粤东榕江上流的河婆人,其祖先都是在数百年前从中原汉族南迁而来的。他们定居山区,养成勤劳勇敢和创业精神,继承中原汉族耕读传家的遗风,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山歌就是这种文化的优秀代表,是客家民间文艺的精华。它的特点是文学性强,艺术表现力高。词句优美、语言生动、妇孺喜闻乐见、群众能编爱唱,故广泛流传,历久不衰。河婆乡亲不管去到哪里,一听到山歌就特别喜爱,往往为这亲切的乡音感到陶醉,从而勾起缕缕的乡思及加强乡情和梓谊。“昨夜梦中闻折柳,谁人不动故园情”就是这个意思。
    马来西亚河婆同乡会的广大乡亲,不但对故乡的经济、文化建设极为关心,且对故乡的文化遗产也极为珍惜。不管乡会活动或是节日文娱,都有丰富多彩的山歌活动,这次又由吉隆坡乡会乐龄部不遗余力的担负起征集出版山歌专集的重任,使濒临散失湮没的河婆山歌能得保存下来,发扬光大,使遗珠重缀,闪耀着璀灿的光辉,这确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业的大好事。此事对我来说、在感到高兴,欣慰的同时又感到惭愧和内疚。本来这一任务理应山我们这些在国内的文化工作者来完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河婆的山歌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扶持,流于自生自灭,许多优秀山歌濒临失传境地,说起来既惭愧又痛心,今天这一收集出版河婆山歌的任务却由远处海外的吉隆坡河婆同乡会来完成?繁重的编辑、出版工作则由年德并高的张肯堂先生来担负,这使我深感内疚和不安。在这里让我遥祝一贯热爱乡邦文化的张肯堂先生艺术青春不老、长寿百岁、体笔双健!
    弘扬乡邦文化,振兴客家山歌,除了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外,最重要的要靠一批像张肯堂先生一样的热心人,并要有长期不懈的事业精神,这一点我本人就远远不及,犹忆建国之初,我任揭阳县文化馆长时就曾组织和发动山歌创作,开展山歌活动,主办过几次培训班,山版过多期山歌专辑,客区的山歌活动也曾出现过—时的蓬勃活跃。但是曾几何时,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工作岗位的生动,便与山歌逐渐疏远,近二十年来,个人微弱的精力主要投入到文史研究和诗词创作方面,对山歌的创作活动则无暇过问,两年前因旅居美里的堂弟贝文廷的索要,将手头一些材料写成一篇《谈客家山歌及河婆的山歌活动》寄给他,不意他将此文转送美里河婆同乡会,居然被收入《砂朥越美里河婆同乡会二十周年的纪念及马来西亚河联总会第十届代表大会纪念特刊》。此次肯堂先生的征集缘启,倒是把我将了一军,因为手头缺乏材料,”江淹才尽”,将有缴白卷的可能。但是一想到此举的特殊意义,想起吉隆坡河婆同乡会及张肯堂先生等人热爱乡邦文化的精神,我怎可以不以实际行动作响应,以期此一盛举早日得以完成呢?因此我忙里偷空,提前应征,除抄寄部份山歌外,对征集出版工作特提出下面几点粗浅意见供作参考,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第一,按照《征求“河婆山歌”缘启》的精神和征集办法,广泛发动海内外乡亲积极响应,收集整理散藏于民间的旧山歌、童谣。对一些年老的山歌能手,山歌艺人还要单独发动,登门拜访、指定专人笔录;对少数旧山歌带有封建迷信、格调庸俗低下、夹杂一些不健康的糟粕的,先要全部收录、其次择优筛选而用,剩下的作内部存查,不让糟粕公开流传,有如深山探宝、沙里淘金。群众的创作总的是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多,经过搜集整理,就能在民歌的宝藏中发掘出闪闪发光、瑰丽璀灿的珠宝来。
    第二,要在收集整理旧山歌的基础上,提倡大胆创作新山歌。任何文字体裁都要跟随时代前进,反映时代的事物,时代人民的思想感情,才有它的生命力,才不致为时代所淘汰。如果只满足于几千几百首河婆旧山歌,不问其地域是“唐山”还是”州府”,是清代还是21世纪的今天,待少数喜唱山歌的“老知音”远去了,新一辈的自然就会索然无味,因为你所咏唱的内容、感情与他们有很大的距离,这是有关山歌的“命运”问题!只有所有热爱乡邦文化的人,根据此时此地的实际,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又具山歌特点的新山歌,才能永葆艺术青春,跟随时代同步前进。我有一位老同学、诗友、原五华县的文化局长、他目睹近年来人民生活由穷变富,社会风俗日新月异,力图用旧山歌的形式来反映眼前的新内容,摄取“妹子年年回娘家”的古老题材写出五首新山歌,广受群众欢迎并获得“新时代杯”声乐大赛的大奖,现介绍如下:
           过去正月开桃花,伴着妹子回娘家。
           手里挽只竹罗格,头上戴顶竹笠麻。

           前年正月开桃花,看等妹子回娘家。
           身上挂只拉链袋,手里擎把拆骨遮(伞)。

           去年正月开桃花,又看妹子回娘家。
           身上穿的花衫裤,两脚踩着凤凰车。

           今年正月开桃花,再看妹子回娘家。
           左手戴的金手链,右乎牵辆摩托车。

           年年正月开桃花,爱看妹子回娘家。
           生活—年—年好,锦上添花花串花。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山歌随世运,无日不趋新”的道理。也是山歌改革的方向,叫做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山歌与诗词一样,都要内容上具备时代精神,而形式,格律方面是相对稳定的,还以继承其千百年来的优秀传统为主,不能改得面目全非,叫做“旧瓶装新酒”,瓶是形式,酒是内容,上面说到内容的改革,形式格律还应保持传统的山歌格式为主,它如唐诗的七绝和竹枝词相似,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押韵,(多用平声韵),第三句仄声不押韵,句内不用讲究平仄,一些句可多几个衬字,有的叙事山歌可用五句板,配合竹板或乐器演唱,梅州市早把山歌搬上舞台变成客家人自己的剧种——山歌剧。山歌语言清新流畅,最忌深奥难懂.尽量多用民谣民谚,多用比喻、双关、烘托、即赋、比、兴手法;还有叠字、拆字、唱和、斗荅、猜谜、尾接尾等多种形式,再配以高亢的号子和各地群众喜爱的曲调,使看似简单的山歌艺术变成丰富多采的艺术形式。
    第三,在继承河婆本地山歌及其基础的同时,多吸收引进外来的优秀山歌。梅县山歌是客家山歌的正宗主体,如果把它比做一棵大树,那么河婆山歌就是这棵大树的枝桠。梅州数县历来山歌活动特别活跃,他们对山歌配备专门研究人才,也出版了许多山歌专集并年年举办山歌大会唱。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山歌和山歌手。尤以大量客家情歌、特别优美,具有深沉的情思,大胆的披露、热烈的追求,美好的想望,浓烈的泥土气息,鲜艳的山区色彩和圆熟的比兴手法,构成了它突出的艺术特色,不愧是南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硕大珍贵的钻石,请看下面这首情歌,连清代大诗人黄遵献都为之倾倒,收入他的诗集以示珍重。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
    通篇不着—“爱”字,只用山区特有的树藤相缠的一个”缠”字,把那种生死不渝的爱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不像某此新诗或歌曲尽是堆砌什么“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等老掉牙的辞句。再看下面歌唱爱情坚贞的两首山歌:
           你爱交情只管交,切莫交到半中腰。
           洗衫就爱长流水,晒衫就爱长竹篙。

           新打戒指九环连,一个连环交九年。
           九九算来八十一,还爱再交十九年
    许多山歌采用大胆夸张的手法,唱来特别感人。
    梅县山歌,内容丰富、艺术性很高,以往的河婆山歌也曾吸收过梅县山歌许多有益的养料,借鉴他们优秀的成份,今天仍然要拓开眼界,虚心学习各地客家山歌的长处,以丰富自己,须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固步自封必然影响前进的步伐。愿河婆山歌经过此次的全面收集、整理和出版,广泛吸收各地山歌的养料,丰富自己的肌肤,插上坚实的翅膀,振翼长空翱翔万里。

http://www.chaofeng.org/article/detail.asp?id=7027

来 源: 《潮汕半山客》
作 者: 贝闻喜、刘青山、李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8 22: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取缔半山客这种歧视性的词汇,整个客家地区就梅州丰顺人接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12: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