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县白宫人 很多客家人,都会承认 梅县话比较软,好听, 易懂, 那么,以梅县话为标准是理所当然.
hd136302 惠阳客家话和梅州话我都投赞成票,只能单选的话,选惠阳和梅州都可以,我无所谓。对我这个讲桂南涯话的人来讲,它们都差不多。
惠阳客家话要扩大影响力,首先要规范,最好是出版惠阳音字典和词典。
更灰的蓝 实行口音统一有利客家话的传承~
蓝猫 见多识广的人,焉能不识梅县话?
haidexin 唯一的生存之路就是标准化之路,使客家话成为强势语言,并进入高端媒体(地方媒体是达不到最后的目的的),方能收回失地,把客家话发扬光大!
有多少人肯去研究不同客家话的异同?
白话区的人不用研究白话的异同,大家都尽量使用和广州/香港白话接近的语音就可以了。我说客家话标准化不是说大家都不说自己的话了,而是大家在一起时应该相互用一种较为接近的口音交流。
蓝猫 各个县的人才太少,与梅县的远远不能相比。播音员都找不到一个标准的。
有的人可能很会说话,但不一定能当播音员。
梅县话的播音员或者说主持人,文艺人才,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层次(毕竟有几十年的中央地方的广播电视的支持)。而梅州人改讲梅县话一般情况下不会太难,特别是有才干的年青人。
jf01 梅州各县的学生在一起用客家话交流会出现困难,有两个原因。一,学生年纪小,很少有机会接触其它口音的客家话。二,各县的俚语和一些生僻的词汇造成了交流的困难。以本人高一的经历,造成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来自后者。上高二后,大家交流就能做到尽量少说对方不懂的生僻词汇,学生之间用普通话交流的现象就自然消失。现在的梅城话,很少出现俚语和其它生僻的词汇,这是各地客家在一起生活从而对语言的一种妥协的结果。
何苦改讲梅县话?
蓝猫 似乎是希望其它各地的年青人改用梅县口音,但我感觉这个观点不现实。个人比较支持haidexin的意见。
其一:梅县话在现实中并未成为各地通用口语。
梅县话到底是不是客家话的标准?从现实来说,它的地位还没有办法与:广州话在广府话(粤语)、厦门话在闽南语(福佬)、普通话在北方系(官话)、宁波话在江浙(吴语),相媲美。粤语通过粤剧、香港流行音乐宏传;闽南语内部差别不大,主要通过闽南语流行音乐传播(台湾流行歌手大都有唱过闽南语歌);吴语的宏传主要是通过越剧。梅县话的宏传载体就是梅县山歌。
但是,事实上各地都有客家山歌,各地的客家山歌都没有使用梅县话来演唱。梅县的客家山歌,一般听的人又是梅州人多。再说了,客家山歌虽然在客家人内部“意义重大”,是语言宏传的重要载体,但是其“大雅”之程度,实在值得商榷。客家山歌的一个重要特点事实上就是一个字“俗”,正因为它“俗”,所以有了过去传播和受欢迎,通过它的“俗”,继续发展下去也是可以的。只不过由于客家山歌的“俗”,即使“登上大雅之台”,别人也只会当是提供给一个俗物一个展示舞台而已,在本质上客家山歌的“俗”性却不可能改变。
再加上,现在的年青人真能喜欢传统客家山歌的也日益见少。要是改革客家山歌,吸引年青观众,估计也只能向小品剧方向发展。
其二:邯郸学步。
大家向一种方言口音靠拢是可行的,但完全学讲一种方言口音,则是没有必要的。曾见到有些人学讲梅县话,以为是尊重对方,结果,那个梅县人说如果他是讲自己的口音,反而更容易听懂。
“客家话标准化不是说大家都不说自己的话了,而是大家在一起时应该相互用一种较为接近的口音交流。”
建议:
一、目前的台湾创作的客家流行歌曲,虽然辛苦了台湾客家乡亲的创作,然而结果大部分都是“口语化程度太高”的,好不好听,更是大家见仁见智。广府话与客家话有个共通点,就是当口语化时,和文言化时,差别非常大,而客家话的口语化可能比广府话差别还大。至今没有一首以客家话文言音创作的流行歌出现,只能说是客家语言的损失,大家都只注意到客家话的口语,忽视了客家话中天然存在的文言音。现在人们总说客家话是古中原音,然而如果完全用客家话的口语来演唱流行歌,恐怕还并不是古中原音,要结合客家文言音,才是古中原音。像南方方言标志性的“嘅(的)”、“呒(不)”之类客家用词当然可以保留,否则完全使用普通话书面语(的客家音转),客家话又不如直接转用普通话算了,南方方言标志性用词是可以保留,但是客家话的文言音,是天然存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
二、haidexin比方:兴宁电视台有兴宁话节目,比如又在兴宁收视极其火暴,那么梅州电视台是否会因为这样就在自己的频道中增加兴宁话节目呢?
严重反对兴宁话作为客家话的标准!兴宁话有三点因素不能列入客家话的标准:1、兴宁话没有 -m、-p声尾;2、兴宁话的 y声母,即 [j]音,有严重卷舌倾向,这一个特点(跟潮汕地区客家话有点儿接近,但是)不是更广阔地区客家话的共有特点,尤其福建、江西的客家话中没有这个特点(只有广东省粤东部分地区的客家话才有这种卷舌的特点,是粤东部分地区客家话的共通点),所以这个特点不具备广泛代表性;3、部分其它发音不具备广泛代表性,如“汽”、“兴”、“希”、“去”这些发音,与其说是客家话中明显发音特点,倒不如说是有点向普通话靠拢(但是这一特点反而跟福建、江西的客家话有点相近,是闽赣部分地区客家话的共通点)。兴宁话中的部分发音特点,虽然各与闽赣、粤东有相近之处,但是都不具备广泛代表性。同理,闽赣客家话中的没有 ki-、gi-、hi-等声母,也不具备广泛代表性,不能列为客家话的标准。
[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09-4-4 14:1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