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在线,头条)医生的“父母心”(主)
——医生从业故事(五)
本报记者 彭芳
初次见到市某医院皮肤病防治科科长黄涛,得知这位大学毕业不到10年的年轻人已成为医院的骨干,记者深感惊讶。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发现他让人有一种“父亲”的感觉。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他,为了替病人保密,在给记者讲述的过程中,一直不愿意透露病人的姓名和居住地,因为他和同事们向病人承诺过:“你放心,除了我们和你自己,没有人知道你的病。”他就像父亲呵护孩子一样呵护着他的病人。
哄“孩子”吃药 (小标)
麻风是一种侵犯皮肤和神经的慢性传染病,早年因为没有特效药,麻风病容易导致残疾,所以这种低传染性的疾病曾经造成社会恐慌,直到现在,普通民众对麻风病也了解不多。麻防医生在麻风病高发区域进行疫点调查时,为了避免群众恐慌,他们一律不穿白大褂,不戴口罩,不戴手套。为了说服病人及早接受治疗,黄涛甚至对病人说过“你不来吃药,我们天天来找你”的“赖皮话”。但是,尽管他们考虑周全,还是常常得不到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2000年10月份,铁山港区某村委的村医报告了一例疑似麻风病,当时的防治科长带着几位医生前去核实,当年刚毕业的黄涛也在其列。
不料,这位40多岁的疑似病人不但不愿意接受医生的检查,还操起一把刀追赶医生,并破口大骂。这架势让医生来不及多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有两位女医生跑得慢,眼看着就要被追上了,情急之下她们一闪身就躲进了一间鸡舍里面,在鸡舍里找到一根棍子,死死顶住门。但对方还是不依不饶,边骂边用力踢、砍鸡舍的门。僵持了近1个小时后,有人找到了这名疑似病人较信赖的亲人,通过亲人做思想工作,在他有所放松时,黄涛和另外几个人一起将他架开,才将两名女医生救出鸡舍。但是,他还是不愿意让医生为他做检查.
其实不用做很复杂的检查,医生已经确定他患了麻风病。因为,此人已经出现眉毛脱落、脸上有结节、耳垂肥大等麻风症状。黄涛他们没有放弃这位病人,他们一直在想办法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接受现实,积极治疗。次年3月份,这位病人终于同意接受医生的帮助。此时,他的病情已属于多菌型麻风,必须连续服药2年才能够彻底治好(麻风病治疗是免费的)。
然而,同年9月份,这名病人突然不来领药了。医生一问,原来他始终不愿意相信自己患了麻风病,药领回去也没按时吃,甚至扔掉不吃!医生又是一翻劝解,但他就是不吃药,甚至发现医生下乡就躲起来。这一拖,又到了次年3月份,他才肯重新吃药。但是,这次他还是不定时吃药。医生的努力,又前功尽弃了。
直到2003年底,黄涛想到帮这名病人申请低保,就像“父母”用糖哄“孩子”吃药一样,以低保金作为这名病人治疗麻风的“交换条件”。由于此人家庭状况确实达到低保条件,所以民政局很快就批准了。从那以后,这位病人每个月都按时领药服用了。
“幸好没落下残疾。”黄涛庆幸地说。2005年底结束疗程后,医生对这个病人的身体状况继续观察,直到2008年底,之前他身上的麻风症状完全消失,他终于彻底痊愈了。
不抛弃不放弃(小标)
“最好的疗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黄涛告诉记者,目前没有麻风病疫苗,绝大多数人对麻风都有天然免疫力,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麻风病如果能够及时得到规范的治疗,麻风症状会完全消失,治好后还和正常人无异。
我市曾有一位女孩因家属不配合医生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黄涛是她的主治医师。对于这位病人,黄涛是心存惋惜的。
1998年,麻防医生到福成镇进行麻风病普查,在某村委发现一名10岁女孩身上有可疑皮疹,就建议家长带她到市皮防院检查。但她父母认为自己的女儿不可能得麻风病,任凭麻防医生怎么做思想工作,她父母就是不承认女儿得了麻风病。为了躲避麻防医生,他们带着小女孩到别处求医。到了2002年,女孩身上的斑疹增多,眉毛脱落。她父母带她给一位从皮防系统退休的老医生疹治,老医生建议他们带孩子到正规皮防院诊治。但他们还是不相信,不愿意到皮防院治病。
直至2004年9月份,黄涛和同事们下乡作疫点调查,走到小女孩家门口,发现女孩独自在家,此时她的眉毛已经掉光。经过女孩同意,黄涛的女同事给女孩作了初步检查:脸部皮肤肥厚,耳垂肥大,手上、身上已经长出结节……此时,女孩的病情已经是多菌型麻风病表现。
早已熟知女孩父母的固执,黄涛他们想到了女孩的一个长辈,他也曾经得过麻风,经过治疗痊愈了,不妨让他来个“现身说法”。这招果然奏效,过了一个星期左右,女孩的父母终于带着女儿到皮防院找黄涛他们了。女孩终于得到正规治疗,免费服药。2006年9月份,女孩结束疗程,至今仍在观察期(病人结束疗程后需要监测5-10年)。
经过治疗,女孩身上的斑、结节都褪了。但由于病情拖得太久,眉毛不可能重新长出,脸部和耳垂也已经无法恢复原来的样子。黄涛很无奈地说,好好的一个女孩子就这样给耽误了。
(《北海日报》)
[ 本帖最后由 雨后梧桐 于 2009-2-19 23:3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