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23|回复: 35

听说过七姑神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9 13: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赣南于都曾经流行过七姑神信仰,你听说过吗?

清光绪二十九年《于都县志》载曰:“(九月)九日,以只鸡壶酒祀七姑之神,而采菊东篱罕有知为雅事者。”

七姑神俗称“七姑子”、“七姑姬”、“七圣娘”、“七仙娘”、“七婆太”,相传是七个年轻漂亮的女山神,出没无踪,来去飘渺,对普通民众施善乐助,对恶人强霸则兴灾起祸。过去于都多兴庙祭祀,香火不断。尤其是重阳日更盛况空前,为求七姑神造福民间,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此俗1949年后荒废。


在闽西长汀、上杭、永定等地均还有七姑庙,当地将她崇拜为守护乡土的英雄神。


《长汀县志》记载:

【七姑神】宋代巳有,称七姑子,全县城乡都建庙奉祀,其庙称七圣官或婆太庙,有的庙中塑七尊小偶像。客家人聚居处多立此庙,清道光年间有人误将惠利夫人当作七姑神,因惠利夫人原名莘七娘。


经调查,赣州、赣县解放前都有不少七姑庙,后来被毁。宁都至今有“婆太庙”,信仰相同。而赣州大余县以及韶关南雄、河源紫金以及湖南宜章等地,都有七姑神信仰。


大余称作“七姑姬”:

  七姑姬是南安特有的神。相传所谓七姑姬是七个年青漂亮的女子,她们是山神,出没无踪来去飘渺,对普通民众施善乐助,对恶人强霸也能兴灾起祸,尤其关照处于社会底下层的广大妇女。甚至传说有人看见几个标致女子,早晨从某户人家里面出来买豆浆,说是待会儿付钱,久久不出来。后问该户人家,回说没有此事,家里人不会早上出去买东西,必定弄错了。但是众人进去屋内审看桌上,明明摆着一盘子豆浆在那里,大家惊叹不已。后来方知这也是七姑姬行踪。
  七姑姬在大庾受到老百姓特别尊崇信奉,所谓“里巷市厘衙署房科,所在皆有,亦无特祠,供以小橱,坐以板架,或置隙地,或悬壁间,朔望早晚,香火不绝”。七姑庙在南安到处都有,妇女们有什么难处,都愿意去乞求她们,只要虔心祈祷,对女子的各种难事她们都能够显灵帮助。洪迈在他的《夷坚志》一书中对此有记载:“乙志载汀州七姑子,赣州亦有之,盖山鬼也。遍城郭邑,聚多立祠宇。其状乃七妇人。颇能兴祸咎。”在大庾,对七姑姬神的信奉自古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随着人们觉悟提高,逐渐淡化。

出处:《〈牡丹亭〉之谜》
来源:《大余报》第124期

欢迎大家互相交流,讨论——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9-10-22 10:3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9 19: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庄秀媛的客家儿歌“七姑星”

http://www.g-team.com.tw/ul/driver1/0000712.mp3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0: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level 的帖子

我们老家也称织女星叫做“七姑星”。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9-9-30 10:45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0: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童谣《七姑星》

七姑星七姊妹
打開園門摘甜菜
甜菜摘幾皮
摘三皮
一皮烏送阿姑
一皮黃送阿郎
一皮赤送大伯
大伯跍杖咚阿咚
咚到半路等新娘
新娘無插花
葫蘆換冬瓜
冬瓜子滑膩膩

甜粄子烙豬油
豬油烙到膩膩動
雞嫲換雞公
雞公吱吱啼
半夜抬起來收鞋
鞋收幾只
收三隻
少一隻
韶早抬起食鞋底只

走走走撿只狗
狗好弒撿個梨
梨好剖撿個屘子嫂
屘子嫂毋會做事(小嫂不會工作)
打你作步睡(和你一起睡)

說明:饒平客家童謠七姑星有多個版本,本版本歌詞依據下網址網友提供,並感謝網友妙手仁心語音提供。
伴我成长的客家儿歌一七姑星(附語音)
http://www.sr0768.com/bbs/read.php?tid-17480.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0: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姑星》又一版本(流传广西贺州)

七姑星,七姊妹,大姊落园去摘菜。摘一枝,留二皮,留到朝晨嫁满姨。满姨嫁到哪一家?嫁到河唇蔗子坝,蔗子坝,又有糖来又有蔗,又有绩笼装细茶,又有脚盆洗阿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0: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浙江温岭石塘箬拜“七姑星”习俗的文章

在中国大陆,有关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祭拜风尚,随文明以降至今日,大多成为文献记载的旧时风景,当代已不多见。可是,我们中日浙江沿海民俗志考察团,近年在浙江温岭石塘箬山田野调查中,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今天 ...


在中国大陆,有关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祭拜风尚,随文明以降至今日,大多成为文献记载的旧时风景,当代已不多见。可是,我们中日浙江沿海民俗志考察团,近年在浙江温岭石塘箬山田野调查中,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今天仍在盛行的,与七夕祭拜风尚相连而又别具一格的遗存——小人节。该习尚仅流行在石塘镇渔民风俗圈内,当地有民众以为,它是从福建惠安及台湾传过来的。经过两年实地的多次的调查考察和历史文献的比较分析研究,我以为这一习尚是我中国大陆,古代七夕祭拜七星娘娘遗风在该地特有生态环境中的滥觞和变异,其间传承了中国大陆自元以后几乎已匿迹,宋代京城特有的渗有印度异域文化因子七夕习尚。这一宋代民众爱情生活文化的“活化石”,历经千年而在偏远的渔村得以保存,并由对男女浪漫情感的朝圣,转向对爱情的结晶——小孩未来的美好冀望,对于我们认识节俗文化生命的衍化,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传播和建设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祭拜特色

七夕是中国流传广泛的传统节日。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石塘地区却流行着与上述中国广大地区不一样的七夕习俗。其祭祀的名谓、形态、内涵,方式、目的奇异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族群特色。

温岭石塘镇今天以其中国21世纪第一缕曙光诞生地和盛产海鱼而闻名于世。其若山东兴村,本名“打班岙”,20世纪60年代前与石塘一起还曾是一个与的温岭隔海相望的小岛。后在石塘西侧筑堤围海晒海盐,海水退去,渐与大陆连成一片。现有4千多住户,2万7千余人口。原住民,大多是三、四百年前从闽南沿海迁移过来的渔民。

1.节日称谓

七夕,当地民众俗称“小人节”。这一天是1岁到16岁男女小孩做生日的佳节。若山的渔民习尚,凡“信佛”(不是佛教意义上的崇信,而是泛神的民间信仰)的人家,一般没有在小孩出生日或周年,为小孩过生日的习惯。小孩不论是那一天出生的,都集中在“七月七”做生日。当地通称“做七月七”。小孩出生一周岁开始做,一直做到16周岁为止。

2.祭祀对象

祭祀的神灵民间俗称为“七星神”,“七姑星”。亦名“七女神”“七娘夫人”、“七姑”、“七仙女”等。


3.祭祀器物

当地盛行七月七过“小人节”,过节要拜七姑星,祭祀品,首要是用成玲珑剔透,五彩缤纷的彩亭,当地人通常简单地直呼其为“纸亭”,它是祭拜七夕神灵的主要神器。它们通常是用五彩纸和竹子为主要原材料结扎制作成的精美绝伦的立体的二、三层楼台,每一层又有如民间的抬阁——做工精致的民间戏文舞台场景。内容有八仙过海、西游记等。人物长约10公分,立体泥塑头像彩纸躯体服饰,举手投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十分赏心悦目(见照片)。纸亭大小高度不等,一般在50——100公分左右,按需制作,按质论价,价格通常在四、五十元,手艺好的艺人制作的要价也有上百元的。“纸亭”由自家制作或购买,现在,大部分人家是购置的。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9-9-30 10:59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1: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6周岁的男小孩的“纸亭”,习俗以为即将转为大人,是最后一次享受,制作特别讲究,在底层戏文人物场景外正中位置加一个身负布包出外赶考的男青年,楼台最高层屋脊两端。金色的鱼龙尾冲青天,暗示金榜填名,整个“纸亭”金碧辉煌,故又名“金亭”。为女孩做的“纸亭”,过去一般没有楼台样式的,而仅是传统的花轿样子(见照片)。另外的祭祀器物是香烛、鞭炮。

4.祭祀供品
与渔民座谈时,调查对象大多说,拜七姑星供品以素为主。现场实地考察祭祀场景时见到的实际情况是,供品十分丰富。果蔬琳琅满目,供桌正中位置放的是鸡、肉、鱼的牺牲。以当日陈其富家为例,竖排的两张八仙桌,供品从里到外,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一点空隙。现场所随意采录的一个供桌上,由上而下的排列是:
四碟干果:冬瓜糖、开心果、糖杨梅、蜜李干
甜点:甜汤圆、鲜桃、甜汤圆
鲜果蔬:桂圆、紫菜、红枣、荔子、木耳、香菇、茭白、芹菜、金针
酒盅:七个(红塘水当酒)
干点:糖龟(龟状年糕)
圆盘:刀肉(整块 )、目鱼干、黄鱼干、蛋(其他人家大多是刚宰杀,凝固鸡血块放置鸡身,保留头尾鸡毛的全鸡)
食品 :米线、粽子(见照片)
祭祀供品视各家家境状况有丰盛,有俭约,但大致相同。

5.祭祀程式:
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日到七月初七,每天清晨,点七支香,祭七女(姑)神。前六天不设供桌。七月初七清晨三、四点钟起来,在自家门口场地设香台供桌,开始正式祭拜。有长辈,一般是母亲主祭。燃香点烛,求拜心愿。通常是求七女神保佑小孩身体好,学习好。也求家庭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香点尽时分全家再次揖拜,放鞭炮,最后把“纸亭”连同戏文人物一块焚化——献给七女神。据原住民说,祭祀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叶前,是在农历初六的下午,视潮汛而定,涨潮满潮满水时开始,约在近黄昏四、五点钟的时刻。祭祀程式,三把香,每把七支,点完即可。文革中一度作为封建迷信受到冲击和禁止,但是,老百姓多少年来的心中美好的心愿难以改变。为躲避冲击,祈愿小孩健康发展,人们就不约而同地移到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的凌晨开始,现一般为清晨进行。三十余年下来,改过来的日子倒也成惯例了。
当地民众对七女神的崇拜是十分虔诚的。在2003年农历七月初七晨调查时,少妇陈海琴对我讲:“牛郎织女相会,会掉泪水。牛郎初六晚上就赶去相会,初六晚上下的雨水就是他们的泪水。初六晚上满天星星后也会下雨。昨天晚上就下雨,我在窗台上望星星,半夜里,雨就下来了,星星还是那么亮。”
在中国,传统的七夕传说和祭祀,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退。可在若山地区仍很活跃。而且,对于牛郎织女的悲欢离合,这里的民众,衍化为关注他们自身的爱情结晶——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前程和未来。这在今天还是有着现实的积极的意义。祭祀的神器“纸亭”尚有“风月亭”、 “虫二亭”之称。这是当地人随口说的俗称。正统的一般称呼为“风月亭”。人们改为“虫二亭”,字谜式的,一语双关:风月无边——去掉两字的边框,自然成“虫二”两字;男女风月过后,子息的繁衍,水到渠成。而移情“风月”于 “虫二”,也自然成章。中国元杂剧有一折无名氏的著名的“风月亭”,对“风月亭”和“虫二亭”的解释,后人已不知所云,整个场景的意境无法准确理解。若山七夕小儿节的祭祀,却为我们拨开了笼罩在这折戏剧上的迷雾。也为我们今天从民俗艺术中追寻中国戏剧的发生和缘起提供了契机。“纸亭”制作精美的民间工艺及制作传承人在市场经济中的关系和作用,也引人注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1: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祭拜由来

在七夕乞巧活动中,妇女们不仅可以向织女乞求技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心愿,向织女乞富、乞寿、乞子、乞爱情。在乞巧之前,要事先祭拜牛郎织女,祭拜之后跪地祈祷,收中默念自己的心愿。乞巧活动结束时,妇女们一般将供奉的瓜果等供品一半投于房上供天女享用,另一半留给自己,与大家分食。亦有的地方将所用花粉一半投于房顶,一半留作自用,以求长得像织女一样聪颖可爱。
     另外,七夕风俗,经长期演化,形式多样,大陆一般的地方志,大致有乞巧、祭拜魁星、曬棉衣、曬書、祭拜七星娘娘、祭拜床母等。似乎没有“小人节”这样独特的祭拜场景。所以,我们在当地努力追溯它的由来。然而,几经田野调查,民间大多无从考究,当地却有一些传闻说是从台湾传过来的,真是出乎意料。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和台湾史志,比邻大陆的原海岛玉环县方志载有相似的“七夕”习俗痕迹:“乡间女子于前一夜采七色花散放盆上,置庭中或屋顶接‘牛女泪’,是日拭目洗眼。或采篱槿叶渍‘牛女泪’洗发濯梳具。闽籍人为子女购制“纸亭”,设馔备醴以祭祀,并请先师、义父或长辈起正名,行‘及丁礼’,俗称‘拜七娘亭’。至60年代后渐不传。”广大中原地区似无类似记载。而台湾说当代还有文史记录的踪影。
连横《台湾通史?卷二十三》记载:
“七月初七日,古曰七夕。士子供祀魁星,祭以羊首,上加紅蟳,謂之解元。值東者持歸告兆,以羊有角為解,而蟳形若元字也。富厚之家,子女年達十六歲者,糊一紙亭,祀織女。刑牲設醴,以祝成人,親友賀之。入夜,婦女陳花果於庭,祀雙星,猶古之乞巧也。”
     另据《台南县志》(十一卷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零年刻本)记载,农历七月初七的岁时民俗有“七娘妈生(七日)”,曰:“此日是七星娘娘神诞”。神为年幼子女的守护神。如家有年达十六岁男女,必需备办丰富祭品及所谓“七娘妈亭”彩亭一座。举行隆重祭奠后将彩亭焚化于庭前。据说男子16岁,即告成丁独立,其间颇受七娘妈抚育与庇护。特于神诞致祭谢恩:同时也在床前祭床母。俗称“出祖母间”。祖母,据说临水夫人的婆祖。
该县志七月初七的岁时民俗同时又有:“七夕”,云:“此夕为七日之夕,故称‘七夕’。是夜,未婚女子设香案于月下,以瓜果、花粉、针线致祭织女星,乞授裁缝及织物之巧,所以亦称“乞巧节”。究其由来,相传天上有一银河,两侧原有男女两星,男为牛郎,每日牵牛力耕:女为织女,昼夜纺织,各尽职责,为天上诸神耕织,不遗余力。两神年事虽达婚龄,尚未嫁娶,西王母深怜有感,为其摄(撮)合成婚。但自婚后男女恋情不舍,耕织俱废,于是西王母为考虑耕织,随令牛郎织女各分居河之两侧,各同力事耕织,但只许一年之七夕一次相逢。自是以后,耕织如常,只得于七夕一度相逢。虽属神话,但寓有奖励男耕女织之意。
《高雄县志稿》(十一卷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八年铅印本)记载:“初七日,相传为织女牛郎二星相会之日。是夜未婚女子每致祭于庭,云可祈巧,故又曰‘乞巧日’。又相传为‘七星娘诞’。”“《凤山县志》曰:家供织女,称曰‘七星娘’。纸糊彩亭,备花果、酒饭,命道士献毕,将‘端阳’所结丝缕剪断,同花果掷于屋上,以黄豆拌糖及龙眼、芋头属馈遗,名‘结缘’”。今谓七星娘为幼年子女守护之神,如家有年达十六岁之子女,必以丰盛牲   为祭,并制花亭一座与祭日焚之,以谢神恩。又,是日谓为‘魁星爷神诞’,旧时书塾皆放假一日,生徒共备祭典。……此俗今已不存。
七夕是七星娘娘的生日,这恐怕是指包含織女在內的七仙女传说的衍化。风尚传说原来的情节中心是她与牛郎的爱情,可是到了她上升为娘娘尊称时,变成了对小孩生命健康成长的庇护和美好前程的祝福。
当今台湾有关七夕的文化网络介绍:“七星娘娘的職務是保護嬰孩免於受病痛威脅。因此每到七夕黃昏,家裡有小孩的,會在門口祭拜,乞求子女順利長大。與一般祭祀儀式相同,先燒香請神案的香爐,後再準備祭品。重要祭品有軟粿(以糯米製成,中間壓個凹洞,傳聞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雞酒油飯、圓仔花(代表多子多孫)、胭脂、白粉、金紙、燭等。必不可少的還有一座紙紮的七娘媽亭,家有滿十六歲者,特別要供奉粽類、麵線。祭後,燒金紙、經衣(印有衣裳之紙)、並將七娘媽亭焚燒,將沒有燒完的竹骨架丟到屋頂,此稱「出婆姐間」(婆姐,傳說就是臨水宮夫人女婢),表示該孩童已成年。胭脂、白粉一半丟至屋頂,一半留下自用,據說這樣可使容貌與織女一樣美麗。祭拜七娘媽最著名的就屬台南開隆宮的「做十六歲」。家中如果有小孩滿十六歲的,家長會帶著小孩前往開隆宮還願,感謝七娘媽的照顧。除了攜帶供品外,有個象徵子女成年的儀式:綾桌腳。即是父母或長輩高舉七星亭讓孩子由後往前鑽過,且從七娘媽的供下匍匐鑽行三圈,男繞左,女繞右, 表示出了七娘媽亭已經成年了,舉止行動要更成熟,且為自己做的任何事負責。”
由此可见,七夕日在台湾上述地区,除流行乞巧等常见的节日习俗外,还尚有纸糊供奉织女“七娘妈亭”彩亭的特殊习尚。七娘妈,又称曰‘七星娘’。谓七星娘为幼年子女守护之神,为年达十六岁之子女祈求美好的未来。这与海峡彼岸的石塘箬山以“小人节”的祭拜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石塘箬山“小人节”的祭拜,是小孩出生后,年年当生日过,直至十六岁。而台南、高雄等地,据上述文献的文字记载,似乎只在16周岁才进行一生唯一的一次。祭祀的执着,繁琐,持久显然大陆的石塘箬山显然要比台湾一些地区丰富。说它来自台湾,证据似乎不充分。那么,它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三、北宋京城七夕风尚的遗存和滥觞
穿过元明清三代七夕地方风习的云雾,追根溯源,我发现当今温岭石塘箬山“小人节”的祭拜和台湾台南、高雄七星娘娘神诞祭祀,殊途同归,共同源于北宋期间京城开封流行的七夕时尚。宋代文人笔记颇多记录。
《梦华录?七夕》云:
七月七夕 , 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 , 皆卖磨喝乐 , 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 , 或用红纱碧笼 , 或饰以金珠牙翠 , 有一对直 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又以黄蜡铸为兔雁、 鸳鸯、鸿鸦、龟鱼之类 , 彩画金缕 , 谓之 ' 水上浮 '。 又以小板上傅土 , 旋种粟令生苗 , 置小茅屋花术 , 作田舍家小人物 ,皆衬落之态 , 谓之 “谷板 ” 。又以瓜雕刻成花样 , 谓之 ' 花瓜 '。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窟儿 , 请之“果食花样”, 奇巧 百端 , 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胃者 , 如门神之像 , 盖自来风流 , 不知其从 , 谓之“果食将军”。又以?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 , 生芽数寸 , 以红蓝 彩缕束之 , 谓之“种生”。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七夕前三五日 , 车马盈市 , 罗缔满街 , 旋折未开荷花 , 都人善 假做双头莲 , 取玩一时 , 提携而归 , 路人往往磋爱。又小儿 须买新荷叶执之 , 盖效聋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 , 竞夸鲜丽。至初六日七日晚 , 贵家多结彩楼于庭 , 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 , 或儿童裁诗 , 女郎呈巧 , 焚香列拜 , 谓之“乞巧”。 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 , 次日看之 , 若网圆正 , 谓之 “得巧 ' 。里巷与 妓馆 , 往往列之门首 , 争以侈靡相向。
   《梦梁录.七夕》:
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其日傍晚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富责之家,于高搂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赡斗列拜,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振小盒盛之,次早现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内庭与贵宅塑卖磨喝乐,又名摩候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衤阑]座,用碧沙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又于数日前,以红[火鹿]杂果食时新果品,互相馈送。禁中意思蜜煎局亦以鹊侨仙故事,先以水蜜木瓜进入。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候罗之状。此东都流传,至今下改,不知出何文记也。
反映南宋杭州风土人情真实风貌的《武林旧事?乞巧》,对此也有记录:
     立秋日 , 都人戴揪叶 , 饮秋水、赤小豆节物 , 七夕节物,多尚果食、茜鸡。及泥孩儿号 “ 摩喉罗”,有极精巧 , 饰以金珠者 , 其直不赀。并以蜡印凫雁水禽之类 ,浮之水上。妇人女子 , 至夜对月穿针。侸饤杯盘 , 饮酒为乐 , 谓之“乞巧 ” 。及以小蜘蛛贮盒内 , 以候结网之踈密 , 为得巧之多少。小儿女多衣荷叶半臂 , 手持荷叶 , 效颦摩喉罗。大抵皆中原旧俗也。            
七夕前 , 修内司例进摩喉罗十卓 , 每卓三十枚 , 大者至高三只 , 或用象牙雕镂, 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 , 悉用镀金珠翠。衣帽、金钱、钗组、佩环二真珠、头须及手中所执戏具 , 皆七宝为之 , 各护以五色续金纱厨。制阃贵臣及京府等处 , 至有铸金为贡者 , 宫姬市娃 , 冠花衣领皆以乞巧肘物为饰焉。
《西湖老人繁胜录》记叙京城七月风习云:
       御街扑卖摩侯罗,多著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著背儿,戴帽儿者。牛郎织女,扑卖盈市。卖荷叶伞儿,家家少女乞饮酒。
       上述,都是当年宋都盛况的真实记录。
       无论是北宋京城开封,还是南宋京都杭州,农历七夕,少男少女,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玩摩喉罗,从民间到宫廷,到处流传,盛行不衰。南宋杭州小女儿,七夕之时多效颦“摩侯罗”,穿半臂花衣,胸前装饰乞巧时的揪叶、瓜果等图形;靓妆笑语,竞往湖边放蜡制的鸳鸯、雁凫一类水禽,浮于水上。手艺人制作摩喉罗沿街叫卖,摩喉罗成为一种时尚,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是,摩喉罗到底是什么东西?人们为什么在七夕流行与中国已有七夕传统不搭界的风习?
         摩喉罗原是佛教的天龙八部神之一,當年曾是一個国王。有一位仙人犯了罪,被禁在后园中。国王忘记了这件事,有六日未供奉飲食。因此被罰墜入黑暗地獄,過了六万年才脫身成胎,又过六年才出世。六岁出家成佛,得道後,入大乘,久住世間者乃其變化身。供奉摩喉罗偶像成了信徒一种信仰。偶像大多是泥塑的小泥人,也可用木雕的。宋朝与异族文化交流甚深,所以容易受到影响。民间在七夕時逐渐流行「摩訶樂」的娃娃,又稱「摩侯羅」或「魔合羅」,因為是梵文音譯,所以不太一致,為祭祀織女、牛郎的一種供品。形态十分精巧可爱,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的描绘:“摩喝孩兒,鬥巧爭奇。載短簷珠子帽,披小鏤金衣。嗔眉笑眼,百般的斂手相宜。转晴地工功不少,引得人愛后如痴。快輸錢,需要扑,不问归迟。歸來猛醒,爭如我活底孩兒。”其实,摩喉罗应是妇女在乞子时所供奉的吉祥之物,但从印度佛经原有摩喉罗的生平 中,我们似乎找不出任何与七夕或求子有关的事跡。尽管如此,它到了中国,六岁出家成佛得道的成功经历,成了人们抚育杰出人才的理想楷模。人人争相顶礼膜拜。当时,七夕所供奉的摩喉罗手中經常拿著一枝荷叶,因此在七夕時,许多小孩子也都打扮 得服飾鮮丽,手持荷叶,在大街小巷遊行嬉戏。随着时光的流逝,摩喉罗佛经的信仰光环逐步褪去,变为纯粹的玩偶,中国固有的传说戏剧人物取代了它的形象,成了今天温岭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独特景观。为什么自从宋之后,除石塘等个别偏远海边小岛尚存遗迹,大陆各地难见其踪迹,恐与宋亡有关。而遗迹地,是宋王朝最后的生存地,因为地理偏僻,后王朝势力和风尚影响薄弱,使其如活化石般得以保存和延续。深入研究,对我们认识七夕文化生命的演变,传统节日的传承途径和方法,以及今天的文化传播和建设具有很大的意义。今天,此文仅作为一个问题的探索,提交大会,求教与诸位。
         石塘箬山以“小人节”出现的别具一格的七夕祭拜习尚,马上引起了在当地考察调研的中日专家学者的关注。它与我们广泛流传的七夕习尚似乎很不一样。中国大陆七夕常见的传说习尚是:远古时候,上天王母娘娘有个外孙女名叫织女,她心灵手巧,一夜能织出几匹绢。一天,她和姐妹们到瑶池沐浴,看到凡间有个名叫牛郎的小伙子,为人勤劳忠厚,便私自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妇。婚后,夫妻恩爱,男耕女织,生下一子一女,生活十分美满。不料此事被王母娘娘察觉,派天将把织女捉回天庭。牛郎爱妻心切,用箩筐挑着两个孩子,追上天庭,眼看要追上了,伫立云头的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玉簪,狠心一划,天空中突然出现一条波浪滔滔的银河,硬是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牛郎织女从此天各一方,分隔两岸。他俩的遭遇得到喜鹊们的同情,每年七月初七夜,便架起鹊桥,让他夫妻相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是“七夕”的由来。这一天,民间要进行乞巧活动,即向织女乞求智巧。传说织女聪颖美丽,多才多艺。她不仅会织云锦,而且还能缝无边的天衣。七月七日织女与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畅,如果在此时向她乞求智能巧夺天工,她定会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人们,人们从此就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灵手巧。在民间,七夕乞巧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以上所说的月下穿针、蜘蛛卜巧、丢花针、掷松针外,还有在井边、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哭泣,以麦豆嫩投放水中等多种乞巧方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塘小人节是分布于温岭石塘镇的石塘、箬山一带,在七夕当日向七娘妈为未满16岁的儿童祈愿的节日。300多年前,石塘、箬山一带的居民从福建、惠安、泉州等地迁入,将当时在闽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习俗也带到了这一地区。因该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这一习俗至今仍被民众完好保留。
七夕最初为曝衣、曝书的岁时性节日,西汉时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渗透其中,逐渐形成为以穿针乞巧、守夜祈愿为主要内容的民俗节日。北宋期间佛教中摩喉罗六岁出家成佛的故事亦融入其中,七夕节供奉摩喉罗偶像逐渐流行开来。南宋建都临安后,该习俗在南方得到扩布。后,摩喉罗在佛教中的信仰光环逐渐退去,变成纯粹的玩偶,并被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所取代。石塘小人节彩亭中的玩偶即从此发展而来。闽南民间称织女为七娘妈,认为是小孩的保护神。七夕为七娘妈生日,家家户户需祭拜她。石塘、箬山先民从闽南迁入之时,把这一习俗带入石塘一带。现石塘小人节设彩亭、彩轿、祭七娘妈、祈愿儿童成长,表现了七夕节日内容的延续性。



七夕习俗

石塘小人节程序为,农历七月初一到初七,每天清晨需点7支香,祭七女神。初七清晨,在门口设供桌,摆放彩亭或彩轿,点香烛,放七个酒盅,香蕉、葡萄、西瓜、木耳、香菇等时鲜果蔬,以及糖龟(音jiu,为当地的一种面食,用模子压出,一般为砖块大小)、刀肉、鱼干、鸡蛋、粽子等祭品。一般由女性长辈主祭,祈求七女神保佑小孩聪明、健康。祭拜仪式结束时,燃放鞭炮,焚化彩亭或彩轿以献给七娘妈。从凌晨一直到上午九点钟这个时段,整个渔区小镇是香烟妖娆、鞭炮声不绝耳,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春节。



七夕习俗2

近年来,小人节对研究汉族传统节日、闽南文化等方面的学术价值被逐渐认可。2003年七夕节,中日联合考察团对箬山小人节风俗进行了实地考察后,陈勤建教授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发表《当代七月七“小人节”的祭拜特色和源流——浙江温岭石塘箬山与台南、高雄七夕祭的比较》一文。2006年,“石塘小人节”又被列入第一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影响力日渐扩大。
石塘小人节以石塘、箬山为中心,在当地的发展过程中,既保存了宋代京城开封与临安流行的七夕风俗,又是这一风俗在该地特有生态环境中的演变结果。现在石塘小人节大体可以分为前期准备与七夕当日祭祀两个部分。



七夕习俗3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1: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此可知,七姑星信仰与赣南、闽西客家的七姑神信仰完全是两回事。
祭祀对象并没有共性,祭祀时间也不一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 10: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粤北客家有八月十五夜上天堂的习俗,上天堂时所念的词就是“七姑星,七姊妹-----”。老人说,属龙、属鼠、属猴的人上天堂比较容易,因为会爬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乡 有 七姑射 的说法,不过是 负面的。

大概是某某在野外 突然变得瘸腿了 这种疾病。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22: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那里没有“七姑”,却有“七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0 12: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姑星即北斗七星,往摆暗晡头担起头就看到,今下农村人都怕暗,到处都安电火,吾容易看到。还有好多阿公阿婆矛教孙仔认星,月光光秀才郎也吾多唱,搞到牛郎织女都矛人识。可能人民公社时生活太苦,搞到么个都吾想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0 15: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随我小姨去拜过一次一个名叫“七娘”的神,没有庙,就是在大石头下放了一个陶瓷的观音像。所在地:丰顺县建桥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13: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