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28 14: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問:現在社會受西化的嚴重,很多的觀念都慢慢的在改變,那麼在家裡跟長輩的觀念就有些許的不同,像客家人在節慶的時候,例如會去掃墓或會七月半的時候,我不想去參與,但老人家不那麼想,那我想如何使傳統不受西化的影響;而如何用語意學的方式,去做生根的工作,去教現在的年輕人去了解文化認同的觀念?
答:我想這應該包含很多族群,至少是本土文化的問題。我想客家人或是閩南人也好,這涉及到民族學問,或是想到我們祖先從那裡來的,這涉及到移民,然後我們的族群跟原住民如何互動,這又涉及到人類學的問題。客家人的山歌很美,就像七言絕句一樣,而客家人的採茶戲,就三個人的戲叫三角戲,就像歌仔戲一樣的美。客家人崇拜天崇拜地,因為是漢人嘛,再來是祖先,客家人每年都有節慶。第一個與原住民類似,是秋天的時候因為農作物收成的差不多了,比較閒,就會酬謝神,到了過年完的時候就是祈福,這儀式我認為相當地好。說個小故事,我太太是基督徒,在家裡掛了基督的像,一天他叫我把像拿去放大掛在門口,我問為什麼,她說,因為這樣人家認為我們家是基督徒,如果要蓋廟就不會找我們募款,而我說,如果別人向我募款要蓋土地公廟,我馬上捐五百元,她大怒,然後,我馬上改口說,如果有人向我募款要蓋基督院,我馬上捐六百元,她就微笑了。宗教問題,我不想碰,空中小姐常被要求二事件不要跟乘客談宗教和政治的問題,但我們要有宗教的情操不要被宗教束縛,這是我目前的認定。我們思考祖先留下的東西我們就會更謙卑,我們生命會發光會更有意義。
問:以前聽人家說,閩南話是漢語,而客家話講的是以前唐朝人所講的話的,不知老師以前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
答:在我認為閩南話或是客家話都是古漢語,至於什麼朝代用什麼樣的話,我無法回答,因為古人寫的文字,是五四運動的時候,你講什麼話就寫什麼話,而五四運動以前的文言文是看不出來的。同學常問,古人所講的話是不是和課本所學的一樣,其實我們並不知道,當時並沒有錄音機,但是從很多的研究,閩南話和客家話很多都是可以符合的。
問:請問老師如何以客家人的身份去教育下一代?教孩子說母語?
答:民國68結婚,離開故鄉到台北工作,生活很辛苦。孩子出生後,喝的牛奶是味全牛奶,那時為何會想到母語呢?母語運動是在民國70年1981年的時候,那時以為講閩南話和客家話是很粗鄙的人,我們被教育成這樣。母語的學習是要從小開始的,一旦到了中學就很難了,所以我的女兒無法到電台主持節目,但她常常國語夾著客家話和我講話,我不像別的父親一旦子女不講客家話就給一個耳光,我常講客家話或是客家人如何如何我的內人都會反彈,認為我在自我膨脹,但我們做一個研究也是要客觀點。
問:台灣客家人的話,對於什樣是一個客家人,第一個是文化的認同,那麼文化認同的內涵到底是什麼,那麼特別是碰到西化或是哈日的文化衝擊的時候,如何保住客家的文化呢?在食衣住行方面,例如在衣服方面,在傳統客家婦女的長衫,但現在大概很少了吧!在美濃已經看不到了,只有在一家店有在賣,但整個街上已經沒有人這樣穿。如果這樣以食衣住行育樂來分析客家文化的內涵,這樣隨著社會的改變,食衣行也在改變,一項一項地在改變,那麼我們怎麼去看去認知客家文化的內涵?
答:其實所有的文化都在受衝擊,大陸有一本書《河觴》,叫我們走向海洋不要封閉,因為這是國際的潮流,你沒有辦法。好在現在的科技可以把那些東西做一些整理,甚至放在博物館。就像我們的祖先以前穿長袍馬掛,你敢嗎?所以這是一種衝擊,這是有形的,只要我們自覺我們有根,我們把它整理出來了解,做一個說明,這是一個演變,也讓後代子孫了解這是一個演變,我覺得我們大概能做的也只有是這樣。
問:對於學術方面研究以外,您個人認為台灣客家文化的願景在那裡?
答:我個人認為我們要好好反省,其實不只是客家文化。我在學校服務27年,我常常在想台北的願景在那裡──就是教育,客家文化也是需要教育,馬英九的客家文化白皮書是什麼?馬英九說:他要在關渡劃一塊地方,做為客家文化的園區,那要多少錢丫?在大陸深圳,已經有客家文化的園區,好多全世界的客家人拚命掏腰包,美金一直丟到大陸,也許我們也蓋一座,給一些客家人過來。其實我們客家人自己要好好覺得自己是客家人,把客家人的能感受到的優點──固執也是缺點,能夠擇善固執;按照傳統的缺點就是太過保守,不能迎接未來,所以進步就緩慢;客家人的優點是什麼?就是節儉,而節儉的缺點是什麼,就是好吝嗇,不願意交朋友,把它改過來。客家人的優點是什麼,就是很熱心,對誰熱心,就是對自己認識的人熱心,因為對自己認識的人過份熱心,所以對朋友是不公平的。周圍跟我認識的人我很熱心,像今天我是校長,我要請老師們,因為我跟他們認識,而不請別人,這樣公平嗎?記者問我,我教書這麼多年,我覺得最大的欣慰是什麼?而我覺得是我一定公平對待我們學生。所以把我們的優點跟缺點列出來,優點就是缺點,不要缺點,我們這樣才能夠把我們的願景列出來,同樣地,族群和族群的互動,要互相的尊重我們來做朋友;我喜歡把客家人貼在臉上,和人見面,我會馬上說我是客家人,一種人會說你們客家人好偉大喔,孫中山,文天祥,鄧小平,李登輝都是客家人;另一種人會說:哼~我不跟你們客家人做朋友等等的批判,還有一種人會說:你們客家人表現的不錯。你看第三種人會說客家人不錯,他們就會去欣賞客家人。我們做一個文資所的學生,我們就要會去欣賞原住民去欣賞閩南朋友去欣賞客家朋友。讓我們在比對當中,做為我們更深入的研究,我想,如果把客家文化和閩南文化做一個比較,一定沒有區分。我們多做一點學術性的研究,不要做一些情緒性的研究。客家文化的願景在那裡,台灣文化的願景在那裡,就讓我們自我覺醒,努力生活在這一塊土地,試著去欣賞我們的祖先和每一個和我們互動的朋友,多一點學習謙卑多一點尊重,我想我們生活在台灣會好一點,生命會多一點意義。
問:客家人遷徒的過程,那他們遷徒到不同的地方,一定會有不同的語言或者生活方式,也就是說,他們的語言會不通,他們的語言也許會有所變異,那在台灣來講,北部和南部好像也有一點差異,剛剛您講到客家人的特性,那這樣是否是一種塑造,塑造一種同質性。如果說你也有這樣的認同,您也讓別人這樣看,我也懷疑客家人是否就是我們所說的勤儉固執的形象,其實我蠻懷疑,客家人就是這樣的形象嗎?另外,文學方面,在客家文學創作上,是否要儘量用漢字把客家字弄上面嗎?那麼在拼音上呢?如果已經找到了漢字,可以寫漢音,那麼拼音如何解決呢?你們是不是用漢語來切音的方式,還是你們覺得用羅馬字比較好?
答:屏東縣瑪家鄉是排灣族,而霧台鄉是魯凱族,這兩個部落很近,這兩個族群卻無法溝通的,因為他們保有自己的語言,客家人使用的就是客家人的語言,語言是走十哩就會變的東西,客家人的祖籍來自那裡,他們就講他們那裡的話,但是想想,閩南人在台灣講的台語,和到了菲律賓所講的台語,是有差別的,閩南人如果在到了別的地方,它也是會變的;同樣,客家人的語言,四縣海陸,詔安饒平只是它的聲調不同,你刻意把一聲講成三聲,把二聲講成四聲,就變成海陸和四縣的不同了,詞彙都是相同的。另外,我們再提到,客家人真的是固執好傳統的嗎?我覺得是的,從我的祖先或我自己來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模或,我觀察我的女兒,做事情都有她的模式,我在想,現在的小孩做事的模式和我們做事的模式都有所不同。環境會影響一個人,我們常講人格的塑造受到環境,教育和天生的,那麼我的環境我的遺傳是客家人,那麼本身就有其處理的方法,我們父母是客家人,那麼他本身是比較節儉的,所以他是會比較節儉的。客家人其實是很熱情的,他很熱情,只是他如何熱情,你要去打開他的心。語言的本身是一直在變的,就像我們在六堆地區,到一個以前平埔族人住的地方,那全都是講客家話的,那他們所講的客家話和我們所講的客家話就會有差異,因為變。在台灣,講最多客家話的地方是四縣,所謂四縣是來自梅州市的四縣。所謂的海陸,就是廣東,海豐,陸豐,詔安就是來自福建的詔安,祖先從那裡來,那就講那裡的話,但是今天,我們如果來到祖籍地,他們講的客家話和我們講的客家話已經有差異,就像你回到漳州回到泉州所講的閩南話和你所講的台語就會有差異,語言是最會變的最把握不住的。希望我們多用一點辭彙上的研究會有很多發現。
問:語言,不知曾老師對福老客是否有研究,福老客就是它自備古老話,那古老話它是瞬間,不可能馬上切斷,那是不是福老客的古老話裡面,會有客家不變的基本語彙,是否有人做過這種研究?
答:彰化,員林或者是南投有很多客家福老客,他們叫爸爸還是叫阿爸以及其他的發音,那他們還是有保留。我帶別的族群的人到客家聚落,全都住客家人,但很奇怪你去跟他們買東西,他們馬上就講閩南話,奇怪住在客家聚落,為何不講客家話。閩南人若要到我們客家聚落做生意,應該學會講一點客家話。但,不同的是,大家講閩南話好像是一習慣,所以客家話漸漸被流失。根據統計,百分之九十七的客家小孩,已經不會講客家話。我們要研究鄉土教育鄉土語言鄉土歷史等等,其源頭就是語言,所以我們要好好努力地掌握。另外,問到如何書寫語言,我們還是儘量用漢語,但是找不到還是可以去創造,已經被創造被約定俗成的,就用沒有約定俗成的,最好不要亂創造,若要創造,像閩南語你要寫成漢語,你要先想想它的意義,再去創造,然後被大家接受。如,客家人說“我”為“捱”,這字被創造也被大家接受,這字古代漢字就有了,所以我鼓勵大家用漢字,反對用羅馬拼音。若我寫一堆漢字,寫到最後,我不知怎麼寫了,我就用一漢字拼音,現在很多文學院這樣主張,而我反對,因為這樣人家看不懂。最近聽說教育部要增加一些注音符號,該閩南話和客家話也可以用注音。但,我看一些小學生用注音符號我很痛苦,因為有很多注音符號,以後都不會用了。為何小孩要學沒用的呢?以後老師要學羅馬拼音,不然以後會沒飯吃。台灣的大環境變化的很快,搞不好以後我們寫字要寫簡体字呢!長老教會發展一套羅馬拼音,可以用在閩南話原住民和客家話,後來說要用漢語拼音,那是中國大陸用的嘛!台灣有很多文學作家是客家人,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客家人,台中東勢人,台灣師大一直在研究他的東西,去年我看了他的小說,一直哭,也許我比較感性吧!如果有一天把著作《魯冰花》搬上螢幕,不會哭的,大概不會有人了,在高中那些同學看完後全都哭了,人性就昇華了。台灣文學著作,客家人花了很多的心在上面,當然也有閩南人和原住民大家一同來建構。
最後希望大家一起不斷耕耘,在文化資產台灣文化鄉土部分不斷地耕耘,希望能夠開花能夠結果,祝福大家。
[ Last edited by hcb8188 on 2004-1-28 at 1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