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7-11 07: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为传承和复兴中国客家文化,请求中央重设客家首府汀州市
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必须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存中华古文化最多的民族文化之一。历经一千多年的时间,客家人依然保持中国古代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习俗,是中华古文化精华的一部分。现全世界有4500多万的客家人。客家话和广东话是海外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最重要两大语言。客家人在国内主要分布在闽、粤、赣、桂、川、台等省,其中最主要的聚居地为赣南、闽西和粤东地区,而这块地区的中心即是古汀州(今以长汀为中心的闽西八县)。
长汀是古汀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赣南、闽西、粤东客家聚居地的中心,自古代设立汀州府以来,就是福建三府之一,自唐宋至今都是客家首府。现长汀县城内仍保存有完好的古汀州府城轮廓和相关建筑,唐、宋、明、清时的古街市依然原样存在。城墙、城门、城楼、府学、试院等都保存完好,街名、地名等千年来都大部分未有改变。而客家人文、风俗、文化等保存最完善之地就是古汀州地区,以长汀为最。可以说客家文化之根在汀州,全球大多数客家华人的根亦在汀州。
汀州是自然形成的客家首府,而长汀为什么会是府城所在地。这是闽西独特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从赣南入闽,唯一的通路就是长汀(当年毛主席率红军入闽的第一仗即是在离长汀城七公里处打的长岭寨战斗),而到了长汀县城,道路从这里就向多个方向分叉,往东北就是闽西八县中的宁化、清流、明溪三县,然后直通三明、永安,往东南就是客家的连城、上杭、永定三县并向龙岩、漳州、厦门方向,而往西南方向就是客家的连城、上杭、武平三县,并有一通路往粤东的梅州方向。地理因素自然形成长汀即是闽西客家的交通枢纽中心,也自然即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汀州成为源流之地,在地理上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汀江河,客家入闽后的主要迁移就是沿汀江河两岸,因此汀江河被称为客家母亲河,历史上大宋提刑官宋慈早年曾在汀州为官,并首开汀江河运,繁荣客家经济。历朝历代,长汀都是闽西和客家的中心,顺自然地理和人文因素,成为州府所在地。同时闽西客家是革命老区,大汀州地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了象杨成武上将等许多共和国著名将领,是将军乡之一,仅上杭县才溪乡一个乡就有17位将军,就是在革命时期,长汀也是闽西的中心,是当时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当时的红色医院(福音医院,傅连璋中将任院长)和毛主席的疗养别墅(辛耕别墅)及省政府旧址都保存完好。瞿秋白烈士的纪念碑亦矗立在长汀城的西门外。
但建国后的不合理行政设置,将闽西的行政中心设在现龙岩市,严重阻碍了闽西客家八县的发展半个多世纪,并将在未来继续严重阻碍该地区的发展。同时也使客家文化人为在客观上进行了隔裂,部分客家文化的精华和优良传统正在逐步消失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一、经济发展方面
建国以来,因文化、风俗、生活习惯不同,地方语言不通,从而思想和观念上不一致,客家各县和龙岩的发展并不能同步,甚至经常产生矛盾,相互之间总有陌生的感觉。同时在做规划发展上,龙岩并不能真正充分了解客家各县的实际状况,在建设上总是重龙岩,轻客家各县。政策不与实际相吻合,好心也会办坏事,再加上一些私心行为,结果可想而知。客家的另两个被划归三明市管辖的宁化、清流,情况更糟糕。
历史上,汀州在福建的经济并不落后,甚至很繁荣,但建国几十年来,除了龙岩市的经济发展较好外,闽西各客家县基本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由此可见一斑。
改革开放以来,在招商引资方面,本来海外华人闽西客家人不少,就算台湾客家也大多数是闽西客家迁移过去的。但以龙岩的名义在海外华人中根本无人知晓,他们如果先辈有和后辈说起,肯定只知有汀州而不知龙岩。以龙岩出面,建设家乡的热情会降低非常多,非常不利于闽西各客家县的发展,因为龙岩根本代表不了客家,没有吸引力和号召力。
几十年来,各客家县百姓办事极其不方便,就算去龙岩,基本都要跑非常远的路,因为龙岩是在靠漳州的闽西边上。而另三个被划归三明管辖的县,两个县跑的路就更远,他们到长汀比到三明近太多了。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因人为的割裂,严重阻碍了闽西客家的经济发展。如果这种状况没及时纠正,将更进一步严重阻碍闽西客家的发展。首先,在交通规划方面,就不能因地制宜,按照客观实际和最有利于闽西经济的方式进行规划。所有规划要特别照顾龙岩,并不是按照最有利于国家整体和闽西整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规划,而且只要是规划没有照顾到龙岩,基本在龙岩这一关就会被卡住,无法往上(省、国家)申报。前面也说了,翻开地图也可以看到,闽西的交通枢纽中心是长汀(千年来就是如此),以长汀为中心进行交通规划,对闽西的发展,甚至与赣南、粤东客家的结合形成区域发展都是非常符合当地实际状况的。比如说现在的高速公路,铁路。象历史上一样,从长汀方向直接分叉,无论是往三明、永安到福州方向,都是最近、最方便也是最节省费用的,同时也照顾到了另三个客家县清流、明溪和宁化的发展。而往梅州方向则铁路和高速公路都通过连城、上杭、武平,这样就照顾到了这三个县的交通和发展,同时江西、安徽和福建西北部往广东方向也是这条道最近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从总体规划,未来发展,还是运输成本考虑,以长汀为中心的建设都是最合理也是最能促进闽西经济发展和使闽西与赣南、粤东连成一片的区域发展。而如果要考虑到龙岩,则所有的现代交通要么偏废了宁化、清流、明溪三县,要么让武平县被甩在了角落里。到时又得重复建设连接支线,建设和运输成本的浪费就不用说了。而连接闽赣的长汀这个口,无论铁路还是高速公路,都是华中西南(包括江西、湖南、重庆、四川、云贵甚至甘陕和亚欧大陆桥东南亚线)连接海西区的要塞之地。前述仅仅只是交通规划建设方面的利弊。从人文角度就更不用说了,只有重设客家首府汀州,恢复古汀州的行政区划,才能使闽西客家的经济发展成为一体,因观念、习惯、风俗、语言的一致,才能真正一体化的规划,并与赣南和粤东客家自然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地方文化的同源同质才是最重要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客家旅游线路(文化、风俗、建筑、自然风光),根本就是和龙岩无关,从梅州,经武平、上杭、连城到长汀,往宁化、清流或者赣南的瑞金、石城等方向,都是以长汀为中心或中转。这条线的红色旅游线路也是如此。而这个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线路,则无论从旅游意义和对游客吸引力等各个方面,都比现在被割裂要强非常多。就旅游业促进客家区域经济发展一项,优劣就不可同日而语。在招商引资吸引海外客家人建设家乡方面,以汀州的名义,向心力、凝聚力和吸引力都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上的。
二、文化方面
前面有说了,历史上汀州是客家首府,是客家的中心,客家人大多都有族谱,客家人寻根基本都寻到汀州(大榕树和宁化石壁),客家文化之根在在汀州,要复兴客家文化,非得恢复汀州首府不可,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是其它地方不可替代的。只有真正的客家人才能够复兴客家文化。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优秀的客家文化曾孕育出许多杰出的客家人才。以前曾有梅州和汀州争客家首府,但梅州人也知道真正的根在汀州,因为他们的先辈也是从汀州沿汀江河迁移过去的,有些文化的本质东西,只有在过去的首府之地长汀才有。以汀州市出面,在汀州举办各种的客家文化活动才会有号召力和吸引力,才是名正言顺。到汀城进行客家文化考察,就可以看出古代客家首府之地的文化气息和氛围就真不是其它地方可比的,更不用说古代建筑的保存,还有那当初宽阔的府城跑马大道。仅以网络文化为例,长汀论坛和长汀网,也是相对比较优秀的地方网站,在客家文化方面就是首屈一指的,这体现的就是文化内涵和底蕴的一个方面。
说起客家文化,建筑的代表大家知道的可能就是客家围屋和永定土楼,但谁知道真正的最有身份和最高建筑艺术的代表却是首府之地的“九厅十八井”建筑,围屋和土楼是普通民居建筑,是一村或一族的普通建筑,而九厅十八井却是过去身份的象征,只有过去客家上流社会或族群才建此类建筑,九厅十八井现在也只有首府之地长汀才有。
由于行政区划的失误,随着长汀经济和政治的落后,客家文化在国内失去了领头羊,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失去了复兴和发展的动力和主心骨,客家人许多都有心复兴和发扬客家优秀文化,但客观条件限制(行政区划)使得大家有心无力。一些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习俗正在随时间而消失。客家文化力的减弱,带来的直接就是海外客家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减弱,在国家统战方面就是一大损失。以台湾客家为例,就很容易被台独分子煸动,缺少对祖国文化的认同,这不能不说是行政区划失误导致客家文化力减弱的不良结果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东南亚也是这样,东南亚华人大多是客家人,缺少了客家文化这个根的联系,认同中华的向心力就会减弱很多。
因此,无论是从客家文化的传承复兴,客家文化的发展,还是闽西经济的平衡发展乃至赣南、闽西、粤东客家区域经济的发展融合,或者是推动海西区与内陆各省区的经济纽带联系,形成从沿海到内陆的阶梯经济结构,促进客家革命老区的发展,增强客家文化对海内外客家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有必要重设客家首府汀州市。以汀州为中心,带动整个客家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作为汀州客家的一分子,本老百姓代表大汀州客家数百万人以至三省客家区域近千万百姓的心愿向中央提出此请求。大汀州客家以至全球客家人将感谢中央政府!
平凡的老百姓 2007年12月19日于深圳
(作者:客居深圳;来源:长汀论坛 » 聚焦长汀» 为传承和复兴中国客家文化,请求中央重设客家首府汀州市)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37361&page=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