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月:欢天喜地
第三节 正月半—客家狂欢节
歌舞花灯会
客家伞舞
伞在远古时代多以“华盖”相称,由帝王的车盖演变而来。相传春秋时(公元前770-前476年),鲁班的妻子云氏做了一件能遮风雨挡太阳的东西。她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竹条上蒙上野兽皮,样子像“亭子”,收拢如棍棒,张开如盖,这就是后来的伞。伞在创制之初,当属于甲骨、竹简、丝帛的时代,伞的成本昂贵,平民布衣无法承受,所以被视为达官贵人的权势象征。两汉时期,食粟二千石以上的九卿、三公用黑伞,三品以上的官员用青伞。而宋代则天子用红、黄两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可见花伞、彩色油脂伞等在客家民间的流传,应该是从元明时期开始。
闽西客家女子出嫁之日出大门时,有头上遮伞的习俗。闽西客家方言中,“伞”与“产”谐音,遮伞寓意新娘具有良好的传宗接代能力。
在客家习俗中,油纸伞是一种吉祥物。因“纸”和“子”为谐音,故送纸伞给儿子,表示儿子成年了;送纸伞给女儿当嫁妆,含“早生贵子”、“多子多福”之意。繁体的“伞”字即“傘”,其字形有五个“人”字,故客家民间以伞象征“多子多孙”。当纸伞打开后,呈圆形,代表“圆满”、“缘分”。在赣南、闽西传统客家地区以及台湾南部六堆客家地区,至今仍还有手工艺人以家庭作坊形式制造油纸伞。其制作步骤记述如下:削伞骨、绕线、裱纸、上柿子水、收伞、晒伞、绘画、装伞柄、上桐油、钉布头、缠柄、穿内线。
“伞”作为多子多孙、完整、和谐、团圆、圆满的象征,往往成为新年节庆的吉祥物。赣南南康唐江镇卢屋村客家年年元宵节期间,都要在卢氏祖祠表演花伞舞,以表吉祥、喜庆。
客家伞舞作为一种独立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建宁伞舞。
图1-100 南康唐江镇卢屋村客家妇女在卢氏祖祠表演花伞舞庆元宵
(图片来源:中国赣州网 www.gndaily.com)
建宁伞舞目前主要流传于建宁县客坊乡,其表演时间仅是每年新春正月,是建宁人用来庆贺新春“舞龙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明代的“伞灯”而发展成为清初的“伞舞”。客坊乡正月半期间庆贺岁时佳节的民俗活动声势浩大,集龙灯、伞灯、花钵灯、打团牌、跳马灯、杂耍及民间小调弹唱、吹打为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喜庆娱乐活动。而“伞舞”尤为出色,更吸引观众。
传统的建宁伞舞由一盏伞灯、八个花钵灯组成,乐队则由唢呐、二胡、京胡、钹、锣、鼓等七至十人组成,由其中年长的师傅兼任乐队指挥。在喜庆的锣鼓声中,八名客家少女手执花钵灯,围绕着伞灯蹁跹起舞。
手执伞灯的少女自始至终舞步旋转,处于整个伞舞表演场所的中央。开场之后,一古装扮相男小丑手执马鞭引路,另一古装花旦扮相妙龄少女,由小丑指东道西,载歌载舞。建宁伞舞的曲调以《小放牛》为主旋律,其唱腔既有土京剧,又有本地客话。
“伞舞”的“伞”竹制骨架,大约八十公分,以红、绿、金等色纸绘制喜、寿、花木、故事人物等图案,与客家传统纸伞并无太大差异。只是色纸颜色多样,以象征客家人的生活多姿多彩。另外在伞柄上再添加一盏小花灯,便将普通纸伞制成了“伞灯”。
建宁“伞舞”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深为当地文化部门重视,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创新,把“伞”改为铜质凉伞,保留了“伞灯”特色,并进一步把一把伞扩展为十把伞,乐队唢呐增至二十把,另钹、锣、鼓乐手适当增加数人。创新后的“伞舞”表演声势浩大,规模壮观,十个少女手执特制凉伞既保留了乡土特色,又以引人入胜的舞姿和统一着装为衬托,同样倍受民众喜爱。
客家伞舞的艺术源头有二,其一为畲族的“迎龙伞舞”,其二为中原地区的“单伞秧歌”。
迎龙伞舞始于明代,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曾广泛流传于各地畲族聚落,现今只流传于福州连江县长龙、潘渡、小汶、寥沿一带畲乡。明代之际,赣南、闽西、粤东地区客家往往与畲族错居杂处。迎龙伞舞内容为庆祝畲族先祖盘瓠征番凯旋,被皇帝招为驸马,赏赐黄龙伞而举行的庆典,每年元宵期间和民族迎神赛会都表演此舞,气氛热闹、场面壮观。龙伞是由金黄色绸布制成,共三层,每层边缘均饰以黄色丝线流苏。伞顶垂六条黄色琵琶带。持伞者多为族中长者,舞队先由“八将”开道,继而是高照前引,接着是龙风灯、花灯、龙凤旗,最后是龙伞。舞队且舞且行,至村寨开阔地,舞队围着龙伞翩翩起舞。锣鼓琐呐齐鸣,舞蹈随着众人的呐喊声进入高潮。最后围观者燃鞭炮送行,舞队便又继续走村串寨。
图1-101 象征多子多福、和谐、圆满的客家传统油纸伞
现以天津北辰区宜兴埠及河北区窑洼一带为代表的“单伞秧歌”,表演阵容由三部分组成:仪仗队、吹打乐队和表演队。全队有会头二人,一持串铃,一拿叫锣,负责领导和指挥。表演队有“伞头”一人,手拿二伞(据传新春耍秧歌,手执扇子表示风调,伞头执伞表示雨顺,取“风调雨顺”之意),伞头负责表演队的演出。队伍出会时,由仪仗队先行,后面是吹打乐,最后是表演队。吹打乐的乐器有钹和铙各八个;大、小唢呐各二个;铛十二个;手锣二个;大锣和大鼓各一个。此外,打击乐器还有四个鼓子和一对木棒,随演员一起敲打。表演队由十七人组成,其中有伞头一人;鼓四人;棒、生(文生和武生)、拉花、片(白片和青片)、婆(俊婆和丑婆)、英哥(俊英哥和丑英哥)各二人。表演“单伞秧歌”时,伞头领先出场,先是“虎形三步”(连续三次蹲起撩腿),转而吸腿亮相,回身打扇做“倒拈五行”,然后,全体演员由文、武生各带一组走“二龙出水”队形上场“一字长蛇”和“梳辫子”队形。头尾衔接走“圆场”,变“八字形”后,由伞头“点将”开始表演,逐个出场。所有的武角演员各自表演高难动作,其他演员按锣鼓点跑“圆场”。表演的时间可长可短,武角的表演也可根据个人的武功或增或减。当舞蹈表演告一段落时,为使秧歌队员适当休息,就安排另一批演员进行唱歌表演。演唱的内容,大多是除恶扬善,尊老爱幼等宣传伦理道德的题材。如歌颂孝子的《安安送米》;描述妻子不贤不孝的《休妻》;颂扬匡衡人贫志高、凿壁借光刻苦读书的《苦读》等。演唱完毕,整个表演便告结束。今天的“单伞秧歌”不再有演唱部分,只有秧歌舞蹈。
始兴龟蚌舞
在客家民间,“龟”是平安、财富、多子、长寿的象征。因此,新春期间走家串户表演“龟蚌舞”,不仅仅是一种客家传统娱乐形式,更具有送平安、送财富、送吉祥的寓意。
中国传统文化有“蚌鹬相争,渔翁得利”之典故,而客家民间版本则是“龟蚌相争、渔翁得利”,客家龟蚌舞的主要表演内容正是将这一典故形象化再现。
客家龟蚌舞曾经流传盛广,但目前唯有粤北始兴、闽西建宁两地客家尚有良好传承。
始兴龟蚌舞一般由乌龟、河蚌、艄公、渔翁、渔女等角色组成,其道具乌龟、河蚌、旱船、鲤鱼均由竹篾扎成,再用绸布或彩纸糊裱。河蚌由少女扮装表演,乌龟、艄公和渔翁则由男子扮装表演。乐队有大鼓、大小钹、大小锣及唢呐等,其配舞音乐,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曲调平稳、流畅、优美动人。随着欢庆的客家吹打音乐,乌龟、河蚌、梢公、渔翁、渔女等翩然起舞,最引人入胜的是“龟蚌相争”的有趣情节。
图1-102 粤北韶关始兴客家表演传统“龟蚌舞”
始兴蚌壳舞还演绎着这样一则优美传说:在始兴墨江河畔住着一户只有母子俩的人家,他们靠打渔为生,母亲多病,年轻力壮的儿子很孝敬母亲,宁愿不娶媳妇,把打鱼挣下的钱为母亲四处求医治病。“渔翁”孝顺母亲的事迹感动了墨江河一个蚌仙姑。一次,“渔翁”去河里打鱼,网到一只大蚌,花容月貌的蚌仙姑突然从蚌壳里显身出来,“渔翁”于是一见钟情。蚌仙姑为了考验他,有意沉入河里,“渔翁”急了,即刻脱下衣服潜入河里寻找,经过三天三夜的寻觅,他终于找到了这只大蚌,并将它抱上岸,蚌仙姑被渔翁的真情感动了,从蚌壳里钻出来,随“渔翁”回家去结成了一段人间的良缘。
建宁客家的龟蚌舞,其表演形式、道具、乐队组成以及故事传说等,与始兴龟蚌舞比较各有异同。道具方面除了乌龟、河蚌、旱船,还有渔网、渔篓、鸬鹚等。建宁龟蚌舞的“蚌”共八个,由八位少女扮装表演。建宁龟蚌舞乐队有大鼓、大钹、小钹、大锣、虎锣、碗锣,另外唢呐二至四把。
始兴蚌壳舞始于明代中叶。相传某年始兴气候干裂,五谷失收,六畜不旺,鱼、虾、龟、蚌等水中珍奇纷纷丧命,人们四处拜佛求道。于是龟蚌舞盛行,表达人们对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与客家具有深厚渊源的关系的瑶族有一种“捉龟舞”,俗称“度戒舞”。相传乌龟在洪荒之年曾撮合伏羲兄妹成亲,以繁衍人类,故瑶族青年在举行成年礼时就要跳捉龟舞。以训诫后人不要再听乌龟的话近亲结婚。“捉龟舞”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情趣。舞者手执双镲,有连声碎击、翻镲、洗镲、抹镲、摆镲等,并随擦声起舞,动作有盘腿、吸腿跳、弓步、蹲转等步法,表现了找龟、捉龟、看龟、挂龟等过程,整套摸拟捉龟的动作,使人看到了瑶族人民的诙谐幽默。捉龟队伍的队形变化多样,时而交叉,时而走龟花,时而龙摆尾。舞者个个精神饱满,情趣盎然。
江淮地区则曾经流行蚌舞,俗称“蚌灯”,是秧歌队中常见的舞蹈节目。一般由两个人配合表演,男的扮渔翁,女的身背由竹篾扎成的大蚌壳扮蚌壳精,表演渔翁捉蚌的故事。安徽庐江县有一种载歌载舞的花灯,俗称“跛跛精”、“蚌壳精”,以一女扮“蚌精”,背着两扇可以开启的“蚌壳”(用篾扎成,糊上白纸,涂上色彩,画上花纹),身藏“壳”内;一男扮老渔翁,手执“鱼网”,腰挂“鱼篓”。两人随伴奏乐器奏出的优美旋律起舞。一般以手锣和喇叭引导,渔翁模仿捕蚌动作,在“蚌精”前后左右,蹀蹀躞躞,伺机撒网捕蚌;“蚌精”则扭扭捏捏,扇动“蚌壳”,准备夹住渔翁。
兴宁杯花舞
“杯花”原是道教祭祀道场中的一种傩舞形式。道教在兴宁的流传历史悠久,清代尤其盛行。据统计,民国初期兴宁有职业道士三十余人。广东有不少道教舞蹈,都是道士在祭神驱疫,或为亡晁超度的法事中表演,如《道公舞》、《电兵舞》、《锣花》、《杯花》和《散花舞》等。《道公舞》、《屯兵舞》和《锣花》都是祭神驱鬼的舞蹈.显示道师法力无边。《杯花舞》和《散花舞》的舞蹈性比较强,《杯花舞》主要表现三个奶娘到茅山学法除妖的舞蹈,舞蹈时双手备持一对白色瓷质的“伯公杯”,两只杯子相互撞击着不同的节奏,边唱边舞,很有民间特色。
图1-103 兴宁客家“杯花舞”舞台形象与“杯花”巡游
“杯花舞”大概在一百年前经过创新后,形成今天的表演风格。以前,道士在表演“杯花”时,用传统客家山歌五句板说唱的竹板进行击拍,兴宁道士朱官祥进行改革,以兴宁当地出产的“伯公杯”代替竹板,以使节奏更多样,声音更清脆,表演更富有技巧性,因此成为兴宁道教中特有的舞蹈形式。“伯公杯”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独特的道教舞蹈道具,但作为宗教活动中的艺术形式,1949年后基本停止了活动。
1956年,兴宁第四中学的老师罗渣、谢月文着手编舞,由文化馆创作人员范晴作词,谢高、罗渣编曲,进行改编排演,演出效果很好。“杯花舞”运用民间小调和本地水口山歌为基调,编成舞蹈,表现了客家青年男女热爱劳动和追求美好爱情生活的情景。1957年“五一”节,兴宁“杯花舞”作为广东省代表团的节目之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音乐舞蹈汇演”大会,舞蹈队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4年县文化馆的创作人员继续深入挖掘,积极探索,锐意创新,编纂了情绪舞蹈《明月照山乡》,并对舞蹈道具杯子进行改革,在“伯公杯”底部留一个小孔,用松紧带套住拇指和中指,表演时杯子不会掉下来,使杯花舞更富有技艺性,表演更加灵活。兴宁市政府非常重视“杯花舞”,极力推广和发扬这项文化遗产,全市二十八镇的学校、农间推广和排练“杯花舞”,至今有二十四支表演队伍传承这项文化。
图1-104 兴宁客家民间排练与演出“杯花舞”情景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8-8-18 11:3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