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11|回复: 17

关于客家话流失的对比与思考——上海话流失(转帖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8 20: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客家话流失的对比与思考——上海话流失(转帖2)
关于客家话流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在本论坛及其它不少场合,已经有很多论述。本人的观点一直是:其它方言流失的原因不是或不一定是经济因素,如上海话、宁波话、福州话、白话,但客家话流失的原因肯定是经济因素,是客家地区的客家人因为本地经济落后而缺少自信和自豪,因而对自己的母语——客家话也缺少自信和自豪,将来有一天外出谋生和发展事业的时候,也就不太愿意说自己的母语——客家话。下面发五个关于上海话流失的帖子,请各位客家兄弟姐妹跟帖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20: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余秋雨:上海话绝不可能消失 应该全力保护方言
2009年02月16日1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太景气的文化市场,持续火爆沪上的周立波“海派清口”的逆势走高无疑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此,前晚悄然现身剧场观看演出的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指出:“周立波能将对城市生活的思考以这个城市独有的幽默语言表达出来,给予我们很大启发。”同时,余秋雨也强调:“周立波只是一个启发,绝不是终点。”
  笑话背后的社会思考
  “类似‘海派清口’这种‘一人之夜’的表演形式在国外早有先例,而且严格来说人类最早的娱乐活动就是以这种形式开始的。但在我们经过了各类戏剧表演的洗礼后,再要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却也难度很高。”余秋雨表示,周立波的表演最难得是在笑话背后融入了社会思考,“他有一种客观的判断和选择,知道什么东西有幽默价值,有着现代都市型的市民幽默的发现能力和选择能力。”
  此外,周立波表演中采用的意识流的方法,也让余秋雨很赞赏:“这些看似没有逻辑,其实却是摆脱了连贯的情节和完整的故事、摆脱了舞台搭档和演出的主题后,将他的自由传递给欣赏者。”
  寻找城市文化差异性
  滑稽戏等上海的本土文化始终难登春晚舞台,一直是许多人的遗憾,对此,余秋雨倒是不以为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系统,并非一定要所有人都能听懂或是接受的才是好的。”
  余秋雨认为,在文化发展到一定时候,每座城市都要寻找自己城市文明的生态话语,“用我们的话语系统挖掘我们的快乐、挖掘我们的幽默、挖掘我们的智慧,周立波在这方面是个很好的探索者。”
  周立波只是一个开始
  当然,周立波这场名为《笑侃三十年》的“海派清口专场”尽管现场“笑果”出众,但受众群大多是中年观众,部分70后、80后的年轻观众对于表演中的部分笑料甚无共鸣。
  对此,余秋雨也直言:“周立波的笑话表现的大多是他那个时代的上海,要深得80后、90后之心恐怕困难。”不过,余秋雨表示“这很正常”:“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只是一种启发,他绝不是终点,年轻人应当去思考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话语系统。”
  上海话肯定不会消失
  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让上海方言的使用率不断降低,有人甚至担心上海话会否就在不久的将来销声匿迹。对此,余秋雨称:“上海话本来就是没有根底的语言,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它的方言中有宁波、无锡、苏北等很多地方的用词。没有什么规范能够限制语言生态,语言会变迁是自然的。”他举例:“就连我这样从小生长在上海的孩子,现在回过头去听宋美龄当年的采访录音,也都很费劲。”
  余秋雨强调,全力保护方言这一中华民族语言系统的珍宝是应该的,但没必要过多忧虑:“上海话绝不可能消失。但如果说将来我们的孩子可能会说出和我们不一样的上海话,那我是相信的,二三十年后肯定会有更加标准的上海话出现。” (来源:天天新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20: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英雄闯荡上海滩     不限户籍个个是精英
新民晚报    2009.2.4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近50年里,上海人有两个特征,一个本子:上海市区户口簿,一种方言:上海话,称之为老上海人。今天的新上海人,不讲上海话,也有两个特征:一本高学历凭证,一本商品房个产证。过去,老上海人是一锅大米粥,米与汁不分;现在,新上海人是一块糯米糕,颗颗精神。

  曾有句流行全国的俚语,概括得有些偏激:“在北京人眼里,都是部下;在广东人眼里,都是北佬;在上海人眼里,都是阿乡(沪语:乡下人)。”在我小的时候,连上海郊区的菜农,我们都喊阿乡。阿乡坐在突突突的拖拉机菜垛上,回敬我们:“你娘是阿乡。”的确如此,我父母就是山东人。

  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在浦东的饭店酒店,连拉门的服务生都是说普通话“先生先生”的,在浦西,黄河路美食街上一片上海话敲车窗:“阿哥阿哥吃饭伐?”可见新旧上海人密度差异。

  房产界有个现象:外地人买浦东房产,尤其好楼盘,外地人半数以上。《温州晚报》组团来上海买房子,有人说,浦东房产是外地人炒上去的。名牌高校,考研读博的大都是外地人。外地人像日本人,是姿三四郎,勇于拼搏挑战;上海人像法国人,偏爱衡山路上的酒吧劈情操。女人比男人更现实,上海姑娘在全国属于“一品锅”,过去非上海男人不嫁。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与外国人结婚是时髦,当时笔者也是“翩翩浊世一公子”,但不得不服:白发不如黑发,黑发不如黄发,一声感叹斜阳里:“华籍美人嫁给美籍华人。”现在,婚姻不是隐私,报纸中缝广告说得最直爽:“婚否不论,户籍不限”,关键目标:“事业有成”。事业有成是精英。他们往往是外地闯荡上海滩的英雄。(大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20: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媒体发文称说上海话没文化惹争议 编辑停职
2009年02月07日08:07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日前,一篇名为《新英雄闯荡上海滩 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引起了上海网友的不满。这篇文章针对说上海话的上海人,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的评论。
  这一句话旋即成为导火线引起了上海网友的不满。
由于该文章发表在上海某报纸上,网友们很快就将矛头指向了该报社。更有网友透露,这篇文章甚至引起了上海一些退休领导的不满。
  报刊杂文:“说上海话没文化”
  2009年2月4日,上海某晚报在其社区版B6“闲话”版刊登《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一文。
  文章中写到:“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在浦东的饭店酒店,连拉门的服务生都是说普通话“先生先生”的,在浦西,黄河路美食街上一片上海话敲车窗:“阿哥阿哥吃饭伐?”可见新旧上海人密度差异。(原文)
  引发不满 其实“上海人是温良的”
  这篇文章以杂文形式刊登在报纸上。正是这样一段话,让上海网友纷纷表示不满,有人说,该报纸面对数百万上海居民,其中不少人是只会讲上海话的,甚至不少只会讲本地话,这篇文章出来,是不是表明他们是没文化的呢?
  上海读者认为严重伤害了上海人的感情,于是纷纷到各大论坛发帖要求该报道歉。
  “有很多人讲不好普通话而羞于开口,尤其在上海以外的地方,甚至他们都没怎么出过上海。怎么他们在自己的家乡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用惯了上海话或者嘉定话,突然跑到浦东变得没文化了呢?”网友“兰德尔”说,这样一竿子的打击显然是不合适的。“作为媒体的从业人员,应该有足够的专业精神。”
  一位署名为“楼下踩蚂蚁”的上海网友发表了《沉痛悼念正在逝去的上海文明》的帖子,在帖子中他既对上海话慢慢逝去感到无奈,又对“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进行了反驳。
  他称现在很多“80后”的上海人基本上都以说普通话为主,而“90后”则基本上只会听不会说。“呜呼哀哉,理应成为当地主要语言的沪语,在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口中竟成了辅助语,这种情形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他还对李大伟的“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一番话进行了反驳:“上海人是温良的,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上海人毫无怨言,默默牺牲了自身城市的发展,为整个中国超负荷运转。作为上海文明主要承载的上海语,承载了一方水土的文明。李大伟这样评论上海人、上海话是很不恰当的。”
  随即,该文章的作者“李大伟” 也被上海网民人肉搜索,只要在网上搜索“李大伟”便出现“李大伟电话、李大伟学校、李大伟博客”的相关搜索。
  报社致歉 编辑已经被停职
  5日,该晚报社区版编辑部发表了一则致歉声明,表示该文章是摘自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上海市井》一书,编辑的本意是在保护上海话地方方言的同时,更应推广普通话。但对文中在“新上海人”集聚的地方“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的提法未作处理,伤害了上海读者的感情,“特向读者致以真诚的歉意”。
  虽然该报在其官方论坛发表致歉帖子,但众多上海网友表示此举还不够,提出要在报纸头版发表道歉信的进一步要求。据了解该报负责社区版的编辑已经被停职。成都商报(本报记者 郭晶晶 刘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20: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狐博客 > 空山新雨 > 日志
2009-02-07 | 上海人,你为何要生气!
   上海人,你为何要生气!

      一则新闻,让人大开眼界:日前,上海新民晚报一篇《新英雄闯荡上海滩 ,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针对说上海话的上海人,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的评论。此言论被认为严重伤害了广大上海人的感情,文章作者李大伟被人肉搜索。目前,该报社已致歉,相关编辑也被停职。
      至于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这话是否正确,该是可以讨论。而且,也仅是作者一家之言。想必这李大伟还没本事左右这上海人是否有无文化。实在不必小题大做,显得上海人真的失了气量。要知道,外界对于上海人向来有精明但不高明之说。为了一句话而大光其火,看来离高明也实是差了些。
      当然,上海人大光其火也是有道理的。一则现在在上滩上弄得风生火起的,大都非正宗的上海人。这肯定让一向自以为老大的上海人心里不舒服。有上海网友痛心疾首地说:上海人是温良的,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上海人毫无怨言,默默牺牲了自身城市的发展,为整个中国超负荷运转。作为上海文明主要承载的上海语,承载了一方水土的文明。李大伟这样评论上海人、上海话是很不恰当的。二则外来之人非但没溶入上海本土文化之中(是否说上海话或许被看作了一个标志),到是本该说上海话的年轻一代被外来文化同化,现在很多“80后”的上海人基本上都以说普通话为主,而“90后”则基本上只会听不会说,大有丢了“祖宗之言”的趋势,这更让“正宗”的上海人心里不能接受。三则据说是这篇文章甚至引起了上海一些退休领导的不满。这也许才是报社道歉,相关编辑被停职的根本之因。
      其实上海人不必生气,而是要争气。上海在清时本也仅时一个小小县城,是外来之人,外来之文化,才造就了上海今日之时势。有人说,上海本无什么文化的根,只是经济发展了,有些老大的作派,文化上也有海派一说,但历史的底蕴总究算不得深厚。所以还须有海纳百川之心,而非如此鸡肠小肚,斤斤计较于别人的“胡说八道”。即使该报在其官方论坛发表致歉帖子,即使该报负责社区版的编辑已经被停职,即使取得了貌似的“胜利”,但是否于“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是致命一击,在俺看来却是一点忙也没帮上,到有帮了倒忙之虞。
      记得龙应台曾疑惑于“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俺今疑惑于“上海人你为什么要生气”。幸好在上海人眼里俺绝对是正宗的乡巴佬,所以说些没文化的话,做此既不精明更谈不上高明之事,到也在情理之中!白说一番,而已而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20: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话告别无字史 最后52个写不出的字有书面语
2009年01月07日16:41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在上海话里,表示“躲藏”意思的“ya”字怎么写?表示“剩余”的“ting”字怎么写?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大学第二届国际上海方言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多位语言学家对《上海话大词典》进行了审定,以往这些“说得出写不出”的沪语统统有了对应文字,上海话难写的尴尬历史宣告结束。

  上海大学教授钱乃荣介绍说,此次审定的“写不出的字”共有52个,之前从没有对应书面语。专家将其分为“写不出字的名词”、“打不出的字”、“写不出本字的动词”、“写不出字的形容词”和语气助词、拟声词等几大类,而选定的替代字读音和上海话读音基本相近。


  在这批借用字中,“打不出的字”所占比例最大。如表示“歪斜不稳欲倒”意思的“圮”字;表示“雨雪因风吹如雾散飘进来”的“抨”字;表示“剩余,留”的“挺”字。

  其次为“写不出字的形容词”,如表示“背曲”的“佝”字;表示“倔强”的“艮”字;表示“气喘”的“吭”字。此外,“壮??”被用来表示“胖而突出的样子”;“生砰砰”被用来表示“态度生硬”;“汤汤?”被用来表示“被雨完全淋湿的样子”。

  在“写不出本字的动词”中,表示“躲藏”意思的“ya”字被确定为“迓”;在“写不出字的名词”中,“?”字用来表示“积垢”意思。

  记者发现,上海话中用来骂好动的人的“活狲”用了“活”字,之所以不用“猢狲”的“猢”字代替,钱乃荣解释说,这两字读音差异较大,用“活”字更为接近它在上海话中的读音。

  记者 李征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上海再成流行语集散地
  “拗造型”版权属于沪语
  李征
  □晚报记者 李征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从去年开始,“拗造型”一词忽然流行开来,在博客、网络语言,甚至日常生活当中被广为传用,使用范围涉及全国各地,不少人还把它写作“凹造型”。有人认为,这个词最早为洪晃使用,而洪晃是北京人,这个词的“版权”当属于北京人。
  不过上海大学教授钱乃荣对此表示反对,他解释道,从语言学上讲,“拗造型”的“拗”字对应的读音和含义本来是沪语独有的,而北方语系里并不存在。当初洪晃应该是借用了上海话。
  参照新词典轻松输入上海话
  在去年12月刚刚出版的《上海话大词典》(拼音输入版)当中,“拗造型”一词即被收录,此外还有 “淘糨糊”、“有腔调”等词语,钱乃荣教授表示,这些词都是“走出上海,走进全国”的。
  钱乃荣教授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又成为全国新词语和新流行语的集散地,有大量的新生词语在上海创造出来和通过上海人传播开去。上海再一次成为大量口语新词语的发源地和出发地,实现了口语书面语、方言普通话新一轮的交融。 “这种方言和书面语、通用语的互动融合实际上在20世纪初叶的上海早已产生过,如当时和接着在上海话中产生的‘马路、洋房、书局、报馆、报纸、公司、咖啡、色拉、啤酒、冰淇淋、麦克风、图书馆、博物馆、资本、社会、文化、艺术、特权、具体’等等新词很快都传入书面语通用语,以至使现在有些人以为这些词原来不是上海方言词语,而一开始就是国语词语。 ”
  《上海话大词典》之所以推出拼音输入版,钱教授解释,自去年在网络上公布上海话输入法后,虽下载次数已达20多万次,但是青年人在使用中遇到两大困难,一是对上海话的拼音不熟悉,二是对上海话词语的书写汉字不清楚。新版《上海话大词典》就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使用者对照这本词典可以轻松地打出上海话的字词。
  词典中还附有 《上海话900句》及其发音CD,这不但便于新上海人学习上海话,而且也能使青年上海人快速学好那些常用句子中的上海话词语写法。
  “进了校园不准说方言”不合适
  “现在很多上海小囡已经不会讲,讲不好上海话了! ”近年来,不少人担心,由于中小学、幼儿园课堂一直使用普通话教学,再过若干年,是否会出现上海话消亡的情况。在此次论坛上,多位语言专家也提出了建议。
  钱乃荣教授在会上指出,不同的语言与方言都是国家的语言资源,是构成中华民族多元博采文化的基础。他认为,一方面,应当正当开放方言空间,纠正一些过激做法,如在幼儿园、小学中学课外禁止说方言,进行评比。另一方面,地方电视台、电台也应当适度开放一些方言节目的空间,使当地人能经常听到相对标准和自然的方言,传承方言中的有特色的语汇。在电视台、广播中适当播送上海话的新闻和文娱节目,“如果这两点能做到,上海话就不会失传。 ”
  “使用普通话也应该看‘公域’和‘私域’,‘进了校园就不准说方言’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上海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张日培也在会上指出,要区分“公域”和“私域”,“公域”是指政府会议、课堂教学、新闻播音等场合,“私域”是指公务员之间、师生之间的日常生活交际范围,“语言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检查评估的非政府人员等,极易形成简单化的机械思维,如‘校园内应当百分之百地使用普通话’‘一般学校做不到,语言文字工作先进的学校应该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等”,在对语言政策的解读上是不全面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8 23: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提议成立全国方言电视频道 提倡多言多语2009年02月18日14:11

解放网-新闻晚报   沪剧人才越来越少 语言专家提议成立“全国方言电视频道”
http://news.sohu.com/20090218/n262316802.shtml
  □记者 李征

  晚报讯 “如果不加重视,再过若干年,上海话可以申请为文化遗产了! ”在昨日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举行的 “海派文化与上海方言”研讨会上,众多专家纷纷认为,近年来上海话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向,专家提议成立“全国方言电视频道”。




  上海炎黄文化研究室副秘书长唐长发举例道,他的外孙现在就不大讲上海话,因为没有使用环境,学校里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都是用普通话交流。 “就连我自己,平时和老朋友聊天,也时不时地会用起普通话。 ”

  “从‘70后’开始,不少人甚至连上海话里的不少老词汇也听不懂了! ”上海沪剧院著名演员马莉莉举例道,她到南京路上的一家店用上海话说买“调羹”,年轻的营业员却始终不明白她说的 “调羹”是指什么。而上海的地方戏沪剧的发展前景也极为堪忧,“今天我主持沪剧院的招生考试,30个考生当中,1/3都是外地人,而他们不少人都是刚刚学讲上海话,距离用上海话演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上世纪60年代,每次都有成千上万的考生报考沪剧院;近年来却往往只有几十个考生报考。 ”

  “其实,我们应该提倡都市中的‘多言多语’环境,生活一定更加和谐。 ”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伦新也认为,现在不少人在推广普通话的时候有个认知误区,就是认为要限制使用方言,但是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协调发展,保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可以同步进行。

  如何保护好上海话?马莉莉呼吁:“上海不妨也开设一档专门用方言主播的新闻类电视节目! ”市语文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教授胡范铸还对此作出设想:可以在本市开设一个“全国方言频道”,不必全部使用上海话,山东话、河南话、东北话都可登场。此外,“方言教育从娃娃抓起”,胡教授建议,推出一个全市范围的 “中小学生上海话比赛”,鼓励学生不忘自己语言的“根”。

http://news.sohu.com/20090218/n262316802.s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8 23: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必要保护方言。涯系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但在学校里是讲普通话的(老师不讲普通话会扣工资),所以,涯讲个客家话不算正宗了,成了普通话版的客家话了。涯这年龄以下的客家话确实与上了年纪的有差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9 11: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浙之间人民交流,除了一县一市之外,土著就是在不同县市交流也用普通话,否则听着费劲。

客家话的情况与其类似。

粤语之所以强势是因为形成了以广州话为代表的标准语,不管是香港人、东莞人还是海外华人,都会讲一口标准粤语,想不强势都难吧。

粤语、四川话是目前能和普通话抗衡的方言,其它都不行。客家话既没有经济实力更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语,没落是迟早的事。抗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9 14: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地方语言已成为汉民族各大族群的共同趋势。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21: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30000 于 2009-2-19 11:30 发表
江浙之间人民交流,除了一县一市之外,土著就是在不同县市交流也用普通话,否则听着费劲。

客家话的情况与其类似。

粤语之所以强势是因为形成了以广州话为代表的标准语,不管是香港人、东莞人还是海外华人,都 ...

错了!东莞本地白话佬讲的白话与广州话差别就很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9 21: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我不明白我错在哪?其实你也没讲错。

广州话其实就是粤人的普通话,放在广东省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省普了。广州话已经不是纯粹的一种方言了,上海话就是一种纯粹的方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9 21: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30000 于 2009-2-19 21:40 发表
楼上我不明白我错在哪?其实你也没讲错。

广州话其实就是粤人的普通话,放在广东省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省普了。广州话已经不是纯粹的一种方言了,上海话就是一种纯粹的方言。

不赞同,在客家地区中老年人基本上不讲广府话,连听也听不懂。同样,潮汕地区的也是。在广东至少有五分之二以上的人听不懂广府话。
广府话比客家话,上海话及中国南方方言来说是强势方言,很多外省打工仔都会操广府话,也有不少客家子弟以讲广府话为荣。如此可见,爱护客家话,保护客家势在必行。

[ 本帖最后由 springLGZ 于 2009-2-19 21:53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9 21: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省有2/5人不懂讲广州话(注不是广府话)我看是合理的,2/5的人听不懂广州话就夸张了。普通话也不是100%的广东人会听吧,能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广东人就更少了。

广府话中的东莞话,新会话,增城话也不是强势方言,只有其中的广州话才是强势语言。

[ 本帖最后由 30000 于 2009-2-19 21:57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9 22: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讲个也着,我把广州话看成广府话成了习惯了。应该说广州话是广府话的代表。我家乡上了年纪的人对广府话就是讨厌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4: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