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客家现实类论题三大之一:
1、方便各地客家人交流,又能保有客家特点的标准化客家语言
2、国际化大城市、出海口、行政级别
3、电视广播、流行歌曲
不知道为什么客家论题中,总是会有出海口这样的题目?湘方言、赣方言,或者可能缺少可比性的北方方言的西南支系(四川话、西南官话),都是影响力比较大的汉语方言,他们距海更远,但是也未见提出要有一个讲自己的方言的出海口城市。
一个人问我,他说,广州话的代表是香港、广州,闽南话的代表是台湾,江浙话的代表是上海,普通话是北京,可以代表客家话的国际化大城市是哪个?这样绕进来,看来客家确实没有一个国际化大城市。看看其它方言,似乎都有国际化大城市,而且不仅仅是大城市,而且都是国际化大城市。客家没有!
客家没有,而且客家地区的城市根本不可能发展成国际化大城市,没有任何一个目前的客家城市未来有可能发展成国际代大城市的。相比之下,西南官话的成都、重庆,可能反而更有机会成为国际化的大城市。
在广州、香港、澳门、台湾、潮汕、漳州、龙岩,客家话永远只能当郊区方言,根本不用奢望成为这几个城市的主流,客家话在这些城市的发展和生存,也永远只是“寄居蟹”。客家话当然可以去这些城市发展,甚至可能在梅州、河源、惠州、韶关、赣州、汀州、赤溪还没有建立客家的电台、电视台,在这些城市先建立了,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在这几个城市,客家话的地位,想说成为城市主流是不可能的。这几个城市,永远不会被说成是客家文化的城市。
真正要发展,还是得获得自己的城市,现在还可能有点希望的,只有一个城市,那就是深圳的龙岗区,以及以龙岗为中心,包括周边凤岗、塘厦、清溪、龙华、惠州等地的未来客家文化战略要地。只此一隅,如果客家人不能得到这块土地发展客家城市文化,将是客家一大遗憾、一大损失、一大误判。
首先,要在整个深圳都发展以客家话为主体的城市文化,事实上是不可能的。1、因为深圳是个移民先决城市,目前已经形成普通话为城市主流语言,成为中国南方唯一没有本地语的南方城市,要在这个城市重建“本地文化”,甚至还奢望重建以客家文化为主体的城市文化,近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各省的深圳居民首先会反对,广东省内的潮汕移民、广府移民,大概也会反对。2、再加上深圳本身的城市发展优势之一,就是因为靠近香港。如果要深圳全地区都成为客家文化城市,还不如直接奢望到香港发展客家文化。深圳到目前为止,在语言文化方面,只是个跟风者,如果香港不先动,深圳要先动是不可能的,要在全深圳发展客家文化,更是奢望。3、深圳本地居民也不止客家民系,围头话居民与客家居民,对于深圳这个地区来说,其“本地”的地位是平等的。既然要在深圳发展客家文化, 那当然也要给广府系(也即是相对于深圳本地来说,是围头话文化)留点发展空间。
那么,三个原因之中,两个与广府有关,一个与普通话有关:1、普通话;2、香港;3、本地围头话,因为这三个原因,要深圳全地区成为客家文化城市,是不可能达到的。
但是,尽管如此,深圳却仍然不应该只把广府系当作本地语,而应该留给客家话更多发展的空间。甚至可以说围头话在这里只需要成为理论上可以与客家话争议的语言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在深圳强调围头话,因为广府话在香港、广州,已经占领城市主流空间,所以在深圳,应该留给客家文化更多发展的空间,而不是强调广府话。甚至可以把广府话、普通话当作深圳不得不使用的“外来语”,只把客家话当作深圳的“本地话”,围头话更可忽略不见。因为即便这样处理,广府文化在深圳是不可能没有发展空间的。即便深圳政府能强调本地文化是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在深圳的地位,却也无法跟广府文化、普通话“匹敌”,即使客家话在深圳得到官方性的强调,客家话的地位,(在深圳)也不会比广府话、普通话高,更不要想与香港竞争。既然竞争不过,就永远不要谈语言竞争,而要谈语言平等发展,要谈各地发展本地方言的合作,与香港、广州合作。
对于一个夹在广州、香港之间的城市而言,广府话永远是重要的。除非广州、香港也变成客家城市,但是幻想就不要想。深圳的语言环境,目前来说,主要是普通话、广府话先入为主,客家话要求加入的问题。而不存在客家话已经成为广府话、普通话的重要竞争对手的问题。而且即使深圳政府侧重强调客家话,广府话、普通话的吸引力,永远不会比客家话弱。
其实,即使现在住在深圳的居民,喜爱香港粤语文化的人,现在不会少,而且永远也不会少,香港粤语文化的“粉丝”,在深圳永远不会减少。不仅深圳,甚至惠州、河源、东莞等地的居民,都总是不知不觉地喜爱、传播着香港粤语文化。至于香港是否也应该接受一些客家话,给客家话一些发展空间,则是更大论题,个人感觉是不可能实现的。有香港存在一天,粤语文化在香港就会继续成为主流,而且粤语文化在香港发展,一点都没有什么不好,在我们看来,粤语方言只不过是方言文化的先行者,是客家话的学习榜样,客家人不应该想什么要用客家话取代广府话在香港的地位的过分想法。
深圳是可以的,而且只有一个深圳才是可以未来发展客家文化的大城市,唯一。惠州不过是龙岗的后方,河源、梅州也只能充当支持者,不可能发展成客家文化的国际化大城市。当然惠州、河源、梅州当地也可以发展客家文化,只不过要梅州成为国际化大城市,是否说得太易?梅州有什么条件?如果梅州不是靠近潮汕,而是在一个僻远位置的话,如在新疆乌鲁木齐那个位置,在哈尔滨那个位置的话,梅州还是有机会的,而现在梅州那个位置,只会发展成深圳、潮汕的附庸、腹地,不可能反过来让潮汕成为梅州的腹地,让梅州来引领粤东韩江流域的文化。
但是,龙岗这块地方,却只能预留给客家话,而不是预留给潮州话、四川话,或者其它各地方言。对于客家民系来说,得不到这块地方,也将是这一族群的巨大损失。看不到、视而不见,客家人内部还在争论“要不要”高调进驻龙岗,龙岗当地遗弃客家话、深圳市不重视客家话,其它方言的人士反对,对于客家族群来说,都是巨大悲哀。
不要说既然广府话在深圳的吸引力永远不会比客家话弱,那深圳不如直接把广府话当作本地话就行了,何必给客家话留下发展空间呢?——这样的话,是思想不长远的话。以为只要不给客家话留下发展的空间,任其自生自灭,是可以的,这样的想法也是不长远的。即使从近期的效果看来,说什么,就是不给客家话发展的空间,等着看客家人跳脚的想法,也是于情何忍。从远期的效果看来,制造一个落后的民系和制造一个老是在怨怼的民系,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不会有好处。对相临民系的文化只能起来伤害作用,不要误以为客家之退,广府就可以进一步,这些都是误判。甚至普通话(全国性 文化)也不会因客家话的退步获得进步空间。
为什么是深圳,而不是国际化程度已经很高的香港,或者客家人更多的惠州?首先,深圳是中国四个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然而所有人都知道,深圳过去是一个不强调本地语文化的城市,这些都成为客家话进驻龙岗的机会。其次,另一个众所周知的内容是深圳一直都说自己是“客家城市”、“移民城市”,虽然也许它过去所说的客家,可能是等同于移民的名词,但为客家文化进驻深圳,准备了社会环境,人们在这里共享着客家文化、共同研究如何发展客家文化,早已成为深圳城市的社会文化研究习惯。其三,深圳周边确实是客家原乡,如龙岗、凤岗、惠州等。不像广州,粤语早已先入为主,在深圳,似乎早就留给了客家文化在深圳发展的可能性。赤溪,虽然也是中国重要的一个所谓客家出海口,但是它没有周边环境,赤溪周边都是属于广府文化,况且赤溪作为一个小镇,也没有办法成为代表客家的大城市。
而其它民系的人,不应该强烈反对,因为对于客家这个民系来说,得到龙岗这块土地不易,也极有必要,如果要将来中国境内不再有一些关于客家的争议,其它民系的人,也应该慷慨地支持客家文化在深圳的发展。一种和谐,应该在深圳这块土地生成,客家民系比中国任何其它民系都更需要深圳龙岗。
只有深圳有条件发展成客家文化的国际化大城市。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