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2|回复: 0

客家舞龙民俗:上犹九狮拜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8 14: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犹九狮拜象

上犹九狮拜象,当地客家俗称“搞龙”,是赣南客家特有的大型民间灯会,整个灯彩由一龙、九狮、一象、一麒麟,另加苦干牌灯,锣鼓采亭组成。九狮拜象主要流传于上犹县营前地区五乡一镇,即五指峰乡、平富乡、双溪乡、水岩乡、寺下乡和营前镇。
作为上犹客家传统的春节娱乐民俗,它在传统舞龙灯的基础上,突显了精美的灯舞狮象的艺术造型,由于参与者众多,气势尤其雄浑磅礴,场面十分壮观。它既有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客家人新的创造,表达了对风调雨顺年成丰熟的祈愿,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客家人意气风发、精诚团结、奋发图强的向上精神。
整套灯舞以造型艺术为主要特征。前导是一只制作精美的牌灯。牌灯上方扎着蝙蝠图样或花篮,中间写姓氏堂名。随后是锣鼓亭和伴奏队伍。锣鼓亭的制作讲究,可扎出“八仙过海”、“水淹金山”、“刘海砍樵”等纸牌小人物,伴奏由大小锣鼓、大小钹组成。唢呐由长号和沙喇两种组成。后面是龙灯队伍,一般是九节蛇龙,一个龙头,每节龙身的间距数尺。再后面是各种神态的狮子,单数,一般有九只,如表演人数不足,也可以少至五只、七只,狮子有红、黄、青、绿、白(白狮子头上要加红布以表吉利)等,狮子面容则可分蚕狮、猴面狮、猪头狮、狗头狮、牛头狮、猫头狮等。白象(腰上加红布以表示吉利)和五彩麒麟夹在其中。
在锣鼓唢呐和鞭炮声中,灯彩队伍浩浩荡荡。表演时,麒麟伸颈缩腰瞻前顾后,各色狮子咧嘴咂舌摇头摆尾,相互逗趣,长达七丈多的蛇龙来回穿插,在炮竹的硝烟中时隐时现。慈祥敦实的大象甩动长长的鼻子,接受龙狮麒麟的簇拥和朝拜。
象和狮是最重要最醒目的组成。象气盖如山稳固庄重,是权力、地位、势力的象征。它有形象色彩,营前客家人大多是由广东内迁,对热带的象有所记忆;它又有佛教色彩,象是慈和动物,喻为佛王;它是相(宰相)的谐音。而狮隐喻等级,又喻示农村六畜,当地有“猪养象”、“狗养狮子”、“牛养麒麟”、“龙养五谷”之说,“养”有相生和象征之意。
上犹九狮拜象中,乐队以民间吹奏乐和打击乐结合组成,最少两台,多到四、五台。锣鼓点子有一花、二花、满堂红、长锣、引子、尾曲等,唢呐多按鼓点子轮流吹奏“三子对”、“将军令”、“十杯酒”、“嗽叭滚”、“满堂红”、“得胜歌”、“状元游街”等,有时也奏“缝绣鞋”、“小桃红”、“茉莉花”等曲调。整个演奏具有广东音乐情调,听起来雄浑、激越、热烈、悠扬、催人振奋向上。旋律奔放优美,响亮欢快、红火,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九狮拜象.jpg

图1-124  上犹九狮拜象深入营前地区客家民间的表演场景

九狮拜象,“狮”者“士”也,“象”者“相”也,其中吉祥、高雅的意境不言而喻。狮、象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形象极为生动逼真。狮灯头可左右晃动,眼可睁可闻,嘴可张可合;龙灯则龙头可吐珠喷雾,眼睛放射光亮;象灯的鼻可伸可缩。
龙头用竹片造型,龙身多用红布或黄布缀接而成,内部均可点灯烛。龙身有的用金箔纸贴成龙鳞,鳞中贴小圆镜;有的则粉画而成,多用金黄,忌用白色。狮身腹部可点烛,装有机关通耳、眼、鼻、口、爪各部。麒麟似鹿,独角、赤蹄、披梅花,颈部可以伸缩。象为庞然大物,白色,象鼻、口有机关,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蠕动。狮象均以竹片为骨架,用篾片织成空心状,外裹粗布,缀以染了色的苎麻(也有的大象的毛片是用白纸剪成丝状粘贴而成,但不耐用,表演时需事先告诫燃放鞭爆者小心火烛)。
每只狮子由两人合擎,象两人擎,麒麟一人擎,小狮一人擎。蛇龙一般是九节,由九人擎。牌灯是整个龙队的指挥。牌灯上方扎有蝙蝠图样或花篮,中间写姓氏堂号,两旁装着贴有绘画图稿和剪纸花纹的小灯笼。
在锣鼓、唢呐和鞭爆的喧闹声中,龙灯队伍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各色狮子裂咀咋舌,摇头晃尾,做出各种怪相,相互逗趣;狗牯狮子上窜下跳,前翻后仰地戏弄蛇龙来回穿插、翻腾,在鞭爆的硝烟中时隐时现,呈腾云驾雾状;麒麟仲颈缩腰,瞻前顾后;慈祥的大象则甩动着长长的可伸可缩的鼻子,接受龙狮麒麟的朝拜。表演节目有“金龙参神戏水”、“迎神”、“团龙”、“回龙”、“辞神”、“黄龙缠柱”、“狮龙相耍”、“群狮相戏”、“黄龙穿花”、“麒麟献瑞”、“黄龙戏珠”、“少狮戏金龙”、“九狮拜象”等等。

九狮拜象02.jpg

九狮拜象03.jpg

九狮拜象04.jpg

暖圩表演.jpg

图1-125  上犹客家九狮拜象组图:导旗(上)、乐队(中上)、表演团龙(中下)、暖圩表演热闹场面(下)
(图片来源:《赣州晚报》  图片作者:叶卡 胡益彪 李伏学)

营前镇地处罗霄山脉南段,是赣南西部的一个边陲乡镇。全镇总面积为六十五平方公里,现有人口两万六千多人,是赣南客家人中一个典型的聚落区。这里既有南宋以来的客家老姓氏,俗称“老客家”,也有明末清初从粤东等地迁来的客家新姓氏,俗称“新客家”,新老客家共处一个社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九狮拜象”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九狮拜象的前身是“龙狮舞”,它是随着新客姓氏从粤东兴宁、和平等地而传入营前地区的,并在这一特定的地域发展完善起来。所以,营前老客不会搞九狮拜象,只有新客姓氏才会搞;别地(包括兴宁、和平)客家不会搞九狮拜象,只有营前客家才会搞。
初期的龙狮舞比较简单朴素,一般是一条蛇龙,三到五头狮子,最多是七头狮子,没有麒麟和大象,而且扎制很朴素,最初是“管龙”、“管狮”(即用稻草扎成的龙狮,客家话称稻草为“管”),后用纸做,再后是布龙、布狮子(即用篾片和布扎制而成)。约民国二十四年后,才兴起“九狮拜象”。起因是1935年春节期间,黄姓搞“龙狮舞”,一条蛇龙,七头狮子,看热闹的人很多。当搞龙队伍从高桥(即世荣桥,黄姓祖先捐修)过时,看热闹的人也都挤在桥上围观。因人太多,结果把桥压蹋了。以后,为了保护桥,就规定观看人群不能站在桥上,必须等搞龙队伍过后再过。但这也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搞龙规模小,看热闹者多,难于避免拥挤和酿成事故。于是组织者们就在扩大搞龙规模上做文章,增加到九头狮子,“九”为阳数中的最大数。但光增加狮子的数量又显得过于单调,于是认为狮是兽中之王,象比狮更庞大,狮不敢侵犯象,增加一头大象,让狮朝拜象合乎情理;且“九狮拜象”可隐喻为“万象回春、九州同乐、共庆升平”。龙和麒麟同为传说中的吉祥物,且狮象征狗,象象征猪,麒麟象征牛,因此又增加一匹麒麟,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意。这样,“九狮拜象”这一艺术形式就创造出来了。当然,以后又增加了锣鼓彩亭和一些道具,龙、狮、象、麒麟的扎制也更加艺术化,使这一形式愈显多姿多彩。因为搞龙队伍长,阵容大,随处皆可观看,所以尽管观者如潮,但不会太拥挤。这样,既避免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又满足了群众的观赏要求。
九狮拜象以姓氏宗族为单位加以组织,能组织如此规模宏大的民间活动,自然该姓氏宗族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实力也是强大的。因此,旧时的九狮拜象难免有炫耀宗族势力的一面。过去营前地区九狮拜象搞得最多的是黄、张、胡三姓,而这三姓均是营前族大人众势力较大者。有的姓氏借九狮拜象来炫耀宗族的兴旺发达,人才辈出。
各姓氏九狮拜象从每年年前腊月初开始准备,组织者们分头筹办各项事宜。大年初一即开始搞龙拜年。搞龙的地方没有限制,除本姓氏宗族的祠堂、屋场外,其他外姓氏包括老客姓氏也都会邀请前往庆贺新年。
搞龙开始时不请礼生,先到本姓氏宗族宗祠烧香敬神、拜祖宗,然后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路线搞龙,一般不走重路。碰到社官、土地伯公均要敬神,除烧香烛外,龙、狮、象、麒麟等要去拜社官和土地伯公。每到一姓氏屋场,便放鞭爆迎入。一般在祠堂或厅堂搞,如祠堂或厅堂太小,也可在禾坪举行;街上则在店面前搞龙。如从北门庵(营前的一座佛寺,今已无香火)前经过,庵主会放鞭爆迎接,也会进庵里去搞龙。每到一个地方,主人会在龙身上挂一条红布,另外包一红包。如恰逢吃饭,则可能被地主各户分别请去用餐。除白天搞外,晚上也搞,晚上一般搞到九、十点钟。
过去每年春节不止一盘(即一队)九狮拜象,一般有三、四盘甚至五、六盘。但每年搞九狮拜象都不会发生摩擦或打斗。如两盘九狮拜象龙队相遇时,双方均会很礼貌地打招呼让路,龙、狮、象、麒麟均要互相敬礼。
九狮拜象即“搞龙”这一娱乐活动,从初一开始每天不停歇,一直到元霄晚才结束。元霄晚,要举行“谢龙神”仪式,将龙狮等火化。这一仪式要请一礼生,先在祠堂烧香敬神、拜祖宗,礼生要在此刻祝赞,如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等等。然后到祠堂外面扯下龙、狮、象、麒麟身上一些纸片象征性烧掉,其骨架子则留待下年还可再用。
如前所述,最初的“龙狮舞”就含有驱邪和庆丰收的寓意,后来发展成“九狮拜象”,其寓意就更加深刻。它既隐喻着新年伊始“万象回春、九州同乐、共庆升平”的喜庆情景,又寄寓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九狮拜象这一形式本身的不断完美,它除能满足俗民们的上述心理外,吉庆和娱乐的功能大大增强。(32)


参考文献与参考资料:
(32)罗勇:《上犹“九狮拜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22: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