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57|回复: 1

河源历史、民俗风情概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8 18: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信息来自河源政府网

【历史沿革】 河源,上古属扬州南境,战国属楚,秦于龙川置县。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龙川析地置河源县,属南海郡。南梁天监二年(503年)属梁化郡,隋唐属循州,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祯州、循州,河源地区属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河源地区在1913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后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1988年3月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1992年8月河源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既可享受山区优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开放区优惠政策的地区。1993年11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委、县政府驻仙塘木京。

    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时期,来自江浙一带的越民散居于少数民族之中,对开化粤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后,迁陕陇之民居粤,带来了黄河文化。此后,凡遇中原战乱,都有一批批的移民进入岭南。这些南迁之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行政区划】 河源市是国务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全市现设有9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251个村委会和154个社区居委会。

    【人口】 200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35.43万人,比上年减少5.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0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比重为24.2%;农村人口254.36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为75.8%。人口出生率为17.14‰,人口死亡率为10.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8‰,比上年下降2.6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女性100),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5.2岁。

    【语言、民族】  河源市地处梅州市与广州市之间,河源话受正统客家话及白话(广州话)的影响较大。有的词语读音与梅州话相似,有的词语与广州话相近,而河源市内东源、紫金、龙川、连平、和平等各县区之间的方言也有较大差异。但总体上河源市均属于客家方言地区。
    全市有五个民族,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还有少量的畲族、壮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有海外侨胞及祖籍河源的华人共47万人,主要聚居于东南亚地区和美、加、澳等国,港澳台同胞28万人,归侨1.3万人。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9-10-18 18:4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8: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风情

【概况】  河源市居民主要由汉民族组成,占99%;汉民族祖先是中原客家民系,所操语言为汉族客家语系方言。还有少数民族畲族等。据记载古代还有少量瑶族聚居。2007年底,畲族约有17000人,其风俗习惯基本汉化,但仍保留着其自身的一些风俗习惯,如崇尚武功等特点。

    【生产习俗】  春耕春收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过后,春耕季节即将到来,农耕者在这个时节要订好春耕春种春收计划,俗称备耕。通常在立春前后要备好当年农作物用肥。如清理牛、猪栏粪搞好晒肥,准备草木灰。立春日,有的地方(如紫金县),明、清时期有县官示耕的习俗。每年立春之日,知县率领僚属、绅耆到“五谷庙”祭祀“神农”。祭毕,下田手扶犁耙,扬鞭喝牛,慢慢地走一转,然后撒下一把谷种,示意春耕季节已到,农民应即备耕。雨水前后开耕,惊蛰前后播种,到春分时节,种植花生、黄豆和其他豆类以及搞好冬种春收作物收成,至此,春耕全面展开。谷雨前后,插完早造秧苗。插秧不能超过立夏,超过立夏插的秧,其收成必然差。有农谚为佐:“莳田到立夏,莳也罢,不莳也罢”。
    夏收夏种  夏至时节,早稻开始成熟,到小暑时节,开始收割,到大暑,夏收进入高潮。收割完早稻紧接着耙田,插晚造秧苗,有的田地则及时种上番薯或秋花生,这个季节叫夏收夏种。时正值农历六、七月大暑天气,是农民最紧张最辛苦的“翻早”季节。为了赶时间抢季节,农民一般都早出晚归。
    秋收冬种  霜降后晚稻成熟,到立冬前后,晚稻收割完毕。至农历十月初,一般都割完了晚稻,这时要赶牛犁田(犁霜田)“晒霜”或种植冬种作物,如大麦、小麦,麦豆,荷兰豆;有的种蒜头、萝卜、青菜。农民们都很重视冬种,俗语言“十月小阳春,搞好冬种当一春(一个早季)”。冬种作物一般在小雪前种完。此后,进入农闲时期,人们多在此时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础建设。

    【生活习俗】  衣服  民国以前,客民男女皆穿大襟衫,肥腰裤(有的叫接腰裤、压头裤)。衣服颜色多数为男灰女黑或蓝色。布料冬衣多用土布、粗布,夏衣为苎麻夏布。辛亥革命后,男人改穿对襟衫、压头裤(唐装),风行中山装,少数穿西装。但在农村大襟衫仍是普通妇女的主要服饰。“五四”运动后,女人穿的大襟衫开始减短,学校女生开始穿短裙。新中国成立初,列宁装风行一时,以后,干部装、军装、青年装、学生装相继盛行,女人开始穿对襟衫和西装裤,老年妇女仍穿大襟衫、压头裤,长衫马褂几近绝迹。“文化大革命”时期,军装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主要颜色,服装式样比较单调。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港台、欧美各式服装涌入,新潮迭出,西装、茄克衫引领潮流,干部服、中山装退位,列宁装罕见。紧身衫、蝴蝶衫、牛仔裤、短裙、T恤、低胸针织衫是城镇引领潮流的女装、男女童装、青少年校服,五彩缤纷。
    鞋  清代,客民脚穿的多是布底鞋、皮底鞋、毡底鞋以及用稻秆、旧布编织的草鞋,木屐。女人穿的布鞋,鞋头布绣上各种花草,叫“绣花鞋”。民国时期,除土制鞋外,胶鞋兴起。少量有身份的人穿皮鞋。老百姓绝大多数都是喜庆节日才穿鞋,除劳动需要穿草鞋外,平时都是打赤足,晚上洗澡后穿木屐。新中国成立后,穿鞋的人越来越多。鞋类有布鞋、胶鞋(解放鞋、运动鞋、雨鞋)、凉鞋、拖鞋(人字拖、十字拖、微孔胶拖)、皮鞋等。20世纪80年代后,一年四季,路上行人没有不穿鞋的。鞋的种类增多,款式新颖,高档鞋引领潮流。制鞋业兴旺发达。
    饮食  河源市居民习惯一日吃三餐。三餐干饭或两干一稀或三餐稀饭,视经济条件而行。主食为大米,辅以番薯、小麦和其他杂粮。副食,蔬菜有萝卜、白菜、青菜、大蒜、苦瓜、豆角、黄瓜、冬瓜、南瓜等几十种;肉食有猪肉、牛肉、鸡、鸭、鱼、咸鱼等,以猪肉为主;饮料主要是茶、酒,生活好的以奶代茶;保健用的在农村是自采草药煮凉茶。东江酿豆腐、炆红烧肉、白斩鸡是客家人民节日家宴、招待客人最普遍使用的菜肴。
    新中国成立前,河源地区客民生活艰苦,食肉不易,有许多人逢年过节或喜庆日子才有可能吃到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改善,食肉增加。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的饮食水平明显提高。一日三餐大米干饭或米面搭配,干稀随意,鱼肉不断;多数家庭饮食由温饱型转向营养型,注重保健,讲究餐饮质量。平时餐桌上除酿豆腐、红炆肉、鸡肉等外,也不乏山珍海味,节日喜庆待客更为丰盛。
    居住  新中国成立前,乡村一般以宗族、家族为中轴建筑住宅。人们选择居住地点多是选择依山傍水、向阳的所谓风水地。屋的座向为坐北向南或坐西向东。屋型常见的有围龙屋(四方围龙、圆半圆围龙、少数大家族居住五进、七进围龙)、角楼(二角楼、四角楼、八角楼)、单栋、二栋二横、三栋三横。屋式大致相同,环绕厅堂,对称而建,规格相同的小房间。一般为砖木结构的瓦平房,贫困人家住茅草房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了土地,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兴建了不少单栋瓦房。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建新屋者日多。在农村,建屋者多沿袭二栋二横的屋式,建一家一户的平房。90年代后,受城市影响兴起用钢筋水泥建造楼房,有厨厕配套。同时,国家在农村进行农房改造,规划建设现代新农村。在县城和圩镇,建设按规划进行。人们建私家住宅,都建造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房。楼层2~3层较多,其次有3~4层,也有4~5层的。河源市区根据城市规划,政府鼓励房地产开发,建造文明生活小区。生活小区楼房一般都是7~16层或更高的高楼,也有一幢一幢2~3层高的别墅小楼,管理配套、规范。
    旧时,民间建屋须请风水先生选吉地、择吉日兴建。新中国成立后,行地理、讲风水之风一度绝迹。80年代后,民间行地理、讲风水之风泛起。新宅建成,择日进宅风俗犹存。进宅之日,奉神,贴喜联,宴请亲朋,以示庆贺。赴宴者送礼,礼物有镜屏、家私、礼金等,在农村还要送上炮竹燃放。

    【礼仪习俗】  婚姻  1949年以前,河源地区实行的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男婚女嫁不能自主,决定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旧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和“八字”相合。盛行早婚,童养媳、等郎媳、老少配、一夫多妻的现象普遍存在。婚姻礼仪非常讲究,一般要经纳彩、问名、纳吉、行聘、请期、迎亲拜堂“六礼”程序才算完成婚事,还要讲求聘金、彩礼、嫁妆、摆宴请客、新娘坐轿等习俗。寡妇,在封建礼教和宗族的束缚下,大部分被迫终身守寡。个别受族长、翁姑所迫改嫁的,出嫁时半途写婚书(交接),不准从大门走出,不准坐花轿,不得打鼓吹乐。民国初年,城里曾提倡文明婚礼,新郎穿中山装,新娘穿旗袍、婚纱、戴红花,在礼堂举行仪式,有主婚人、证婚人、伴郎伴娘等。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行婚姻自主,一夫一妻制,废除买卖婚姻。婚礼也有较大改革。男女双方通过认识了解,自愿结合,到区、乡政府民政部门办理结婚证就算是结婚。婚礼仪式也从简,有的以开茶会、吃喜糖代替酒席。但多数仍摆酒席。到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上有少数情侣倡导集体婚礼新风尚。如市区2000年元旦前夕,在茶山公园有50对连理新人参加市团委、市青联、河源报社、河源电视台等单位主办的“千年之缘,世纪婚典—河源市首届青年集体婚礼”。也有少数情侣喜欢旅游度蜜月。但也滋生了比排场、讲阔气的风气。家有婚宴,设在高档酒楼,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穿旗袍、披婚纱、胸佩红花;主婚人、证婚人、伴郎伴娘一应俱全;高档轿车队迎送;聘请专业司仪主持婚礼,行拜高堂、拜宾客、新郎新娘对拜之礼。同时,还讲究嫁妆。农村有的地方还有变相买卖婚姻和索取高额礼金(身价银)的现象。
    寿庆  河源地区习俗相传,男女满60岁才算“上寿”,60岁以前每年的诞辰叫“生日”。少儿“生日”,一般人家,父母往往给孩子煮几个鸡蛋就算庆祝;富有人家则要办丰富的筵席,全家高高兴兴地祝贺。有些地方很重视小孩16岁那年的生日,略备酒菜宴请近亲好友,谓“出花园”。20世纪90年代后,在中小学学生中风行时尚生日,相好的同学之间互致生日礼物;家里为孩子准备蛋糕、水果、饮料;届时,点燃蜡烛,大家齐唱《生日歌》,场面好不热闹。成年人过生日,多数都是家人备点酒菜以示庆祝。到41、51岁有些人便开始做“生日”。到60岁以上,每逢一为大寿,61岁为花甲重逢,曰初寿;71岁为古稀之年,曰中寿;81为耋,曰上寿;91为耄,曰高寿;百岁为期颐寿。每逢大寿,由子女告知亲友,亲友则以衣服、鞋帽、鸡蛋、猪肉或礼金等为祝寿礼,到寿星家祝寿,寿星家属以酒肴招待,俗称“做生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提倡在国家机关不搞祝寿活动。在农村也较少举行祝寿仪式,但送礼习俗相传。80年代后,在农村祝寿旧习有所再现。
丧葬  新中国成立前,丧葬礼仪繁琐。其基本程序有:送终——长者患病医治无效寿终前,其子孙都到病榻前送终,然后用水给逝者净身,穿上寿衣、帽、鞋、袜,停尸在堂;报丧——由族人定讣告通知逝者生前的亲戚朋友前来吊唁;入殓——经族人商议择吉,便设主成服将逝者放入棺材;做斋——请地理先生选阴宅(有的在逝者生前择定宝地),请和尚设道场念佛颂经,超度亡灵,少则半夜至一天一夜,多则七天七夜,逝者儿孙则披麻戴孝日夜守灵;出殡——封棺出枢时,由儿子跪求族长、外家允许后,抬出场院,子孙、族戚分别举行祭奠,三跪九叩,宣读祭文,鸣锣击鼓吹乐放鞭炮,以旌轴龙狮送往墓地,俗称“还山”。各地均为木棺土葬,俗称“大葬”。大葬七八年后,拾骸骨入罂埕,俗称“大起身”。然后请地理先生看山头选阴宅择吉日立坟墓,俗称“小葬”,也有用原葬地的。新中国成立后,丧葬改革较大,礼仪渐趋向简便,不再请和尚做斋,有些则以悼念形式,给死者送花圈,开追悼会寄托哀思。但许多人仍沿用报丧、吊唁、烧香点烛、送挽幛等旧风俗,20世纪80年代后,少数人还迷信地理风水、占选阴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府提倡火葬。进入60年代,开始推行火葬,由城市逐渐推向农村,进入90年代,火葬制度实行规范化,火化率逐年上升。
    迁居进火  河源客民,旧时,新屋落成,要择吉迁居,称“入新屋”。入新屋多在黎明前进行。入新屋要“传火”,或称“接火种”,即从自己旧宅的炉灶中移火种到新房的炉灶中点燃。迁居日,由家长率领,家属秉着灯火,带着火种(以旧宅炉灶中烧红的木炭)、衣服、被帐、家具、粮食、葱、蒜种及柏枝等吉祥物,在炮竹声中进入新屋。入新宅后,在中堂焚香安奉祖先;择吉时,在厨中灶上升火。迁居进火,有的地方还更讲究,要火种、公鸡在先,由男方的家长亲自点燃第一把火,并说上一些吉利话。
    贺新灶  河源客民,旧时,农户拆了旧灶,砌上新灶,又要重新安上灶君神位。新灶进火,首先在锅里炒糯谷数升,曰“报谷”,然后,给人们争抢着吃,意味着人多兴旺。有的亲戚还要上门贺灶,送上点什么吉祥物,燃放鞭炮表示祝贺。
女儿女婿分家,另立灶火,岳父母送给各式炊具,谓之贺新灶。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淡化。

    【节日习俗】  春节  古称元旦,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河源人民过春节,民俗活动内容与全国各地大体相同。腊月二十五日谓“入年挂”。入年挂后,人们一般不从事农事劳动,而是出售农副产品,采购年货。妇女也不上山砍柴割草,而在家搞卫生,迎接新年到来。旧时,入年挂,官府机关封印,不理政事。商店结账、催欠款,地主和财主也四出逼债。无法还债的穷人则离家躲避,直至除夕夜晚才敢回家。
    腊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午后,家家门前户内张贴春联、“门神”、年画,中堂贴大的“福”字,布置一新。以“三牲”敬祖,祭祀天神。焚香点烛燃放鞭炮。洗大吉澡,穿上新衣服、新鞋袜。一家团聚,欢声笑语,吃“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晚上,厅堂华灯明亮,守岁至子时新旧年交替时刻,家家户户敞开大门,焚香点烛,燃放鞭炮迎春接福,年灯点到天明。
    正月初一,男女老幼早起放鞭炮,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 “压岁钱”(有的在除夕团圆饭后发“压岁钱”)。这天,不扫地,不挑水,男女老幼聚集庭院谈古论今“嬲新年”。这天,吃荤的家庭,早饭前要拜祖、祭天神。有的家庭在这天不吃荤,只吃青菜、腐竹、南丝等素菜,称为“食斋”。初二,开始出门拜年,探亲访友。初三(有的地方初五),一早起来,各户从里向外打扫垃圾,送出屋外,叫“送三(五)穷”。这天,许多地方忌出门会客,有些地方忌初五出门会客,曰“三(五)穷不出门”。    旧时,春节民间有许多活动,舞狮子、耍长龙、演大戏等。新中国成立后,节日礼仪从简,封建迷信活动减少,代之赋予新内容。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开始,各级政府组织干部群众慰问孤寡老人和军烈属,开展拥军活动,机关单位干部慰问老干部、住院病人和其他残疾人,机关单位搞团拜,举办各种文娱活动和体育竞赛。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视普及,人民群众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文艺节目,尤其在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在收看“春节联欢晚会”。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河源人民过元宵节,家家户户办酒肴相聚,吃甜品汤圆。旧时县城或大的圩镇非常热闹,有的搞金狮队、武术队表演,有的在公园搞游园活动,庙宇从早到晚游人络绎不绝。入夜,三街六巷灯烛辉煌,龙灯、纸马沿街起舞。各大商店门前的彩灯有的附有谜语、征联。在民间,有“赏花灯”的习惯,若年前添了新丁(生男孩),须买灯悬挂在祖屋大厅,元宵节(有的提前一二天)要设筵“做灯酒”,晚上举着火炬、香火龙追龙神。新中国成立后,节日气氛依旧,民间活动犹存。20世纪90年代后,河源市政府在市区,各县在县城有时还举行盛大的焰火晚会。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河源人旧时称“土地神”诞辰日,有的地方村民以三牲或米粄祀奉,以保村境平安,期望春耕开始季节风调雨顺,物阜年丰。新中国成立后,祀奉“土地神”的人逐渐减少,但许多农村仍作为一个节日。
    清明节  河源人称清明节为“寒食节”,又叫“思亲节”。旧时,多数地方各家备办三牲纸宝等祭品祭扫先人坟墓,称“醮地”、“铲草”。农民有采艾叶与米粉做成艾粄品尝的习惯。有些姓氏房族便以公尝田收入备办祭品,祭扫祖坟,设席吃喝;有的做清明会,进行宴饮。游子或旅居海外者,多在此日回乡祭扫祖先坟墓。新中国成立后,扫墓习俗仍存,但联宗祭祖活动减少。机关、团体、学校为缅怀革命先烈,集体祭扫革命烈士墓。有的学校请革命前辈讲述烈士史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立夏节  河源人民称农历四月初八为“立夏节”,又名“浴佛节”。立夏时节,农村早造插秧已告结束,农民为完成一项艰苦劳动任务而感到舒畅,便买些酒肉调节一下生活,以补偿体力的消耗。这天许多农家有采百草和米舂成米粄,以避瘴气,并烧香点烛,将少许米饭撒于地上,给鬼魂施舍的习俗。连平县,家家户户于这天煮食田螺、鱼虾、蛋类等荤腥,相传这天吃了荤腥,夏天不生疮疖。并有走亲访友的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客家人俗称“五月节”。旧时这天,河源地区城乡居民家家户户大门门楣上挂葛藤、菖蒲、艾条(有的加挂粽子)辟邪。到祖堂祀奉祖先,包粽子、办佳肴,合家欢宴,共进午餐。相传“五月节”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近河近湖的地方,人们有乘舟将粽子丢入河中和举行龙舟竞渡的习俗。这一天,农家妇女采集百草清凉药晒干备用。
    天赐节  农历六月初六为天赐节,客家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生日”,称为“牛王节”。有的地方农户宰鸡蒸粄做新米饭,祀奉“牛王神”,祀奉祖宗。也有的地方相传,六月六节在小暑后大暑前,“过了六月节,起早又摸黑”,为了迎接农忙季节的到来,农民要改善一下生活,因而有此节日。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相传这天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这天的水是牛郎织女的泪水;又说是七仙女下凡浴身的水(level按:我家乡就是这种说法),水质特别清净。传说七夕水可拌药治病,能解热毒(无差),用瓦缸储存,久藏不腐,河源客家人于是有挑“仙水”之俗。早起挑仙水,愈早愈好。这天妇女习惯用冷水洗头,儿童则下河里洗澡。
    七月十四  农历七月十四为“孟兰节”,又叫“中元节”,河源客家人称为“七月节”,俗称“鬼节”。旧时,民间备果品或三牲、酒礼祀奉祖先,入夜在门外烧香烛焚纸钱烧衣等,有的沿河放灯,曰“普渡”,或以竹挂田,曰“挂田钱”,以赈无主孤魂,奉神、祭鬼。有些农户有包粽子,做黄粄,走亲戚的习惯。此时,农村夏收夏种结束,农民在辛苦劳动半年之后,自然要庆贺一番,因而此节有庆丰收之意。(level按:其实现在基本上也只有这一层意义了,鬼节的本义完全淡忘)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河源客家人在节前互送月饼等礼物。是日,家家户户合家欢宴。晚上,人们聚于场院赏月,举家品茶、吃月饼、柚子、花生等。赏月前,人们先要摆上贡品,焚香点烛,放鞭炮奉月亮。有的地方喜放“孔明灯”作娱乐。旧时农村有焚香烛供月神,请月姑下凡、下阴司查花树等迷信活动。新中国成立后这些陋习已废除。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称“重阳节”,又叫“重九”,也有称“避难节”的。旧时,河源地区城乡民间有插茱萸、饮菊酒、登高及儿童放风筝的习惯。今仍有登高、放风筝的习惯,如学校常在这天组织学生秋游,举行爬山、放纸鹞(风筝)比赛;在城市的公园里放风筝的爱好者常见。农村有的地方有在此季节拜坟堂、扫墓的习俗。进入21世纪,又称这个节日为“老人节”,老人喜欢在这天旅游登高。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有的在这天进行慰问老干、老人的活动。
    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为“十月朝”。传说这天是牛的生日,河源地区农民习惯蒸糯米饭,用菜叶包好,塞进牛的嘴里,为它做生日。(level按:故所以有“十月朝,牛牯过田飙”的说法。)这时晚造的庄稼已登场或收割完毕,各家农户每年在这天做糍,买酒菜,一家团聚,以示庆祝。连平县,十月朝俗称“十月社”,农历十月十二日或十三日为当地丰收节。此时秋收已毕,农事稍闲,当地农家多做糍、加菜,以庆贺丰收。
冬至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中、下旬(公历元旦前10天),此时,一年农事已毕,产品收获入仓,河源农户习惯在这天置酒设筵欢庆。有俗话说:冬至大过年。也有说冬至是“小年”。冬至时节,风高物燥,民间腌制、风晒腊肉,质量最佳,不易变质。有的地方不少人在冬至那天清晨即往溪泉取水储存,供酿酒用。据说这天的水质好,用它酿制的酒,暑天也不会变质。有的地方有祭扫祖先(称醮地)的习惯。冬至日习俗沿至今天犹存。

    【美德新风】  文明新风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提倡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各乡村开展评选“团结互助”家庭活动,评选的劳动模范受各级政府表扬或参加代表会议。1963年,号召“学雷锋,树新风”,助人为乐蔚然成风。1970年后开展“五好家庭”活动,提倡实行计划生育政策。1980年后,各乡镇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活动。
    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提倡“五讲四美”文明风尚。“五讲四美”即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语言美、仪表美、环境美、心灵美。各级机关团体及城乡中小学师生率先树新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树典型,使“五讲四美”风尚在社会形成。进入90年代,河源市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形成敬业爱岗,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形成和睦友爱、文明礼貌、遵纪守法、严守信誉的社会风气。
    勤劳俭朴  河源地区农民耕田种地,历来不避风雨,早出晚归,四季劳动。广大妇女更为勤劳,耕耘持家,负汗采薪,起早摸黑,节衣缩食,任劳任怨,协助男人维持生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主人,生产劳动更勤快。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农民冲破各种束缚,劳动致富,发展生产,外出务工经商,兴业致富;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向多元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奔小康。
    崇尚礼仪  河源客民崇尚礼仪,平时,熟人相遇,一般都打招呼问候,说“您好”。旧时,亲朋相见时,拱手作揖。现在双方用右手相握,表示亲切。如遇到尊长、上级或女性,让对方先行伸手,再与之相握。戴手套的先脱手套再握手。路遇陌生人,或在狭道上逢有行人,青年人让老年人,大人让小孩,男人让女人,健康人让残疾人,徒步者让肩挑者,轻挑者让重挑者。出门问路时,按对方的年龄表征尊称对方,被问者热心指路,有的还给带上一段路。到亲朋家做客,一般都按时或提前出席,不让别人等候。进入客厅与在座宾客一一招呼或握手。主人敬茶要道谢。主人不请,不入卧室。与来宾交谈要目视对方,不随意插话。入席时,让席让位,不僭高座,不过量喝酒。回家时,向主人、宾客辞别。客人进门,主人起身相迎,请坐,双手敬茶敬烟,以示敬意。交谈时让客人有多说话的机会。席间敬酒,因人而异,不过分勉强。客人在场不打骂孩子,不看钟表,以避“逐客”之嫌。迎送异地客人,旧时以在大门前为最敬,现在交通便利,有的到车站、码头迎送。婚嫁喜庆宴请宾客,要先发请贴,客人备贺礼登门道贺,主人应立于门口燃炮竹(现在市区禁止燃放鞭炮除外)恭迎。入席,主人派员陪酒。进餐中间,主人持酒壶亲临席前敬酒,以表谢意。客人告别,主人送至门口招呼“慢走”。逢年过节或家有喜庆,亲友间礼尚往来,相互探望道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以“过门是客”相待,有事互相帮助。礼仪称谓:对年纪大于父母的长辈,称呼“大伯”、“大娘”;年纪小于父母的称呼“叔叔”、“婶娘”;年纪略大于自己的称呼“阿哥”、“大嫂”、“阿姊”;对年纪小于自己的称“老弟”、“老妹”。在城里,对一般来访的客人,称呼“叔叔”、“阿姨”。客民从小就养成礼貌待人的道德观念,并遵照践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谁违背了礼貌待人的交往礼仪,会被人们认为缺乏教养,办事可能会碰钉子或吃闭门羹。

    【漳溪畲族节】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传统的节日;农历四月初九,则是河源漳溪蓝姓的节日,亦称当地蓝姓的民族节。篮大将是蓝姓祖先崇拜的偶像。相传,篮大将学名“蓝光辉”,他是畲族蓝姓的直裔姓祖附马王的二儿子,因其本领超群、才智过人、英勇善战、战功显赫,被高辛帝封为护国将军。附马王亡逝后,篮大将承袭父业,辅佐江山,以及履行庇荫后辈康福,兴旺百业之职。
    血浓于水,饮水思源。为了缅怀篮大将的高风亮节,颂扬篮大将的丰功伟绩,并使之发扬光大,每年农历四月初九,漳溪蓝姓都要举行篮大将出巡活动,风雨无阻,自古至今。
篮大将出巡活动的前一两天,各家各户,屋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着手准备相关的祭品。
    四月初九那一天,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四个壮汉抬着有篮大将神位的轿子,轿侧由一人牵着一匹白马陪随,后面由戎装持械的壮士(亦称五路兵马)护驾,尾随的群众擎“篮”字大旗、彩旗,敲锣打鼓,村中的孩童兴高采烈融入其中,组成庞大的队伍。游行队伍由安放篮大将神位的下蓝村大帝岗(山)出发,沿着已定的路线,走遍各村各户。每座大屋的厅堂或余坪的中央摆放大桌,放上鸡、肉、糍粑、果品等祭品。游行队伍每到一处都停下轿马,接受主人献上的香烛。屋中老幼烧香发烛,三拜篮将。祭毕,屋主点燃鞭炮,壮士则朝天鸣枪,气氛肃穆、声势浩大。其意,借篮大将神威镇慑邪魔,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太平盛世,过上好日子。
    整个巡游活动结束后,篮大将神位送回原处安放。新中国成立前,每隔三几年或进行打照(即庙会),气氛更为热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