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甑笊舞表演
甑笊舞在该县首届农民艺术节上大展风采。
“唱船歌要知船出处,斫木呀,要知木根源哪!斫木呀要知木根源……”
“吃茶要知茶家事,吃酒呀,吃酒要知酒根源!吃茶呀,要知茶家事,吃酒要知酒根源——要知酒根源啰——”
……
一碗酽酽的酒酿落了肚,长者高亢悠扬的“船歌”唱了开来,10多名身穿红边黄色艳丽客家服装、头扎绸缎头巾的男子和着唱词起舞,四邻八乡前来观看的乡民纷纷应和。“船歌”赞太平世道,赞经典爱情,赞美好生活;舞场锣鼓喧天,唢呐激扬;观众情绪高昂,气氛热烈,不时合着节拍起舞,激情和活力在这里尽情释放。这就是于都县甑笊舞表演的情景。2008年,这一民间舞蹈成功入选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土·渊源
甑笊舞,因起舞时人们手舞“甑笊”又唱又跳而得名,其舞蹈动作与划船形似 ,故俗称“划龙船”或“唱船歌”。当地将舞蹈与敬神仪式结合在一起,因而也叫“敬神”,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此舞仅流传于银坑镇银坑村的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冇丘、席塘等9个屋场,为什么没有辐射到其他屋场和村落,目前还是个不解之谜。
关于甑笊舞的起源,众说纷纭。相传屈原在世时,有一次全家患病,屈原夜得一梦,见河下划龙船,醒后许愿划龙船请神驱病,从而创下划龙船的风俗,甑笊舞由此衍生。另一种说法是宋朝年间,岳飞曾驻兵银坑围剿农民起义军彭、陈氏,彭、陈兵败后退守山洞,一时难以攻下,岳飞便令不杀一个俘虏,并于某天在军营与百姓共欢,跳“敬神舞”直至黎明,以迷惑起义军。同时抽调精兵组成敢死队,由俘虏带路,奇袭山洞,一举获胜。“敬神舞”,即流传至今的甑笊舞。据当地老人说,甑笊舞是泰和一位施姓男子移居当地而授,也有的说是一位大河捕鱼渔民所教。但9座屋场自古至今无施姓人家,也无自泰和迁居来的移民,加上年代久远,又无文字记载,所以难以考证。
盛景·神韵
“小时候我读不起书,还用甑笊舞的‘船歌’本当课本识字、练歌呢。”聊起甑笊舞,银坑镇银坑村81岁高龄的钟云禄老人很是兴奋,“一逢跳甑笊舞,各屋场的男女老少都会聚拢来,拉家常,叙乡情;生病的人一起跳甑笊舞,冒身大汗,还能驱病,所以,跳甑笊舞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最期盼的事。”
据老人回忆,每年正月初六,银坑村各屋场的头人都要先集中商议甑笊舞演出顺序。定下“坐案”屋场,并由最先演出的屋场准备甑笊等道具。演出前,先将一张绘有五雷八将(即玉皇大帝、太白仙人、众位仙家)、两艘竞渡龙船、被驱赶的鬼怪以及众人齐划龙船的彩画张挂在祠堂里。舞者带上香烛,燃上,再喝酒。尔后,由几位识字的长者捧着“船歌”本唱船歌。众人和唱衬词,唱完一小段后,接赞语,然后起舞。先是参加者(每屋场三人)跳。随着咚咚的锣鼓声敲出铿锵的节奏,甑笊整齐的敲击,吆喝声子一浪赛一浪,旁观者也为之群情振奋,纷纷拿起甑笊一道起舞,愈舞人愈多,气氛愈热烈,锣鼓声、甑笊声、吆喝声、人语声,沸腾成欢乐的海洋。
舞毕,点响一挂鞭炮,众舞者疾迅奔出祠堂,观者紧随涌出,再反复唱船歌、赞语及舞蹈。以此反复十一次,谓之“十一艄”。中途可稍事休息,喝一次酒。等到最后一天(正月十五),再舞四十四次,唱完全本船歌,直到次日凌晨。此时,全体舞者和围观乡民敲着锣鼓,燃起鞭炮,吹着唢呐,抬着一艘纸糊龙船到河边,将龙船和全部道具烧掉,谓之送神。
神秘而粗犷的甑笊舞,是村中上岁数老人们最难忘的记忆。“可惜,如今已经见不着那么热闹的甑笊舞了。”钟云禄老人不无遗憾地说。
传承·突围
在于都县文化馆,我们见到了一份甑笊舞传承人名录,共17人,其中最年轻的40岁,最年长的86岁,平均年龄66岁。后继乏人、濒临失传,是甑笊舞不得不面临的尴尬现实。随着农耕社会的日趋瓦解,随着城乡生活需求的现代化,随着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兴文化形式的普及和提高,随着村里出门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越走越远,甑笊舞和大多数传统民间艺术一样,走向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命运。银坑镇银坑村里10岁以下的儿童,几乎都没有真正见识过甑笊舞表演。
“受现代娱乐时尚和世人审美观念的变化的冲击,甑笊舞这种‘土’味十足的传统民间舞蹈不免衰落,但是,甑爪舞的内容丰富多彩、表演形式精彩纷呈,在我国文化艺术宝库记载中实属少见,对它的挖掘传承、整理、保护和开拓,对研究客家的民俗、民风和信仰等有着很高的价值。”于都县文化局长袁尚贵说。基于这种认识,于都县从2007年开始着手对甑笊舞进行完整、系统、规范的发掘和抢救,先后收集、整理、拍摄了一部分唱本、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并摸清了现存表演者的情况,给予建档和适当的资金补贴。银坑镇银坑村被列为于都县甑笊舞特色示范点,当地中小学连年开展“甑笊舞进校园”活动。
看来,甑笊舞重新焕发生命力的美好图景已不遥远。 来源:中国赣州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