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18|回复: 0

【转帖】革命家 外交家 张伟烈[饶平北部客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25 18: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cstc.lib.stu.edu.cn/ArticleShow.asp?ArticleID=589
张伟烈

作者:胡德勤   资料来源:北京潮讯   整理:tcz

    张伟烈,又名张永猛。生于广东省饶平县上饶镇坝上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父张应科(1878一1937),因祖父早年去世、祖母守寡而经济困难,在家乡务农;母杨坪(1886一1935),广东省大埔县人。

  1917年张伟烈在本村念私塾,学习《三字经》、《论语》,翌年转到本村小学,学习《共和国国文》、《算术》、《左传》、《古文》、《东莱博议》等等。1925年东征军进驻潮汕,周恩来到汕头。杨衍祥、张刚、张穆、黄药眠等一批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在大埔县百侯中学教书,传播革命思想,学校办得很好。因此母舅与父亲商定,于1926年上半年命张伟烈进百侯中学附属小学,接受新的教育,从初小四年级重新念起。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8月周恩来率领南昌起义军进入潮汕,朱德率起义军从大埔三河坝抗击敌人后撤离,经过百侯时,张伟烈等一些学生为起义军带路。后百侯中学因教员、学生参加革命活动而停办。1928年2月,张伟烈在百侯振德小学被吸收为共青团员,参加了4月的百侯暴动。

  1930年2月张伟烈到湖山中学念初中一年级,因订购进步杂志《奔流》,加上平时言论左倾而被逮捕,受到威胁和吊打,并被移送到大埔县监狱(当时县城在茶阳)。他的父亲当即到汕头请同乡律师写呈文,向国民党大埔县当局申诉。这时大表兄詹益样(开中药店)出面借款,由父亲将张伟烈取保释放。为了还债,只有当掉家中仅有的一亩多田和卖掉一头大水牛(换来一头小黄牛),房屋也只好当掉。

  1930年底,他离家到汕头,住在同学开设的一家洋服店里,得友人援助,进回澜中学读初中二年级。"九·一八"事变后在学校中参加宣传队,进行抵制日货活动,并组织抗日义勇团,宣传抗日。1932年转至聿怀中学读初中三年级。

  1933年,杨德昭(曾任陈济棠驻南京代表)恢复百侯中学,邀请陶行知派晓庄师范学校的一批学生来百侯中学任教,推行生活教育。

  1934年2月春节过后,张伟烈重新进入百侯中学艺友师范班学习,参加生活教育活动(一面上课,一面在中心小学教书,饭费由学校负担)。唐文粹(曾任新四军敌工部科长)、王瑞符(中共秘密党员)等人都是艺友师范班的教师。当时在王瑞符指导下,张伟烈曾和同班校友组织社会主义学习小组,后因王瑞符被捕,陶行知派来的教师纷纷离校,然而生活教育活动仍继续进行。


  1935年秋,在中心小学和低年部教师共同发起组织时代剧社,进行抗日宣传。这一剧社不断发展和加强活动,一直延续到粤东解放。

  1937年1月,张伟烈赴广州,归途中在汕头市区至平路旅馆遇见百侯中学师范班同班同学,他们是去广西后在南宁入党的中共党员,在广西办进步刊物《新动向》。张伟烈和他们离别后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在他们的介绍下,张伟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当月,张伟烈回到大埔,于6月到保安县(今深圳市)布吉乡草莆村,在中共党员梁金星(后来曾任延安保小校长)主持下,和张力克(后来曾任国家建委的监察组长)等中共党员在草莆村办一所民族中学(中共地下联络点),与在香港的中共南委联系。 这时,因妻子詹本在家乡病逝,张伟烈于1937年6月与百侯小学时同班的女同学萧志云(其父在香港开裁缝店)结婚。

  10月,张伟烈受中共南委派遣,前往赣南游击区,任江西抗日义勇军第2支队宣传队长。1938年1月到南昌,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少年队队长。4月4日离南昌,经金华、兰谿到达皖南的岩寺。新四军军部及第l、第2和第3支队当时在此地集结。5月张伟烈带领服务团的一个队去新四军第3支队,任服务团代表,在茂林一带开展民运工作,并配合中共皖南特委活动。8月他回新四军军部,受邓子恢派遣,赴铜陵开展群众工作。9月调到中共皖南特委,在黄山一带任巡视员。10月回铜陵,配合新四军铜陵兵站工作。11月,日寇占领铜陵,兵站撤走,他继续在铜陵工作,任铜陵敌后中心区委书记、铜南繁中心县委书记。他和有关同志一起,组织了两个游击大队,六七百人,后来编入第3支队。他们又另外组织了几个小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抗击日寇。

  1939年萧志云赴皖南新四军军部找张伟烈,被送到教导队学习,期满后分配在皖南做群众工作。 1941年皖南事变前,张伟烈奉命留下坚持皖南斗争,任中共皖南特委委员兼铜繁芜中心县委书记。1月7日至13日,部队与敌人激战7昼夜后弹尽粮绝,被迫向江北突围。

  这时,新四军第7师师长曾希圣奉命负责收容在皖南事变中突围的人员,他派张伟烈到江边进行联系,接应了一批突围到江北无为地区的同志。

  1943年萧志云在繁昌病逝。1945年5月,张伟烈在铜陵与许恒结婚。她当时是皖江地区、皖南分金库的会计,后来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使馆的一等秘书(1983年在北京离休)。 抗战胜利后,张伟烈随部队北上,渡过巢湖,从定远过铁路到盱眙。部队在淮阴集结后进入山东,曾攻打并占领敌人两大据点韩庄和枣庄。他这时任山东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参加泅县战役。

  1946年底部队整编,他被调到胶东,任胶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西海军分区副政委、中共西海地委委员、华东警备第5旅副政委、中共烟台市委委员等职。

  1949年秋,张伟烈参加解放长山列岛战役结束后,随张云逸于11月从山东出发,12月初到达广西宜山,任中共宜山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中共桂北区党委委员。他在宜山参加剿匪1年多,当地土匪大体肃清后,于1951年调离宜山地区,任中共钦州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1952年6月,张伟烈调任中共海南区党委第三书记(第一书记为冯白驹),两年后任第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委员。

  1956年4月,张伟烈奉调到北京外交部。8月倍夫人许恒赴莫斯科,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中共党委副书记。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党政代表团到苏联参加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庆典时,曾在大使馆接见使馆全体人员,在莫斯科大学接见留学苏联的中国学生代表,张伟烈夫妇参加了这些活动。

  1960年6月偕夫人许恒赴巴格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拉克大使。1970年任中国一古巴友好协会副会长,率友好代表团赴哈瓦那进行友好访问。1971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1974年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使。1978年7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大使。 1981年张伟烈调回北京,任中国一泰国友好协会会长。1985年在北京离休后,任汕头经济特区顾问和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他和夫人许恒养育了3个儿子张晓临、张晓建、张晓春和两个女儿张向荣、张向东。除张晓春在海军航空兵任职外,其余都在北京工作。


http://cstc.lib.stu.edu.cn/ArticleShow.asp?ArticleID=5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1: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