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在厦门日报上发表)
图片由石卿/白桦提供
福建厦门唯一的同安莲花镇南山客家村,至今乃衍续着一种罕见的祭祖民俗。
那是为纪念客家先民长途跋涉,勤勉耕作,根扎闽南的佳绩,客家村村民以8年为期举行隆重的祭典,祭典充满了对祖先的追思,对自然的感恩,几年前,我有幸观摩了这一盛典。
天微明,杀完村老指定的“首猪,首羊”(公猪公羊)后,村民方可将自家刚宰杀完的猪羊抬到祖厝的大埕前摆放做供品。俄顷,只见大埕里摆满了全村各家各户送来的一千多头杀好了的猪羊(见图一),祭典仪式开始,顿之鞭炮声声,礼花缤纷,此时一轮红日从文笔山上冉冉升起,整个客家村淋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下,客家人在“风水宝地”里寄托着“地灵人杰,族兴财旺”的愿望,祭典的每一个仪式与步骤,都蕴含着庄严、神圣与玄妙的意义。
祖厝的中门平时不开,只有祭典或是有贵客到来才打开,以示隆重。乡村中的长者,身着长衫礼帽,庄重肃穆地立于大厅之内,特别是族人中年长而有声望的妇女也参与了祭典。乡老们先选定吉祥方向,一起祈福。而后,由长者引路面向西南方向鞠躬,以示对中原故地深情地回望。由四世同堂的老者身穿长衫马褂,头戴“鸟瓢”(礼帽)举香燃烛主持仪式。祭天为求风调雨顺,祭地为祈土地肥沃。村里老幼千余人共拜神轴(上画祖宗像,类似画像家谱),“黎明率子弟群拜于祠。先大宗,樊香上茶,高粉饵,元祭。”一切礼仪遵古而行,祭天祭地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五谷丰登”。客家祭祖的风俗,反映了中华民族重人伦道德的传统儒家理念。
整个仪式在送神祭之后于中午结束。供品由各户人家抬回家中,再接着庆祝。大凡家有客来,无论是朋友亲戚,抑或初来乍到的路人,只要进了门,饭饱茶余之后,切上一块腿肉(一户人家一头猪的供品)连同红柑一同送给客人,寓意:“勤来常往,吉利发财”。
晚上,祖厝前临时搭建的戏台,因纪念先祖从中原带兵南下,而后开垦古越蛮荒,是一定要唱武戏的。闽南的社戏中以高甲戏,歌仔戏为主要剧种在这里得到展示,这边文戏唱腔优雅缠绵,那边武场舞枪抡棒,叫好声连成一片,老人孩子们喜气洋洋,好一派和谐欢乐的场景中,你若身置其中,也一定会跟着乐起来。
这种传统的祭祖仪式在今天已不多见,全村人每户人家在同一天杀猪,集中摆放,各类供品集中于宗祠前的祭祖的习俗,成了南山客家人的一绝。
朋友,也许再过三两年,有这等好事,我一定约你前去观赏,你可别错过了哦——
猪2
猪
猪3
厦门蔗内客家村2
厦门蔗内客家村4
厦门蔗内客家村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