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3-2 09: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宵,也叫上元节,是农历春节的又一高潮。请看《福州地方志》:“这一天,福州地方有驾鳌山、舞龙灯、打狮、放花灯、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等等,俳优百戏,煎沸道路。又有以木架彩棚妆演故事,谓之‘台阁’,箫鼓喧阗,至于彻夜。城门不闭,远乡下邑来者通夕不绝。”由此,古时福州元宵之热闹可见一斑。
史载,晋安桥(宋时名“乐游桥”)就因大量东门妇女连臂进城观看舞龙灯而得名。乾隆十八年(1753年)桥上还刻有“乐游古迹”四个大字。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端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福州闹花灯最盛之年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时蔡君谟(蔡襄)守福州,命每家点灯七盏。郎官巷有一诗人叫陈烈,愤然登上鼓楼挥毫题灯:“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泣。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道出了贫苦人民的愤怒。
南宋诗人陆游在《无学庵笔记》中,也给我们留下一则元宵闹花灯的趣事:当时有个叫田登的州官,忌“灯”与“登”同音,只许把“灯”叫做“火”,贴出告示把“放灯”改为“放火”。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谚语一直流传到今天。
福州旧时除了“燃灯”、“放灯”、“观灯”之外,最普遍、最流行的民俗是“送灯”,所以“亲家舅送灯”的童谣许多老人今天还能背诵。福州话“丁”与“灯”谐音。姑娘出嫁第一年,由她的弟弟(没有弟弟由妹妹也行,弟妹都没有则雇人)送达,他们把花灯挂在两根甘蔗的两头,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第二年送“孩儿坐盆灯”,第三年送“状元骑马灯”,究其因大概是祝贺“添丁”讨个吉利罢了。
历史上,福州龙灯在全国是出类拔萃的,清王式金看舞龙灯写道:“宣政街连狮子楼,大航桥上月如秋;阿谁报道龙灯到,惹得湘帘尽上钩。”诗中宣政街是现在鼓楼前,狮子楼在东街口之北,大航桥在虎节路与贤南路之间。据传,福州舞龙灯开始仅在衙门内供达官贵人观赏,后来闽王为体现“与民同乐”,遂在元宵节也动员民间舞龙。民谚云:“高湖龙灯,灯里有灯。”,高湖龙灯之所以遐迩闻名,致胜的法宝是套路多、舞技高。龙灯有“阵地舞”与“迎街舞”两种,元宵之夜,龙灯从你门前经过,只要你燃一小挂鞭炮,他们就在你门前舞开,“龙抢珠”被认为是个非常吉利的兆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