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48|回复: 1

风水祖师杨救贫-(客家)于都宽田杨公大桥募捐倡议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6 14: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于都宽田论坛

尊敬的社会各界仁人志士:

     梅江如带,在杨公、石马村穿境而过,分南北为两翼。自古以来,两岸人民的往来,仅靠舟楫之劳,通行极为不便,严重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也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宽田人民日思夜盼,渴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历代人的梦想逐渐变成现实,通过乡党委、政府的努力争取,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乡杨公、石马渡口已列入国家改渡建桥项目计划。目前,杨公、石马开工在即;两桥的建设,是宽田乡建设史上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业,是我乡经济发展希望大桥,是两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曙光之桥。
经省工程技术人员测定,两座大桥需建设资金近两千万元,根据上级渡改桥政策:资金来源中央、省级财政拨50%,市级财政拨20%,县级财政拨20%,尚缺10%(近二百万元)资金必须依靠社会各界贤达仁人志士,慷慨捐助完成。

    宽田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梅江河养育着3万余勤劳淳朴的宽田人民。宽田人民素有“艰苦创业、勇于开拓、团结进取、奋发有为”之美誉。昔日,靠肩挑手提,建设了规模宏大的高陂水库和山下水库,缔结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物产丰富、经济繁荣的宽田。如今,时逢世创大业之时,杨公、石马大桥的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大盛事,两桥的建成必将促进我乡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早日建成杨公、石马大桥,乡党委、政府倡议全乡人民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共襄盛举,继续发扬宽田人民的优良传统,为大桥的建设出资出力。同时,恳请社会各界贤达志士伸出您的慷慨之手,行大善之为,为大桥建设踊跃损资,以圆宽田人民畅通之梦!

凡是为大桥建设慷慨捐款的社会贤达仁人志士都会让人们和子孙后代敬仰!
1、捐资二十万元以上并据榜首者,享受大桥冠名权;
2、捐资五万元以上者,全家简介;
3、捐资一万元以上者,夫妻简介,并在大桥功德碑林中立碑;
4、捐资五千元以上者,贺送荣誉证;
5、损资一千元以上者,贺送一份大桥建设纪念品;
6、捐资五百元以上者,邀请参加大桥竣工典礼,名载乡志;
7、捐资二百元以上者,名上功德碑;
8、捐资二百元以下者(不含二百元),在大桥建设专栏中红榜公布.
                                                                                                                                                                  
大桥捐款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和财政监督                  
设专帐于宽田乡财政所。
收款单位:于都县宽田乡财政所
专用账号:143369260201202334
开户银行:宽田信用社

宽田杨公、石马大桥建设理事会
会长:  曾广胜,手机:13507971379
会计:  赖 和, 手机:13970751628
出纳:  刘长生,手机:13970751636






链接,有关宽田杨公村、杨公坝、杨筠松、杨救贫

    杨公坝,位于于都县东门宽田乡,紧靠杨江河畔,距县城45公里,这里是唐代著名堪舆家、风水宗师杨筠松(即杨救贫)安葬的地方。于是,地因人显,声誉远播,前来考察观光的闽、粤、淅及东南亚的各国华人纷至沓来,洛泽不绝。
  杨公坝原名“芒筒坝”,为纪念一代风水祖师爷杨救贫先生而改名杨公坝,并沿用至今。在明朝万历七年,于都赣州知府叶梦熊、于都知县陈仰民在此竖碑“唐国师杨公之位”以深表纪念。清嘉庆十八年,段道轩、吴肇龙两位风水师立碑曰“皇封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之神位”。当地的“管氏宗祠”就是杨救贫用板凳选址勘舆的阳宅宝地。这里,管氏从此兴旺发达,人杰地灵。如今,古碑犹存,旧地仍在。
  杨公坝依山傍水,风景宜人。这里寒信嶂高耸入云,郁郁葱葱;梅江河水平如镜,清澈平缓。人们在此可在凭吊先师遗迹,饱览山光水色之余,领略“老鼠搬仓之示年”之佳境,探索“八字头上觅宝地”之奥妙。

杨救贫公简介

  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他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 三月初八戌时,卒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祖籍广东信宜,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后寓居江西于都、兴国等地,自称救贫先生,是我国唐代相地的形势派大师。《辞海》中收有杨筠松条曰:杨筠松窦州(今广东信宜县)人,精堪舆术。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犯阙,断发入昆仑山,后以地理术行世,时称“救贫先生”。《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杨筠松乃断发经仑,步龙一过虔州,以地理术行于世,称救贫先生是也。卒于虔,葬于药口。《地理正宗》、清乾隆钦定的《四库全书》中均有关于杨筠松的记载。杨筠松后来定居沙河镇境内杨仙岭。他在杨仙岭设坛修研学术,传授高徒,研制杨盘,与赣州融为一体,故《四库全书》载曰,杨筠松赣州人,不无道理。宋代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名氏。
  他在朝中任职期间,与琼林御库的司库总管相处甚善,便给他提供了进库阅读甚至借出库内藏书的方便,从而使他获得潜心披阅中国勘舆学鼻祖青乌子的《葬经》、郭璞的《锦囊经》、陶侃的《捉脉赋》、一行和尚的《界水说》、司马头陀的《水法》和丘延翰的《八字》、《天机》等一大批珍贵古籍的机会,使他的勘舆理论大有长进。但在他决定弃官而去的前夕,他根本没有萌生私自吞没这些借回家的典籍书的念头,而是当着司库总管的面,一一清点、如数归还。对杨救贫趁着兵荒马乱、逃离长安一事,历来流传着说他在混乱中,利用曾在皇宫的琼林御库供职之便监守自盗,将库中珍藏有关风水地理方面的经典秘籍带到民间,这种说法与杨筠松的为人处世之道格格不入,不无以讹传讹之嫌。他为人素来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性格,因此,他才能平心静气,心安理得地回到民间,去做他愿意做的事。在这一点就连《四库全书》子部七中,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和总校官隆费墀等四人于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奏呈给乾隆的 “提要”中,也为杨筠松辨诬,“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至函秘术以逃,后往来于处世。无稽之谈,盖不足信也”。
  唐朝晚期,统治阶级奢侈日甚,朝政腐败、赋税苛重、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揭竿而起,四方响应。从者如云,义旗指处,所向披靡。唐广明元年(公元八八○年)十二月初五,起义大军占领潼关、攻克长安。唐僖宗李俨在“百官皆莫知之”(《资治通鉴》卷二五四)的紧急情况下,携带三个妃嫔、四个亲王,仅有五百名神策“军”护驾,仓皇逃出长安,“奔驰不分昼夜”(同前)地逃往西川。这时,出身清贫,为官廉洁的杨筠松,目睹李唐王朝的腐败,早已心存芥蒂。他淡泊名利、不恋权位,趁机弃官为民,与知友赣州人濮则魏一起离京南下,走到湖北武昌时,遇到鄂州刺史廖銮,由其引导来到当时的虔州。远离长安,回归民间,以他平素悉心钻研的勘舆术,浪迹各地,为世人勘察,择定吉穴佳壤,营造祖先坟墓。在古代实属难能可贵。
  杨筠松在赣南的兴国、于都和宁都一带广招徒弟,开展讲学活动,授以青鸟术。杨仙岭还有杨筠松当年设坛讲学遗址。杨仙岭有许多弟子是堪舆名流。他的高徒有曾文迪,刘江东、廖禹、赖布衣、刘谦等。还有明十三陵勘测营造者廖均卿、上海古城营造者李国纪、为福建永定著名园形土楼——承启楼选址设计者陶张都是他在赣南的弟子,深得杨筠松真传。
  杨筠松平素自奉节俭,布衣芒鞋,深入民间。他怜贫恤苦、多方周济、不遗余力,以他的风水地理之术,帮助贫苦百姓,在民间有口皆碑,称之为“救贫先生”。从此,“救贫”二字的名声大振,不胫而走,而他的本名在广大百姓中,反倒知之者不多了。在勘舆学的基本理论方面,杨救贫力主因地制宜,因形择穴,观察龙脉,分析地势、方位,从而选定阴阳二宅的最佳穴址。他的学说经过发展、完善的过程,逐渐演变、形成风水地理的“形法理论”,也称“形势派”或“峦体派”。他着有《撼龙经》、《疑龙经》(上中下篇)、《疑龙十问》、《卫龙篇(附)、《变星篇》、《葬法倒杖》、《二十四砂葬法》、《青囊奥语》、《天玉经》和《天玉经外编》等勘舆学理论著作问世,并被悉数收入《四库全书》、流传于世,给后人留下来一批宝贵的财富,后世勘舆界尊称他为“形势派”或“江西派”、亦称“赣派”的风水地理祖师,以有别于“福建派”,亦称“闽派”的“理气之法”。
  杨救贫久住于都、兴国等地,遍游赣南的名山大川、踏勘、择定了难以数计的吉穴佳壤。于都县宽田乡杨公村的管氏宗祠(继述堂)的祠址,相传就是他择址、定向的。有一个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传说,就是叙述管氏族人说他到芒筒坝去勘定兴建祠堂的祠址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阴错阳差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出杨救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当他因为衣着随便,受到冷落,内心也难免极为不快,而当他意识到由于自己的意气用事,因而给对方造成无不挽回的伤害,又感到深深的内疚、不安。
  唐天佑三年(公元九○七年),相传杨救贫为赣州的一个官吏勘踏祖坟吉穴,酒后失言,遭到猜忌,用阴阳壶盛青酒,使他慢性中毒,在买舟东上返回于都的途中,毒性发作,死在舟中,时船已到于都宽田的药口(亦名乐口)。《于都县志》(清同治版)载:“卒于赣,葬于中乐口”(于中乐口的于,繁体为“雩”,有古籍误“雩”为“云”,便成“云中乐口”,即今山西大同)。 距杨公村管氏宗祠仅二华里许。
  杨筠松卒于杨仙岭,由其高徒扶柩舟运人于都,葬于药口其生前卜定的墓穴。杨筠松安葬地地方叫杨公坝,原名“芒筒坝,为纪念这位救贫先生而改名为杨公坝,地处于都县宽田乡境内,紧靠梅江河畔,距县城45公里。明万历七年县令叶梦熊在此竖碑纪念曰“唐国师杨公之位。”清段道轩、吴肇龙立碑曰“皇封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之神位。”至今古碑犹存。
时逾千年,梅江改道,杨救贫墓早已游入河底的不可知处,迹不可寻。明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年),太守叶梦熊曾在梅江西岸,江水从河头村急转直泻寒信峡的山嘴处,正对着杨救贫墓址,立了一块红石日照碑,以资纪念。四百多年后的今天,这块碑上镌刻的“唐国师杨公”字样,仍清晰可辨(此碑现为于都县博物馆收藏,而在原处由于都县人民政府另立了一块石碑)。
  师傅有父母之恩,徒尊师长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徒弟们每年扫墓,维修杨仙岭修炼故址。漫长岁月中,故址几经毁损又几经修复。到清同治壬成年(1862年),杨仙岭鸡公石下仍有无人看守的杨仙坛一间。后经历战乱炼坛遭到破坏,群众自动集资重修,建新万寿宫,扩展建筑面积,招聘一名斋公看护。文革中人去庙倾,林毁山空。至此,只余下天造奇岩、粼粼石峰。那座名为“继述堂”的管氏宗祠,现在依然屹立在梅江东岸的芒筒坝,后人为了纪念风水地理大师杨救贫,改芒筒坝为杨公坝,至今仍称杨公村。当地群众咸简称之为“杨公”,这一称谓,显然含有纪念前贤的深意在焉。
  岁月易逝,青山永存。多少个世纪过去了,关于杨救贫这位有着浓厚传奇色彩的古人的传说,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茶余饭后、炎夏纳凉,隆冬围炉之时,人们津津乐道,兴味盎然。我相信,这些传说将会永远、永远地流传下去。改革开放后,镇政府正以杨仙杨仙岭为旅游景点开始规划沙河镇的旅游业,让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先师遗迹重放异彩。

[ 本帖最后由 tony_shen 于 2009-7-16 15:0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16: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沉了~~顶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1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