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35|回复: 0

中国现代美术界“第一人”陈衡恪的情与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2 06: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xin_1031105210827156714610.jpg



              北京风俗图

xin_10311052108277182836211.jpg


              山水图
xin_12311052108273432766312.jpg


              桃榴枇杷图

    □ 王 嘉

    江西自古就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著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为这里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话题。以书画为例,古往今来,不少名家和大家跟这里结缘,或深被乡泽,或偶过留踪。他们的不少事迹,已经家喻户晓。但也有一些作品或细节,可能鲜为人知。本栏目特别关注这类书画家,择其概要,评点精华,聊述生平,评赏佳作,以飨读者。

    ——编 者

    1923年10月17日,北京宣武门外大街,江西会馆。300多人在这里集会,追悼著名画家陈衡恪,并在现场陈列了他的山水、花卉、人物画遗作百余件,以致哀思。一个月之前,48岁的陈衡恪因罹患伤寒去世,画界同道大为震惊。梁启超在追悼会上发表演说,称陈衡恪为中国现代美术界的“第一人”。时年80岁的吴昌硕在获悉噩耗后,叹惋之余,用篆字为陈衡恪题了“朽者不朽”四字。

    剪不断,是乡情

    陈衡恪(1876-1923年)乳名师曾,号朽道人、槐堂,祖籍江西义宁(今修水县)。祖上累世儒业,擅中医,为乡里所重。祖父陈宝箴,年轻时曾在家乡创办义宁州团练,后官至兵部侍郎、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著名诗人。陈衡恪出生于祖父在湖南凤凰的官署中,是陈三立的长子,弟弟陈寅恪则是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历史学家。

    虽然常年客居在外,这并不妨碍陈衡恪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在绘画作品上,常写有“修水陈衡恪”或“义宁陈衡恪”等字样。他还有一枚印章刻的是“义宁陈衡恪章”。因为母亲早故,陈衡恪从早年开始,就一直跟祖父和祖母生活。他对家乡的了解,多来自于祖父的熏陶。1898年戊戌变法之后,陈宝箴归隐南昌,在西山筑“山青庐”以栖身,陈衡恪也是随行者,他在江西生活了两年多,直至1900年6月祖父去世。1909年秋天,陈衡恪从日本留学归来,受聘为江西教育司长,这次他又在南昌有过一段很短的生活。随后就去了南通,再后来定居北京。

    人世间,重友情

    陈衡恪有过很多朋友,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和鲁迅的交往。两人于1899年1月在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相识之后,就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1901年,两人同时毕业于该学堂。第二年, 陈衡恪携弟陈寅恪到日本留学,跟鲁迅再次相遇。他和鲁迅一起考入东京弘文学院,并曾经住在同一宿舍。在多年的来往中,两人互相馈赠了不少礼物。鲁迅以碑帖拓本相赠,而陈衡恪则为鲁迅治印、作画,不少作品如今在鲁迅纪念馆中仍能见到。鲁迅对陈衡恪十分尊重,称其“才华蓬勃”、“雅趣盎然”。

    陈衡恪的最后十年,主要生活在北京。他跟齐白石的友情,也是从北京开始的。1917年秋,陈衡恪在琉璃厂偶见齐白石的印章作品,即至齐白石的寓所访问。两人一见如故,在陈衡恪的劝说下,齐白石变通新法,开创了“红花墨叶”的绘画新风尚。而陈衡恪于1922年携齐白石作品赴日本参加展览,则成功地为齐白石的绘画艺术打开了国际影响。齐白石对陈衡恪的知遇之恩十分感激,他曾说,“这都是师曾提拔的一番厚意,我永远都忘不了他。”

    最宝贵,见才情

    陈衡恪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他既有文化世家的祖传遗风,又深得新式学堂的优越教育,对中西文化有着全面的修养。潘天寿称其“天赋高,人品好,学识渊博,国学基础深厚,金石书画无所不能”。除此之外,陈衡恪还是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和德高望重的师长。在北京期间,他担任过国立北平美专教授,先后参加和组织过宣南画社、西山画会、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中国画研究会等,与蔡元培、徐悲鸿、汤定之、金北楼、余绍宋、陶宝如、王梦白、姚茫父等人往来密切,对促进北京美术界的繁荣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被时人誉为“位居北京画坛之首”。

    陈衡恪的绘画题材广泛,山水、花卉、人物,无所不能。他的写意花卉,以兰、竹最为雅致。山水追元四家及石涛。人物画取材于现实生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北京风俗图》。这是一组带有速写和漫画形式的作品,共34幅,描绘了社会底层的各行各业的生活,既有金农遗意,又参有西洋画的痕迹,笔墨简练,寓意深刻。旁边更有题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不仅如此,陈衡恪对美术史更为重要的贡献是他对中国文人画的研究和提倡。在他生活的年代,不少人因批判而对中国传统失去了信心,因盲目崇拜而对外国美术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陈衡恪在他的《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从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价值进行重新阐释,他是20世纪以理论形式肯定中国文人画的第一人,对弘扬中国绘画传统、坚定中华文化的信心,以及推动中国画的创作等方面,有着功不可没的意义。

    (本文所配图均为陈衡恪作品)

 稿件来源: 江西日报2008年11月2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2 15: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