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26|回复: 0

客家立春民俗:交春 拜春神 接春 报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30 14: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说客家岁时民俗》

第一章  正月:欢天喜地

第一节           一月节气:立春和雨水

和美从春天开始:客家立春


客家和和美美的一年从立春开始。
“立春”乃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交春时间有时在上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多数则在农历正月。立春一到,即意味着寒冷的冬季已经结束,从而进入了和煦的春天。此时太阳黄经在315度位置,日均气温开始逐步回升至10℃左右。自秦代以来,立春就标志着中国的春季开始了。立春并非纯粹的天文学概念,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的,鸟语花香;“春”是生长的,耕耘播种。
时至立春,客家人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油菜抽苔,耗水量增加,客家人及时地给予浇灌、追肥,以促进油菜生长。客家农谚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就是说忙忙碌碌的春耕也即将开始了。
经历了九九寒冬的人们总是按耐不住浪漫的情怀,到处寻觅着“春”的消息。那河边、路旁的柳枝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原野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又一个丰收年,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客家人,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交春


赣南、闽西地区的客家人习惯将立春这一节气称之为“交春”。客家的“交春”不包括立春节气的三侯(五天为一侯),而特指立春日“春”到来的时刻。
交春之时,客家传统习俗需家家户户放爆竹相迎,闽西三明客家更对天礼拜,名曰“接春”。这一天,当立春时刻到来时,赣南客家人那怕是在半夜,人们也要点燃香烛,鸣放鞭炮,以示迎春,接着便摆春酒,吃春卷,旧时还要耍春灯,相互庆贺。
如何判断交春时刻?客家人往往将鸡蛋竖起,若松手而蛋不倒即是“春”来了。或者将鸡蛋置于水中,交春之时一到原本横向浮在水面的鸡蛋便能慢慢竖起来。客家民间认为只有这一时刻,新的一年才真正开始。
俗话说“春打六九头”,是指冬至过了四十六天或者在大寒后十五天便到了立春。通常,立春这一天,不是在旧年的十二月,就在本年的正月。而正月初一恰逢立春日则非常罕见,因为春夏秋冬二十四个节令的轮转,与一年十二个月的轮转都在正月初一同步开始,是很难巧合在一起的。如1992年的正月初一正好是立春日,那么次年即1993年的正月初一就绝不可能也是立春。正因如此,所以有“万年难逢岁交春”之说。
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中国古代自先秦至清代近三千年,一直将立春作为“春节”。据民俗学者研究,把春节固定在农历正月初一,是1913年的事。因为此前一年,西方的时间体系也就是现行公历进入我国并正式实行,于是1913年的1月1日成了现在的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就成了现在的春节。从此以后,过年就是过春节,过春节也就是过年。一个原本非常隆重的立春节气,反被渐渐地冷落下去。 素以遵循汉族古老文化传统而著称的客家人,却依然春节是春节,过年是过年,两个节日虽然紧密连结在一起,但客家人同样热热闹闹,并不互相干扰。
客家的立春习俗,无论“拜春神”(即祭芒神)、“吃春饼”还是“送春牛”、“舞春牛”均显得非常古老而传统。周代有天子设东堂迎春的仪式,当时祭祀的是春神即句芒神。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之神。远古时期, 最早在立春日祭祀者除专职的礼官外,便是从事耕作的农人。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开始有祭春牛的民俗活动,而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则有送春牛、吃春卷等习俗。送春牛也叫报春、打春、赞春,有人在立春前几日边敲小锣竹板,边唱赞春词,挨户送春牛图。
客家作为汉族族群或民系之一,不仅具有语言上的独立性,更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如“交春”之时,闽西永定县高陂一带客家人有拔两棵连根之芥菜(客家芥菜)加贴红纸以接春的习俗。芥菜要求枝繁叶茂,代表家运旺盛。到“交春”时辰,客家人隆重地摆设香案,把贴有红纸的芥菜摆在香案上虔诚祭拜,接着燃放鞭炮,祈求新的一年全家好运。客家芥菜在赣南、闽西多称为“大菜”,是制作客家“擦菜”菜干的最好品种。由于其旺盛的生命力及其对客家人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芥菜在客家人的心中,千百年来一直有着崇高的、不可替代的神圣地位。


拜春神


客家的春神即古老的句芒神,是众神中主管农业的天神。客家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典范族群,对春神格外崇拜。
先秦时期的周代天子,一般在立春前三日开始由宫廷女巫行袚除之术,净身斋戒,到了立春日,便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京城帝都东方八里之郊举行迎春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周天子之所以于东郊迎春,是因为句芒神居住在东方。逐渐地,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帝都,也不止是东郊了。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载曰:“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 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明清时期,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这一人人迎春的民俗在客家地区更加突出。清光绪元年《瑞金县志》载曰:

立春先一日,各行户雇觅幼童装扮故事,名曰“春色”;里长制土牛迎芒神至东郊,侯
县大夫至行迎春礼。芒神,名曰“拗春童”,戴笠则春晴,着履则雨;土牛色红则旱,黑则
水。县大夫于仪门外安芒神位,次早黎明祀毕,用彩线缠竹鞭击土牛,名曰“打春”。打毕,
将土牛撞碎,阴阳生取其泥另做小牛送至各绅士家,名曰“送春”。(1)

明崇祯十六年《汀州府志》载曰:

立春前一日,郡县官率僚属于郊外迎土牛入郡县门左,备仪仗、故事前导。至日早,
祭芒神,次第执彩仗鞭牛。(2)

客家人称句芒神作“芒神”或“拗春童”。该神作为青帝五神之辅佐神,既是草木之神,也是生命之神,其最初的形象是人面鸟身。句芒亦作“勾芒”。现在,客家民间的春神形象已确定为始于明代的文官形象即“立春神”。

立春神.jpg

图1-01  左图:《山海经》所塑造的春神句芒  右图:明代句芒神形象即“立春神”

瑞金客家立春之“春色”习俗,实际就是汉代迎春仪式的延续或传承。《后汉书·祭祀下》记载:“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男巾,衣青衣,先在东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则迎者拜之而还,弗祭。三时不迎。”史籍所载男童身穿青色衣裳、头戴冠巾,事先等候在东郊野外,显然就是人性化的春神“句芒”。由于句芒神总是以男童化身形象出现,因此便也称作“拗春童”。传统的瑞金客家于交春前一天,“各行户雇觅幼童装扮故事”,即各行各业都单独雇请男童装扮成芒神形象即所谓“故事”。交春之日,精彩纷呈的“春色”,加上惟妙惟肖的土牛、熙熙攘攘的迎春人群,更有喧天的锣鼓、连绵不绝的爆竹,实在是一番极其动人的拜春神民俗景象。
客家祭拜春神的时间为立春日的早晨。县令、官僚以及民间百姓于旭日东升之际,齐集东郊开阔之原野,祭拜完毕,便由庄严、肃穆的仪仗队伍开道,青旗猎猎,“故事前导”,将土牛首先迎接回县衙门前的左侧安定春神神位,接着从县令开始,手持彩色的“木仗”鞭打土牛。
周代的“鞭春牛”鞭打的是实实在在的牛,以象征性的鞭打牛身,表示送走冬天的寒冷,迎来春天的温暖和万物复苏。随着汉代大力推广铁器农具和牛耕,再加上士农工商阶级意识的日益显化,从事农业耕种的人口急剧上升。因此祭拜句芒的仪式很快由宫廷走向民间,由神圣变为世俗。汉代将真牛换成土牛“打春”,见证了汉族先民的卓越智慧。
土牛在迎春民俗中的运用还因此催生了“送春”习俗。
各地客家拜春神的称谓不尽一致,粤东揭阳等地“福佬客”拜春神曰“扮景”,粤北韶关乐昌客家则曰“祈丰”,花县客家则曰“祈丰年”、“散痘疫”,但各地客家迎拜春神的主题却相同,即祈祷丰收、吉祥,禳除疾病、凶灾,籍此与神同乐,和美地耕作,和美地收获,和美地生存与发展。
为更全面、更深入了解客家拜春神的文化传统,接下来就将各地客家的迎春习俗加以展示。
花县客家要“装扮杂剧”迎拜春神:

迎春,装扮杂剧,迎土牛、芒神于东郊。所经之处,男女簇观。以芒神为太岁,争撒
菽粟,谓“祈丰年”、“散痘疫”。是日,皆以素粉绊生菜啖之,以迓生意。(3)

所谓“杂剧”就是客家地方戏,唱、白、念都用本地客家话,因自身发展未能自成体系,所以用一个“杂”字将它包罗。客家杂剧也有后来自成体系的,那就是源自赣南九龙山的客家采茶戏。花县客家迎春神“装扮杂剧”,就是真人扮演春神以及客家守护神、天官、菩萨、戏剧人物等,出巡时配以客家八音鼓乐,更甚至有唱词,沿途还有古老的傩舞表演。
从化客家则“里市饰百戏及狮象之类,儿童以米豆撒土牛,谓之‘散疹’。”(4)
韶关曲江客家也有“乡民扮狮舞贺春”的习俗,各乡各村均有狮子、麒麟出演,为使迎拜春神的活动更具生动,官府还年年对抢青夺标的狮子、麒麟赏以“银牌”,以示嘉奖、庆贺。上述活动是在立春前一天,“士女竞观,以米、麻、豆撒土牛,曰驱厉迎祥。”(5)
再看乐昌拜春神“祈丰”:“立春先一日,坊民扮戏剧为春游景,迓芒神、土牛于东郊。观者盈衢,多以粟撒牛,曰祈丰。”而立春之日则“厥明鞭春,争取其土以归。”(6)
立春之际普天同乐,最具代表性的还是乳源客家的传统迎春习俗:

立春前一日,有司迎句芒神与土牛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彩架表,曰“庆丰年”。为
春官领官仪仗驱避道路之人,又以童子为春童,手执春令旗,从东郊来报春。至,官师饮
喜春酒,簪(音暂zan)春花,安置芒神、土牛于县门东。是日,乡之男妇携儿女看春,辨
土牛之色,以占岁之雨旸丰歉。土牛经过,各以豆、麻撒之,谓之“散疹”、“消疹”。至夜,
会文武师生饮春宴,于公署演戏。立春日,祀芒神,鞭土牛。毕,附郭诸民竞争土牛之泥,
回坭其灶,谓养猪畜如牛肥大。花匠具土牛,鼓吹送各乡绅家取赏。(7)

梅州地区大埔、兴宁、五华客家同样有着“消疹”、“发春”等迎拜春神的民俗。如清代同治年间《大埔县志》载曰:“农民视土牛色辨雨旸,取土牛投豕圈,祝豕肥硕 。春官吏以小土牛遗各里社,谓之发春。”民国十八年《兴宁县志》则记载立春前一日:“扮杂剧,随有司迎春东郊。俟祭句芒神毕,导土牛入县,诸儿童争撒菽豆,名曰消疹。”
而素以“福佬客”、“半山客”自称的潮汕地区客家,则往往在拜祭春神之后,还要祭祀先祖。如清乾隆四十四年《揭阳县志》记载:“立春前一日迎春,多装故事,谓之扮景,观者塞堵。土牛过,争以谷、豆、果粒抛掷之,甚有用瓦砾者。至期鞭春,争取土牛归,以其利六畜。是日,祭先租。”从中足见客家人的祖先崇拜,简直就是时时刻刻,并且总是将自己的先祖比之天地诸神,以同样神圣地位来顶礼膜拜。
其实整个粤东地区都有立春拜祭先祖习俗。清嘉庆二十四年《永安县志》(永安即今河源紫金县)记载:“立春前期一日,有思以土牛、芒神迎于南山下,次早鞭春。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


接春


三明客家的拜春神习俗名曰“接春”。交春之时,耕读之家在大门上张贴“迎春接福”、“春到家兴”、“春到福临”等红纸条幅以表迎接春神。立春时节在每年公历(亦称“西历”)2月4日或2月5日,也就是在闽西客家人“老历年”的前后。立春在过年之后称作“年里春”,立春在过年之前称作“年外春”。

客家立春01.jpg
图1-03  客家立春日迎春接福情景

三明境内各地均有历史悠久的“接春”习俗,如永安的“插春柴”、“竖春树”,沙县的“插春幡”,泰宁的“砍春柴”等形式,其用意都是祈丰年。共同的接春习俗是“打春牛”、“鞭春牛”、“送春牛”,由县官牵着身披红绣球的春牛,扛着挂红的犁耙到郊外田地里,象征性地犁几下田,以示官府对农事活动的重视,并藉以催促该县百姓早做春耕准备。民间艺人则三五一伙、八九一群地吹着唢呐,拉着丝弦,走家串巷,挨家挨户地送上一对泥塑牛,或送上一张写着“捷报春魁”的红纸,预告春耕开始,并向主人表示节日祝福。也有人沿袭古规,在这个时候进香后,于每根屋柱上用斧头或镰刀鼓几下,边鼓边说道:“立春之日鼓几下,一年到头不用怕;合家老少皆平安,财源广进滚滚来!”
永安客家年年交春之际,都要在家门前遍插“春柴”、竖立“春树”以迎接春神到来。永安克家妹则准备好红萝卜、白萝卜、芹菜和油炸豆腐条炒食或凉拌,名之曰“嗑春菜”。而交春时刻,家家设香案、陈果品,用红纸书写“万象回春”、“春随福至”之类的条幅压在香炉下,焚香点烛,鸣炮礼拜。
所谓“春幡”,就是长长的竹竿上高挂着的长条形旗帜。上古之时,春幡单纯用青色。后来虽然五颜六色,但绝不用黑色和白色。春幡猎猎,和风徐徐,拜祭春神句芒的人群络绎不绝、喜形于色,这就是沙县客家传统接春习俗的特色。
今天“竖春幡”风俗已实在罕见,但在宋代却连边鄙的海南也随处可见。苏轼《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云:“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这首词写的是儋州(今海南省)“鞭牛掷豆”的迎春传统风俗。这种古老的劝农的风俗《儋县志》有详细的记载:“立春之日,长官迎春,坊里各铺,行装办杂剧,城厢内外,男妇各携负幼男女竞看,以豆谷洒土牛。”“立春日,有司迎勾芒、土牛。勾芒名‘拗春童’,著帽则春暖,否则春寒;土牛色红则旱,黑则水,竞以红豆、五色米洒之,以消一岁之疾疹。及鞭春,厢民分左右推仆以占凶吉。”其实这种风俗在《隋书·礼仪志》早有记载:“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于门外,以示兆民。”


报春


所谓报春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当日,让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样子,于街市、里社道路上高声喧叫“春来哩”、“春到哩”,将春天来临的消息报告给邻里乡亲。报春民俗的另一层用意在于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明清时期,中原汉族的“春官”、“春吏”概由乞丐或娼妓充当。北方汉族将沿街、沿途叫喊“春来了”看成是一件并不光彩的事情,于是百姓人家都不愿意扮演春官,官府只好年年延请乞丐或娼妓来担任。客家地区则一般由男童来装扮“春官”、“春吏”以及春神,认为童男子纯洁,符合神的心意,装扮春官、春神的男童亦可以由此沾染“神气”,受到春神特别的护佑。

成都客家春官报春图.jpg
图1-04  左图:成都客家春官报春图  右图:民间剪纸春官图

直至民国年间,客家地区年年的皇历上都印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立春节日颇为流行的重要民俗。
山西民间过去流行报春唱《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报春的“春官”到来之时,无论士、农、工、商,见到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如遇到摊贩、商店,则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不但不驱赶,反而笑脸相迎。
江南扬州则有剪纸报春的习俗,这一习俗自唐宋时期开始形成。扬州人在立春之日剪纸为花,做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观以为乐。扬州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独具“剪味纸感”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其用纸以安徽手抄宣为主,厚薄适中,无色染,质地平整。用以张贴在门楣、窗户上报春的剪纸,一般有《百花齐放图》、《百菊图》、《百蝶恋花图》。
客家报春的男童并不随取商店、摊铺物品,而是接受商家、官衙、乡邻的红包利是。报春时,“春官”还往往派送“春牛图”、“春帖”,给乡邻带来更多的吉祥与春福。

参考文献与参考资料:

(1)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2月,P1176
(2)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2月,P1326
(3)清光绪十六年《花县志》“岁时民俗”(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P685)
(4)清宣统元年《从花县新志》(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P694)
(5)清光绪元年《曲江县志》(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P704)
(6)清同治十年《乐昌县志》(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P707)
(7)清康熙二年《乳源县志》(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P729)
(8)孙景琛:《大傩图名实辨》(《文物》1983年第3期)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8-8-18 08:18 编辑 ]

左图:《山海经》所塑造的春神句芒 右图: 明代句芒神形象即“立春神”

左图:《山海经》所塑造的春神句芒  右图: 明代句芒神形象即“立春神”

客家立春日迎春接福情景

客家立春日迎春接福情景

左图:成都客家春官报春图 右图:民间剪纸春官图

左图:成都客家春官报春图  右图:民间剪纸春官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5 02: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