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14|回复: 1

[分享] 漫谈旧时的挑盐业 作者:梁德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 16: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论文][原创]
   发表时间: 2006-07-12 23:34:28
    漫谈旧时的挑盐业
http://www.kjwhsky.net/old/topic.asp?topic_id=20453
    梁 豪

    清末民初,在公路还没有普及之前,闽粤赣边区的水陆货运主要依赖木船、竹笺和人力肩挑。因此,在边区的传统商道上,活跃着众多的挑脚夫、排夫、船工与搬运工等“苦力”。
    闽西交通要道汀江自古即有“上河三千,下河八百”(即上杭县城以上的汀江上流段有船只3000多艘,上杭县城至峰市的汀江下流段有船只800多艘)的俗语;在汀江航运鼎盛的抗战时期,据说沿江有木船4700余艘。(《上杭客家》第1期,第56页。)清末民初,来往于下坝河(石窟河上游)的木船,最多时每天有600多条(《武平文史资料》,总第5辑,第4页。),1930年时仍有300余艘;石窟河的另一支流柚树河(平远属)段,明朝中期有小船40余艘,1938年增至121艘(《平远县志》,1993年版,第254页。)。整个梅江航道,民国时期,木船有近2000艘,汽轮有70艘。(《梅县志》,1992年版,第462页。)贡水水系航道繁多,难以细述,以筠门岭一地为例。抗战时期,筠门岭每日停靠民船多达5、6百条,少时也有2、3百条,上下几华里之江面布满船只;有时江面船只连成一片,人可通过船面,走到河对岸。(1998年会昌县筠门岭镇实地调查。)每船的船工,一般为4-至5人(《上杭客家》第1辑,第58页。),以此数计算,闽粤赣边区的船工总数,估计有数万人。?
    民国年间公路还没普及。客家地区县内各乡村、圩场之间虽有道路相通,往邻县、邻省也有交通驿道,但这些道路多为石砌的小路,路面宽4市尺,车辆无法通行,且工具也很落后,顶多不过有“鸡公车” (一种人力手推的独轮车)罢了。为此,肩挑步行运送货物是当时的运输方式。
    “粤盐赣销”、“赣粮粤卖”。查阅《梅州市志》:清乾隆47年后,由人口派盐税收改为按斤两派盐税。单梅县一地的盐税就由几百两银子猛增到七千四百两,兴宁更多。因为当时兴宁离江西路途近,江西来的挑夫多聚集在兴宁,也带动了当地人挑盐担上江西。所以当时兴宁每年征盐税九千多两,比梅州多二千多两银子。可以想象当时的挑盐盛况。在中国历史上盐税曾是国家重要的税收之一,旧时粤东的盐业税收为国家财政收入贡献不小。梅县松口是个千年古镇,旧时松口是广东第二大内河港口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在还没公路之前海盐从潮汕地区船运到松口,再由松口水运和肩挑分散在粤东各县和福建、江西等地。再把江西赣南等地的大米、黄豆等土特产用船运往潮汕地区。
    旧时,除了专职挑夫外,大部份挑夫是兼职的。梅州农村田少人多人力资源丰富,农闲时农村妇女都加入了挑担大军的行列。挑担是力气活,不要什么技术,几乎人人可以为之。一根扁担,两条绳索或两个箩筐便构成了他们的谋生工具。于是,挑担业成为客家山区村民重要的创收方式。为了补贴家用,许多客家人从事这一繁重而微利的营生。
    挑担是高强度的重体力劳动,正如客家民间歌谣中所唱:“穷人日子苦难堪,路远迢迢来挑担,食多食少也爱去,脚盘血水流脚踵。”“讲到挑担心就酸,肩头又痛脚又软,人人问涯担么个,言知担来做三餐。”这首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挑担人的生活。
    挑担有长途和短途之分,长途担是指百里以上,甚至几百里的挑运。来回约要十多天到半个月。从梅州各地盐仓每人挑盐100斤左右风雨无阻,沿着岖崎曲折的山道往江西方向慢慢前进,每天走50公里至60公里,经过相公坪、平远八尺、斗牛岗、邹坊、八角亭、吉潭、城岗、均门岭。江西均门岭是终点站,均门岭有一条河货物由小船运往各地。返程时人们把江西的米、黄豆、药材等挑回梅县各商家货仓。这些人所得的是工钱。有些挑盐人也是生意人。他们把盐挑到江西各地销售,返程时挑米回家卖,赚点差价钱。有些人自己做老板,雇用工人挑货。如松口仙口村人梁峻源是由小盐贩起家,后成为著名的盐商。
    松口人挑短途担是一日来回。人们把盐挑到蕉岭高思圩的盐仓,返程时挑高思出产的铁锅。挑盐到松源圩的人,返程时挑的是黄豆或土纸。我采访在松口镇郊的一位90岁姓李老妇人。她说:她父亲年轻时力大如牛,挑盐担最多时可以挑150斤,因此每天可以挣到三升米。她15岁时就加入了挑担的行列,农忙耕田,农闲挑担。年轻时能挑100斤,那时家中经济来源主要靠挑担。
    在客家地区挑担的人妇女居多。下面的山歌是旧时对挑担女的真实写照:“挑担阿妹柬受苦,一步唔得一步前,挑得重来挑唔起,挑得轻来又没钱。”“新做竿头丈二三,担烂肩头担烂衫,妹子生来唔醒水,担坏人才没人贪”。“挑担老妹真么华,出门三步汗成车,朝晨出门黄昏转,脚跛脚绕到屋下。”“妹子挑担柬受苦,黄昏出门半夜归,网尽几多蜘蛛网,踏尽几多牛屎堆。”这些客家妇女一年辛勤劳动,锻炼出一副健美的身材,有些昔日挑担妇女至今还身板硬朗耳聪目明。
    抗战时期,梅县还活跃着一支妇女挑担大军。因日军的严密封锁,粤赣及西南诸省的食盐,曾一度依赖闽南沿海供给,内销的千百万斤盐大部分依靠边区妇女人力运输;"从闽粤交界的韶安、黄岗、饶平、高坡、沿韩江上至大埔、松口、蕉岭、平远而进至江西,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妇女,成群地搬运盐,一担一担越过高山峻岭,一站一站的接过去"。(《正气日报》,1934年4月24日。)?
    梅州最后一代挑盐人的历史结束在建国初期公路开通以后。而今还健在的挑盐老人年纪大多都已在八十多岁高龄。在笔者采访了松口几位年近九十的老妇人,一谈起旧时挑盐上江西的苦难经历,他们仍然心有余悸。据老辈挑盐人回忆,很多人挑着挑着,突然倒在地上就再也没有起来。在路上,时常看到倒下去的死尸等待着家属前去埋葬。梅州地区客家人挑盐史有近千年,关系到几十代人,是充满苦难和血泪的历史。死在挑盐路上的究竟有多少?无法统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客家人再也不用靠挑担出卖劳力过日子了。尽管还有挑担的,那也只是为自己货物运输的方便而已。昔日挑盐担子上江西换米的壮年少妇而今己到耄耄之年,在家安度晚年,过着富足甚至小康生活。但挑担业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客家人历史上重要的一页。

    梁德新(笔名 梁  豪 )   电子信箱meihua03@163.com  手机:135491412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 19: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捱阿婆以前也系挑矿工! (客家话: 筷矸仔kuai gan zi)

紫金矿产资源丰富,旧时好多紫金人做筷矸仔kuai gan zi!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3: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