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23|回复: 11

我的家乡南靖县塔下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5 15: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塔下

在村人口1000多人。。。海外人口5W多。。。以后我找些资料弄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9 16: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塔下村探奇

http://www.fzen.com.cn/Fujian_w/ ... /content_188157.htm

山中水乡温馨家园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塔下村探奇

谢华章 吴继聪



在南靖县书洋镇一个清流如带,绿树如烟,山环水绕的谷地里,有一个被人们称为“闽南周庄”的著名侨村,它就是塔下村。今年元月,塔下村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笔者饶有兴趣地走进这个“山中水乡”,领略其迷人风光,探访其历史与人文……
  如诗如画的村落

  塔下村在文化地缘上,是永定客家文化区的东面延伸,西与永定县相接,南与平和县闽南人社区毗邻,东北是书洋镇闽南人社区。这里两座自南而北的蜿蜒大山,如巨臂揽住一道生机勃勃的峡谷,山中古木参天,碧绿如黛;竹林茂密,翠接云天;林阴深处,青气浮浮;淡淡霭雾,划出几道弧线,托出村落恍若蜃楼的起伏檐角。一道弯弯曲曲的山溪从峡谷中穿过,溪水快快活活地流淌,水色清明澄碧。清纯如酿的空气,让人嗅出许多逝去的年代,追寻历史行走的印记。

  元末明初,张姓入闽始祖张化孙派下九代孙小一郎偕妣华一娘由永定金沙蕉坑迁广东大埔,又迁至紧邻永定的马头背张屋坪。后移居平和小溪打铁,生二子,小一郎和长子留居小溪,华一娘携次子光绍迁回张屋坪,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肇基塔下,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谷,满山荆棘,他们辛勤劳作,经历代子孙的耕耘,逐步奠下基业。

  随着家族的兴旺,人口的增长,原来居住的土茅屋已不适应聚居需要,特别是闽西南一带山高林密,盗匪猛兽时有出没,民系之间和村落之间的争斗也时有发生,于是,张姓族人沿着沟谷两旁,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御等功能于一体的围合型土楼建筑。最早的土楼福兴楼建于明代崇祯四年(1631年),为七世东崖公所建,以后又陆续建造42座土楼,有方形、圆形、围裙形、曲尺形等,这些土楼沿山溪呈长形摆布,高大雄浑,气势恢宏。清末后,由于地理环境所限,张姓族人在沿溪两岸的空地上,又建起了一座座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楼前屋后铺就的卵石小径,被几百年先人们的足迹磨得圆润,细雨轻烟,闪出柔和的光泽。

  为敬奉先祖,弘扬祖德,塔下张姓族人于明朝后期在村庄东面山坡、肇基始祖原住地上建造了“张氏家庙”德远堂。家庙后面是一片眉月形斜坡的草地,宛若天然地毯。草地连着一片葱郁的风水林,树林随着山峰向上延伸,直入云天,风吹林涛,气势磅礴。家庙前是一口半圆形池塘,塘中鱼儿遨游,庙宇疏影,给人增添了幽美的意境。池塘前边两侧石坪上耸立22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杆柱浮雕蟠龙,腾云驾雾,势欲腾飞。

  村中那条奔流不息的溪流,每天都把清澈和洁净送到家家户户,这条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溪流,建国前从村头到村尾只有三座木桥。若遇山洪暴发,木桥被冲毁,只相隔30多米宽的两岸村人便中断过往,后来在热爱家乡的侨胞资助下,溪流上建造了11座石拱、钢筋水泥桥,使两岸村庄衣带相连。小桥流水、土楼人家,把塔下村装点得分外妖娆。阳光灿烂的清晨,村妇们提着木桶,领着孩子,到溪边洗衣,把鲜艳的色彩和款款的谈笑声一起流进水里,闪闪烁烁。

  放眼四望,层层山岗茶园翠绿,果树飘香。1954年,塔下创办南靖第一个茶场,规划种茶种果。现在拥有茶园2000多亩,果园近千亩。年产茶叶12.5万公斤,柑桔、柿、梅等鲜果50余万公斤,收入120多万元。茶果成了塔下人日落黄金夜落银的“摇钱树”。人们走在山间,不时可听到采茶姑娘嘹亮的歌声在山谷回荡,人笑山欢。

  底蕴深厚的文化

  塔下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令人陶醉、神游。在那里,每一座土楼民居都以祖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以主厅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从而体现传统的敬祖睦宗、团结互助的美德。

  中国传统民居,只有少数的官邸豪宅才起宅名,而在塔下,不管是土楼还是其它砖木结构的楼房,都在楼门上方镶嵌一个吉祥如意的楼名,如勤和、裕德、睿源、顺昌、永兴等等,以此表现楼主的向往与追求,这从那些对仗工整的楹联里,就可以得到最好的诠释。如勤和楼的大门联:“勤与俭持家上策,和而忍处世良规。”裕德楼的大门联:“裕及后昆克勤克俭成伟业,德承先世维忠维孝是良规。”睿源楼的大门联:“睿水遥山灵秀发祥教子诗书昌后世,源深流远澄清维美居身质朴迪前先。”这些言简意赅、隽永深远的藏头嵌字联,体现了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的传统思想,构成了张姓家族传统族训的核心,对后人起着灌输、训诫、敬策的作用,形成土楼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

  张氏家庙德远堂已有400多年历史,1996年就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设计精致、古朴典雅的“二进建筑”,也留下许多民间艺人的杰作,让人从中体味出神奇的文化魅力。其正面古式牌楼上是彩色瓷片镶嵌的双龙戏珠,形象栩栩如生。屋脊上的各色瓷片剪黏的浮雕,有三国志、八仙、封神榜等历史流传人物;有龙、虎、狮、麒麟、凤凰、雉鸡等珍禽名兽;有牡丹花、山茶花、兰花、菊花等花草。百兽争鸣,百花争艳,构图精巧,形神兼备。殿内雕龙画凤,木石装饰富丽堂皇,别具风格。大殿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大厅两边红柱上写着清太守张翱作的取材于张姓家族历史名仕的一对长联:“得姓由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扶汉三杰功高四相束力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叶犹是清河旅派,扬名显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兴十策忍书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灵亿尊依然文献宗支。”上下联78个字嵌入“一至十百千万亿”数列,含14个典故,其中“忍书百字”是唐代张公艺九世同居的家范。德远堂前竖立的石龙旗杆,阴镌姓名、世次、功名、年代科次、官衔品位爵位及立石龙旗杆的年代等文字。文官的石龙旗杆顶端饰物多雕毛笔锋,武官则镌坐狮,给人以静穆、严肃、荣耀的感觉,成为一道稀世罕见的文化绝观,人若身临塔下,就能领略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几百年的繁衍发展又使塔下村形成了淳朴的民俗文化。正月十五日,凡是新婚的人要置果品到德远堂闹灯花,寓添丁进财。每年要举行做春福、秋福、冬福的庆典,请“大班戏”到德远堂前演3至5天。做春福时,村里人要祭拜城隍妈,晚上还要燃放烟花,把“做福”活动推向高潮。

  重教尊老的家族

  塔下这支客家先民,自古就有敬教重才的优良传统。他们在楼内置办私塾学堂,培养子弟。第16世祖嘉程公为了给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振家声,建了一座文选楼供子孙读书学习之用。楼内炽昌庭的对联:“世间善事忠和孝,无下良谋读与耕”,就体现了“兴诗立礼”的儒家思想,告诫后代要注重礼义,读书求进。

  从《张氏德远堂族谱》中考证,塔下从九世开始就创书租儒租,及后各房都有儒租田产。清朝道光年间,还组织“曲江文会”,经常举行作文评讲活动,勉励人们发奋读书,并在族规中规定,凡取得秀才以上学历者,可获得数十担儒租田,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祠堂前树石龙旗杆,藉以激发人们努力向上。因此,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族中有14人获得举人、进士学衔,便先后树起14支石龙旗杆,那一支支石龙旗杆,成为塔下张氏族人笃重文明教化传统文化思想的象征。

  民国初年,废科举兴新学,村里办了西园学校,培养张姓子孙,原国民政府县长还赠有“毁家办学”的牌匾。据《南靖县教育志》记载:民国初期,南靖县留学生10名,德远堂张姓家族就有4人分别在法国里昂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校深造。百年树人教育为主,千秋伟业人才领先。建国后,这支家族对人才的培养益加重视。他们在旅外华侨的资助下,建起中学校舍一座、小学校舍4座,还设置“德远堂教育基金会”、“张秋光教育基金会”、“张荣汀奖学金”等,让世代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张姓子孙有书读,读好书。15年来,共发奖教、奖助学金70多万元,有103名大学生享受奖学金,每人每年1000元发至毕业。现南靖境内德远堂张姓派下4000人中,就有大学生200多人,其中张万龄家族有30多人。2001年高考,张舒综合分获全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2002年,张金燕考上北京大学,成为该校医学专业8年制直接攻读博士的学生。现族人中获博士学位5人、研究生3人,教授、副教授10多人,在国内从事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有300多人。

  塔下是南靖县第一长寿村。这个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犹如一片清净乐土,民风淳朴,孝敬、供养老人蔚然成风。村里设有老人协会,经常组织老人开展吹拉弹唱、下棋垂钓等活动。海外乡亲回来探亲也向全村老人发红包,并设立敬老基金和福利基金,定期向70岁老人赠送长寿金。现全村1600个人口中,60岁以上的就有220多人,其中80—89岁的30多人,90岁以上的3人。近20年中全村有6位百岁人瑞。1999年去世的李香英寿达108岁。退休老教师张尧耕介绍说:环境优美、素食为主、热爱劳动、子孙孝敬是塔下村老人普遍长寿的秘诀。村里群众吃的是大米、甘薯、芋头和蔬菜,喝的是高山流下的泉水和土楼里的井水;劳动人家长期风里来雨里去,练就了一身强健体格,他们不贪图非分,心绪保持安定,故而长寿。张尧耕虽80好几高龄,但他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经常写些介绍当地风土民情的文章在报刊发表,生活过得其乐融融。

  心怀故土的侨裔

  地处群山环抱中的塔下村,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不断繁殖的人口发展,总是逼得人们举步维艰,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塔下人从清朝开始就陆续有人跨出家门,出洋谋生。现在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的德远堂派下裔孙就有一万余人。

  据《张氏德远堂族谱》记载,最早到海外谋生的是十五代的张新瑞,他于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出洋。民国时期,就有300多人飘洋过海。他们在侨居国历尽艰辛,艰苦创业,许多人成了当地社会贤达、殷商巨富,有清末出任新加坡华侨商会会长、积极资助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张善庆等。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后,旅居印尼泗水的张煜开、张炎开兄弟,拥有千吨级位货轮,经营土特产,成为泗水屈指的首富;旅居新加坡的张荣汀是最早在南洋经营茶叶的南靖人;旅居新加坡的张庆重兄弟,创办源源船务有限公司、新侨船务有限公司,拥有千吨、万吨级位货轮46艘,远航四大洋,系新加坡3大船务公司之一;旅居泰国曼谷的张建禄、张翰锦、张翰湍和张翰书经营钢铁器材,产品行销世界各地,为泰国经济繁荣作出杰出贡献,多次荣获泰国国王颁赐的白象勋章、皇冠勋章。

  出仕发迹的张姓族人,秉承传统的客家文化,他们一有钱就想“回家”看看,就想回报祖国,回报乡亲。曾任新加坡张氏总会第25届主席、印尼泗水漳州同乡会主席的张庆重,抗日战争期间,团结华侨积极投入民族救亡运动,多次捐款资助延安军民抗日。1938年10月,他担任“泗水海产公会”主席,将海产公会公积金捐献救国。1961年,捐资创办南靖县曲江华侨医院,改变南靖山区长期缺医少药的状况。此后又捐资兴建南靖“南侨戏院”、百岁楼,助建县图书馆。1990年10月,80岁高龄的张庆重携眷回乡探亲,看到家乡巨变,感慨万千,倡议设置“南靖华侨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并带头捐献100万元港币作为基金。他还捐建塔下公路、桥梁、凉亭、架设高压电线,为家乡古稀老人设立“度岁金”,赢得了家乡人民和海外侨胞的赞誉。泰国福建公馆名誉理事长张建禄,是泰华社会中深孚众望的侨领,他十分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创立教育基金会,每年为家乡发展教育实施奖学、奖教及助学计划。捐资80多万元兴建塔下小学秋光教学楼、操场、围墙和南靖三中秋光门。还在桑梓设立慈善基金会,每年向德远堂派下的塔下、曲江、南欧三个村高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发放一次敬老助残福利金,已发放30多万元。张建禄不但乐善好施,而且为中泰友好交往做了许多有益工作,多次应邀回祖国参加“五一”、国庆等庆典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张博仁是新加坡丰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兼经理,去年3月,他代表其父张奕聚,捐赠人民币197万元,在曲江中学兴建“荣汀教师宿舍楼”、“荣汀学生宿舍楼”、“荣汀图书馆”三座大楼。这些都表现了张姓族人心系祖地,走遍天涯不忘根的宽阔胸襟和文化理念。

http://www.fzen.com.cn/Fujian_w/ ... /content_188157.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8 0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年过年的时候还去了 塔下
感觉那里很有特点,很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1 15: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我是南歐人,你叫什么???說不定咱倆認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8 17: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問問看..我媽是南靖張氏後人

我去掃墓 看到我外公的墓寫著靖邑 張氏
我外公叫張振波 外曾祖父叫張聰明 外高祖父叫張六三
可是在上去就不知道了 也沒字輩
我問我外叔公 他說當校書的外曾祖父張聰明很早就過世
所以只知道早期住過台北縣 後來搬到宜蘭縣
這樣和南靖的德遠堂張家有關聯嗎? 好奇
因為我祖父 祖母 外婆家都有族譜 就我外公那沒有

我姓盧 福建同安上盧 盧家後人 幫我阿姨和媽媽 舅舅問看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9 2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朋友想必也是我们德远堂子孙吧,谢谢你为我们的家乡作的一系列的宣传!我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经常回去看看,现在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了,以前的山很美,现在山更秀,以前水很清,现在的水更澈了。生我们育我们的家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现在是全国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了,德远堂的子孙们,你们现在是我们家乡的骄傲,我们家乡也为你们的今天而自豪!利用你们的节假时间回去看看吧,再次投入她的怀抱,感受一下她给你带来的温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8 06: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了客家风情网已经有3年了,第一次碰到老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8 07: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曲江、石桥、塔下、南欧、上板下板、文峰的都认识!!毕竟是同一所中学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19: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哈哈,看我的博客就知道我是谁了http://blog.sina.com.cn/taxiacun,塔下村的博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19: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平和小溪,有一户农家,家主姓张名叫小一郎,娶妻华一娘,单生一子,取名光昭。夫妻俩原是和和睦睦地过着耕织生活的,俗话说:“贫寒夫妻百事哀”,孩子六、七岁时只为了油盐柴米开门七件事,夫妻间发生口角,华一娘生性要强,有男子汉气概,一赌气,带着小儿离家出走。她翻山越岭来到书洋乡的马山,在半山腰的马头背上搭个草寮,独自开荒种地,母子俩相依为命。
  有一天,有一位上杭县出名的地理先生,看风水路过马头背,天色已晚,赶不到山下投宿。华一娘知道这位过路客人是地理先生,就殷情地招待,留饭留宿。家里穷得只有青菜、鸡蛋,没有什么好酒菜可以拿出款待客人的,好客的华一娘就把家里唯一生蛋的母鸡宰了请客。这位地理先生见女主人这么盛情招待,就感动地说:“这里山高水冷、龙脉不正,不是久留之地,应该从这里踏下一步,到山下去开基才是。”刚想详细告诉她怎样在山下开基,只见华一娘端上一碗鸡肉放在地理先生面前,碗里只有鸡头,鸡爪、鸡翅膀,鸡肉和鸡内脏都不见了,心里好笑,原来穷农妇是这么小气,用这点骨头待客,肉都留着自己吃。于是,下半截的话就吞下肚里不说了。
农家穷日子,平日不见一点油腥,不是年节更别想吃一块肉,就是母鸡下的蛋,也攒到圩日到市集上换点盐、油、日用品,也舍不得给自已儿子吃。今夜晚,小儿子看着先生吃鸡肉,口水都馋流了,华一娘只撕半个鸡翅给小儿子解解馋。
  当晚,请地理先生睡床上,华一娘带着小儿子在厨房里窝了一宿。第二天清早,先生动身下山去,华一娘递给他一个饭包,给他路上当点心用。地理先生走到牛屎冻岭口,累了,坐在大树下歇息,打开饭包一看,哎呀,里面饭少肉多,整只母鸡的嫩肉,加上鸡肝,鸡心、鸡肫都在里面。原来华大娘是真心待客,自己亲生的小儿子,只舍得撕下半只翅膀让他解谗,自己昨晚错怪了她。良心责备自已,不行,得回头去,把话说明白来,教她如何得到风水宝穴。
  地理先生急勿匆地去而复回,他抱歉地说:“走时匆匆,忘了把要紧的话告诉大娘了。”地理先生就详尽地向华一娘解说:山下冷水坑村本是唐姓聚族而居的村庄,但是村后的山坡上,有一块风水宝地,是只下山虎穴,得到它,子孙会兴旺发达起来的,唐姓人还没有得去。你下山去,要跟这块荒地的主人挂上干亲,征得地主人同意,然后再搬去住。记住,要先盖牛棚,后盖草屋就对了。切记,切记。地理先生交代完了,才放心而去。华一娘感激不已,牢记在心。
  等到墟日,华一娘下山去踏看地理,打听到这块荒地是属于一户姓唐的老夫妻的,他们膝下无儿无女,只守着几丘薄田,一间茅屋度残年。华一娘仔细考虑一番,心中有主意了。
  有一天,正刮着风,下着雨,华一娘带着小儿子下山来,就在这家老夫妇门前小河沟里捞虾。大雨淋得母子俩浑身都湿透了,她们还出力她捞着小虾仔。老夫妇俩在茅屋里看见了,同情这母子俩,唤她们进崖去歇歇,换身干衣裳,喝碗红糖姜汤,烤烤火。问起她的身世,华一娘就如实告诉老人家,说她母子俩在马头背上开荒种地,刮风下雨不能下地,就到河沟里捞点小鱼、小虾做小菜。
  穷苦人心是相通的,华一娘面善人缘又好,好嘴讨得老人欢心,当晚就住在老人家里,把捞来的鱼虾煮了,让老人尝尝腥。晚上华一娘给老人收拾屋子,又缝缝补补,忙了一宿。小孩子听妈的交代,亲热地叫阿公,阿婆,博得老人欢心。这晚小茅屋里热闹起来,有了欢声笑语了,这是老人寂寞贫困生活中从没享受过的天伦之乐。此后,每逢墟日,华一娘都带小儿子来看望老人,带点吃食来,当晚住下,帮忙做点家务活。这样一来二往,老两口舍不得离开华一娘母子俩了,要求她们搬到一块来住,彼此生活上好照顾。华一娘趁机要求说:“住在一起嫌挤,不如在屋后空地上盖一间草寮,还可以开荒种蔬菜,养鸡鸭和小猪豚。”老人家一听大欢喜说:“那样真好,荒地是咱家的,索性你做我们干女儿吧,就给你种,让你住了。”于是,华一娘就烧香点腊烛,恭恭敬敬地磕头认干爹,干妈;小儿子也乖乖地磕头叫阿公,阿妈了。两姓变一家,两家合一起,无几无女的老两口变成有儿孙照顾的阿公,阿妈,能够安享晚年了。   
华一娘郑重其事地择吉日迁居下山,七月半是客家人的大节日,她就选择七月十四这天迁下山来。所以现在塔下张氏子孙过中元节,仍提早一日,在七月十四,就是为了纪念迁居的。
  华一娘遵照地理先生的教导,先盖一间牛棚,当晚就跑来一只母牛,连夜产下一小崽,小牛犊与时俱长,到天亮时,长大象生下好几天似的。上午,村里丢失母牛的户主来找牛,见了这带崽的母牛,都不敢认,说我们的母牛还没生崽。从此,华一娘家种田就有牛耕地,有牛奶食了。以后养鸭生双黄蛋,养鸡不患鸡瘟,日子越过越兴旺。儿子光昭成家后,子孙满堂,果然应了地理先生的话了。
  张家后代发达起来,唐氏子孙就衰了,不适宜住在冷水坑,纷纷迁走,张姓子孙为了纪念开基祖华一娘和光昭从马头背踏下山来,客话“踏下”与“塔下”谐音,就把冷水坑改名塔下村,其实村里并无“塔”,只是从马头背踏下一步而已。后来,华太婆的子孙还分支到南欧,石桥,曲江去住了。
  华太婆开基的旧址,后果建成张氏大宗祠,堂号称之为“德远堂。”请来的风水先生建议东家说;“你们是要富,还是要贵。”张氏家长商议后说:“山里人不敢想读书当大官,只巴望做生意赚大钱,多发财。”“那好”,地理先生就教导说:“在祠堂门前挖个半月池,要想富,池塘就挖深一点。”于是张氏子孙就出力挖池塘,挖得深深的,财源才会茂盛。那知挖过头了,在深土层间竟然挖出一块光滑滑椭圆形的青石蛋来,据说是下山虎的一只眼珠子,现在这只虎目还保存在张氏子孙家中。不想这独眼虎仍旧十分厉害,保佑“德远堂”的子孙,不仅在南靖,平和,以及在广东、四川、台湾都兴旺发达,甚至在东南亚,以及侨居美国,加拿大的,经商都发财赚大钱,华侨中巨富很多都是“德远堂”衍派的。所以“德远堂”宗祠中至今还供奉着“宗师仙神禄位”,永远纪念这位佚名的上杭县地理先生。
  现今,“德远堂”张氏祖祠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了。而张氏子孙在塔下,南欧,石桥,曲江建了数十座圆土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21: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哦,有机会要到他下村去看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6 13: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你低我太多届了,有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味道,哈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14 02: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