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71|回复: 2

客家文化創新與產業轉型動力:以南庄地區民宿經營與競爭策略為例(作者:李威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7 12: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文化創新與產業轉型動力:以南庄地區民宿經營與競爭策略為例
李威霆
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Dynamic Analysis on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B&B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on Strategy in Nanzhuang Area (Miaoli)
by
Wai-Ting Le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National United University
datoyu@nuu.edu.tw

壹、前言
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 2007)估算,觀光休閒事業在二十一世紀已成為一個龐大且快速成長的全球性產業,其產值亦伴隨著各國的經濟發展呈正向的成長:旅遊支出自4.21兆美元成長至8.61兆美元,觀光旅遊產業對GDP 貢獻率將自3.6%增至3.8%,其就業人數將自目前1.98億人增加至2.5億人。國內學者也指出旅遊業的發展不僅可帶動國家經濟成長並將提供許多就業機會,且觀光的發展將是一個國家國際化與現代化的指標(Lee & Chang, 2008)。而民宿事業可說是最能結合地方文化特色的觀光要素。根據觀光局「二十一世紀台灣發展策略」,民宿的經營模式不應再只著眼於傳統上的經營,而應以突破性、創新性思考來進行,使民宿文化可以發揮產業橋接作用,讓本土文化、生態、觀光、社區營造得以成為四位一體的互利共生結構。
台灣因特殊的地理環境,擁有豐富而多樣的人文與自然資源,發展觀光具有雄厚的潛力;近年來之觀光策略,除吸引國外人士來台觀光,亦鼓勵國人進行國內旅遊以提昇國民生活品質。政府於1998 年開始實施「隔週休二日」,2001年更進一步實施「週休二日」,使多數民眾擁有充足的休閒時間;連帶也帶動桃竹苗地區客家聚落的文化產業復興(如三義木雕、公館蠶絲、南庄民宿)。此外,現代資訊與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也使國人更易取得旅遊資訊。在政府「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政策引導下,間接也為苗栗地區帶來文化觀光的發展契機(李威霆,2008)。另一項影響國內旅遊產業的變數是1999年「928大地震」之後的災後重建;許多山區聚落在重建過程中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展現新的人文風貌,也成為新的觀光景點,而結合地方文化的民宿更標誌著台灣旅遊文化的新特色。南庄的民宿即在此一脈絡下發展成為具有指標意義的苗栗特色民宿地區。據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台灣地區函報民宿家數在200712月為3,252家,至200811月份增加至3,261家,顯示民宿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中。近年來因旅遊人次不斷地增加、民宿業需求日漸提昇,民宿業被視為蓬勃發展的服務業,但隨著許多業者競相投入,相對也造成了民宿業競爭環境的激烈化。在競爭者眾多造成經營不易的情況下,如何有效運用相關資源,結合環境條件或進行跨業策略聯盟以增加競爭力,同時又能避免惡性競爭,無疑是民宿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國內觀光資源的開發與管理未必都能有效利用在地觀光資源從行銷的角度作有效的執行。由於外在競爭環境愈趨複雜與惡劣,所以現階段許多企業都已無法僅憑本身的既有資源進行單打獨鬥式的競爭,故同質或不同質企業間的合作也就因而產生,其中「策略聯盟」(strategic alliance)是目前廣泛被運用的一種企業合作方式。由於採行聯盟策略時,企業只要專注於核心事業,便可利用策略聯盟做橫向或縱向的整合,充分發揮快速性、互補性及綜效性等效果。使得企業能在更迅速、風險更小、投資更少的情況下獲得所需的資源,增強本身競爭能力,達到最終獲利目標(Barney, 1997)。國內的民宿業者基本上都屬於較小規模的營運單位,在人員訓練、旅遊產品推廣,及管理與專業能力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導致長短期營運的規劃往往無法落實。此外,民宿經營者大都缺乏專業之經營能力又無相關單位輔導,致使從業人員皆以副業方式看待之,導致部份民宿經營者往往只追求眼前的利潤,或對民宿事業的經營理念不清楚、對自己所擁有的內部資源,致使經營規劃上降低了效率、缺乏特色,漸漸地喪失了競爭優勢。而經由民宿業者之間策略聯盟的合作方式,透過聯盟合作所產生的力量可讓參與聯盟的民宿之間相互補足某種程度上的缺陷,這對於民宿在獲取利潤,增加市場佔有率的追求上,不外乎是項極大的助力。而且民宿也可經由聯盟的資源交換的過程,發揮取長補短的功能,以達成在財務上降低成本,增加顧客滿意度,創造績效,增加本身競爭優勢的策略目標。
雖然策略聯盟可以獲得策略綜合績效、交換資源以取得競爭優勢,但由於不同民宿之間有著不同的屬性以及文化差異,加上聯盟成員之間可能缺乏信任等問題,有時不但使得策略聯盟成員未能達成預期目標,更可能導致整個策略聯盟組織的崩裂;從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中指出,策略聯盟雖有助於績效的提昇,但其中失敗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統計,全球各行業採行策略聯盟的成功率平均約為百分之40%,可知聯盟並非易事,每一個成功的聯盟背後都有其成功條件及關鍵因素存在。無論如何,同業競爭與異業結盟就像兩股相互拉扯的重要力量,其結果或多或少將決定地方產業的整體發展方向與興衰之勢。以南庄地區民宿競爭與經營策略為例,或許可用來解釋客家文化創新與產業轉型的內在動力,提供一個來自產業內部觀察的經驗註腳。
貳、研究動機與目的
國內對於民宿產業的研究文獻,多屬個案研究或全局研究。個案研究的優點在於能透過各別民宿的經營策略深入解析觀察變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連與成因,但缺點是難以根據研究所得推論全局。至於全局性的研究能夠在較宏觀的政策影響層面提供分析的架構,據以印證國內民宿產業的整體發展,但缺點是無法深入了解個別民宿的特點與差異。相對於這兩種觀點,本研究採取中觀層級的尺度,一方面配合田野訪談進行個案研究,另方面也透過業者的動態競爭策略分析,建構以整個南庄地區為規模的分析架構。透過民宿產業的文化行銷與競爭經營策略,或許能建立一個較一般性的文化產業競爭模式。而此類模式的建立,對於文化創新與產業轉型的動力學研究,應具有關鍵影響。
筆者於2007年起任職於苗栗聯合大學,期間多次帶領學生於南庄地區進行田野調查,了解到族群文化在民宿休閒產業中所具有的競爭優勢,不僅可為地方帶來商機,還可讓大家欣賞南庄的優美、感受到不同於都市生活的文化體驗。在進行地方產業與族群聚落發展的研究過程中(2008客委會補助研究案),更發現學界針業南庄地區的產業與社會概況所做的研究極為缺乏,所以希望藉由對南庄民宿策略聯盟實例之探討,深入探討多元族群特色(包括客、閩、平埔、賽夏、泰雅)融入地方休閒文化產業之可能性,及其在經營上可能出現的干擾因素(競爭與合作因素)。透過理論與文獻回顧、深度訪談、參與觀察等民宿業者策略聯盟經營方式之探討,以掌握地方休閒文化產業發展中的競爭模式。文化產業內的競爭模式,可能影響總體文化建設的成效,甚至影響城鄉差距與地方發展策略,因此相關問題的釐清具有重要的政策參考價值。本研究將深入探究南庄民宿業者策略聯盟的特性、影響業者策略聯盟整體績效之因素構面:包括整體形象塑造、競爭規模、經營管理策略、應變策略、加盟績效、聯盟整體績效之影響關係等議題。同時修正既有之競爭理論,以分析南庄地區民宿業者之策略聯盟運作方式、以及影響其聯盟整體營運之因素。最後,本研究將針對產業競爭模式與聯盟方向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民宿業者和地方政府作為行銷策略與政策檢討之參考。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及動機,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民宿業者的經營策略、資本配置、競爭與防禦能量,以及消費者的住宿動機、消費特性、住宿滿意度、忠誠度。主要探討的問題焦點如下:1.目前民宿所提供的服務可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2.民宿的服務品質如何影響顧客滿意度。3.民宿的顧客滿意度如何影響顧客忠誠度。4.顧客滿意度與業者經營策略之間的關連。5.個別民宿業者的創新策略如何牽動彼此間的競爭?6.競爭過程中(包括攻擊與防禦)的成本及其不可逆構面。7.南庄民宿核心資源與其所採取之經營策略及應變策略之關係。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擬定八項流程如圖1-4所示:
圖1-4:研究流程圖
?、文獻探討
一、關於民宿產業
食宿是旅行中最基本的需求,其中又以解決住宿問題最為遊客之所需。一般旅客不外乎是投宿旅館或親友家。但在旅遊旺季之時,旅遊景點的旅館飯店常不敷使用,也因此讓旅客轉而投宿附近的民宅中,這種投宿民宅的風氣演變成為今日的「民宿」(歐聖榮、姜惠娟,1997)。民宿的存在與經營在台灣早已行之有年,過去大部分觀光地區遊客住宿的需求,一向是由旅館業者提供,但遇假日或旅遊旺季時,遊客遽增常會造成觀光地區住宿設施不足、供不應求的窘況;便出現以當地民宅房間短期出租的情形,這是台灣民宿的雛形。但長久以來,在缺乏相關法令管理下,服務品質一直有良莠不齊的問題,從基本的安全、清潔、衛生,到硬體設施、軟體服務,皆有相當大的差距。直到《民宿管理辦法》於20011212日正式出爐後,民宿才邁入新的紀元,不再是遊走於法律邊緣的違法營業場所,業者也能遵循合法管道取得一張合法的營業登記證。
(一)、歐美與台灣民宿的起源與發展
國內近二十年前開始有民宿誕生,但一直到近年來才開始蓬勃發展。政府在訂定民宿管理相關辦法之前,亦曾派員至他國考察。據文獻記載,民宿的發展最早起源於德、澳,後來則在英、法、美等國流行,亞洲地區的日本民宿發展亦相當完善,除以企業化方式經營,政府更以全國性的觀光開發計畫來輔導業者(潘正華,1994)。相較於台灣民宿,這些國家的民宿擁有較長的歷史背景、較完備的制度、法規辦法及成熟的市場。觀察這些地區的民宿發展原因,可發現多以自有住宅「兼營副業」的方式開始,但發展背景卻因為各國民情及地理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紐澳因為農業的推廣,多以農莊民宿為主;歐美國家則為因應自助旅行者而多以B&BBed and Breakfast)的方式提供民宿;日本則是以結合了溫泉的民宿最為著名(詳見表2-1)。至於台灣的民宿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在相關法令上除《民宿管理辦法》外,另有土地法、消防法及建築法規等,與英、法、日等國的相關規定頗為相似(楊永盛,2003)
表2-1 歐美與台灣發展民宿特色
國家及區域
發源區域
發展主因
營運特色
德國
阿爾卑斯山區
天候因素(山中民宅成為登山客之避難所)
近15 年來湧入大量觀光客,使各地皆有組織化經營的民宿業者。
紐澳(紐西蘭、澳洲)
紐澳是畜牧王國,以農家或農莊為單位發展至全紐澳
農家利用空出來的房間稍加整理,讓想體驗畜牧農場生活之旅客可以住宿
無統一管理機構,經營者自行加入組織,有手冊供遊客參考,民宿以西澳最多也有為遊客提供休閒活動如騎馬等。
北歐(丹麥、荷蘭)
散佈的農莊
1地廣人稀住宿不易
2天候因素(有永夜永晝現象)
以農場體驗為主,喜歡住宿停留較久的旅客約3-5日為佳。
英國
鄉間
1政府為保護傳統歷史建築
2民宿業者為善用空閒的房間
房間通常相鄰,或在同一條街上屬集中式的民宿。
美國
多分布於美國中西部,是拓荒下的產物(又稱為Inn)
為解決鄉間過剩的觀光旅客住宿所需
以北加州的農舍鄉村宅院最著名屬分散式民宿房間,由屋主自行經營,行銷上有專門介紹屋內設施聯絡方式的手冊或圖書發行。
日本
1.?? 濱海的伊豆半島
2.?? 滑雪聖地白馬山麓
1溫泉地帶
2山間住宿的需求
以北海道和本州的北部最多,又可分為和式與歐式兩種。結合當地季節資源,營造出各自的特色,並維護文化遺產。
台灣
1.?? 農村及原住民聚落
2.?? 森林遊樂區
協助原住民經營農宿,解決山區旅客住宿之問題
由屋主自行營運,多以副業方式經營,並結合農業或各地觀光特色,位在郊區,提供旅客休憩之住所。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參考林梓聯,2001;姜惠娟,1997;潘正華,1994;張月季,1992)
國民旅遊的需求,不但可促進城鄉交流、提高當地農民所得,更有助於延續農業生產資源。在民國八十一年起由農委會及省市政府持續推動「規劃及建設辦理休閒農業每年五至十處」計劃,將原來生產導向的初級農業產業,轉變為利用農村資源提供觀光休閒三級產業(羅光達,1996)。休閒農業也依提供的遊憩活動項目不同,而發展出:1.觀光農園、2.市民農園、3.休閒農場、4.農莊民宿、5.休閒漁業區和娛樂漁業、6.休閒林場等不同型態之農業型態(林梓聯,1999、江榮吉等,1994)。無形之中農民為了因應多角化的發展,及提高所得,紛紛加入了結合生產與休閒活動的「休閒農業」,此後民宿業更將農業、農民、農家和農村融為一體。但是這種合併了服務業生產的經營範疇,實際上已超越了傳統的農產業,對有意從事休閒農業經營的農民業者而言,是生疏而有困難度的事(鄭健雄,1998)。民國八十七年國內開始實施週休二日後,各地方政府努力帶動國內旅遊風潮及推動十二項節慶,國人日益重視休閒活動,國民旅遊已成為國人生活之一部分(交通部觀光局新聞稿,2002)。許多不同類型的休閒農業蓬勃發展,其中又以民宿業獨占鰲頭。另一方面,因國內?郊地區偏遠,飯店旅館甚少設立於此,加上遊客訂房困難一宿難求,商業性的「民宿」因應而生並且迅速增加(陳清淵,2002)。
大量民宿的設置,管理問題也相繼產生;交通部於是在民國90年12月12日發佈《民宿管理辦法》,
以加強輔導農村民宿業者合法設置為要務,並提供多方諮詢服務、建立評鑑、分級與認證制度,提升民宿經營管理品質(林万登等,2003)。使國內民宿有更健全的發展空間,民宿的提供形式不再只是農地中的農舍,也開始出現頗具特色的民宿。另為提升民宿經營者的服務水準,觀光局也辦理「民宿經營管理研究習班」邀請專業人士講授民宿經營理念、特色餐飲、行銷推廣與衛生安全等基礎課程,以加速民宿合法經營,確保遊客消費保障。截至九十三年四月底止,已有十八個縣市擁有合法民宿,合法家數達488家,由函報現有家數的數量可看出未來合法民宿的家數仍在持續增加中。在競爭越來越強的民宿業,為強化民宿本身的競爭優勢,並且滿足遊客的基本需求,民宿必須具備提供遊客服務的基本條件(邱湧忠,2002)。現今民宿業者已不再單單提供一張床舖,或是?村環境;為了能長久經營,民宿本身的實體特色,地點優勢、良好的形象、成功的通路及正確的產品定位(鄭健雄,2001),成了民宿業者應該所關注且實際用心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2: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民宿的定義與類型
民宿之發展因各國風俗習慣不同而有差異,最著名的是B&B的住宿模式,而國外對民宿亦無統一的說法,如北歐稱「Husrom」、法國稱為「Gites d’etape」、德國稱「Pensionen Gasthauser Fredenzimmer」,在義大利稱「Pensao Locandec」或「Camere Libere」,在英國稱「B&B」,美國則稱「B&B」或「Inn」,日本稱「Minshuku」,其意義皆是由主人提供住宿的旅遊體驗(欣境工程,1990;鄭健雄,1998)。國內學者郭永傑(1991)認為民宿係「一般私人住宅將其一部份居室出租予旅遊人口,以『副業方式』經營的臨時住宿設施;其性質與普通飯店、旅館不同,除了能與旅客交流認識外,旅客更能享受經營者所提供當地之?土味覺及如在『家』的感覺」。韓選棠(1994)亦將民宿定義為「一般個人住宅將其一部份居室,以副業方式經營的住宿設施」。姜惠娟(1997)則認為「在海濱、山村或觀光地,可供不特定或多數旅者住宿之設施且有執照者,提供當地特產自製料理有家庭氣氛,其勞動力以家族,顧客自我服務為主是為民宿」。林宜甲(1998)在民宿的定義上將其歸納出三個部分,一為民宿的定位,二為營運組織上的人力,三為如何與鄰近環境的資源結合等三個項目。若依《民宿管理辦法》(2001),民宿是「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野生活之住宿處所」。因此,民宿之共同定義主要是依其經營方式、住宅空間、地理資源特色,由房舍主人為遊客提供一處,但不一定包含餐點在內的住宿服務(詳見表2-3)。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所謂民宿應係房屋主人利用自宅空閒的房間(可以是整棟或分棟之房舍),以家族經營方式,提供旅客體驗鄉野生活住宿場所;其性質有別於商業化和專業化的旅館,所提供的是具有地方色彩及家庭溫馨的住宿環境。
表2-2國內研究者對民宿之定義(資料來源:謝旻成,1998)
研究者
民宿之定義
何郁如、湯秋玲
(1989)
以民宅內套房出租給予遊客投宿而未辦理事業登記,又實際從事旅館業務者,稱之為民宿。
鄭詩華
(1992)
日本民宿組合中央會之正會員資格:民宿是指在海濱、山村或觀光地,可供不特定或多數旅者住宿之設施且有執照者,提供當地特產自製料理有家庭氣氛,其勞動力以家族為主,以顧客自我服務為主。
郭永傑
(1991)
民宿係一般私人住宅將其一部份居室出租予旅遊人口,以「副業方式」經營的臨時住宿設施;其性質與普通飯店、旅館不同,除了能與旅客交流認識外,旅客更能享受經營者所提供當地之?土味及如在「家」的感覺。
台灣省旅遊局
(1994)
民宿是一種借住於一般民眾住宅的方式,所以它不是專業化和商業化的旅館。
潘正華
(1994)
民宿之主體是指農民利用其農宅空餘之部份房間,將整棟或分棟之農宅出租予旅客暫時居留的行為,而民宿之客體即指旅客投宿於民宅的行為。
韓選棠
(1994)
一般個人住宅將其一部份居室,以副業方式經營的住宿設施。
羅惠斌
(1995)
一般為趣味旅遊目的如釣魚或觀光地區個人經營之迷你旅館,或利用空房間供旅客投宿謂之民宿。
林宜甲
(1998)
1.民宿必須先定位是否是旅館業。
2.管理經營上須有組織。
3.民宿事業有結合周邊資源,不管是自然的、人文的資源或本身具資源特色。
交通部
(2001)
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野生活之住宿處所。
民宿尚未有等級之分,但據吳乾正之說,未來民宿可能分為「陽春民宿」、「優質民宿」、「豪華型民宿」、「別墅型民宿」幾種等級,讓民宿比照飯店有選擇的指標(《聯合報》,2004)。國內學者對於民宿的分類主要是根據族群文化特色、休閒型態與自然景觀型態來區分(參見表2-3所做整理)。在本研究中,為區分民宿業者之競爭策略及其與消費端反應之反饋關連,將以業者的經營心態作為區分標準。具體而言,可分為「營利取向」與「人文取向」兩種民宿型態(參見本研究依變項之相關說明)。
表2-3:民宿分類研究比較資料來源: Yahoo奇摩知識
學者
民宿分類架構
鄭詩華(1998)
1農園民宿2海濱民宿3溫泉民宿4運動民宿5傳統建築民宿6料理民宿7西洋農莊民宿。
張彩芸(2002)
1原住民部落民宿2農特產品及產區民宿3自然生態體驗民宿4藝術文化民宿5景觀特色民宿。
顏如鈺(2003)
1景觀民宿2原住民部落民宿3農園民宿4溫泉民宿5傳統建築民宿6藝術文化民宿。
李亞珍(2004)
1觀光風景區民宿2原住民山村民宿3休閒農業區民宿。
江冠明(2006)
YAHOO部落格-民宿學苑
1另類空間的營造2地方人文空間的美感3原住民文化意象空間建築4台灣老建築風格5現代別墅風6現代農村別墅風7閩東砌石建築群8金門閩南古厝民宿的簡略的劃分。
二、南庄地區文史概況
(一)南庄鄉人文地理與族群分佈
  南庄鄉位於苗栗縣東北隅中港溪上游,面積165平方公里,人口約13千餘人。本鄉西臨三灣鄉、獅潭鄉,南接山地鄉泰安,北臨新竹縣北埔、峨眉兩鄉,東接新竹山地鄉五峰,由此可以看出,南庄鄉的地理位置相當特殊,其座落於客家文化與
泰雅族文化的交界地帶,是兩大文化群的中介區,加上本身是南賽夏族最重要的集結地區,這導致致南庄鄉有著相當豐富的人文活動與產業結構。客客家先民對於南庄的拓墾歷程,大致可以分為
圖2-2、本研究區域位置圖
資料來源:施雅軒(2004)
兩個系統:一支循中港溪逆流而上,從竹南、頭份份、三灣而到南庄,另一支從頭前溪流域跨越北埔、峨眉來到南庄,兩支在南庄匯集,產業型態清楚反應在南庄發展史上,這也是南庄地區做為客家研究的特殊意義(施雅軒,2004)。歷史上,本鄉開墾時間相對較平原地區晚,據《苗栗縣誌》記載,清朝期間粵人始自斗換坪進入本庄田尾(今田美村)著手開墾,民國十六年「田尾公館」設立,招募漢人向南開發,自此漢人絡繹移入墾殖,南庄地名就因由田美向南開發的村莊而得名。
  南庄全區之觀光資源極為豐富。在人文景觀方面,主要以寺廟建築、客家文
圖2-3、南庄地區的
3D
地景模擬(疊合航空照片)
資料來源:施雅軒(2004)
化、賽夏、泰雅原住民文化為主,並以獅頭山勸化堂、南庄老街、八卦力原住民部落、向天湖賽夏部落及石壁、鹿場部落為主要據點;在農牧景觀方面廣佈全鄉,主要特產包含甜柿、桂竹筍、一葉蘭、金花石蒜及高冷蔬菜,並有隨季節變化之油桐花、變葉木及櫻花、李花、桃花等花卉,另因本鄉水質清澈常年不斷,鱒魚養殖亦為本鄉重要特產;在自然景觀方面,本鄉由124縣道、苗20線、苗21線貫穿其間,
沿途青山連綿溪流蜿蜒,造就蓬萊溪自然生態園區、大坪原始林、二坪月球石、東河石壁雄風、獅頭山特殊砂岩構成之巨型岩洞地質等天然美景,造就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庭園咖啡。此外南庄鄉擁有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及高山大河孕育,再加上庭園咖啡、優質民宿及休閒農園的地點,成為體驗山居歲月悠然生活最佳選擇。
漢人對南庄的開發開始於嘉慶十三年(1818),接著梅縣人黃祈英、張人滿、蔡細滿等人率族入墾,道光六年(1826)中港地區發生械鬥,黃祈英率南庄地區住民聯合粵籍居民參與其事,驚動朝廷派軍鎮壓,追拿黃祈英等人,而繩之以法,並且將漢人逐出南庄,田園歸還原住民管理耕種。足見,早期南庄幾乎是原住民族最多。滿清政府對南庄有計畫的拓墾,到了光緒十二年(1886)以後,當時的台灣巡撫劉銘傳貿施招番歸化政策,各社原住民陸續歸化,漢人也陸續進入南庄開墾。以族群分佈而言,平地漢人多數居住在較平坦的地方,質施農耕,經營買賣生意。本鄉九村中,員林、南富、田美、獅山、東、西村、南江等七村,絕大部份為客家人居住之地,少部份散於蓬萊,東河二村。
本區原住民多依山而居。其中,泰雅族原分佈於風美村及石壁部落,因民國五十九年芙安颱風及六十二年的艾爾西颱風造成地層滑動和對外交通中斷,政府為照顧居民生活,於民國六十五年,將風美村原住民遷往南江村東江新村,山區裡唯一的一所小學鹿場國小,也在同年廢止。風美村也併入東河村。賽夏族人口數,在台灣九大族中,比居住在蘭嶼島的雅美人略多,僅有五千餘人,目前居住於苗栗縣境者,稱為「東河群」,以南庄鄉的東河村最多,南江村、蓬萊村次之,另有散居於東村,西村者,如大屋坑一帶。至於向天湖的原住民約在四百多年前才由東河移入,以後漸有增加。台灣光復之初(1945)有六十餘戶,近年來因交通、就業不易和社會型態改變,居民外移人數頗多,目前僅存三十餘戶,人口數約有200餘人,但南庄仍是賽夏族最大的部落。賽夏族早期因受泰雅族人多勢眾的壓力,又面臨漢人往山區墾殖,所以活動空間狹小,其固有文化消失也極為迅速,現在二年一度的巴斯達隘祭典(矮靈祭),可說是賽夏族保持最完整的祭儀文化。
(二)南庄地區經濟概況與社會變遷
康熙二十一年(1681)後龍、新港、中港社山胞參加北部平埔族叛變,為躲避討伐的殺戮,而至田尾、南庄,是為南庄賽夏族。南庄的開發始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當時有廣東人黃祈英到田尾(今田美)、獅山地區開墾,為開發南庄地區的先頭部隊。當時三灣、南庄等地,為賽夏族原住民所盤踞,三大頭目各擁其地,自成一方霸主。道光六年(1826)清廷政府為了鎮壓變亂﹝中港械鬥﹞而將漢人趕出南庄,田園歸還山胞管耕,使南庄地區的開發陷入停頓,田園再度荒蕪。道光十二年(1832)漢人與賽夏原住民議和,在田尾、田厝等地再度開墾。同治年間,台灣開港貿易,海運大開,清廷一改「棄地禁墾」而採「開山撫番」的政策。同治十二年(1873)清廷在台設墾務局,開始台灣之林業管理。日本治台(1895) 後,台灣總督府於民政局殖產部下設林務課,主辦林業業務。1903年於大湖方面開始人工造林,以適合土質的樟樹為主,兼取採製樟腦的功用,並置樟腦局,辦理樟腦製造事業。到民國元年(1912)開始配以相思樹、馬尾松。其後廿年間,日本政府大都以松木、櫸木、桂竹為造林之大宗。至民國四十年間,南庄鄉境內丘陵樹種之繁、林相之多蔚為奇觀。工礦發展亦有相當規模,早期(據民國三十九年統計)係以自產煤炭為主要能源,南庄鄉因為位於含煤層帶上,早年的煤礦業十分興盛,人口近三萬人,街上酒家茶室十餘家,戲院也有三家,煤礦分別位於八卦力煤田及南莊煤田區域內,但近年來因開採成本過高,加上市場逐漸衰退,已停止開採。林木也失去採伐的經濟價值,復因土地貧瘠、可耕地少,導致南庄人口外流嚴重。
近年來,南庄運用天然景觀和名勝古蹟開發休閒產業,成功帶動了地方經濟復甦。隨著南庄鄉劃入國家風景區,電視雜誌報紙等媒體密集報導,一時之間國人對南庄產生了高度興趣,假日進入南庄的車輛絡繹不絕,庭園咖啡、民宿、小木屋如雨後春筍般開設,帶動了休閒旅遊事業的興盛,也成為民眾假日休閒的絕佳選擇。目前南庄地區正歷經重大轉型,從街景、地貌、乃至整體文化氛圍,正試圖超越傳統對於客家區域的想像(耕讀傳家的山區農村);在南庄地區可以發現,除了耕讀傳家的印象之外,還有相當豐富的經濟活動在底層進行。從遊客的角度觀之,民宿業者如何強化自己本身的競爭力、結合在地文化塑造新形象,是值得細究的問題。
依行政區之劃分,南庄鄉總共包括九個村,總戶數為 3,856戶,總人口數為 11,292人。其中以東河村及蓬萊村因地理位置優越之故,觀光資源最為豐富,境內皆有原住民民宿村的設置。以蓬萊村為例,其族群人口組成(參見下表內)大致如下:蓬萊村共有398戶,居民人數為 1,138 名,其中男性為 663 位,女性為 475 位,在原住民共計有579人,其中平地原住民為557人,山地原住民22人。原住民人口約佔本村人口二分之一。相關人口分佈資料可參見下表[1]
表 2-4 南庄鄉總人口、總戶數、原住民人口數 (2008年8月)
村里
名稱
戶數
人口數
平地原住民人口數
山地原住民人口數
合計
合計
合計
田美村
385
583
476
1062
17
5
西????? 村
295
442
385
827
70
1
東????? 村
508
820
645
1465
73
1
東河村
448
725
534
1259
884
46
南江村
554
956
775
1731
459
58
南富村
449
725
618
1343
6
1
員林村
420
738
584
1322
4
0
獅山村
399
622
523
1145
21
1
蓬萊村
398
663
475
1138
557
22
合計
3856
6274
5018
11292
2091
135
資料來源:南庄鄉戶政事務所網站[2]
由於南庄鄉僻處山區且地廣人稀,經濟發展十分有限,但自然資源相當豐富;全鄉面積共165.4938平方公里,農地有1,736餘公頃,林地約9,000餘公頃,但因森林常遭盜伐及土地開發利用,面積正逐年減少。正因如此,本鄉除早年林礦業發達,目前都以農牧業為主。南庄鄉耕地面積雖不小,但因人口外流嚴重,從事水稻耕作人數逐年減少,除南富、員林兩村,部分水田均已轉作。休耕面積達3465餘公頃,其中山地保留地占1598餘公頃(以種植杉木、桂竹為主),油桐和雜木次之,本鄉苗圃計有60餘公頃,育有各種優良木苗,供應各地綠美化。此外,為有效利用山地的保留地自然生態景觀及配合農會的各式農事班,在保留區內輔導農民栽種香菇、蔬菜、花卉、草石蠶、山藥、一葉蘭等農產品。家政班則以副業方式從事畜牧,並以種植雜糧為主,讓保留地內耕地不至於荒廢。
二、??????? 核心資源理論
表2-7 核心資源的定義
倡導學者
核心資源的定義
Prahalad & Hamel(1990)
一群科技與技能的綜合體,是組織中學習成果的累積,尤其對不同產品技能與整合不同技術方面的累積,目的是提供顧客特定的效用與價值。
Leonard-Barton(1995)
為員工的知識與技能、實體技術系統、管理系統及價值觀和規範組合。
Lei,Hitt & Battis(1996)
一組定義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創見,潛在影響公司開創特有的策略性成長機會,累積公司的資產、技能與啟發,並轉化成新的產品與新的流程。
Mirabile(1997)
指企業所具有的能力與優勢,可讓企業表現更好,藉此發展產品與服務顧客。
Javidan(1998)
將知識與技能分享在事業單位間,並可整合、融合為事業單位間得的競爭力。
John & Harriso(1999)
經驗、知識、系統的綜合體,企業將經驗、知識、系統從一個事業單位轉移至另一個單位,比其競爭對手運用更少的成本、時間創造或拓展更多的資源及資產。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核心資源的理論自1950年代開始發展,並廣為企業界重視,近50年來仍持續的發展,國內外的學者對於核心資源的定義、分類、準則,都各有其獨特的見解及定義。此一概念最早出現在1950年代,當時被定義為一個企業組織中最重要的資源。Selznick(1957)曾提出「獨特能力」的概念,強調企業中的規範是決定企業特殊能力的要件,隨後Ansoff(1965)則主張:要了解企業的獨特能力,須先分析企業的優勢和劣勢,並審查企業本身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Andrews(1971)更進一步將獨特能力描述為「吸引顧客的能力」,強調企業不只將技能和資源結合,更藉以有效率製造出核心產品。晚近的學者Prahalad & Hamel(1990)實際研究、整理了這些觀點,並將其運用於實務分析上,才正式提出「核心能力」這個概念。此一概念旋即被廣泛採用。(各國學者的定義見表2-7所做歸納)
本研究引入核心資源理論,主要希望釐清:對於民宿產業經營者而言,究竟如何利用稀有的核心資源形成競爭策略?此一思考脈絡主要是鑒於許多學者均已指出競爭策略與資源特質之間的關連。如Grant(1991)便認為市場的競爭優勢源自「可持久性」(指商譽、人力資源等可經由再投資而補強延續的資源)、「非複雜性」(指競爭者無法以自行累積的方式來得到相同的資源與能力)、「非轉移性」(經由交易成本的提高使競爭者無法從市場獲得這些資源和能力)和「不透明性」(企業的競爭優勢是由許多資源能力組成,競爭者在進行策略複製時將無從得知企業的優勢能力與資源何在,因此無從模仿)。Grant因此主張企業應善用資源與能力,並轉化為實際可行的策略。圖2-7可說明資源基礎與策略制訂過程。
圖2-7:
資源基礎的策略分析架構 資料來源:Grant (1991)[3]
Grant的資源基礎策略分析架構中可看出核心資源與經營策略的關係:任何經營策略都必須依照企業體所擁有的資源基礎及核心能力來制定,因此核心資源是決定經營策略的基礎,也是獲得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Grant, 1991)Grant進一步提出維持核心資源的方式包括:1.替代性投資(replacement investment)2.升級(upprading)3.協調(harmonizing)4.擴展相關多角化的資源(藉以延伸產品範圍)5.購併互補性資源。Wernerfelt1989)的研究則認為企業可以有三種方式發揮資源的運用效率,包括:1.獨立應用(independent application)2.成對應用(paired application)3.特別應用(customized application)Wernerfelt所謂「核心資源的維持」,其實也就是Grant所謂的競爭優勢。Barney(1991)則認為公司永久性競爭優勢,在於公司所擁有的異質性與不可移動之核心資源,這些資源具有:1.有價值性(valuable):這是指在執行某一特定策略時,是否能增進效能與效率。2.稀有性:指現有或潛在競爭者需要此種資源,但並未擁有它。3.不可模仿性:無法完全模仿。4.不可替代性:企業沒有可替代的策略性相當資源,所以企業可取得競爭優勢。Barney(1991)認為這些資源有助於公司執行策略,其理論強調改進效率與效能的資產、能力、公司特質、資訊與知識,並提出三種資本的分類:1.實體資本:指公司所使用之技術、廠房與設備、地理區位及取得原料之能力。2.人力資本:指公司內部員工之訓練、經驗、判斷、智能及人際關係。3.組織資本:指公司的正式呈報體制、正式與非正式的規劃、控制及整合系統、內部成員間及其與外部環境間的非正式關係。國內學者吳思華(2000)亦主張企業競爭力的強弱取決於其是否能建立核心資源。資源可分為資產與能力:前者指企業所擁有或可控制的要素存量,又可分成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後者為企業建構與配置資源的能力,包括組織能力與個人能力。綜合以上看法,「核心資源」的概念至少有助於區分以下四個層次的資本運作(參見下表):
表2-8:以核心資源為作民宿業的整理
資源種類
資源內容
實體資本
成立年資、地理區位、資本額、營業額、民宿類別、民宿規模
人力資本
經理人專業能力、經理人領導才能、員工年資科系、員工人數、員工年齡
組織能力
教育訓練、策略聯盟及異業聯盟、網站設置及電子商務使用
組織網絡
分由幾個指標如:民宿、旅館、餐廳、國外旅行社及風景遊樂區的合作
資源來源:本研究整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結

綜上所述,本研究嘗試提出一個「CORPS核心資源運用模式」。這特別是針對內部管理所提出的五個要素思維模式:

1. C(Clients):民宿服務的對象為何?主要客戶群在哪裡?民宿如何為客戶設計的旅遊活動行程?如何將旅遊資訊傳遞給客戶?如何去接觸及服務客戶?

2. O(Operations):民宿擁有許多的資源,產生旅遊活動設計、規劃、服務、效果及價值,這中間的過程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實質的運作過程,從活動的規劃設計、廣告、行銷等一連串的通路管理;另一個層次是民宿內部的各個部門,由各自責任歸屬、各部門的管理及策略程序,都屬於此一作業範疇。

3. R(Resource):指財力、物力資源。民宿的財務資源一部份來自業者或股東的投資;一部份來自民宿的營收,這些資源的獲得、利用,尤其是財力的提供者對公司產生興趣及信任是很重要的。

4. P(Participant):民宿業業務的參與者包括業者、管理者、員工、領隊、導遊、客戶等,每一個人對民宿都有不同的想法,所追求的目標和理想也不盡然相同,對民宿的期待也因人而異,所以管理者的任務必須使參與者相互之間能配合、互補、發揮良性的互動。

5. S(Service):業者對客戶提供甚麼服務,觀光局對民宿業提供的服務內,都相當清楚,從住宿、用餐、交通車輛、導覽、證照手續、安全照顧、都十分詳盡,但有時提供的服務定義與消費者的認知仍有差距,例如遊客選擇民宿是否只要求吃好、住好、平安歸來便可?是否有更高層次的動機與需求?

除了CORPS分析模式外,民宿管理者尤為成敗核心,故本研究將著重探討其如何根據CORPS模式與內外環境互動、傳承、提昇管理能力,並隨著民宿核心資源之不同來調整自己的角色。尤其在核心資源的思維下,業者應該不斷反問自己:「我憑甚麼能與其他民宿業競爭?」如此才能提昇優勢與專長能力。在此,專長能力也是「核心資源」之一環,這可能是旅遊流程中的某一項工作(例如有特許能力、專營包機業務、特別的經營效率、優質的服務等)。經營民宿須具有多項能夠互補的核心資源並整合在一起,各個核心資源才會有最大的價值,也才能讓民宿的經營策略得以發揮最大的作用。

肆、民宿業者的經營策略與競爭張力

一、經營策略的類型

根據前述核心資源理論,任何一個飯店或民宿擁有的資源都有一定的極限,而一個成功的企業,必然是因其能妥善運用既有資源。要能有效運用資源就必須有一套整體思維(包括未來發展方向、發展目標、採行適當的經營作為),這些思考與相應的決策就是「策略」(strategy)。事實上,「策略」一詞起源於古希臘字strategos,原意是指戰場中將軍用兵之戰術,在管理學上,經營策略通常被視為永續經營的利基。從經營循環中可看出:資源投入、經營活動、競爭優勢與生存利基,此四者具有密不可分的關連。從資源投入的觀點看,策略具有引導內部重大資源分配的功能,每一家民宿對於資源運用的方式不盡相同。例如甲民宿將主要資源用於行程開發及員工教育訓練,而乙民宿業將主要資源用於客源開發及客戶服務,這兩家民宿的經營策略顯然是不同的。其次,由經營活動的觀點來看,任何一家民宿的經營目標均須透過內部運作才能實現,因此內部的運作就是該採行策略的具體表徵(當然這類運作或活動必須是能夠持續的,單一或獨立事件的安排毫無策略意義可言)。此外,從競爭優勢的觀點來看,策略作為的目的在於建立並維持不敗的競爭優勢。從生存利基的觀點來看,民宿業處在競爭環境中,必須衡量外在環境與本身條件,才能找到適當的利基做為生存憑藉。例如甲民宿以低價的方式招攬客戶,乙民宿以消費便利來滿足客戶,兩者的生存憑藉不同,服務方式不同,經營策略當然也完全不同。至於策略選擇的類型,各國學者觀點紛雜,茲依經營策略類型概分為以下五類:

表2-10: 有關策略類型之各學派觀點整理

成長策略
Ansoff(1965)以「新舊產品」與「市場」兩個構面交叉來描述企業發展方向;Wissema(1980)亦認為企業需為成長策略;Cannon(1968)以為企業成長策略為基本方向。

安定策略
如Buzzell(1975)將企業發展定為守成;Glueck (1976) 依企業經營方向認為其重點在於安定;Bloom & Kotler(1975)企業為降低風險制定安定策略。

結盟策略
Wissema(1980)企業發展之後為結盟策略;Poter(1980)主張為企業競爭策略之一。當業者遇到競爭,為加強其競爭力,可採取結盟策略,針對異業或同業,採取合作及競爭之策略,以獲取競爭之優勢。

多角化策略
Ansoff (1965)認為企業最終為多角化經營;Schendel &Gallraith (1983) 認為當公司發展至某一階段,勢必經營和本身業務相關的產業,進入另一產業市場,除幫助獲取利益外也可降低經營成本。

應變策略
Glueck (1976)提出「應變策略」概念以研究企業遇到危機時採用的策略;Hofer & Schendel (1978)認為企業面對景氣不佳或遇重大衝擊時的應變策略通常是降低成本,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裁員。降低人事成本有助改善財務,但會打擊員工向心力、生產力、服務品質和公司形象,長期而言是不利的。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競爭策略大師Porter(1998)在詳細分析、驗證各種競爭策略理論後指出,正確的策略選擇可使企業創造及維持競爭優勢,並在產業中或得較高的利潤。他認為在任何一個產業中,業者之間都會有五種互相影響的競爭動力,以及三種相應的經營策略,可讓個別業者超越業內其他競爭者。該理論可大致整理如下表:

表2-11 Porter(1998)的競爭動力與經營策略理論

五大競爭動力
三大經營策略

1.新進者的潛在威脅:新進者會增加市場總供應量,但其對資源的需求會升高產業競爭;其程度取決於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資本需求等進入障礙。
1.低成本策略:藉由控制成本,達成整體成本領先地位(包括規模經濟、作業效率、節省人力、嚴控原料成本等方式)。

2.同業競爭:指同一產業中的現有競爭者運用價格競爭、促銷戰等競爭行為。
2.差異化策略: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與其他公司形成差異,在產業成為獨一無二的產品(品牌形象、運用科技、客戶服務或經銷網路等)。

3.客戶議價能力:消費者設法壓低價格,爭取更高品質或更多服務,導致競爭者間彼此對立從而使產業獲利降低。

4.供應商談判能力:供應商的集中程度、原料替代品來源的方便性,可調高售價或降低品質而影響到企業的利潤。
3.專精策略:企業專注於特定客戶群、產品現況、地域市場,是以更高的效能或效率,焦點在小範圍的策略目標,而達成獲利目標。

5.替代品的威脅:可替代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會限制企業的可能獲利。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有鑒於臺灣地區的民宿是地緣性強、密集性高的產業,對於特定風景區內的民宿產業的競爭互動,Porter所提的五種競爭動力理論應具有經驗分析上的效力,因此本研究將以Porter的五力分析為基礎架構進行經驗研究的驗證,並嘗試建構一套本土民宿產業的一般性競爭模型。基本上,本研究所欲探討的經營策略主要包括經營策略的制定在策略層次上的應用、宏觀經營方向的規劃、以及以各核心要素特性為考量的經營策略。由於這些策略的分析屬於動態分析範疇,因此將較著重民宿業者之間的互動層面。但Porter的理論犀利之處主要在於競爭要素與結構的分析,但較少著墨於競爭者的互動面向,就動態競爭觀點而言,Porter的分析架構確實顯得略有不足(陳明哲,2008)。特別是針對本研究所界定的「營利導向」的民宿業者,其彼此間的競爭顯然並非基於特定人文理念或文化使命感而擬定策略,反而是考慮到某些競爭對手所發動或可能發動的促銷攻擊而進行反應。對於此種類型的民宿經營者,本研究將參考Weigelt & MacMillian(1988)的賽局理論和陳明哲(2008)的動態競爭模型來進行局部修正,即:假定競爭之雙方將依據報酬的相互依賴性來選擇其最佳策略的賽局理論,仍是十分有用的預測模式(陳明哲,2008:64)。

  然而,對於人文取向的民宿業者而言,Porter的經營策略理論仍有一定的解釋效力。透過前述策略理論的整理,本研究初步發現這些經營策略的擬定主要是以民宿單位「自我界定的使命與目標」以及「評估內外在環境與擬定策略」為基礎。根據Robbins(1994)的研究,組織的目標及策略可將使命轉換成較具體的形式,而組織的使命則可使經營者謹慎地界定其產品或服務範圍。此種「使命感」符合對於部分南庄民宿經營模式的觀察。Hill & Jones(1998)亦認為使命的設定將使組織找到存在的理由,並界定其營運範圍;且使命可提供從業者一種得以形成策略的背景脈絡(context),並明確地指出組織中長程所希望達成的目標。此外,民宿的運作必然受到相關環境的影響,所以必須對環境因素進行調適、配合(榮泰生,1997)。成功的策略可以與環境配合,因此企業必須掌握環境中正在發生的變化可能對產業發生影響的重要趨勢(Robbins,1994)。環境分析可分為外在環境與內在環境,外在環境分析主要針對企業的行銷策略、通路、定價、市場競爭等等因素(此部份不屬本文討論範圍)。至於內環境分析,主要在找出具有獨特競爭力(distinctive competencies)的核心資源,以瞭解個別民宿的優勢與劣勢,建立競爭優勢(Hill & Jones, 1998)。透過內外在環境的評估,有助於進行經營上的競爭與威脅的比較分析(通常稱為SWOT分析),以找出可行的策略方案。總之,面對競爭,民宿業必須謹慎評估每一個可達成目標的方案才可能維持競爭力(Hill & Jones, 1998)。

二、動態競爭與競爭張力

  民宿間的競爭可視為競爭行動與回應。相關的產業研究也發現競爭性行動特質(Ferrier, 2000)、攻擊者特質(Chen and MacMilian, 1992)與防禦者的特質(Smith etal., 1991)皆與廠商的回應可能性及回應速度有關,而後者則與組織績效有正向關係(Young, Smith & Grimm, 1996)。瞭解各競爭關係層面以及競爭各方的差異競爭程度,是彌補傳統結構取向(Porter, 1980)與群組取向(Cool & Schendel, 1987)研究不足的細緻的分析方法。許多研究指出,競爭者分析若能預則競爭對抗(即彼此透過競爭行動交戰的情形),將使分析更有意義(Chen, 1996)。此一看法不但強調競爭者分析(業者間關係的靜態描述)與競爭關係(廠商競爭者在行為面上的交互影響)的區別,也連結了這兩種概念。目前學界所關注的競爭行為驅動因素,主要包括對競爭行為的察覺、行動或回應的動機,以及達成行動的能耐(Smith et al., 2001)。另有研究針對競爭行為進行探討(Ferrier, 2001),或針對特定行動如進入/退出市場行動進行研究(Baum & Korn,1996),亦有著重探討多重市場情境下的對抗(Gimeno, 1999)。這些研究均指出,業者若能同時以多種競爭性行動攻擊對手且持續夠久,即可壓制對手使其陷入無力回擊的狀態(Ferrier, 2001)。

動態競爭理論雖已獲得前述進展,但其焦點仍停留在可觀察的市場變項與競爭結構要素上,在其他相關面向上的研究仍有待發展。如高階經理人與產業利益關係人對於競爭的主觀感受與意見與競爭本身有何關聯等議題,皆未被深入探討過。特別是兩家面對市場競爭情境的廠商,可能對競爭者間的關係有不同的評估(Chen, 1996)。近年來開始有學者認為有必要以業者對競爭環境的主觀評估來補充客觀指標不足(Jayachandran et al., 1999 Ferrier, 2001),此種主觀評估可籍由經理人如何看待每一個特定的競爭關係來進行分析(Reger and Huff, 1993 Porac et al, 1994),但目前尚未有研究以系統化方式來探討不同競爭關係下的競爭知覺之來源、意義與所造成的影響。D’Aveni(1998)認為在動態競爭中,任何優勢和行動都無法長久持續;若忽略競爭策略之演進特性,則任何優勢都會變成弱勢,因此D’Aveni 提出有別於靜態競爭理論之動態競爭優勢理論。

傳統靜態競爭理論認為競爭優勢只能維持到競爭對手成功模仿或超越時,一旦優勢被人抄襲或擊潰之後就不再是優勢了。如圖 2-7 所示,優勢的創新者頂多只能在對手展開反擊前利用優勢;但對手展開反擊後,原有優勢便開始瓦解。


圖2-8:靜態競爭策略理論模型

  D’Aveni之動態競爭優勢理論,係串連一系列短暫優勢,俾便在市場中建立起歷久不衰的優勢。所謂「動態競爭優勢理論」,就是指破壞產業的既有優勢結構,以摧毀競爭對手優勢並建立新的優勢之動態過程。D’Aveni認為動態競爭理論與靜態競爭理論最大不同在於:(1)傳統靜態競爭理論是不斷尋求各種方法來延長利用優勢的時間,而動態競爭則在強調發展新優勢;(2)維持既有優勢是一種「收穫策略」,意即企業企圖維持其靜態競爭策略,而動態競爭策略則在改變新競爭優勢,屬於「成長策略」。事實上動態競爭的不斷演進,亦是Porter (1990)構建國家競爭優勢「菱形理論」之基礎;該理論強調一個國家不能依靠單一優勢,否則會淪入靜態失衡。菱形理論之兩組因素須相互配合發展,達到動態發展平衡。


圖2-9:動態競爭策略理論模型

  動態競爭中的「競爭張力」則是指可讓敵對雙方的靜態關係轉為動態的交戰行為之累積壓力。它可以被想像成一種能量儲存媒介;一旦增加到足夠程度(可能因為業者過去的交戰歷史或因管理者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競爭張力可能被引爆,使業者間產生對抗的競爭行動。據此可以發展出一種關於「察覺-動機-能耐觀點」的知覺綜合圖式。在此,張力知覺在競爭者分析中所扮演的角色乃是影響主觀張力的主要因素。根據AMC的觀點,這三個變數正是影響廠商是否採取競爭性行動的行為因子(Chen, 1996)。一般而言,AMC要素可在不同變數中找到(Smith et al., 2001),本研究將以業者涉入不同市場的興趣來表達「動機」;以策略執行難度與資訊處理能力來衡量「能耐」。此外,為將AMC觀點擴展於業者對偶層次的競爭張力分析,還應分析業者與競爭對手的配對比較,因為產業利害關係人在對偶層次下將改變對競爭的知覺,因此可以業者間的相對規模來測量其「察覺」。Baum & Korn(1999)即曾以焦點業者與競爭者的營運規模對比來衡量相對規模,並捕捉到兩家業者在規模上的顯著差異。其研究亦肯定規模差異會影響經營者對特定競爭者之間關係的知覺;至於動機則可由競爭者的攻擊量來反映。


圖2-10:競爭張力模型 資料來源:陳明哲(2008)


伍、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以國內民宿起源與發展、國外民宿概況、旅遊動機與體驗等相關理論為基礎,首先將探討南庄地區人文特色民宿,將消費者的取向構面,並利用集群分析法區隔出不同生活型態的民宿消費群,最後再利用遊客人口統計變數、消費特性、選擇民宿動機、住宿後的滿意度等變數來描述現今的民宿市場。經由文獻探討,發現國內外學者研究都強調業者會因公司不同的核心資源而採取不同的經營與應變策略,本研究考慮到近年來民宿業面臨許多的觀光突發事件與重大經營危機,在影響觀光的突發事件(如天災)過後,民宿業要想要度過難關,就必須採取應變策略。據此,本文研究擬定研究架構如圖3-1。


圖3-1 本研究架構圖

二、變數之操作與測量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設,設定之變數說明如下:

(一)、自變數:本研究的自變數包括:業者民宿規模、業者民宿競爭者的攻擊量、以及競爭者爭奪市場能力。分述如下:1.業者民宿規模:競爭者的規模除以焦點廠商的規模,南庄民宿業者投入民宿之類型、資本額、員工人數、營業額、員工培訓、房間數、經營方式等。2.業者民宿競爭者的攻擊量:以競爭者進入焦點的總數來表示競爭者的攻擊量。包括民宿業者低價促銷、特色與自我定位、定價模式、服務品質等。3.競爭者爭奪市場能力:利用民宿經營結構來區別競爭能耐的兩個不同面向:一方面是透過衡量業者用來吸引消費者的主要策略指標(籍此算出住宿服務品質、定價基準、調整價格方式所在觀光位置等),另方面則是將民宿業者的相似性,透過指標進行測量。

(二)、依變數:本研究依變數包括:?顧客反應;?競爭強度。均為順序尺度。其中「顧客反應」包括住房率、忠誠度、滿意度等3項。競爭強度則包括人文取向、營利取向等2項依變數。

(三)干擾變數:本研究未能控制的干擾包括:(1)民宿區位、(2)遊客人潮。其中民宿區位與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性有關,遊客人潮則與季節性因素有關。當出現飽和情況(遊客人數過多)時,民宿的經營策略與結果之間的關連將無法確定,此種情況已超出本研究分析範圍。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求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因此採行質性研究的架構與精神來進行相關主題的探索調查。研究過程中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獻分析法:就有關民宿、策略聯盟、民宿業者策略聯盟、休閒產業成功經營要素、消費者相關行為理論等相關之資料及研究,由官方發佈、書刊、期刊、會議資料原始文件及次級資料進行分析。

2、深度訪談:Miller and Crabtree(1992)指出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方式,主要可經由觀察、錄製及訪談三種方式取得。Malhotra(1993)認為深度訪談法是由面談者使用非結構性、直接的方式與受訪者接觸,是一種單獨的、個人的互動方式,用來發覺受訪者基本的動機、信念、態度等。在深度訪談的過程中,訪談者應儘可能使用最少的提示和引導問題,鼓勵受訪者在一個沒有限制的環境裡,針對訪談主題儘可能談論自己的意見。此部份之資料將以「結構性內容分析法」(structured content analysis)加以處理。

3、參與觀察法:鍾倫納(1997)曾指出「參與觀察法」,就是要求研究者投身自然環境,從整體的脈絡和當事人的角度,去理解事象或行動對個人及整體的意義。參與觀察法依照研究者涉入深淺程度的不同,不少學者對其予以進行分類。本研究採用的參與觀察研究方法是以觀察者就如同參與者的方式為主,觀察者表明研究者之身分,並參訪參與策略聯盟民宿之各項軟硬體設施,以及所辦理之各項相關休閒活動,透過實際的觀察及實地的探訪與記錄及驗證,以了解民宿業者策略聯盟的各項成效。

4、問卷調查法:本研究之問卷調查包括兩部分:「服務端問卷調查」與「顧客端問卷調查」。其中,服務端之調查主要是針對業主的經營策略與對於競爭張力的認知進行問卷調查。由於受訪業者必須具有相當代表性,故此部分之調查將採立意抽樣法,選取南庄較具規模之10-12家民宿業者進行競爭策略分析(參見附件三)。其後進行的「顧客端問卷調查」則配合前述調查,以投宿於受訪民宿業者之遊客進行滿意度與忠誠度調查,並測驗其對民宿的文化感知程度。

陸、初步研究發現與研究限制

一、區位調查研究(摘要如附圖)

(本研究已查訪南庄地區80%民宿。其區位列表參見附件四、附件五)


二、建立分析模型

(1)??? 衡量民宿競爭強度


其中,=民宿業者民宿經營者i的m房間總數。

=民宿業者i經營民宿總數。

=民宿業者民宿經營者j的m房間總數

m=民宿業者i與j均有經營房間類型總數

在計算顯著性指標時,第一項目捕捉特定的民宿對i的策略重要性;第二項目反映出特定競爭者j在此類型的佔有率,並將此數值加以標準化,使特定民宿的顯著性指標總和等於1。

(2)??? 衡量民宿營運結構相似性的指標


其中,=民宿業者i民宿經營者m房間總數。

=民宿業者i經營民宿總數。

=民宿業者j民宿經營者m房間總數

m=民宿業者i與j均有經營房間數類型

相似性用來測量民宿間的結構上同質性程度,可以消費者差異感受為基準」,計算民宿間的幾何距離(參見以上公式),當幾何距離為0時,代表民宿在經營不同經營方式下,消費接受程度一致;相反,當數值很大時,代表民宿間的經營方式對消費者而言,有不同的接受感,進而我們將進行反向轉換,便可以得到相質性衡量指標。

(3)??? 衡量民宿業者營運文化特色的指標

C=

其中,=民宿業者i民宿經營者m房間總數。

=民宿業者i經營民宿總數。

=民宿業者j民宿經營者m房間總數

m=民宿業者i與j均有經營房間數類型

=業者在遊客心目中評價最高且最具文化民宿特色。

=業者在遊客心目中評價第二順位,且具文化民宿特色。

=遊客中目中所選出的民宿的平均值。

=南庄鄉民宿業者總數。

三、??????? 南庄鄉業者民宿樣本調查資料分析

  本研究初步結果發現:對於民宿產業而言,一個高價格之產品只要其在消費者心中有良好之價值感,高價格並不影響消費意願;因此,如何創造高價值與優質形象,攸關業者經營績效與獲利情況。結果陳述如下(細部數據參見各圖表):

§? 良好的文化價值在顧客心中會影響滿意度是購買的重要因素在本研究結果顯示:文化價值正向影響顧客滿意度正向影響忠誠度的表現。

§? 民宿價格略高並不會影響消費意願與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產品價格與遊客滿意度之間存在正相關。

§? 品牌形象與顧客滿意度是購買意願忠誠度表現的重要因素推測此點與業者危機處理之反應過程應有相當重要之關連。

§? 根據經營創新之研究推測,業者在有負面評價或消息發生的同時應在第一時間與消費者溝通以消彌消費者疑慮,確保品牌在消費者心中之評價。











   

表5-1 南庄地區民宿消費水準與文化特色之類型相關比較


四、??????? 研究限制

  本研究主要進行田野調查由於經費及時間上的限制,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在解釋上可能出現以下的限制:

一、本研究所得的結果無法代表遊客對於所有投宿民宿遊客的體驗感受。

二、本研究只能採取便利抽樣的方式測量遊客意願。抽樣結果可能造成影響。

三、業者訪談的意願與強度無法控制。可能對最終的結果造成影響。

四、由於經費及時間上的限制,本研究問卷施測期間為民國97年10月至98年5月。所得結果僅能顯示出這段時間的遊客對於投宿南庄地區民宿的體驗不同的感受,觀察的時間尺度有相當限制。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李威霆(2008),〈客家節慶的文化意涵與發展策略:由各國發展「文化觀光」經驗看苗栗火旁龍文化〉,《文化與產經的對話:戀戀後龍溪論文集》,頁127-145。苗栗:聯合大學。

施雅軒(2004),《客家經濟區域的歷史建構-以南庄地區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3年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歐聖榮、姜惠娟(1997),〈休閒農業民宿系統旅客特性與需求之研究〉,頁135-147。台中:中興大學。

潘正華(1994),《台灣農村地區發展休閒農業於農牧用地上興建民宿之法令可行性研究》,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楊永盛(2002),《遊客對宜蘭地區民宿評價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林梓聯(2001),〈日本農村建設成功的經驗〉,《農政與農情》106期,頁54-59 。

姜惠娟(1996),《休閒農業民宿旅客特性與需求之研究》,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

張月季(1992),〈日本休閒農業及自然休養村之推行制度與經營管理〉,《研考報導》第期,頁65-69。

羅光達(1996),〈一級產業的三級化-淺談台灣的休閒農業〉,《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期,頁46-49。

江榮吉(1994),《台灣休閒農業經營主體之研究》。行政院農委會補助研究計劃。

鄭健雄(1998),〈從服務業觀點論休閒農業的行銷概念〉,《農業經營管理年刊》,頁127-148。

陳明哲(2008),《動態競爭策略探微》。台北:智勝。

陳清淵(2002),〈從民宿管理辦法看民宿經營的未來發展〉,《農業經營管理年刊》,頁21-23。

邱湧忠(2002),《休閒農業經營學》。台北:茂昌

鄭健雄(2001),〈民宿經營之道〉,《農業經營管理年刊》,頁6-9。

郭永傑(1991),《山地民宿村莊之計劃理念與營運計劃》,農委會。

何郁如、湯秋玲(1989),《墾丁國家公園住宿服務現況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頁51-62。

鄭詩華(1992),〈農村民宿之經營及管理〉,《戶外遊憩研究》,頁13-24。

潘正華(1994),《台灣農村地區發展休閒農業於農牧用地上興建民宿之法令可行性研究》。台北: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林万登、黃韶顏、楊雅雯、陳靜怡(2003),《北台灣民宿經營者訓練成效之相關研究》,桃園:銘傳大學觀光學院「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論文。

羅惠斌(1995),《觀光遊憩區規劃與管理》,台北:固地文化。

林宜甲(1998),《國內民宿經營上所面問題與個案分析-以花蓮縣瑞穗?舞鶴地區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正山(2000),《南庄鄉風土誌》,頁8-12,苗栗:南庄鄉公所

陳昭義(2005),《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頁192-199,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台北:臉譜出版公司。

大前研一(原著1985)、黃宏義譯(1986),《策略家的智慧》。台北:長河。

陳明哲(2008),《動態競爭策略探微:理論、實證與應用》,頁310-315,台北:智勝。


英文書目

Ansoff, Igor H. (1984) “Implant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U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P.16

Ansoff, Igor H. & Mcdonnell, E. J.(1990). Implanting strategic management(2th ed.). NY: Prentice Hall.

Barney, J. B.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Barney, J. B. (1997), Gaining and sus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N.Y.: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Baum,J.A.C.,& Korm,H.J. (1996), Competitive dynamics of interfirm rivalry: Linking structural condition of competions to patterms of market entry and exi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mal, 39(2), 255-291.

Baum, J.A.C., & Korm, H. J. (1999), Dynamics of dyadic competitive interac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3): 251-278.

Chen, M. J., & MacMillan, I. C.(1992)Nonresponse and Delayed Response to Competitive Movies:The Roles of Competitor Dependence and Action Irreversibil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5(3): 539-570.

Chen, M J., (1996), Competitor analysis and interfirm rivalry:Toward 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1): 100-134.

Cool, K R.,& Schendel, D. (1987), Strategic group formaction and performance:The case of the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1963-1982. Management Science, 33(9):1102-1124.

Ferrier, W.J. (2001), Navigating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The driver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4): 858-877.

Grant, R. M. (1991), “The Resources-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33, Iss.3: 114-135.

Gimeno, J. (1999), Reciprocal threats in multimarket rivalry:Staking out “Spheres of influence“ in the U.S. airline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2): 101-128.

Jayachandran, S.J., Gimeno & Varadarajan, P.R. (1999), “The theory of multimarket competition: A synthe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strategy”. Journal of Marketing, 63(3), 49-66.

LEE, C.C., Chang, C. P. (2008).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

closer look at panels”. Tourism Management, 29: 180-192. ?

Leonard-Barton, D. (1992),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1): 111-125.

Porac,J.F., & Thomas, H (1994), “Cognitive categorization and subjective rivairy among retrilers in a small city”. Journal of Applicatied Psychology, 79(1): 54-66.

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Prahalad c. k. and hamel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68: 79-91.

Reger,R. K,, & Huff, A. S. (1993), “Strategic group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2): 103-123.

Slznick, P. (1957), “Leadership in Administration: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Row, Peterson and company

Smith K G., & Grim, C,M. (1991), A communication-information model of conmpetitive response timing.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5-23.

Smith, K G., Ferrier, W., & Ndofor, H (2001), “Competitive dynamics research: Critiqu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M. Hitt, R. Freeman, & Harrison J. (eds.), Handbook of stratrategic management (pp.315-361). London: Blackwell Publishers.

Young, G., Smith, K G., & Grimm, C. M. (1996), “Austrian“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perspectives on firm-level competitive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Science, 7(3): 243-254.

?



--------------------------------------------------------------------------------

[1] 參考南庄鄉公所網站:http://www.miaoli.gov.tw/ (本研究整理)

[2] http://www.miaoli.gov.tw/Nanjhuang_Household/

[3] Grant (1991).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p115.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8 22: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