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老家小镇的外来人:
一、江西老表
1、做生意的。大概五年前,老家的镇上来了一个江西老表,开了一家以卖蒸馒头、包子为主的小店,可能是饮食习惯的原因,开始的时候生意一般。我以为他的小店会开不下起,因为这里的人都不喜欢吃北方面食,可是,去年一次偶尔从那小店经过,发现他还在那里,店里用来蒸馒头包子的屉明显多了很多,还多一个漂亮的妻子,一对可爱的儿女。因为我们家人口味比较杂,所以父亲经常光顾小店,回到家我就把我心里的疑惑跟他说了,父亲告诉我说“那老表学会了做当地的小吃,生意开始好起来,特别在过节的时候!
2、做工的。父亲曾请过一个江西于都老表做工,一家四口一起来到我家,住在我家的老宅子里。据他说,他开始在煤矿挖煤,因为煤矿事故,全省煤矿都关闭了,所以他经人介绍,就来到了我家。此人很能干,也非常取巧,我们家有人在的时候就非常卖力,只要不在就偷懒,他妻子一看就是没怎么干活的,他们跟我们交流,很努力地尽量用客家话。他们有一对漂亮的女儿,当时在上小学,因为以前经常迁徙的原因,到了上初中的年龄还在读小学四五年级,而且读书成绩也不好,他们说一口流利的客家话,家乡话一句都不会说。他们现在在老街上租了房子,还承包了当地人的果园、猪场,女儿已经初中毕业,在协助父亲。我想她们一定不会回在江西去成家的!
3、小保姆。认识的一个河北大姐,(后面有介绍)她家小保姆是江西的,挺清秀的一个女孩子,很多人给她做媒,我也曾经想把她介绍给表弟,表弟不喜欢换,嫌人家瘦。我想她终会被那家小伙看上的!
关于江西老表,老家那边很多,有的是先嫁过来后把家乡女孩子介绍过来的,也有把家乡的兄弟姐妹接过来这边做工的,主要做的是管理果园、猪场,还有就是在石场干一些危险的工作。
二、不知道那里人,说北方口音的普通话。
大概2年前,镇上表姑家旁边的门店开张了,来的是拖家带口的北方人。他们开的也是以蒸馒头、包子为主的小店,只是规模比江西老表当初的大好多,有烤馒头了也有豆浆机,还有我不知道的工具。有一次去赶集,路过那里,小侄子说要吃那里的烤馒头,生意非常好,等了好一会在买到。那里一对年纪三十岁左右的看起来像夫妻,其他的都是十七八岁的小年轻,我想他们会不会在这里成家,生孩子呢!
三、河南人
去年春节前,妹妹小店门口来了两个卖盆景的,我买了一盆杜鹃,顺便就和其中一个聊了起来,原来他是河南信阳的,去年开始在这边种花和盆景卖,主要是在附近几个小镇卖。我问他生意怎么样,他告诉我说还可以,比在老家强,老婆孩子都在这边,孩子在附近一个镇上都初中。我想那孩子肯定说一口比我还“标准”的客家话。
四、河北人
认识一个大姐,在镇政府工作,不会客家话,但已经是梅州人了。据她说,她先生也是河北人,不会客家话,几年前他们结婚后,她就来到了梅州。她女儿5岁,在镇上幼儿园上学,见过几次,说普通话,也说客家话,我想将来她在梅州也是用“双语”和人交流的了。
以前在老家,很难听到外地口音,现在基本每天都能接触到,他们有的人已经在那里生根发芽,有的人正在融入,有的人正在准备来到,他们会带来什么变化?语言上会不会有什么变化,留下来的人,他们的后代会不会说着另外一种口音的客家话,或者把家乡话带到这里生根呢?生活习惯上会不会被我们同化或是给我们带来某些改变。
看过网上那篇说湖北某地希望小学被租来养猪的新闻。在老家也一样。八十年代的时候,华侨捐款重修了不少学校,如今也早闻不到读书声,曾经就读的小学,虽然还有学生,但是学生数量非常少,侄子那个班只有九个人,听说明年也要关门了。
所认识的同龄亲戚和邻居,如今没有一个留在老家,打小一起玩的几个,有的早在几年前就在深圳成了家买了房子,孩子也在这边读书,户口也在深圳,有的去了香港,其中一个年前又回来在深圳买了房子。舅公家的几个孙子,他们也早在深圳和广州定居,他们的孩子家乡话说得很好,就是变了口音。我们有的把老人留在了家乡,有的跟在了身边,所以每年都会在家中祭祖的日子回去,可是这样的日子能坚持多久,我们这一辈也许在父辈们离世后,在身体、经济还许可的时候,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先人的怀念,回去在先人坟前上支香,后代就很难说了。
儿子如今呀呀学语,开始我教他说客家话,但为了他能适应他要生活的环境,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跟他说普通话,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将来就是要在深圳成长的,说不定在他上学后还会学到另一种语言,那就是白话,这是不可抗拒的,客家话有可能只会成为他和母亲娘家人交流的语言工具。
我们空出来的位置,终会被人填补,家乡那些说着各种口音的人,也许就是取代我们的人,将来回家祭祖,经过的房子门口站着的不再是自己所熟悉认识的叔婆伯姆,而是自己所不认识的人,听到的不再是纯正的家乡话,而是夹杂各地口音的“家乡话”。
[ 本帖最后由 阿妹730 于 2009-1-19 14:5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