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9-20 00: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处于两种语音系统之间的,被称为“半长宁”。如小楼竹坑、蔗埔等地本来自梅县,现讲话接近长宁音;也有本来自新丰,因接近操程乡话的人群而讲话接进程乡音的,如增江街棠厦村,福和新围村、联安村等地。至于派潭鹅兜陈姓与万能烧瓦岭等几个陈姓被认为是讲“杨梅话”的自然村。笔者曾询问过一些老人,说他们本从正果麻笼都田迁入,原来说程乡话,后受长宁话的影响而说成半长宁。最明显的是“饭”字仍跟程乡话一样读“贩”,而不读“反”。
从目前各地专家对广东客家方言调查所得的资料来看,按声调可分为三种类型(详看调类、调值表):
第一类:
地 区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阴入 阳入
梅县 44 22 31 52 1 5
兴宁 44 11 31 52 2 5
惠东 44 11 31 53 1 5
东莞清溪 33 11 21 42 22 55
增城(程乡话) 44 11 31 53 1 5
第二类:
地 区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阴入 阳入
新丰 44 24 31 53 1 5
曲江 44 24 21 42 12 45
连山小三江 44 13 31 52 21 5
增城(长宁话) 44 24 31 53 1 5
第三类:
地 区 阴平 阳平 上声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惠州城 33 11 35 213 31 31 35
河源源城 33 31 35 13 55 5 3
龙川佗城 44 52 35 31 13 3
连平隆街 33 45 13 41 35 3
和平县城 33 45 31 35 3
新丰水源话 22 45 13 31 5 2
(笔者注:以上资料引自《客家话通用词典》 罗美珍、林立芳、饶长溶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新丰方言志》 周日健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王李英编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粤中客方言的声调研究》 侯小英撰 第七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单篇论文)[FSAGE] 从上述的分类可见:第一类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增城程乡话列入其中,主要特点是阳平为低平调“11”或“22”;第二类客家话,以新丰话为代表,增城长宁话列入其中,主要特点是阳平为中升或低升调“24”、“13”;第三类客家话,以惠城、佗城、新丰水源话为代表,主要特点是上声调为中上或低上“35”“13”,中降“31”的是少数。三类客家话当中,增城占了两类。第三类客家话目前在增城尚未发现,一但发现,那将是莫大收获。我在热切期待着。
对广东的第三类客家话争议最大。周日健教授在《新丰方言志》中曾论证水源话跟惠州话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又论证水源话比惠州话具有更多的客家话尤其是新丰客家话的特点。从而证明水源话完全可以是“客家话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同时在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从水源音看惠州音系的归属》中,论证了惠州话属于客家话。这些论证,得到了当时广东语言学会会长詹伯慧教授的赞许。但南开大学刘叔新教授在《惠州话系属考》一文中,认为惠州话是受客家话影响较大的粤语。最近厦门大学侯小英博士在《粤中客方言的声调研究》论文中,从古全、次浊上去声字的演变等方面证明“惠城类的声调系统具有明显的客方言特点而跟广州话差别较大”。成书于1925年、鲜为人知的客家学的奠基著作《崇正同人系谱》则从历史来源的角度,指出:以惠州话为代表的水源话就是客家话,这与周日健教授等专家的论证不谋而合。请看《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的记载:“考循州沿革,陈以前隶属于广州,隋开皇间始置循州,治归善。唐因之。五代地归南汉,改祯州。宋仁宗天禧四年乃改名惠州。至今仍之。而其民族实分为水源福建二派。水源者,东江之水发源于赣南,长宁、定南二县之间即其地也。赣省之水多北流,惟此一水南流,阙为东江。南转西行至东莞、增城、番禺间,汇于珠江而入海。此派民族殆为沿江而下者,中有福建一派,则殆由兴泉漳汀各州经过潮州而转入,其缘因当是地理之关系。而其语言亦有统系可寻:上游和平、连平、龙川、河源、长宁、永安等县,水源系也,其民殆纯为客语;偏东,海丰、陆丰二县,福建系也,其民则福佬语而解客语;首县归善则客语归七八而间有福佬语;府城则为土客相间之语。至博罗则客语居多而亦有土客相间之语。此循州民系之大略也。而惠州府志又云:‘旧俗惠民多居南雄,因元兵将至,中元节预十四日荐祖,次日避兵,故居惠,犹循其俗’,则又有来自南雄一族矣。而亦皆纯客语也。”这一明确记载,大概可以为几十年的争论画上一句号了。
四、粤客杂居,异姓同村,和谐相处
粤客杂居,在增城历来就有,而且很普遍。如乾隆志所载绥福都的白木、古朗就是“客户杂居”;嘉庆志所载金牛都的“大步口(即大塘)、流杯、勒竹、马料,以上四村,客民杂处。”据增城地方志办公室1991年的调查,全县298个村委会,其中纯客家村90个,粤客杂居村74个。不管是粤客杂居村内部或纯客家村与纯粤语村之间,数百年来基本和睦相处。例如中新(原福和)合益村委会,18个自然村,有郑、伍、曾、袁、朱、李、魏、林等姓,客家人居多数,本地人多与客家通婚,并用客家话交流。荔乡诗社李焕章社长是广府人,但两个弟弟娶客家人为妻,两个妹妹嫁给客家人,兄妹聚会有时用客家话交流,有时用本地话交流,其乐融融。
粤客同宗同源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如粤语黄姓与客家黄姓,粤语罗姓与客家罗姓,粤语赵姓与客家赵姓,都有同宗同源的关系。如黄日新家族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从嘉应州迁至福和田美开居,其远祖与永和荔枝园黄姓同宗同源,本是客家人。但田美黄姓因七代单传,到第八代没有男丁,只好到广州郊区抱一广府黄姓男孩来抚养,长大后娶一广府女子为妻,以后就转为说粤语,变成了广府人。至今,田美村的鱼塘仍是客家的半月形鱼塘。宁西百湖庄客家罗姓与派潭莲塘径的广府罗姓上溯40多代至21世祖是同宗。荔城棠村本地王姓开居始祖王泰原为客家先民,该村居民遵照祖先遗训,50年代土改前,每年年初一在祠堂大厅挂凉帽(后遗失),追溯起来与正果客家王姓在唐朝以前有同宗关系,彼此以宗亲相来往。客家王姓族谱编委请棠村干部座谈。棠村最近牌楼村道落成典礼,请正果王姓各村委成员参加庆典。大冚村委带领狮队数十人前往庆贺。中新高车本地赵姓与客家赵姓在赵匡胤时代本是兄弟,这种同宗同源的情况,使客家人与本地人又多了一层密切关系。以高车村为例,在康熙年间,居住在中新何佛岭的本地赵先祖到紫金请地理先生,认识了堪舆家客家赵的先祖炳先,两人追根溯源知道是兄弟,于是同在高车建祖祠,分别从何佛岭和紫金两地迁入开居。三百多年来和谐相处。本地赵比较富裕,客家赵比较穷,本地赵对客家赵像兄弟般呵护。村里建有何岭小学,家穷的免交学费,客家赵得益者居多;与外姓发生矛盾时,要维护村中利益,客家赵劳力充足,出力者居多。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客家本地互通婚姻,关系更为密切,习俗日渐融合,客家人多用粤语与本地人交流,本地人也能说上几句客家话;逢年过节,家里既有客家菜肴和果品,也有本地菜肴和果品,平添不少乐趣。
在纯客家村里头,异姓同村的情况很普遍。按1991年的摸查,在90个纯客家村委会中,一姓一村的只有:荔城镇(今划归增江街)西瓜岭村(马姓,466户)、五一村(何姓,385户)、宁西镇(今属新塘)斯庄(林姓,98户),正果镇黄屋村(黄姓,166户)、蒙花埔(高姓,73户)、大笼村(王姓,175户)、白面石(王姓,75户),共七个村委会,大都是两姓或三姓同住一个小小的村子。以增江街三联行政村为例,隔田有张罗两姓,董屋有董徐两姓,郑村有吴曾两姓,凼塘有林钟吴三姓。小楼竹坑村委会,同在一条山沟沟里,实是一个大自然村,有六个姓,其中张姓与王姓的祖宗当时是表亲关系,两姓祖祠并排而建,共同拥有后龙山和风水鱼塘,三百多年来六姓和谐相处。江坳村委会的仙桂村,有何王邱夏四姓,其中何王邱三姓还共用一个祠堂祭祖,原因是开居时各姓经济困难,只好合资共建。到日军侵入增城时,改祠被烧毁,抗战胜利后重建,还是资金不足,仍然合建。他们的祖先曾“拗过铜钱,呷过鸭血,斩过秆扫,奈姓欺负人,就不吉利”,数百年来亲如兄弟,直至前几年何姓才在村边另建祖祠。这种异姓同村的情况与深圳龙岗一姓占大村或一姓几村,成街成片的情况大不相同。
客家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客家古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深圳龙岗客家围堡由于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专家的推荐,有的已列入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当地已成为旅游胜地。增城的客家围村,地处山区,山清水秀,具有很高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张、刘两位教授在坳头、冈埔、竹坑考察时,对当地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他们说应该向深圳龙岗学习,开发旅游业,吸引广州的游客来旅游度假。古老的村落应修缮保护,作为参观点。他们认为,新建房屋不应破坏原有祖祠村落的建筑和风水;新建筑应保留客家的建筑风格,不要盲目追求洋房别墅。
来源:http://www.zcdfz.com/lw/index.asp?NewsID=73EII52I42JE5GJ&classid=F9GE268D3C7BBG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