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源县漳溪乡畲族源流及民俗
http://www.heyuan.cn 2009-7-27 16:19:36 郑衍华 河源网
漳溪畲族乡成立于1999年7月7日,地处东源县北部,距县城50多公里,是广东省惟一的畲族乡,也是至目前为止我国批准设立的最后一个乡,有“广东畲族中心”之称。全乡有“蓝、盘、雷、钟”四个姓的畲族人口6000多人,主要分布在上蓝、下蓝两个村,有畲族小学两所。
源 流
据漳溪乡上蓝村《蓝氏族谱》载,蓝姓鼻祖昌奇于神农初封居河南汝南郡,经历数千年。传到108世蓝明德而迁南京。127世大一郎,由福建长汀分居上杭。130世蓝庆寿,由福建张坑乡入粤潮州海阳城(潮安县)。133世蓝荆山,由大埔湖寮迁程乡金盘堡(梅县丙村大坑头)。“自闽汀发脉,迁大埔、海阳、程乡”。本支系明洪武年间从平远县热拓乡迁来,距今有600余年历史。开基始祖为蓝氏江南二十八世(一百三十五世)宗德公,度名:千三郎。137世彦清,由漳溪迁河源新港镇双田村立业。蓝氏后裔分居本县叶潭、蓝口、康禾、仙塘等地的人口现有11000余人。此外还有迁往紫金县古竹、广州市区、江西兴国县、安福县、吉安县和广西、四川等省。
蓝姓畲族迁徙历史,可从“漳溪”之名上溯源。“漳”字在《说文》中这样解释:漳,浊漳,出上党长子鹿谷山东入清漳;清漳,出沾山大要谷北入河。即漳水有二源:一称浊漳水,发源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北流至襄垣县北,东南流入河南省林县北界,与清漳水合;一称清漳水,发源于山西省昔阳县南,南流入河南省林县北界,与浊漳水合。漳水流域,即为蓝姓郡望之地。“溪”字在《说文》中的含义是:溪,山渎无所通者。意为山间不通外界的小河沟。而这样的溪在北方平原地区是没有的。宋.沈括《梦溪笔谈》:灨上有漳水,鄣郡有漳江,漳州有漳浦,亳州有漳水,安州有漳水。…余考其义,乃清浊相蹂者为漳。漳州、漳水之名,源于当初因为王爹归德将军见到云霄溪水似家乡上党的清漳,所以命名为漳水。意思就是清浊相会,自然成章的意思。后来因为漳州就建在此水的附近,故而以此为名,命曰“漳州”,附廓“漳浦”。漳州是历史上重要的畲族聚居地。至今全市仍有蓝姓34114人,钟姓24045人,雷姓651人,盘姓23人。以始迁地之名纪念先祖的地名在河源不少,如东源县义合镇抚州村,就是三百年前从江西抚州落居此地的客家人命名的。漳溪畲族先民落居此地时,以“漳溪”命名此地,一方面反映出他们的崇先报本思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落居地的尊重与珍爱。
畲族自称“山客”、“山哈”。 即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与其他民族相比,畲族作为独立的族称出现较晚。公元七世纪时,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包括畲族在内的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为“蛮”、“蛮僚”、“峒蛮”、“峒僚”。直到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时,汉文史书才开始出现畲族的名称。“畲民”一词最早见于南宋莆田人刘克庄的《漳州谕畲》:“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他在《后村先生大全集漳州畲》一文中说;“凡溪洞种类不一,曰蛮,曰瑶,曰黎,曰蜒,在漳曰畲…”。这些族群“皆刀耕火种,崖栖谷汲”。“畲”之义,是指住在山区砍山烧誊之人,故因而得其名。明清时期,“畲”、“輋”、“瑶”通用。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27册《广东•下》记载:“粤人以山林结竹木障履居息为輋,故称瑶所止曰輋”。至今河源各地仍有不少用“輋”命名的地方。如紫金县有大林輋。阮元著《广东通志》第330卷述:“永安县(今紫金县)大林輋山,在县西六十里,土人称瑶居曰“輋”。曾锦初、黄泰铿、曾继富编著的《龙川地名探微》中,以“輋”命名的地方多达47处。凡称“輋”的地方,皆为人迹罕至、山高林密之地,表明河源古代畲族先民游猎耕山的足迹所涉甚广。漳溪畲族先民开基地黄龙岩为一喀斯特地貌的天然大溶洞,周围密林分布,飞瀑流泉,地势险要,说明当年开基时遵循了临崖穴居、耕山狩猎的原则。
蓝姓畲族既然郡望在河南,而且迁徙路线和客家人的路线大致一致,为何这部分人形成了少数民族而没有变成客家人?首先,天下郡望出河南。凡修族谱,必列中原郡望。其间伪托、假造者亦有不少。如说漳溪畲族先民主体为汉族,则与史实不符。谢重光教授的《客家形成发展史纲》认为:“畲族是闽越土著民与南迁武陵蛮及其他南方种族——包括部分逃入溪峒的汉人——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根据这一结论,漳溪畲族应该至少包括三种人:闽越土著民、南迁武陵蛮、部分逃入溪峒的汉人。而南迁武陵蛮,是畲族的主要先民。武陵蛮又称“五溪蛮”,郦道元《水经注》卷37《沅水注》曰: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构溪、力溪、无溪、酉溪…夹溪悉是蛮左右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也。…今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盘瓠,即畲族图腾。在漳溪带有图腾崇拜性质的蓝大将军出巡仪式中,其所率五路兵马分别叫“三秦兵”、“五狄兵”、“六戌兵”、“八蛮兵”和“九夷兵”。所谓“狄、蛮、夷”,皆为少数民族之名,以此命名五路兵马,似有纪念五溪之意,也说明畲族先民和古代少数民族多有交融。其次,畲族和汉族之间文化的互相影响可以说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但没有改变畲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存在。形成一个民族所必备的条件,在漳溪畲族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共同的生活地域。自从落居此地后,当地畲民扮演了重要的社会角色。明正德年间由和平人池仲容领导的畲汉民族起义最为著名。起义军席卷九连山区,漳溪紧靠九连山,不少畲民参加了起义军,跟随池仲容攻城掠地,威震湘、赣、闽、粤四省。最后被王守仁剿灭。乃奏设和平县,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二是共同的经济生活。狩猎林间,烧山种輋,一直是漳溪畲族主要的经济生活方式。至今,仍有不少当地村民坚持上山打猎,供奉“打猎大王”。有人上山采药到露天圩场售卖,俗称“畲药”。三是共同的语言。如今漳溪畲族已经没有会说和潮州凤凰山通用的纯正畲语的人,所说语言为原河源县境内通用的水源音,因与标准客家话差异较大被紫金(语音系统在河源5县1区中最接近梅县话)等地客家人称为“蛇话”或“畲话”。 水源音,《长宁县志》卷八有云:“开建之始祖,自福建而来则为客家音,自江西而来则为水源音。”谭元亨教授认为:“经语言学家考证,所谓“水源音”,也是客家话的一种…”。漳溪畲族“自闽汀发脉”,所说之话应属客家音。但在迁徙过程中,畲族语言和客家话的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畲话”。游文良、雷楠、蓝瑞汤合著的《凤凰山畲语》指出:凤凰山畲语含古畲语成分、汉语客家话成分和畲族居住地汉语方言的成分。以此类推,漳溪本地话,也就是水源音,至少也应该包括以上三种成分。而对水源音与凤凰山畲语、客家话和水源音之间的渊源研究,还有待于语言专家考证。四是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独特的风俗习惯。以下分别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