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6-10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卜瑜
集中原与岭南地区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精华,历史比著名的广州“陈家祠”还要悠久。
广东唯一的广府商人在客地建立并保存完好的会馆,是500余年来数以万计在粤赣交界处经商、求学的“广府人”的“根据地”。
本报韶关讯 (记者卜瑜 通讯员朱祖纯摄影报道)昨天,著名的南雄“广州会馆”在经历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宏大、时间跨度近9年的修缮工程后,正式宣告竣工。
作为广东唯一的广府商人在客地建立并保存完好的会馆,它是500余年来数以万计在粤赣交界处经商、求学的“广府人”倍感温暖的“根据地”。
清代金粉仍烁烁发亮
昨日,记者来到南雄市雄州镇埠前街,这座庞大的院落仍倔强地保存着明清以来的“容颜”。
这座建筑面积达2086.6平方米,雕梁画栋、古雅精致,酷似广州陈家祠式的古建筑,但历史比它还要悠久。该馆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建,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
漫步于飞檐翘脊的清幽深院之中,斑驳的墙上使用了大量印有“广州馆”戳记的青砖。南雄博物馆朱馆长说,这是清代重修时特别烧制的优质“专属青砖”。而在屋檐下、阁楼中,一片片雕刻玲珑的明清石雕、砖雕、灰塑、陶塑依旧精美绝伦,这些涂着古老金粉的木雕在残阳下烁烁发亮。
南北建筑风格结合罕见
据介绍,因为年代久远,会馆曾一度破败。省有关专家近年考察会馆后专门上书省有关部门,要求予以修复保护,并列举了会馆的三个突出特点。
首先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正门上,岭南近代思想家、科学家陈澧所题的“广州会馆”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在大厅前的楹柱上,咸丰年间的探花、顺德人李文田的一副长联意味深长,高叹雄州与广州山水相连、渊源深远。
其次是重要的艺术价值。主体建筑的风火墙为江淮“五岳朝天”式,而东西厅火山墙却为岭南地区常用的“猫儿拱背”式,南北建筑风格结合,十分罕见。
最后,会馆还具有经济发展历史研究价值。作为自古广东通中原的重要商旅通道,广货由此北上,中原物产由此南下,这无疑是研究广东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一处难得实例。
将来或成为文化展馆
为让这座古代建筑精品重焕青春,省市自2000年至今年止,斥资约100余万元先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修缮工程。技术人员将破损较严重的西厢、东厢和中座分别进行了“修旧如旧”修复。
据悉,当地将在近期正式将修缮一新的会馆对外开放。目前,南雄已指定专人看管维护“年迈”的会馆。有关部门设想在此举行民俗、文物、文化等方面的展览,让它重新焕发青春。
曾盛极一时的“广府人”街
朱馆长介绍,经济实力强大的广府人善经商,货物以北方较稀罕的海盐、糖果、岭南佳果、咸鱼、海味、丝绸及洋货为大宗。因此,古代往来于南雄的外地商人中以广府人为最多。为联络乡谊、方便经营,广府商人便出资在雄城商业最繁华的地段集资兴建了广州会馆。
会馆活动内容包括沟通商务信息、为困难的同乡提供衣食救济和临时住所协商丧葬、寄存棺木、兴办学校等。会馆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在南雄经商的广府商户自愿摊捐。
清朝年间,广府人在会馆所在的埠前街建立了“水车公所”,义务消防队为保护周边街道商铺和居民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广府人前来该处开设店铺,经营纸业、食盐、杂货、糖果等,整条街几乎成了“广府人”街。
曾一度变身为小学
1938年冬,日军攻打广州,广东省会被迫北迁至韶关,南雄一夜之间成为战略重镇。
为了解决大量避乱失学儿童的教育问题,广州会馆兴办了广仁小学。建国后至今,当年的广仁小学学生们还经常定期组织到母校集会。
如何去参观?
自驾车:广州华南快速干线—京珠高速公路北行(行车约2.5小时)-韶关曲江出口-转323国道往南雄方向(行车约1.5小时)-进入南雄市区。会馆即位于南雄市区的埠前街。
自己乘车:从广州火车站乘列车约2.5小时抵达韶关,到火车站旁的西河客运站购票即可抵达南雄市区。
南北建筑风格相结合很罕见。
庭院深深。 它的地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