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67|回复: 0

客家正月初四初五民俗:等灶神 祭财神 开市 五谷神诞 出年界 河婆赞鼓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6 13: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正月:欢天喜地

第二节   吉祥客家年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按说“三羊开泰”,年初四是一个好日,但北方中原汉人却多有“红羊劫”的忌讳,认为是日出门方方不利,在劫难逃。在客家地区,年初四是一个昭示“四季平安”、“四通八达”的吉祥日。按北方民俗,年初四灶神要查户口,因此不宜外出。而对于客家人,这天却是灶君王爷从天上述职回来的日子,因此便形成了独特的客家“等神”、“迎神”民俗。
江南各省民众也都在年初四“接灶”,在家虔诚祭拜,把腊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三日)送上天的灶神接回来。明代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平湖县志》载曰:“四日设粉饵祀灶,曰接灶。”黄河流域的河北、河南等地,在年初四则有拜墓祭祖的风俗。
福建莆田、仙游民间年初四、初五有“做大岁”习俗。每年正月初四那天,莆田、仙游民间家家户户重过一次年,俗称“初四做大岁”。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出烧杀掠抢。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后来,为纪念莆田这一段悲惨的日子,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做岁”,时间拖得太长。于是,莆田民间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因农历二月农事正忙,若在二月初二才“做岁”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


等灶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客家送灶神上天、过“小年”。灶君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一年善恶后,须在年初四那天回到人间,继续享受人间香火,并执行及考核人类的祸福、善恶。因此,人们便在这日接神。客家则称之为“等神”、“迎神”或“漾神”。
举行“等神”、“迎神”仪式时,要将“神台”放在院中,置“百份”于案上。“百份”亦称“天地”,上绘有天地间诸神像。“等神”仪式必备的祭品有三牲、水果(三样或五样)、茶三杯、糖果,也有用酒迎接灶神的。客家接送灶神一般按“早送神,晚接神”原则进行,即天刚亮就祭灶,送灶神上天言自家好事,而接灶神则多在下午四点以后,甚至太阳下山以后,最早也是中午时分开始。
“等灶神”仪式需烧金银纸钱,必备纸钱有大寿金、寿金、福金、神马、甲马、天兵。
客家“等灶神”祭祀、礼拜仪式步骤基本如下:
安置神台:把神台安放在院中或房前。
摆放祭品:将三牲、水果、茶或酒、糖果摆上神台。
焚香点蜡:点亮喜庆的红蜡烛插到香炉中,焚烧线香。
燃放鞭炮:将长长的鞭炮挂在门前竹篙上竖立起来,点燃鞭炮以告知灶神,迎接灶神的祭祀即将开始。
作揖礼拜:微抬首,当天作揖礼拜,三次乃成;将揖拜用过的线香插到香炉中。
宣读奏表:较隆重的“等神”仪式还要填写《接神文》(即“上表”),将自己或一家的心愿、祈福写进《接神文》中,在作揖礼拜之后,由家长默念或低诵文表,家人肃立一旁倾听,心中默默祈祷状。接神奏表宣读完毕后,即点燃焚烧。接下来便是焚烧纸钱,敬献茶酒。
拜祭灶台:将灶神从天界接回来之后,送灶神回灶台镇守厨房,主持一家人一年的吉祥与安康。拜祭仪式是将原来摆放在神台的祭品摆放到灶台上去,接着点蜡、焚香、礼拜、烧纸、敬献茶酒。
安放灶神:将灶神塑像或灶神画像稍作清洁,表示灶神神位已经安稳,不再频繁劳顿。安神仪式后,再燃放三个“地炮”(一种猛烈的散装大鞭炮),表示整个“等灶神”仪式结束。有些地区的客家人在“等灶神”仪式结束后,还顺便祭拜祖先,一家人在神坛前行叩首礼,并祭拜家中的祖先画像。

司命灶君塑像与定福灶君画像.jpg
图1-42  左图:主掌厨灶的司命灶君塑像  右图:定福灶君画像

潮汕地区祭拜灶神尤为繁杂,正月初一、二、三至初四都是“灶神回凡间”的日子,都要日日虔诚拜祭灶神,而潮汕客语地区仅拜祭年初四。故客家有句俗语:“做神要做福佬神,做人要做客家人。”潮汕地区的福佬人尤其崇拜神灵,新年期间一日三餐都焚香礼拜,其它时间也是早晚各焚香礼拜一次。相比之下,潮汕地区的客家人则既虔诚祭拜神明,也非常务实,讲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比如传统的福佬人早餐爱吃白粥,即便新年期间也往往如此,而周边的客家人则“三餐吃干饭”,富裕人家更是三餐享用大鱼大肉的美味。
年初四从天庭启程回到人间的神明,除了灶君王爷,其实还有其他主要在人间供职的许多地方神,如土地神、龙神、河神、山神、猎神等。据云,年初三是“万神都会”的日子,与会之后,神灵们便纷纷回到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保境安民的神圣职责。而众神其实都是年初四动身会人间,而年初五早上才回到自己的神位。正因为如此,客家人年初四对灶神的祭拜重在“等”灶神回到自己家里,继续主管自家一年的福运。
潮州地区海丰客家年初四夜里,家家户户要彻夜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等灶神时刻回到家来,那缸水就叫做“等神水”。客家的“水”乃“财”的代名词,灶神从天庭回来势必给家中带来滚滚财运。
台湾客家年初四“接神”则在下午四点之后,家家户户都要供上牲礼、水果、酒菜,并且焚香、点烛、烧金,以及燃放爆竹表示恭迎,同时要烧全副武装的“神马”、“甲马”、“天兵”,以迎接诸神下凡。


正月初五



在中国北方,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北方民俗认为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的诸多禁忌,只要过了这天,便全部可以破除。按旧俗,是日要开始吃“水饺子”五日,名曰“煮饽饽”。天津则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据说,这样可以免霉运。如今多数人家只吃三、二天饺子,有的更隔一天吃一次,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还有一说破五这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客家人正月初三“送穷”,而非客家地区则无论南北均大多数选择正月初五恭送穷神。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出门外燃爆竹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在中国南部,正月初五是众神从上天回到自己神位的日子,于是广大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接神”仪式,其中最隆重的、最具有民俗性的活动便是接财神、祭财神。
客家年初五除了祭祀财神,还尤其崇拜五谷神。作为“出年界”的日子,客家新年的喜庆虽然从此有所减弱,但客家的“年”一直要到正月十六以后,才告真正结束。
是日,经商的客家人“开市”做生意,稻作的农家开始下田种地,读书人则开始温习功课操持学业,勤劳的客家人在这一天开始了自己一年的“生理”、“营生”。
虽然内外劳作开始了,但相对农忙时节还是较多空闲,各种节庆活动依然此起彼伏,彼伏此起,并且更加精彩纷呈。如粤东揭西县河婆镇客家年初一开始的赞鼓舞,一直热闹到年初五方才尽兴。
另外,正月初五是客家人岁时禁忌中的“月忌日”。是日,客家妇女不可以动针线,否则要烂指头。传统习俗该日也不摆“春酒”宴请亲友或志庆,闽西、赣南客家该日还有不“游灯”的习俗,有些地方甚至连花灯歌舞队、舞龙舞狮队也不出门演出。


祭财神

在北方汉族人民忙于“破五”之际,客家人从容地张罗着祭祀财神。
客家人所祭祀的财神有文财神、武财神之分,也有五路财神的说法。一般地,客家的文财神即保一方平安、五谷丰登的土地神,也就是客家人的福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相信有土、有地就意味着有财;而武财神就是赵公明赵元帅。在有些客家地区,文财神指的是福禄寿三星中的福仙,代表吉祥幸福与财运。而粤东地区客家多数以范蠡为文财神,以关帝为武财神。
财神信仰形成较迟,其原因是中国向来“重农轻商”。最初出现的“钱神”,是被揶揄的对象。大概宋元以后,人们经商发财的意识浓厚,才出现了被人崇拜的财神。担任财神爷的角色纷杂,最普遍崇拜的是赵公明。道教徒曾封他为“正一玄坛赵公元帅”,因此俗称“赵公元帅”;他的形象是戴铁冠、骑黑虎、执铁鞭,故又称“黑虎玄坛”。说起这位财神爷的出身,最早却是一位“鬼王”、“瘟神”。东晋干宝《搜神记》说他是上帝遣下督鬼取人性命的“将军”。隋唐时期他又被视为“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的“秋瘟”神。直到明代,他还率领鬼兵,在人间“下痢”(散布痢疾,让人拉肚子),被称作“八部鬼帅”之一。(见《列仙全传》)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他才成为“道仙”,武艺高强,却又“助纣为虐”,去攻打姜子牙。死后,在姜于牙的“封神榜”上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他的徒众,分别被封为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位小神。大概从此他“改邪归正”,在明人编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他既能“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翦疟,保病禳灾”,是位威风凛凛的大神;同时,“讼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释;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于是,民间便把他视为财神爷了!加上他手下的四位小神,被称作“五路财神”(或“五福财神”)。

客家财神画像.jpg
图1-43  客家新年祭财神之财神像

祭财神的必备祭品除了一般拜神都需要的线香、红烛、清茶、酒、水果、糕点,更有鸡、肉、鱼,更为隆重的还备有羊头、猪头。
年初四与年初五相交时分,家家户户满堂香纸蜡烛,壁上高挂财神像,合家老小跪拜祈求今年财神爷送财降福。
而店铺人家则往往在天亮之后祭祀财神,且仪式较为隆重,多延请舞龙、舞狮队表演助兴,以招徕旺盛人气。客家人认为人气旺则财气旺,因为“人”者“丁”也,“丁”者“财”也。所谓添丁就是添财,客家新丁的诞生对于每一个客家家庭来说即意味着“人财两盛”。

大概因为赵公明曾是“五鬼”、“五瘟”神,所以有的地方也把“五显”“五通”之类的“神”也当作“五路财神”,它们的来历或为强盗,或为妖鬼。如清代北京彰仪门外的财神庙,俗称“五哥庙”。一般而言,五路财神指的是赵公明及其四位义兄弟(或部将)。除了中路为武财神赵公明外,其余四路为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姚少司。这可能是受到了五行观念的影响认为天地广阔,财宝当然也要分区处理。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而江南各地以及客家地区,五路财神即路头神。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有年初四“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人们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俗传年初五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基本不再公开祭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赣南瑞金客家则将五通神称之为“萧老官人”。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五路财神塑像.jpg
图1-44  五路财神塑像:东财神青色,西财神白色,南财神红色,北财神黑色,中财神黄色;
中赐“康”、西赐“福”、北赐“安”、南赐“宝”、东赐“财”。

客家人祭财神的传统不仅仅在年初四半夜或年初五凌晨,更早在新年来临之际“出行”祭祀中便有开门迎接喜神、财神的仪式。如兴宁客家在年初一零时即齐备三牲、果饼、香烛敬“赵公元帅”,大放鞭炮接“财神”。客家人从年初一到年初五,每天早晨的“敬神”仪式,都要特别地祭拜财神。新年之后,则每月初一、十五祭祖的同时也祭财神。如闽西宁化石壁客家每月初一、十五日,男男女女手提竹篮,内盛香、烛、鞭炮及供祭品,先到家庙、香火堂拜祭,再到村中维坊桥边的观音像前祭拜,然后是桥北的财神爷和社坛的土地公、土地婆。祭后放鞭炮,朝天鞠躬,合手拜拜。同一篮祭品,可祭所有神祗,正所谓“礼多神不怪”、“拜得神多自有神保佑”。


开市

客家旧俗,年三十下午暮晚时分,大小店铺陆续关门,而在正月初五清早开市。客家人认为,正月初五乃财神从天下凡的“圣日”、“吉日”,选这一天开市必能从此日日招财进宝。
公司、店铺开市前,必先祭祀财神。年初五天一亮,东家就必须将公司、店铺内外的灯全部点亮、打开,在店铺或公司前面摆设一个香案,等吉时一到,便在香案上插一炷长寿香,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顺境,生意兴隆。随后,再由公司各部门主管或店员逐一上香祈福,东家或主管亦随之燃点金银纸钱,通化后再奠酒及茶。礼拜财神仪式完毕后,东家还分派开市利是,尽使气氛融洽热闹,店员、公司职员则祝贺东家心想事成、财源滚滚。
“开市”祭拜财神所用的祭品清单如下:未煮鲤鱼一条,鱼身以红纸包裹;白灼鸡壹只,头向上与脚藏于腹内、肠脏负于背上及口含红枣;白灼猪腩肉一块或原件烧猪肉一份或乳猪一只,加少许猪猁及猪横猁;客家煎堆及红包各五个、松糕壹个,上贴有钱红封包;各类生果任选五个;红枣年糕一盘;用红纸包裹的客家芥菜或生菜连根两株;九成满客家米酒三杯,但祭地主则要五杯;七成满清茶三杯,但祭地主则神则五杯;筷子三双,但祭地主财神则要五双;招福钱币、神祈衣宝各一份。另外,在财神像前及地主神牌前,还要各插上鲜花数枝,以“香花娱神”邀请财神、地主的到来。
“开市”祭拜财神仪式结束后,店主要将新制的招财“旗帜”挂在财神神位或神像前,接着将店铺的新幌子挂出。新幌子色彩艳丽,给人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幌子挂好后,各店家纷纷把护窗板取下,店门大开;店主站在门口毕恭毕敬,欢迎顾客进门。这时,所有的伙计有的摇算盘,有的敲秤盘表示欢迎,响声一片。
北方年初五早晨的早餐一般都只吃荠菜炒年糕和面条,叫做路头糕和路头面。以往商店里对正月初五“接路头”、“请路头酒”特别重视,因为商人格外迷信路头,希望每天发财。是日,店主要请全体伙计吃路头酒,大家也一定都要到。在筵席上斟酒也务必要斟满,取财气满满的意思。如果商店里要解雇店员,店主就在吃路头酒时暗示。暗示的方法殊为别致,就是店主向伙计夹菜时,如把鸡头夹给谁,那个店员就心中有数东家要辞退自己,吃过酒后,就主动提出辞职,店主也心照不宣,同意他离职。该风俗名曰“吃鸡头”。
客家“开市”多俗称“开工”,开市时东家往往宴请伙计、店员,谓之“请开工酒”。
客家人素以勤劳著称,即便新年“开市”,也多在年初二、初三就开始了。据清光绪元年《曲江县志》记载:“二日,市铺夙兴祀财神,曰开祃。侯榷关官出巡,沿街烧爆,悬挂门牌。居民亦备牲祀神,开汲井水。”(5)可见清末民国时期粤北客家年初二就已经开市即“开祃”做生意,民间也是同日礼敬财神,并汲井水表示聚财。


五谷神诞

客家人信奉炎帝即神农氏为五谷神。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于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早于黄帝,所以《史记》云:“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炎帝一生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用木材制造两种翻土农具,教农民垦荒种地。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第三,从前人们没有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时纔开始制造出来。第四,炎帝时发明纺织技术,使赤身裸体的人穿上了衣服。第五,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尝百草是为了知道百草的药性,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技术,炎帝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炎帝在我国民间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

神农尝百草图与于都县神农帝庙.jpg
图1-45  左图:神农氏尝百草图  右图:赣南于都县神农帝庙

客家人之外对五谷神尤其崇拜者当属潮汕民间,其次是土家族、畲族、白族,也都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地祭祀着五谷神。潮汕民间一年中祭祀五谷神的次数多达八次,尤以六月十五、十月十五两日为重要,这两日恰好在两个收获季节。潮汕民间俗称五谷神为“五谷母”,其旧时画像却又是坦胸露乳的男性而非“母”,坐像,围着树叶,两手按膝,一般贴在饭桌边的墙上。潮汕人祭五谷神时用米升(量米器,一般为竹管)盛满米,放在饭桌上当作香炉,点燃五根清香,跪拜后插入“香炉”。祭拜结束后,再把“香炉”请回米桶内。此外,潮汕人每逢娶亲、登科、在外寄钱回家都要祭拜五谷神。土家人的五谷神主管五谷丰登,于每年水稻成熟时的农历七月“吃新节”敬拜五谷神。白族的“五谷神王”名叫跋达,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这天,白族人吃新梨、尝新米,家家户户点起火把,迎接跋达。晚上,姑娘小伙们挥舞着小火把沿田埂、山路跑来跑去,表示寻找跋达,老人们坐在大火把下弹三弦、唱大本曲,带领大家齐唱献给跋达的颂辞,如:“火把早照火把明,满田满坝好收成。大麦收了谷子熟,养豆满仓存。酿缸米酒敬跋达,五谷供祭五谷神。保为年年得丰收,个个笑盈盈。”直到现在,许多白族村寨还保留着田边“跋达会”的习俗,又叫“保苗会”。白族民间年年六月二十五,都要带上香烛、纸钱和米饭、鱼肉到田边献祭,以祭祀五谷神。
在赣南、闽西,正月初五是五谷神的生日,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只在前晚煮好夹生饭,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时,户户烧香迎接五谷神上谷仓,祈求保佑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客家民间一般不设五谷神龛位,但客家人很敬重五谷神,表现极为虔诚,不似对别的大神用三叩九拜的形式,更重要表现在日常对粮食的珍惜。台湾客家称五谷神为五谷宫神农大帝。在台湾苗栗客家地区,五谷神不但有神位,还有专门的、富丽的庙宇“五谷宫”加以奉祀。台湾竹南地区的五谷宫,甚至有五层楼高的巨型造像。闽西宁化石壁一带,五谷神多有石雕的神龛,每年正月初五上午,石壁男人们都要打开粮仓,在粮仓门页上贴上红纸黑字的“五谷丰登”,然后在仓前供奉香火、供品,并默诵着一些祝愿丰收的话语。


出年界

客家人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小年日开始“入年界”,进入备年货、迎新年、送年礼的新年预备阶段,而到正月初五则是“出年界”的日子,一过此日,无论士农,还是工商,都将开始自己的营生。
各地客家对于“出年界”的称谓有所不同:
闽西客家多称为“开小正”。
兴宁、深圳龙岗地区客家人则称作“出年卦”或“出年挂”。
潮汕客家多称作“出年驾”或“出年假”。
台湾客家则俗称年初五为“隔开”、“开年架”、“出年挂”。
闽西客家年初五“开小正”时,家家户户要再次仿如年初一“新正”那样敬天神、放鞭炮。闽西客家认为灶君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天,初五下凡“回家”。因此家家户户在头天晚上就准备好丰盟的牲醴,年初五早上天一亮便烧香点烛,鸣放鞭炮,迎接灶君回位。客家人普遍从除夕开始(有的更从入年界开始),天天早、晚焚香点烛,燃放鞭炮,直至到正月初五的夜晚。闽西和台湾一些客家地区还在此日“火烧门前纸”,把悬挂在大门的门帘纸扯下焚烧,意即“聊新年”到此为止。这一天,耕田种地的开始进行零星的农事活动;开店经商的就开市营业,客家乡村圩市买卖也从此开始越来越热闹起来。
在赣南客家地区,年初五“出年界”时,须将厅堂的祖宗画像暂时收起,将贴于门楣的门钱纸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则可以启程上路了。但这并不意味“过年”彻底结束,而是不断将过年活动推向高潮,如赶庙会、请新年酒、舞龙灯、演采茶、“上灯”闹元宵等,方兴未艾,客家新年的狂欢要到正月十五日之后才开始回落,但“做客”风气一直要延续到正月二十日外乃至正月底。俗语云:“正月玩过,二月趟(溜)过,三月雷公猛雨也要做。”又赣南客家风俗,腊月二十四入年界开始,祖屋及家家户户的新屋大门前要挂上大红灯笼,夜夜通宵亮着。厨房里也要有灯通宵亮着,叫做“点岁火”或“点年光”,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五,而客家红灯笼则必须要一直亮到元宵后。
台湾客家年初五“隔开”日,一大清早就“拜祖公”。然后将年三十“过年日”摆在神桌上的春饭、甜粄、发糕、糖果、柑橘、饭春花等收起,意谓可以从此走出年界了。台湾客家民间此日以后不再用甜点、糖果、升仁、甜茶等招待客人。初五“隔开”后,凡是有做生意的店铺、公司、行号,必须“开市”、“开张”营业。这一天“开小正”,大街小巷特别热闹,舞狮、舞龙的全部出门,客家八音、鼓阵也一一巡行街头,仿佛财神游街一般,把每一条街道渲染得吉祥遍地,妖邪尽除,客家民间一年将无灾无病、平安幸福、喜气洋洋。
粤东地区客家人年初五“出年假”,则清晨先将灶神接回来。主家男人手持三枝香,向外当天叩拜三下,口中默念“三杯清酒五碟糖,欢迎灶君回厅堂,玉帝面前奏好事,回家带来吉与祥”。然后恭恭敬敬把香插回厅堂香炉,燃爆竹、烧金纸。过年后第一次上田做事,需带一束线香及一叠金纸,在田边拜祭一番,以求免除虫害并祈祷丰收。若要下河洗涤衣物,则也需带上香纸,去河边拜祭水神。


河婆赞鼓舞

赞鼓舞又称“战鼓舞”,是流传在粤东揭西县河婆镇及周围客家山区的一种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规模宏大的民间舞蹈。
清乾隆年间,兵部传谕扩建玄天上帝庙,后又将武营武帝、文营文帝一并移入该庙同受香火,人称三帝古庙。赞鼓就是答谢三帝神恩,保佑河婆一带五谷丰登的一种带有祭祀色彩的民俗舞蹈。
传统赞鼓舞在每年春节期间活动,一般自腊月二十四日接“庙爷”(即三山国王)出宫起,至次年正月二十四日送庙爷入宫止,为期一个月。现今则集中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尤其年初五为欢庆“出年界”,更是鼓舞飞扬,气势磅礴。
赞鼓队在活动期间,每天伴随“庙爷”出巡“六约”。过去称河婆及周围龙潭、南山、灰寨、大溪、坪上六镇为“六约”。出巡有一定的路线及日期、时辰,到达各村时,各村也均以赞鼓迎送。在此期间,六约日夜鼓声不断,载歌载舞,十分热闹。游神赛会中出现赞鼓,开始时候为文祠里的秀才所构思举办,初称“三点金”,表示三埔(上埔、中埔、下埔)人民纪念三帝,至光绪年间赞鼓才与庙爷出巡六约紧紧结合在一起,从此形成固定的客家民俗并流传至今。
赞鼓队一般由鼓头(村中族长或德高望重的长辈)组织和召集,人员大多是当年成婚或添丁(生小孩)的青壮年,其他人也可自由加入。每年游神时,由各村的赞鼓队轮值迎送、伴驾巡游,其余鼓队则在本村村头迎候,待游神队伍经过时,打起赞鼓,互为呼应。游神队伍行进时排列顺序为:两人敲大锣开道,接着是庙旗、四大天王、火炬、大灯队、大鼓、钦锣、大锣队,随后才是赞鼓舞队。舞队少则三十人,多至一百余人。赞鼓的动作、鼓点、步法比较单一,但体现出一种庄严的气势。

揭西河婆客家赞鼓舞.jpg
图1-46  揭西县河婆镇客家年初一至年初五现行赞鼓舞表演

赞鼓舞的跳法:迎送“庙爷”的锣鼓队,在召集队伍出发时,奏《召集鼓》。巡游过程中,奏《三点金》。赞鼓队按下列顺序及编制成两路纵队前进:持大锣者(两人)、举庙旗者、四大天王(由四名青年着戏装妆扮)、举火炬者(一人)、大灯队(十二人)、锣鼓队(由组织本村游神活动的族长或村中长辈击大鼓,此外一人击钦锣,四人各击一面大锣)、赞鼓队(少则三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最后是抬庙爷者四人。舞赞鼓者“提鼓”或“抱鼓”时而便步前行,时而随着锣鼓点做“三点金”动作。
当巡游的队伍即将到达下一个村子时,该村的锣鼓队奏响《召集鼓》,将本村的赞鼓队召集于村头或山坡上,锣鼓队站前面居中,大灯队分列于锣鼓队身后雁翅排开,赞鼓队散列其后;待伴神巡游的队伍到来,锣鼓队先演奏《典鼓》迎神,而后舞赞鼓者列成方阵做“一点金”、“站鼓”、“满田赞”这三个基本动作中的一或两个数遍,然后再接过“庙爷”巡游至下一个村子……(21)
战鼓舞形成于明末清初。相传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占北京,致使明朝崇贞皇帝自缢。吴三桂因此引清兵入关,与李自成的起义军决战。清兵追赶起义军到漳河时,正赶上大雨滂沱,河水暴涨,阻挡了去路。漳河南岸百姓拥戴李自成,纷纷挎鼓赶来,组成十里长阵。一声号令,万鼓齐鸣,喊声震天。北岸的清兵闻风丧胆,不战自退。当地百姓为庆贺李自成的胜利,又一次大擂战鼓,并且随之起舞。后来,战鼓舞便作为一项民间文艺活动流传下来了。流传于北方民间的战鼓舞刚健、粗犷,跳舞的人每人挎一面圆腰鼓,四人一组,若干组同时表演。队形变化无穷,跳舞者还以多种形式击鼓,或自击,或对打,朴实的动作擂出铿锵的鼓声,使人愈发感到他们的强悍有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便以《战鼓舞》开场,威武的鼓手敲响了舞台正中的一面大鼓,众多“庄稼汉”以手中的锣、镲响应,震天的锣鼓、矫健的舞姿展现了一个站起来了的民族的巍巍雄姿。
客家作为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族群,在保守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革新,使丰富的客家文化不断添加时代因素,众多客家民俗因此得以更具艺术魅力。
河婆镇的赞鼓舞,原本只属于河婆客家男人,河婆的客家妹似乎与之无缘。但经过革新之后的赞鼓队,清一色全由客家妹来担当。今天的河婆客家,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够敲打着赞鼓,随时上阵表演,击鼓而舞,踏舞而鼓。每到新年,河婆客家便纷纷推选出最漂亮、最神气的姑娘或妇女,参加本村、本乡、本镇的赞鼓队,让她们穿上最绚丽的服饰,在庙爷出巡的队前跳出整齐、壮观的赞鼓舞。河婆客家女子透过柔性所表现出来的赞鼓,不仅同样具有男人们的刚健和粗犷,更具有感人的亲切和灿烂的容颜。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8-8-18 10:5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11: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