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8|回复: 0

客語與英語(作者:黃子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0 12: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將「客語」與英語擺在一塊來看,覺得很奇怪。客語是祖傳的語言,是本地族群的母語,英語是外來的語言,是全世界的強勢主流語言,兩者相差何止千里計,怎麼看都扯不上關係!

其實,自從台灣母語(包括閩南語、原住民語等),離開了母親以及祖母教導的懷抱之後,所謂代代相傳的「祖語」,變成空空洞洞的一個代名詞,客家祖訓「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更成為新時代的最大諷刺,聞之莫不令人心痛又心酸。因此在痛定思痛之後,以「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的基礎思維,有了從哪裡跌倒就該從哪裡爬起來的醒悟,客家人積極「反客為主」,希望藉助公權力的介入,讓客語「起死回生」。

從此之後,開始推動學校母語教學,編印教材培訓師資,舉辦客語認證考試,鼓勵「客語生活學校」學習活動---------,凡此種種措施,讓客語有了拼音,有了證照,有了舞台,有了獎勵,好像趕場活動一樣來來往往,好不熱鬧!也正因為如此,「拿客語當做英語來教」的問題當然要一一浮現。

首先,客語教學十年來已成為一種工具與手段,離「媽媽的話」愈來愈遠,到處看到孩童背客語講稿、練唱歌謠參加比賽,甚至參加補習、集訓爭取「功名」 ---- 一下台一句流利客語都說不上口的人,竟然手捧一堆獎狀獎品,真是令人羨慕不已啊!

其次,打著客語教學之名卻以「客家才藝」進行,全台各地到處可見客家童謠、擂茶DIY、打粢粑、歌舞說唱、花布裝飾、桐花創意產業等等活動,台上台下不說不用客語卻能發表才藝,美其名客語推廣教育,說穿了只是「才藝教學」項目。年年增加的政府預算是否都用在這裡,效果如何應該好好評估。

再其次,客語並非外國語言,也非專門業務使用語文,應該紮根於民間日常生活、落實於社會文化之中,目前政策多以媒體(客家電視)、學校(客家學院)、公部門(文化園區、認證制度、文化節慶等)的操作方式,面對嚴重流失的客家母語,草根自主力量日漸渙散,形成只以獲取補助、獲得獎賞或得到表演舞台為滿足的標的物,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承相當有限,怎敢奢言「發揚光大」呢?

說到這裡,我們想起英語課程、英文補習、英語檢定、托福考試、ICRT廣播 ------ 怎麼今天的台灣客語與英語這麼的相像,只是學習與應用英語「前途無量」,客語的處境卻仍然停留在十年前的光景,老一輩的更老了,而後起之秀在追逐「母語教學」的相關投資及報酬之際,逐漸習慣將客語當做英語來「裝模作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偶而說說兩句而自鳴得意,自我陶醉一番罷了。

至於我們自己心愛的孩子以及學生,就讓他們繼續準備考試、參加比賽或得到特別獎賞,接受無止盡的「客語」挑戰吧!



(稿件由作者黃子堯提供,渠為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

[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08-10-20 12:1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8 03: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