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历史源远流长。先秦时为百越之地,秦汉时期先后属南海郡的龙川县和揭阳县。东晋咸和六年(331年),从龙川县分出兴宁县,首次在梅州境内建县。南朝齐年间(479一502年),从海阳县分出了程乡县,是今梅县及市区建成置之始,其辖地包括现在的蕉岭县全部、平远县大部分及丰顺县一部分,属安义郡。南汉乾和四年(946年)置敬州,领和张一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因避宋太祖祖父之讳,改敬州为梅州,此为梅州一名之始。明洪武二年(1369年),再次从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潮州府分出,钦定为嘉应直隶州,领程乡、兴宁、长乐(今五华)、平远、镇平(今蕉岭)五县,故有嘉应五属之称。民国初年将程乡先后改为梅州、梅县。
五十年代初,成立兴梅专区,1952年撤销,隶属粤东行署;1956年改属汕头专区;1965年成立梅县专区。1977年将梅县、梅州镇合并为梅州市,后称梅县市,属梅县地区管辖。1988年改梅县地区为梅州市,形成七县一区(现为六县一市一区)的格局。
梅州历史上一直是闽粤赣边区经济、政治、军事重镇,是我国东南边陲的兵家必争之地。南越时期,赵佗在龙川县五华山下筑长乐台,并派刘龚曾在梅口镇(今梅县松口镇)筑城屯兵,意图扩大南汉王朝的地盘。北宋皇佑年间,依智高造反,屡陷岭南诸邑,岭南震动,杨家女将杨宣娘奉旨南征至梅州,并在此牺牲。现在梅州城北尚有当年的兵营 遗址、宣娘井、宣娘墓等遗迹。
南宋末年,梅州是南方抗元义军的根据地。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元军大举围攻梅州城,蔡蒙吉率军民奋起抵抗,城破殉难。三月,文天祥从福建龙岩南来,收复梅州,然后回师江西。五月,文天祥再次引兵入梅,沿途征募勤王义师,梅州响应者甚众。
清咸丰九年(1859年)二月二日,太平天国石达开的部将石镇吉、石镇常率军五六万人,由大埔抵松口、嵩山、白渡,十六日攻陷嘉应州城,三月初离梅州去湖南会合太平军主力。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失陷,次年,太平军部十万人由康王汪海洋率领辗转入粤,攻下嘉应州城,与清军左宗棠部展开激战, 历时200余天,最后在丰顺县北溪山地的一次战役中,太平军残部数万人全部壮烈牺牲。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到达梅州,第一次东征入城后,改梅州为梅县,由粤军第二师参谋长叶剑英兼任县长。1927年,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到梅州,在大埔三河坝、丰顺汤坑等地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周恩来、朱德、瞿秋白、谢觉哉、林伯渠、徐特立、叶剑英、郭沫若、柳亚子、邹韬奋、叶挺、贺龙、刘伯承、陈毅、聂荣臻、罗瑞卿、罗荣桓、林彪、左权、邓颖超、杨尚昆、李井泉等著名人物,都曾在梅州大地上留下足迹。
改革开放以来,胡耀邦、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到梅州视察。
中原汉族的数次大规模南迁,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远移至南方定居,带来了中原文化,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演化,在闽粤赣边区形式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区域。其中,梅州的客家人口最集中,文化最发达,是清代初期客家人最后一次大举内徙外迁的集散中心。
梅州作为客家文化中心,以其富有特色的人文风情,饮誉海内外。
保留着浓厚的中州单间音韵的客家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这种方言以梅县为代表。
粤东客家民居的形式,以围龙屋最具特色。围龙屋被国际建筑学界誉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殊形式之一。这种建筑形式,深刻反映出客家人的历史及其传统文化内涵,是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于一体的建筑艺术。
“文物由来第一流”,这是郭沫若游梅州时写的赞美诗。早在新石器时代及先秦时期,生活在梅州境内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土著文化。自秦开五岭的两千多年间,梅州是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之一。截至1985年,梅州共发现古文化遗址398处。
五华县双华镇的英烈庙,相传始建于宋,明代重建,祭祀封为英烈相女的谢圣仙娘,有下殿和拜亭,全庙用石柱、石砖、石板等花岗石建筑而成,结构奇特,工艺精巧,造形简朴洗练,是难得的明代石质建筑珍品,是五华传统石雕艺术的集中体现。
梅州古塔有20多座,最早的是南汉大宝八年(965年)所建的千佛铁塔,与广州光孝寺东西铁塔是同时期的文物。塔平面为四角形,七层,高4.2米。塔身四面镶嵌一千尊小佛像,佛像造型保留了唐代风格。
梅州重要的学宫有梅州学宫、长乐学宫和齐昌学宫。梅州学宫始建于南宋,历代多次重修、扩建,现存大成殿、摘星楼、尊经阁等。
大埔县茶阳镇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丝纶世美”石牌坊,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坊高12.5米,正背面分别悬挂“丝纶世美”、“父子进士”匾额,其造型美观,结构精细,是梅州保存较好的古代石雕建筑精品。
此外,梅州境内遗存大量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石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