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虎网讯】提起客家人,人们总想到了江西赣州、广东梅县这些著名的客乡,想起定居在海外南洋各国的客家华侨。然而,少有人知道的是,六朝古都南京和客家之间还有着一段割不下、剪不断的深厚渊源。南京地方志专家王涌坚先生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新观点:南京是客家民系的诞生地,又是客家的发祥地。
南京是客家诞生地
所谓客家人,是指在中国历史上,因为战乱、贬谪、经商等原因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定居到南方的先民后代,他们现在多定居在闽粤赣地区或者旅居海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南京作为地处中国南北之间的重要历史古都,在客家人流散举迁中曾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涌坚指出,历史上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迁徙,即“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导致的“五马渡江”、“衣冠南渡”,其目的地正是当时称之为建康的南京。西晋末年,内外交困的西晋朝廷对北方蛮族入侵毫无招架之力,永嘉元年,晋怀帝使用王导计策,渡江迁到南京。北方士族也随怀帝渡江,后来琅琊王成为中宗元皇帝,建立了东晋王朝。
东晋王朝在北方士民渡江后,在南方设立侨州、侨郡、侨县,流民“侨而置本土,加以南名”,“客而家焉”。于是在北方流民聚居地建康,“客家”作为一个新兴民系正式诞生,并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民俗风情。
客家人创造璀璨南京文化
王涌坚指出,东晋初年,“客家人”成为南京的主要居民后,随之创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文化。他们用先进生产技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六朝文化。王涌坚指出,客家人在南京创造的六朝文化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盛唐文化就是其继承和发展,对南京,更是影响一千余年。即便在今天的南京,依然能够觅得当年六朝客家文化的鳞爪。
王涌坚还指出,在近代史上,在南京发生的几件大事也都与客家人有关:一是太平天国,其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等都是客家人。二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本人和主要的同盟会领导核心如廖仲恺、邓演达、胡汉民等都是客家人。
客家人创制了南京话
客家文化在南京绵延一千余年,对于现在的南京人来说,客家文化带给我们最明显,最深刻的影响却是语言。
南京地处吴越,曾是东吴首都,照理说方言应该是吴侬软语,怎么会变成属于北方语系的“江淮官话”呢?王涌坚说,这要归因于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中。东晋六朝时,大批操洛阳口音中原官话的北方士民来到南京,生活在吴侬软语土著人包围之中。久而久之,一种以中原官话为主,掺入吴语的新语种在南朝首都建康诞生了,成为了当时的共同语——江淮官话,这种江淮官话正是今天南京话的雏形。
南京可开发客家“寻根游”
采访中,王涌坚先生向记者指出,历史上客家人在南京留下了许多遗存,南京可以利用这些客家文化资源,开辟一条“客家寻根游”的旅游热线。
比如六朝客家人在南京就有不少旧迹,如乌衣巷、桃叶渡、王谢故居、谢公墩,“客家人的革命”太平天国在南京有天王府、总圣库、瞻园、堂子街壁画等遗存,辛亥革命则有总统府、中山陵、廖仲恺墓、广东北伐军阵亡将士墓等辛亥革命故址,这些都能吸引海内外客家人前来凭吊、寻根、拜祖。
新闻链接:客家人
客家是中华民族族中的一部分,在历史发展中由于独特经历,在不断迁徙过程中与周围自然与人文环境不断抗争融合过程中,塑造出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民族系统。王涌坚指出,历史上客家人的大规模迁徙有五次,第一次是东晋六朝时的“五马渡江”,第二次是南诏内侵,黄巢起义;第三次是元兵南下,高宗渡江,即为建康,此次也与南京有关;第四次是清朝入关,抗清失败,“迁海复界”,“湖广填四川”;第五次起因于土客纷争,仇杀械斗。在一千六百多年的“客家史”中,涌现出不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名人,如东晋名臣王谢二族;“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曾巩;民族英雄文天祥、袁崇焕;抗法名将冯子材;“扬州八怪”之中的黄慎;爱国诗人黄遵宪等。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叶剑英、叶挺、胡耀邦、郭沫若等也是客家人。
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南宋遗民相继逃亡交趾、占城、爪哇等地,客家人开始了海外生涯。海外有谚语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海外客家人中,也涌现出不少商界和政界巨子。如缅甸“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华人“报业巨子”胡仙、香港“领带大王”曾宪梓、“人造革大王”田家炳;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副总理李显龙等。
http://www.longhoo.net/gb/longhoo/culture/view/userobject1ai140231.html#b3862020
[ 本帖由 hcb8188 于 2004-1-10 22:41 最后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