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7-29 16: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的开拓进取,成为红色根据地进行事业建设的传承动力
客家以其迁徙流动和在陌生地方开基立业的特征,具备着一种善于学习,善于纳新,富有创造力的优秀品质,这与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秉性结合起来,构成了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和愈挫愈奋的创业精神。
井冈山区域的客家,基本上是明末清初自广东的嘉应州(今梅市地区,包括五华、龙川、兴宁等县)以及福建泉州、莆田迁移而来的,他们来时住着杉皮、竹片搭盖的棚子,又被称为棚民。客家人勤劳耕作,在山里从事打猎、开荒种地、烧炭挖药等营生,历经了几十年后,各方面的情况就有了大的变化。最显著的是人口增加。“井冈山泉水塘的邹姓,清初迁来的时候是两夫妻,到民国初发到9户60多人。”茅坪坪上山的张姓,“是在崇祯皇帝死后,两公婆带着父母的遗骨来的,现在发出了13代,上百人口”。当时,不少寂静闭塞的山地,被客家移民们治理得人丁兴旺,成为热闹的村落。清代光绪年间,原宁冈县的桃寮、鹅石等地,客家人在千米以上的深山里大兴土木,建起了街道,出现了不少粉檐画栋的青砖瓦舍。最早流传的民谣说:“野猪府,(湖)露子县(坪)铁顶界来金銮殿,上下鹅石孤贫院,大陇茅坪千火烟。”这是以谐音为谣,夸那些山地村落的繁华热闹。以黄洋界面侧的野猪湖为例,过去岭峻谷深,树木蔽空,野猪成群的地方,经过客民十几年的治理,在各个山窝里建了许多房屋,竟形成了小街道。“宁冈茅坪的仓阿园,龙姓祖辈三代同堂,有一幢麻石到窗户的八行大屋,每篷出山看大戏,有十几把洋伞同行。”茅坪坪上山的高脚吊楼更有气派,高达三丈有余,登楼眺望可以看到很远,客家人还在许多地方建造了殿阁相连、规模宏大的寺院、庵场、学校等,如象山庵、白云寺、龙济观、龙江书院、攀龙书院、洪石李家祠等等。朱毛红军在井冈山营建根据地,这是前无先例的创举,没有现存的模式,马列主义著作也没有答案。以毛泽东、朱德为领导的共产党人,具有非凡的睿智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能够巧妙地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革命实践结合起来。这就是向客家人学习,像他们开基立业那样,在根据地开展军事、经济、文化的一系列建设。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客家能办到的事,红军也能办到。
首先是为要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开展了生产自救和反封锁的斗争。因为毛泽东、朱德等人深知,红军所面临的经济困难,不仅仅是靠精神力量就可以战胜的,还有赖于物质力量和经济实力的创造。红军像客家人那样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主要举措,表现在下列的方面。
发展根据地的农业生产。边界的经济,是农业的经济,为了培养能够自给的经注力,边界党和红军非常重视农业,以相当大的精力帮助各地完成了土地分配,每到一地就是组织分田或帮助农民耕种。各级苏维埃政府颁布不准抛荒田地不准鹅鸭放田的布告。强壮的男人参加赤卫队、暴动队随红军作战去了,就发动妇女学犁耙、插秧,挑起农田耕种的重担,各区乡还进行劳力换工和农具、耕牛互助,组织耕田队,对红军家属的土地实行代耕、包耕。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修牛路、疏水圳、筑陂坝等。
创办所需的后勤事业。为解决部队的军用需要,在袁文才、王佐的帮助下,于步云山办起军械修理所,在桃寮办起被服厂。红四军成立后,在茨坪设立军械处,在上井开办造币厂,生产墨西哥版的“工”字银元,可以与“袁大头”兑换,作为根据地的流动货币。在象山庵办起印刷厂,用石印机印刷各种宣传品。
在活跃根据地的经济、促进生活物资交流的方面,红军在黄坳至草林70里的路上,打掉了向群众和中小商人滥收捐税的靖卫团,发动群众斗倒了圩场恶霸黄礼瑞,恢复了草林圩场。由于实行公平买卖的商业政策,吸引四乡的群众前来逢圩,到圩二万多人,为空前所未有。边界党又将草林圩的经验移到宁冈与酃县交界的大陇,在那里办起圩场。酃县、遂川的一些商人冒着被靖卫团拦截的危险,将各种紧缺的生活物品带到圩场进行交易。红军并在茨坪办起公卖处,将打土豪得到的浮财和战斗中缴获的盐和布等物资,在公卖处平价售出。为要解决缺盐的困难,于茅坪开办硝盐坊,用老墙壁土熬制硝盐,还办起染布坊,以稻草灰、茶梓壳灰拌赤楠根水,染制粗布缝军衣。
另外是实行白区与红区的贸易往来。在宁冈、永新、遂川之地设立竹木委员会,通过各种渠道,向吉安、长沙等地输出根据地盛产的竹木和桐油、茶叶等,沟通与白区的物资交流。
红军的经济条件如此困难,各种主要生活物品如此紧缺,仍能维持不散,办起一系列为保证根据地生存的基本事业,这与像客家人那样发挥穷通达变、营造生存环境的进取精神是分不开的。而且,在所进行的各项事业建设中,始终得到了客家人民的倾力支持。无论在诞生了朱毛红军的湘赣边界,还是成为苏维埃运动中心的客家大本营赣南闽西,客家人民为着苏维埃的事业,为着革命的获胜,作出了自己最大的奉献和牺牲。正如一些外国史学家的庄重断言:“没有客家,便没有苏维埃政权。”
随着中央苏区的营建,特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以后,党和红军面临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许多陌生而繁杂的问题,即怎样建设一个战争环境下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党和红军没有多的犹豫,仍然承传客家人民善于创新的精神,让艰苦创业的传统发扬光大,在苏区进行建党设政、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建设。这无疑是客家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的张扬和凸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