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赣州古城的历史形成
赣州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经历了一个由城到城市,由地方小城到全国名城的渐进过程。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汉大将灌婴一路南扫,先后在九江、南昌、赣州建治。当时赣南属于汉朝的南疆,灌婴的城建于蟠龙章江水畔(欧潭一带),扼守在章江至梅关古代军事通道上,属于典型的具有军事意义的城堡,主要功能用来驻扎军队,抵御南粤王赵佗(直到汉武帝时期,南粤才归顺汉朝)。这种城的概念,一直延续到唐朝。这其间,赣州城几度搬迁,先后到虎岗、七里镇、于都设城建治,直到东晋高琰为南康郡守时才定守于章贡双江汇合处的三角区内。
东晋以来,五胡乱华,大量中原汉先民为躲避战乱来到地处边远的赣南山区,赣南开始得到开发,一部分人以平民身份进入城堡,城内始有市场、交易,城市概念渐渐形成。最明显的标志有二:一是城的范围有了极大的扩张(军事城堡一般为几百平方米到一万平方米之内,赣州城区为一平方公里);二是有了明显的城市布局。这一时期及以后,赣州的衙门多建在城北面的皇城内(现市公安局一带),呈坐北朝南格局,衙门前笔直的阳街,直通南门、章江大码头,横对衙门的是横街,联贯章贡两江,阳街、横街构成典型的“十字街”。“十字街”格局分明——横街北面为官署衙门区,南部阳街则分成东、西两部分,即为古代的东市、西市,为买卖东西之市场(这种格局唐朝以前全国城市均类似),东市、西市渐有人家,遂成街巷。
唐末、五代初,宁都洛口人卢光稠入主虔州城,成为第一个本土出身的最高行政长官,开始了客家人真正自主管理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大量的客家人涌入城市。人口的剧烈膨胀,市场的频繁交易,加上卢光稠有意称王的政治企图,城市迎来了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扩张。这次扩张,将城市从一平方公里沿贡江向南扩展为三平方公里,街衢在原有阳街、阴街两街的基础上增加为六街,南面开护城河联通章贡两江,一大片与东面贡江相连的低洼河滩地进入了新城廓的范围,从此赣州城就成了水患之都,直到北宋知州刘彝任上建成福寿沟,赣州城才消除水患。
北宋时期,随着大庾岭道成为外贸通道,赣州城成为这条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赣州城得以迅速发展。在赵抃、孔宗翰、刘彝、洪迈等城市历代杰出统治者们的苦心经营和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城市肌体渐次丰满——凿十八滩、筑砖城、开道路、造船、烧窑、修福寿沟、建亭台楼阁、盖寺院,诸如世臣坊、南市街、买菜坡等一大批街巷开始成就。这时的赣州城一举成为全国36座名城之一。
明清时期,是赣州城市发展的传承与完善时期。由于地处交通要汇,赣江与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闽江水系均有通达,从而招引来了各地客商。这些客商旅居赣州的同时捎来了外域文化,最显著的是建筑文化。这一时期,直角状的马头墙之徽式建筑,中轴线对称、外角呈锐角状的客家建筑,马头墙上微生锐角的徽式与客家建筑之综合体的赣派建筑,开始在赣州城大量兴起。
民国时期,出现了现代化的城市设施。随着这些城市设施的产生而有了城市的局部变化,如马坡岭新建了汽车站,便新开了百胜门(现东河大桥桥头)至汽车站的东郊路;为方便南行,镇南门(现南门文化广场)与南河浮桥、大码头之间新开了东阳山路。同时,驻扎在赣州城内的粤军开始对城市街道进行扩建与改造,遂有了岭南风格的逶迤骑楼出现。这一时期,中山路、阳明路、解放路、南市街、灶儿巷、六合铺等老街老巷中,徽式、赣派、粤式和客家建筑,风生水起,尉为大观,成为古城最为绚丽的建筑瑰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