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91|回复: 0

客家雨水节气民俗:占稻色 撞拜寄 送雨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5 15: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正月:欢天喜地

第一节           一月节气:立春和雨水


占稻色:客家雨水


每年公历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位置,为交“雨水”时刻。“雨水”作为节气有两重含义,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常见雪花纷飞,而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中国北部的日平均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下雪渐少而降雨渐多。可气候相对温暖的客家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并不罕见,下雪却反而成了一件稀罕事。
客家聚居地区雨水节气期间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已是桃李花开,草木争春,进入了真正气候上的春天。赣闽粤客家源流区以及台湾、广西、四川、湖南等客家地区,继冬季干燥之后,又经常遇到春旱,所以往往有“春雨贵如油”之说。期间,正处油菜抽苔开花之际,尤其需要充沛的水分供应。
雨水节气期间的客家民俗主要有占稻色、撞拜寄、送雨水。


占稻色

雨水节交雨水时刻是否下雨,往往成为一年是否风调雨顺的征兆。
宋代以前,中国农业甚至整个经济重心一直在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宋代开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部中国的稻作文化逐渐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主体。由宋至元再历经明清,客家近千年地传承着宋代特色的稻作文化习俗,雨水节爆糯谷花“占稻色”便是其中之一。
元代娄元礼《田家五行》记载了当时华南稻作地区“占稻色”的习俗:“雨水节,烧干镬,以糯稻爆之,谓之孛罗花,占稻色。”“孛罗”即“孛娄”,南宋范成大《吴郡志》提到:“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范成大《吴中节物诗》中也有“拈粉团栾意,熬稃腷膊声”一句,诗人自注云:“炒糯谷以卜,俗名孛罗,北人号糯米花。”(9)
自宋代开始,吴、越民间便有正月十三日、十四日“卜谷”的习俗,将糯谷放到锅中爆炒,以谷米爆白多者为吉。
客家人雨水节“占稻色”与吴越民间正月十四“卜谷”,具有同样的民俗意义,甚至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形态。正月十四正值雨水节前后,时间上差距不是太远;爆谷所用材料、爆谷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是年稻获的丰歉,即预测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量低。而“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年稻获的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是年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赣南寻乌客家还在雨水节前后的正月十六、十七日晚上,以晴、雨来占卜是年早稻的丰歉。谚云:“雨打残灯碗,早禾一把杆;雨打上元宵,早禾压断腰。”就是说,如果交雨水节时刻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则是年早稻一定丰收在望;如果在正月十六、十七交雨水并且下雨,则那一年的早稻收成一定很低,只见稻草(禾秆),不见稻穗。(10)
后来爆糯谷占卜收成的习俗,在大多数地方开始渐渐淡化,因此演变成年底爆米花作煎堆馅习俗。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
爆米花即“炮谷”,赣南客家多称之为“米炮”,现在已是客家人过年必备的一种应节食物。这其中 “花”与“发”语音相似,有发财的预兆。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还用爆米花供奉天官玉帝与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风调雨顺,家家户户五谷丰登。


撞拜寄

在广大的客家地区,往往可以随时见到古树旁、水井边、社公庙、大石下有刚刚烧完的纸钱和一些残存未燃尽的蜡烛以及满地的爆竹纸削,这就是它们的“干儿子”或者是“干女儿”献给它们的礼物。客家人多以“树生”、“水生”、“地生”、“石生”命名男孩,或以“石娣”、“福娣”(客家称土地为福德正神)命名女孩,正是客家将命硬的孩子拜寄给有灵气、神气事物的结果。
客家拜寄习俗最浓厚的,当属四川西部成都地区的客家人。其最富有想象力和最具有人情味的习俗,乃是雨水节“撞拜寄”。这天不管下雨还是天晴,都充满一种情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便拦住对方,便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找干爹、干妈的寓意,乃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地成长。如果实在无法将儿女拜寄给人,那么就只好将儿女拜寄给神性的山、石、田、土、水、树。
“拜寄”这种在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的风俗,是借助、联合自然与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儿女成长的直接体现。“拜寄”在中国北方也称“认干亲”、“打干亲”,南方多称为“认寄父”、“认寄母”、“拉干爹”等,其实也就是孩子认干爸干妈,往俗里说就是攀亲戚,按行为特征来说,它是一种民间的保育习俗。
选择自然之物作为拜寄对象的方式可谓历史久远,而且必定是最初之选。大自然的力量巨大而且神秘,在“万物有灵”的观念支撑下,人们由崇拜、敬畏,发展到用虔诚之心与之攀上亲缘关系,甘为其子民。从风雨雷电、鹰豹虎狼到山木水火土,都有它们千千万万的儿孙。择物拜寄的方式至今还有,它仍保留着原始的本真和对自然神秘力量的笃信不移。比如湖南的土家族,若是决定了给小孩择物为父母,通常会选择与水、石相关的物体,希望孩子如水流那般顺利、长寿,像岩石一样坚实硬朗。也有选择动物,如猪、狗、牛、马等的,在土家人看来,选择一些被视为低贱的动物为拜寄对象,才能让孩子消除灾星,顺利平安,而且所选定的动物一旦成了孩子的干父母,老不能杀,还要礼待其老死送终。当然,也有一些奇怪的选择,比如沈从文在其湘西系列的作品中就有提到:“一株树或一片古怪石头,收容三五十个寄儿,照本地风俗习惯,原是件极平常的事情。且有人拜寄牛栏拜寄井水的,人神同处日子竟过得十分调和,毫无龃龉。”在这里,怪石、井水不足为奇,倒是这牛栏的选择,连作为故乡人的沈从文都感到诧异。
除了川西客家,其它地方也有“撞拜寄”习俗,只不过不在雨水节这天。
在河南郑州和开封一带农村,婴儿出生头一天的早上,父亲就要出门去撞拜寄,称为“碰姓”。碰到第一个人,也是无论男女老少,这人也便成了婴儿的干父母。被“碰”之人常常是毫无思想准备,但碍于习俗,也只得满口答应。而在陕西的一些地方,是于孩子满月当天,由祖父母抱出去“拉干亲”,出门后碰到谁,谁就被“拉”作了干亲。
大理白族的撞拜寄则是实用型的,他们选择被拜寄人的依据非常简单实用:哪个客人的到来能让哭闹的婴儿突然安静下来,或是让本来安静的婴儿烦躁不安或哭闹不止,这个客人就是与孩子前世有缘的,今生必结这门干亲。
有趣的是云南保山地区的“拉干爹”、“拉干妈”,其方法也相对烦琐。采用这种方法拜寄,只能是在大年初二至元宵节期间,而且通常选择双数日子,由男人带着公鸡、腊肉等食物,在天未亮时就要到村外小桥或是窄道等行人必经之地去,横拉一条细白线绳在道上,然后埋伏起来。之后要论先撞了这条白线的人,若是已婚男子,那就是孩子的干爹,已婚妇女就是干妈,若撞线的是未婚男女,那就是干哥干姐、干弟干妹。在农村,赶牛赶猪是常见的,若是动物先撞了线,那就按主人来论,但是会在取名时按动物称谓来定。
川西客家“撞拜寄”的仪式叫做“射将军箭”。孩子以这种方式拜寄,孩子的父亲在“撞”到第一个成年男子的时候,就会将其拦住,然后将事先所备的酒菜、香烛和竹箭交予对方,请求他到家里用箭为孩子射去“关煞”。行完跪拜礼后,干爹就要让孩子取名,还得给干儿女赠送钱物,就算是拜寄完成,今后两家就像亲戚一样走动。


送雨水

四川成都东山客家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民俗则是女儿给父母、女婿给岳父母送节。女婿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祈求岳父母“寿缘”长,长命百岁。女儿送节的典型礼品就是“寄生”炖猪蹄(客家俗称猪脚)或炖鸡。女儿用沙罐将“寄生”炖了猪脚、鸡汤,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再由女婿恭敬地给岳父母送去。这是女婿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母表示感恩和尊敬。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可以遮风挡雨,象征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这就是东山客家“送雨水”习俗,亦称作“送寄生”、“炖雨水”。

雨水寄生.jpg
图1-20  左图:糖棕树上的榕树寄生  右图:常寄生于栎树、桦树和榆树上的北桑寄生

客家人将长在大树上的小树苗叫做“寄生”。
立春之后的第一个节气是雨水,其时东风解冻,严寒过去,雨水频降,草木萌生。《礼记》曰:“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雨水节开始日,是生命复苏的关键日子。东山客家人认为,人跟树木一样,需要“上水”才能生存;并且认为老年人满60岁以后自然“上水”比较困难,需要有外力相助才能“上水”,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给年满60寿辰的父母“送雨水”,一送就是至少三年。有的头年还特意去要七姓人家的肉来炖:陈姓的不要,担心父母染上沉疴;刘姓的也不要,担心父母得了病会被“留”住。要代、戴、周、马、熊、宋、林、袁、万、等寓意好的姓氏的。其中“马”有威武之气;“熊”与“雄”谐音,意味着身体硬朗;“宋”与“送”谐音,万一有病可以被送走;“林”象征着灵验;“袁”与“圆”谐音,表示家庭幸福圆满;“万”是大数,意味着活得久长。有的头年还要送一棵柏树苗去并把它栽到房前,以后送去寄生父母就先在柏树下吃。柏树本身象征着生命常青,“柏”还与“百”谐音,取长命百岁之意。现在的东山是枇杷之乡,枇杷树四季常青,今也有老人靠着门前的枇杷树吃。
客家“送雨水”习俗蕴涵着客家重要的生命意识和客家植物崇拜。东山客家认为生命好比一棵树,要有“根”而且通过“上水”才能获得生机;并认为生命的复苏也有时令,自然界的草木一岁一枯荣,而人年满六十是一个大坎(六十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的一个周期),神秘而灵异的“寄生”具有帮助客家生命由枯到荣的。(11)
赣闽粤客家源流区现在基本不再有寄生炖肉的习俗。一般是用寄生来煎煮,当凉茶饮用。但粤东、赣南有少数地方,还保留着用杉树寄生炖鸡给正发育的少年吃的传统(一般在15岁左右)。认为这样可以使小孩身体更加强壮,更加高大。但不一定就在雨水节这天进行。

参考文献与参考资料:

(1)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2月,P1176
(2)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2月,P1326
(3)清光绪十六年《花县志》“岁时民俗”(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P685)
(4)清宣统元年《从花县新志》(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P694)
(5)清光绪元年《曲江县志》(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P704)
(6)清同治十年《乐昌县志》(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P707)
(7)清康熙二年《乳源县志》(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P729)
(8)孙景琛:《大傩图名实辨》(《文物》1983年第3期)
(9)参见曾雄生:《宋代岭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稻作农业》(原载《生物史与农史新探》,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
(10)参见清光绪二年、清光绪二十七年《长宁县志》。(赣州府长宁县即今赣州市寻乌县)
(11)兰玉英:《成都东山客家方言中关于生命的民俗语言现象诠释》(《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2)参见民国三十二年《民国新修大埔县志》“祭礼”(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P750)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8-8-18 09:2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22: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