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61|回复: 0

客家二月初三民俗:文昌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8 1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二月初三民俗:文昌会

文/客家阿哥  小米
      

文昌帝君.jpg

铜塑、明代德化白瓷、木雕彩绘文昌帝君像

兴国潋江书院文昌宫.jpg


赣南兴国县潋江书院内文昌宫礼堂(图片来源:邵逸农、慕晨摄影作品展)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是中国境内掌管文籍官禄、声威显赫的大神,曾受到仕人、举子与平民百姓的广泛崇拜。客家人以每年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神诞日,但凡文人、学士、学子及其父母、亲属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祝圣,或求文昌帝君现年星君符,或抬文昌帝君塑像巡游,纷纷举行“文昌会”。
      客家素以“崇文重教”而著称于世,传统客家地区专门供奉、祭祀文昌神的庙坛原本随处可见,然几经历史变迁,大多都已被毁坏、拆除,但著名的文昌宫、阁、祠、塔仍然大量分布于赣南、闽西,如兴国县城横街潋江书院内文昌宫、连城县莒溪镇璧洲村文昌阁、上杭县蛟洋村文昌阁。
      兴国文昌宫建于清乾隆三年。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建筑精巧,风格古朴。1929年4月中旬,毛泽东率红四军三纵队从于都来到兴国,就住在书院的崇圣祠内。毛泽东指导成立了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帮助制定了《兴国县革命委员会政纲》;还制定和颁布了《兴国土地法》;在文昌宫举办了兴国县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并亲自在训练班讲课。兴国的党员干部陈奇涵、肖华等48人参加了学习。毛泽东率红军离开兴国后,从1930年起潋江书院又成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1992年邓小平南巡,专程来到“将军县”拜访了兴国文昌宫。

连城文昌阁(左)上杭文昌阁.jpg    

左图:闽西连城县莒溪镇璧洲村口文昌阁  右图:闽西上杭县蛟洋乡蛟洋村文昌阁

客家地区常见的文昌塔.jpg       

广西合浦明代文昌塔(左)广东从化鳌头镇小坑村文昌塔(中)广东惠来明代文昌塔(右)


      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位于连城县莒溪镇璧洲村的文昌阁建筑造型别具一格。第一、二层为四方形,以杉木与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第二层四周有走马楼相通;第三层至阁顶采用木质悬臂结构成八角形,融宝塔式与宫殿式于一体,塔尖嵌一大葫芦为顶。阁门前建莲花池,砖石结构拱桥将池一分为二。阁底大厅神台同设“文昌帝君”与该文昌阁创建者“十友公”牌位供乡民祭奉。
      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的上杭县蛟洋乡蛟洋村文昌阁,属中国十大文昌阁之一。砖木结构,宝塔式的古建筑,塔高26.9米,主阁外观六层,内四层,为中国罕见的“悬臂梁”结构。文昌阁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旁侧辅建有天后宫和五谷宫。旧时,上杭县每年“会试”、“文会”、“文昌会”均在此举行。1929年7月中共闽西一大在此召开,毛泽东、张鼎丞、邓子恢出席此会议,现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客家地区文昌会民俗景象,清同治十一年《会昌县志》所载最具代表性。曰:“二月初三文昌会,城乡皆有之。届期,社友相与赴文昌宫拜祝神诞,馂余酬饮,共享神惠。”从中可知文昌会活动在客家地区非常普及,且有一定规模的会社组织,会员之间以“社友”相称。文昌会除了举行向文昌神祝圣礼拜、祈祷神恩护佑等宗教仪式外,还有规模较大的宴饮聚会以“共享神惠”。
      文昌诞日以学子为主体的“社友”们大肆宴饮之风,在非客家地区也有类似民俗,如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文昌会素性称作“大肉会”。
      剑门地方的文昌神俗称“梓潼帝君”,其地位跟皇帝差不多,每年出巡一次。从一地驻跸到另一地称作“行香”。出巡日期确定后,便选出醮主(一人或多人),一般由当地乡绅充当。醮主实际就是会首,其出面征粮化钱,凡是许了愿的,都要报告会首,支持钱粮,所化粮钱用于庙会的开销,醮主杀肥猪做大肉。文昌菩萨行香时,由八人扶轿抬着游村,信男善女尾随其后,村里人见到游行的文昌菩萨都要“漂香”。各家各户提前烧柏枝熏房,如有人、猪、牛、狗、猫等有生育人家,未满月者需要避讳,女人月经期间也要回避。菩萨过村后,等于扫瘟去魔,降下吉祥。每家每户用碗盛米粮,上插焚香,这碗称作“秋香粮”的粮食应交给醮主。菩萨驻跸到哪里,哪里就有会期,由许了愿的户主,自办一席酒菜,用来招待护送菩萨的随行人员。自菩萨出巡期起到回座庙堂,都是会期,主会期为“大肉会”。“大肉会”期间,一次出席50桌,一桌十六碗,四个大肉,每个大肉独盛一碗,四面坠桌,有4公斤重,凡赴宴者,自己带上调料和刀子,用刀子切肉蘸着调料吃,吃半块肉者誉为“强手”。

梓潼文昌庙会01.jpg    

梓潼文昌庙会02.jpg

四川梓潼县七曲山文昌大庙文昌诞祭祀活动情景


      台湾客家文昌会活动则在文昌祭典之后,又举行“迎圣迹”仪式。古代文人、学子都认为仓颉造字实在不易,以至仓颉造字后天地诸神惊慌、鬼魂哭泣,所以对文章字纸不敢任意污弃。有的更组织成“敬字会”,更有直接称作“文昌会”的,平时派人到各处拾捡字纸,或是制作字纸笼,笼上贴上题有“敬惜字纸”或“珍惜文字”的纸条,让人投置废弃的字纸。到了文昌帝君圣诞这一天,将字纸收集一起,放进字纸炉加以焚烧。焚桡完毕后的纸灰用笼或箩装满,等三献礼过后,便由一群学子抬着,在乐队锣鼓吹声中绕村、绕街一圈,再送到河边或江边倒入水中,让它随水漂流,这就叫做“迎圣迹”。“迎圣迹”可以说是客家文昌帝君圣诞最具特色的一种仪式。
   
台湾宜兰县文昌宫.jpg

台湾苗栗客家学子文昌会上拔“智慧毛”情景.jpg


上图:宜兰县“福佬客”聚落文昌祠  下图:苗栗县客家学子文昌会抢拔“智慧毛”情景


      台湾客家至今仍盛行“文昌会”,在传统“文昌会”民俗基础上添加现代生活元素,使二月三“文昌会”这一习俗不但可以继续传承,而且更加生动有趣。
       具有现代气息的台湾客家“文昌会”系列民俗活动,其中有两项内容深受年轻一代客家的欢迎。其一,拔“智慧毛”,其二,求“文昌符”、“先师符”。

文昌符 先师符.jpg    


左图:现年星君符(俗称文昌符)  右图:孔圣先师符(俗称先师符)


      所谓“智慧毛”,乃是祭祀文昌神的三牲祭品猪毛。参加诞会的客家学子在祭祀完文昌神后,纷纷上前将祭品身上的“智慧毛”拔下来,装入文昌庙给与会学子特意准备的“护身灵符”内,以保佑大小“科考”顺顺利利。“灵符”一般折成三角形随身携带,或藏在银包、手袋之内,也可摆放在书桌上或张贴于书房门楣之上。
      “文昌符”、“先师符”是文昌会中最受欢迎的灵符。“文昌符”全称“文昌帝君现年星君符”,“先师符”全称“文昌帝君孔圣先师符”。求“文昌符”、“先师符”之前务必给文昌神虔诚上香、礼拜,然后双手合十,默念或诵读“文昌咒”。台湾客家地区流行的“文昌咒”有繁、简两种,在此收录如下。
      其一:文昌帝君、孔圣先师在上,学子某某某在先神先师之下。学子某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建生(男曰建生、女曰瑞生),现就读于某某学校。学子某某某月令不顺,心神难清,无方可为。今日今时前来恭请文昌帝君为学子做主,谨请文昌帝君助学子学业进步,助学子念动聪明如斯,日进光明,高考登魁。
      其二:扶持扶持。敕封敕封。九天司化文昌帝君,身披白衣日月精灵,心神开窍魂魄自在,五神护卫,八圣护持开心作窍。万神万笔万字清,言窍语窍音明,耳通脑入心神。左耳清,右耳灵,口舌如神窍,眼明耳窍万里远。魁量一笔,万神赴机。面宫七窍,腹脐一窍。灵灵窍窍窍延年。肝窍通眼神,阴阳日月明。心窍通舌向喉,诗书万卷腹中藏。脾窍通唇,话语审判人间事。肺窍通鼻,气息长,万物生。肾窍通耳,左右耳门通脑一齐开。脐窍通智慧,判断吉凶自然知。脏腑魂魄,水火土清净。肝窍藏魂,肺窍藏魄。肾窍藏水,心窍藏火。脾窍藏形镇中方,金木水火土五行。心神、心肠正直,无私智慧自然窍。真言真语,念动聪明如斯,三魂七魄十二元辰窍。灵符灵咒窍诗人。圣人文昌帝君符命护持急急如玉皇上帝律令敕。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9-4-28 11:5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16: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