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73|回复: 0

南国牡丹”岭东挺秀——谈汉剧的发展壮大(作者:蓝启兴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6 08: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23-7-11 15:34 编辑

       地处粤东东北部的客家地区梅州市,风光绮丽,历史悠久;绿水青山,人文荟萃,自古以来素有“文化之乡”称誉。世世代代聚居在这方热土之上的客家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茶余饭后,或是品茗“和弦索”;村头巷尾,或是铜锣鼓板聚众演唱皮黄调传统戏剧曲目(即现在的广东汉剧)。若是农闲时节或是传统节日,便以庙会形式,请来剧团班社,迎神赛会,搭台唱戏。其时,人山人海,男女老幼,人头躜动,热闹非凡。

     广东汉剧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原称“外江戏”。以西皮、二黄(又称南北路)为主要声腔,辅以大板、昆腔和小调的板腔体结构剧种。舞台语言沿用“湖广中州音韵”(即中原音韵,古称“官话”),并逐步趋近普通话。西皮调源于湖北汉水之上,清乾隆丙辰年(1736年)之前,由襄阳而武汉沿长江东下,与江南形成的二黄调结合,“班曰徽班,调曰汉调”。在徽班进京的同时,皮黄戏也沿着官商道路南下,经湖南、江西、福建等地,越过南岭山脉流入广东,距今大约有300年左右的历史。

    1933年钱热储(广东大埔县人,晚清秀才,岭东知名文人)及其友人的积极活动和大力倡导下,为“外江戏”正名,改称“汉剧”。因其艺术风格有别于湖北汉剧,二者虽属同源,实为各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为“广东汉剧”。流行于粤东、粤北和闽西、赣南等地区。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客籍华侨聚居地也有它的足迹。

     广东汉剧唱腔质朴淳厚、悠扬典雅,同时又不失皮黄腔古朴刚健的风貌。角色行当区分为生、旦、丑、公、婆、净(红、乌)、杂,俗称“七行八当”,样样齐全。乐队伴奏分为文乐(丝竹乐)和武乐(打击乐)两大部分。

     角色行当中别具演唱特色的小生,用男声假嗓(俗称“子喉”)演唱,发音清脆嘹亮,文雅潇洒,飘逸倜傥。净行当分红净和乌净。演唱红净男声假嗓与本嗓结合(俗称“三分原喉七分子喉”),真假嗓互用,行腔由原喉低音起唱,然后转入子喉,用于塑造关羽、赵匡胤等英雄人物,以独具威严刚毅的艺术特色,深受广大观众欢迎。演唱乌净男声本嗓带“咋”音,行腔高音出口如雷,粗犷奔放,低音吐字雄浑深沉。所用“咋声”由于嘶中透亮,更显威猛豪放。用于塑造张飞、鲁智深等英雄人物尤具艺术特色,很受观众喜爱。

     广东汉剧的伴奏音乐,分器乐曲牌和锣鼓两大部分(包括丝弦乐和吹打乐两类)。丝弦乐中的乐曲,称为“广东汉乐”。客家人的祖先,历史上为避战乱,由中原不断南迁而来,把儒家文化和华夏民俗文化的精粹也一起带进了岭南。客家人历来崇文重教,诗书礼乐传家。娱乐合奏(俗称“和弦索”)的乐曲如[琵琶词]、[小扬州]、[水龙吟]、[小桃红]、[蕉窗夜雨]、[出水莲]等数百首(也有用来填词演唱),统称“串调”。结构严谨,风格古雅。

     吹打乐原是古代宫廷仪仗音乐(如婚丧喜庆用的“中军班”音乐),是广东汉剧伴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乐曲有[浪淘沙]、[点绛唇]、[吹鼓]等。此外,大量民间小调也被广东汉剧吸收进来。唱腔音乐呈对偶句式,各行当行腔音域和落音都有严谨的规则,根据人物的感情变化而活化,使之更能符合剧情和塑造人物性格的需要,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广东汉剧的特色乐器有头弦(又名“吊圭子”)、大苏锣。头弦:广东汉剧丝弦乐领奏乐器,用乌木制的筒和杆,发音清脆透明。琴筒很小,仅能伸进两个指头,音频穿透力强,有“百音难压头弦声”的美誉。大苏锣:打击乐器,铜质。圆形,有矮边,锣面直径820毫米左右。锣槌长约240毫米,用硬木或老竹头制成,击锣的一头缠以布带。大苏锣发音深沉雄浑,敲击锣心、锣边或侧边,可以发出不同的音高和音色。

     广东汉剧在近300年的辗转流变中,近一个世纪在粤东潮、梅客家地区扎根、开花、结果;既保持了其原始风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有别于其它皮黄剧种而独具一格,显得更为温文刚健和古雅质朴。

     广东汉剧有传统剧目800多个,题材广泛。光绪时正式班社多达30余个。“荣天彩”、“新天彩”、“老福顺”、“老三多”为著名“外江戏”四大班。1908——1924年“荣天彩”班曾在上海、台湾等地演出;“老三多”班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演出,蜚声海内外。

     广东汉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历代艺人的艰苦拼搏、实践,不断丰富完善;在皮黄声腔剧种中,独树一帜。形成了有别于湖北汉剧、徽剧,也有别于京剧的独特艺术风格。著名戏剧家田汉认为“广东汉剧保持了很多古腔古调,又带有广东的地方色彩”。其舞台语言“中州音韵”是客家人祖先的语言,与客家语系相同,二者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因而广东汉剧成为客家人所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

     广东汉剧在上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班社凋零,几乎绝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树新花,重放异彩。队伍从小到大(据统计,单广东省内的专业剧团就有20多个),艺术上去芜存菁,推陈出新。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也能表现丰富的现代生活。它不但在当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而且通过广泛的艺术交流,也受到国内南北各地和东南亚各国客籍华侨的高度赞赏,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

     广东汉剧院,成立于1959年,院址设在广东省梅州市。肩负着剧目创作、演出示范、艺术理论研究及各门类艺术人才培训的重任,是广东汉剧剧种艺术人才荟萃的代表。广东汉剧院曾先后五次晋京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观赏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黄桂珠、黄粦传和梁素珍、曾谋等演出的《百里奚认妻》、《盘夫》等剧目。古代戏《齐王求将》,现代戏《一袋麦种》等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影片发行。《花灯案》等10多个剧目被广东电视台拍摄成电视剧或舞台剧播映。广东汉剧院除在本省演出外,曾到湖北、上海等八个省、市演出。自1982年以来几度赴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海内外评价颇高。

     广东汉剧院成立以来,曾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中南)、第五届中国戏剧节演出。一至九届广东省艺术节均有剧(节)目入选参加并获多项奖励和赞誉。获奖剧目有古代戏《花灯案》、《丘逢甲》、《包公与妞妞》、《昭君行》、《义子登科》、《热嫁冷婚》、《琴心盟》、《假凤真尼》、《蝴蝶梦》、《白门柳》。参加广东省专业文艺汇演和广东省首届戏剧节现代戏展演的现代剧有:《货郎计》、《一袋麦种》、《人民勤务员》、《麒麟老道》、《狭路逢》、《交印》、《辣椒嫂戏郎》、《尘埃落定》。

     广东汉剧院建院40多年来,先后涌现了一批深受观众赞赏的表演艺术家和知名演员。其中李仙花荣获第11届、第1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杨秀微荣获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同时还涌现了一批有成就的编剧、导演、作曲、乐师兼音乐唱腔设计、舞台美术设计人员和艺术研究人员及优秀管理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5: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