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38|回复: 3

龙南:传承客家文化从娃娃抓起 让客家精神永驻校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8 02: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111765759.jpg
   老师正在给学生介绍客家生活用品。
今年以来,龙南县大力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走出了一条客家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者相结合的新路子。

  客家元素融入校园文化
   
  走访龙南各中小学校,随处可见客家文化宣传长廊、展览室、标语横幅、黑板报、班牌,还有专门的客家文化课程、课外活动、文艺表演、游戏活动等,这些无不融入客家文化元素,彰显客家精神。
   
  在“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中,龙南县桃江中心小学结合“世界粮食日”,开展了“弘扬客家勤俭节约精神,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的学习月活动,组织学生帮助低保户收割晚稻,听老人讲客家人勤俭节约的故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的优越容易使学生养成铺张浪费的坏习惯,对学生进行弘扬客家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惜物习惯意义非常重要。”桃江中心小学校长唐小春接受采访时说。
   
  “同学们,这个竹篮与普通竹篮不一样,这是用来防止猫偷吃食物的,所以叫‘猫篮’……”近日,在龙南县实验小学的客家文化展览室里,教师讲解详细,学生听得入神。火筒、座枷、蒸篮、手推车……对于以前客家人的生产生活用具,许多学生都没有见过,实验小学专门设置了客家文化展览室,摆放了数十种客家生产生活用具,并张贴客家文化相关内容的宣传画,用于教育学生。“学生对这些客家先人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特别感兴趣,他们在了解客家人的生活习惯中可以体会到客家人的吃苦耐劳、勤劳朴素的品格和学习客家先人用智慧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使学生在快乐中受到教育。”该校蒙诵梅老师觉得“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很有必要。

  “老师,为什么客家人以前穿的衣服颜色都是蓝黑色?”“因为客家人非常勤劳,穿着蓝黑色的衣服干活,衣服不容易脏,更耐穿。客家人也非常朴素,制作这种颜色的衣服成本低,更省钱。”这是龙南县南亨中学某班美术课上老师与同学的对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客家人的生活习惯,欣赏客家人的淳朴之美,南亨中学美术教师赖永慈走村入户搜集了解客家建筑和客家文化知识,用现代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让学生在观摩接触、实物写生、艺术创作过程中深刻了解客家文化,赖永慈创作的《开发和挖掘赣南客家民间美术资源的教学模式》获得了国家教育案例二等奖。

  传承客家文化从娃娃抓起
   
  “龙南在开展2008‘客家文化年’活动中,创新开展了‘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即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优秀客家文化引进校园,让学生了解灿烂的客家文化,学习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崇先报本、和衷共济的客家精神,从而使学生继承优良的传统美德。”龙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鹏道出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在活动中,该县按不同年龄段学生划分不同的学习阶段,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小学阶段以传诵客家歌谣、熟记客家名人故事、了解客家围屋知识、开展客家山水简笔画等为主。龙南师范附小在学生中开展学唱客家民谣活动,对传统的客家民谣进行翻新和包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拉歌之外,还把歌谣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客家新歌谣传遍校园。龙南二中则以学唱客家采茶戏与山歌、了解客家美食、开展客家文化演讲、客家文化班刊评比等活动为主,使客家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为此,龙南县宣传、文化、教育部门联合起来,选聘部分熟悉客家文化的乡土人才,组织学校骨干教师进行客家文化知识培训,以此扩大教师的客家文化知识面,提高其客家文化素养,要求每个学校都有2名以上经集中培训的客家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学校每位教师都能讲解客家文化方面的知识。同时,县里组织专门人员在民间收集客家歌谣、传统民俗文化、客家故事传说、客家美食等文字和图片资料,汇编成册,统一编制客家文化教育教材,免费发放到学校供老师和学生使用,使客家文化教育有良好的载体。

  “客家围有多美,为何不来山村走一回,你看那石雕的狮子四方的围……”走进龙南各学校,这首《山村客家围》歌曲随处可以听到。这是龙南开展“客家文化年”活动征集的县歌,歌曲客家特色鲜明,朗朗上口,学生争相传唱,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学校营造浓厚客家文化氛围、设置客家文化课程的同时,龙南通过传唱客家歌曲、组织演讲和征文比赛、培训客家小导游、客家文化剪纸大赛、学习客家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客家文化进校园”的乐趣,在活动中掌握客家文化的实质与精髓。

  让客家精神成为校园主流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客家精神囊括了客家先祖的优良品格,如果将客家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使学校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打造独具本地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龙南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众多学生包括老师对客家文化都充满好奇和兴趣,将客家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中,龙南县确立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以实地参观、动手参与、亲身体验、自由创作的形式去理解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把握客家文化的精神实质,避免活动流于形式。杨村客家围屋众多,客家民俗保存较完好,该镇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感受客家民俗,使学生兴趣盎然。“我们本来就是客家儿女,对客家文化颇感自豪,能在校园中学习客家文化,我们求之不得。”杨村中学初二学生赖诗琪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龙南县有376座客家围屋,分布在每个乡镇,每座围屋都有不同的特征、故事。对此,该县要求各学校根据本地特色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龙光围坐落在桃江乡清源村,因其所处位置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之用材和结构坚固异常,曾被中共信南县委所领导的红军游击队作为战斗指挥所使用,后被乡里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桃江中小学把当地客家围屋资源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参观,让当地老人给学生讲故事,使学生在了解客家围屋知识的同时,还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如今,无论走进龙南哪所学校,都能感受到客家文化的气息和力量。该县在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上都注入了客家文化元素。最重要的是,该县将以传承客家精神为主线,培养学生树立吃苦、耐劳、进取、感恩、团结的优良品格,达到一举数得的效果。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8 18: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啊....起码让这些小孩子从小对客家有认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03: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文化进校园(图)

10008772_971513.jpg
校园玩铁圈找回久远的童趣。
10008771_724327.jpg
老师指导小学生排练客家戏。

    滚铁圈、演练客家民俗舞蹈、唱采茶戏……初冬季节,走进龙南县中小学校园,学生们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表演让人备感亲切。近年来,龙南县为传承和保护好该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推进“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学生终身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理念与龙南县的地方文化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7 10: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滚圈”小时候经常玩的,不过不是铁的,是小孩子自己做的,用旧“拜箕”(一般用苗竹做的,用来晒东西的工具)的外框即是竹圈,用较硬的铁线做手推柄,或者用木棒做手推柄,在木棒头上钉个钉子推的。现在小孩很少玩了,玩的多数是大人买的工厂里头生产的玩具,很少小孩自做玩具啦。可能生活改观了或者说玩乐方式不同等原因吧。
我小时候还经常玩自做的“链子驳壳枪”。是用硬铁线做枪支架手柄,用单车链(一般12个链子)孔对孔排成一排,下面一排孔串进枪的枪管支架上,另一排成了枪管。用单车内胎切下一小长块捆住链子,再切一小长块的内胎用来做铁线撞针的快速撞击的拉力带,用单车晶(“晶”这个字客家话不知怎样表达,望各位请教)的头做枪管头(因为单车晶头的孔小于链孔,有利于装火药,不到至于漏出),这个单车晶头一般串两个链子,火药就这里。装好火药后,拉起撞针,扣机,撞针快速有力地向前撞击——爆炸般响。晚上更美,枪管头会有一突火出来,逼真极了。不过多数是男孩子玩,大胆的女孩子也敢放上一两枪。
童年的玩乐真不少,不过很多现在的小孩不玩了,多数是玩工厂做出来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3 10: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