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97|回复: 0

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成立“振兴广东汉乐”学术座谈会纪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 09: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6月19日上午,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在梅州市春和大厦会议厅召开了“振兴广东汉乐”学术座谈会。应邀出席座谈会的嘉宾有: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王维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原书记处常务书记冯光钰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陈克进教授、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古筝演奏家饶宁新、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笛子演奏家罗德栽、汉乐艺术家张高徊、罗曾优、旅港著名企业家罗育平先生、新加坡客人谢德彦先生、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会长饶宝尤、深圳布吉客家音乐联谊会会长黄伟群、惠州市广东汉乐研究会秘书长罗育威、广东电视台高级音乐编辑刘智忠、羊城广东汉乐乐团副团长罗树略、罗振武、饶宥新、余旋文等各地汉乐工作者。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名誉会长张剑平,副会长:饶晓宝、谢棋云、廖武、钟礼俊、郭建生、罗百炎、钟礼坤、罗贻庆、蓝启兴、郑建琴,以及协会艺术顾问:丘煌、张优浅、刘广恒、刘善长、饶拱却等六十多位来宾。

  座谈会上,冯光钰教授、陈克进教授作了主发言,综论当今广东汉乐发展之大好形势,同时传递了国务院有关最新信息;各位专家、学者及代表均以肺腑之言对广东汉乐的发展发表感概高论。这是广东汉乐界新世纪发展中的一次盛会,将在广东汉乐的发展史上掀起崭新的一页。

  下面为座谈会纪要。】



前  言

  主持人丘定环会长:尊敬的各位教授、来宾,尊敬的各位汉乐大师,我代表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热烈欢迎大家莅临今天上午在此举行的学术座谈会。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从今年三月份开始筹办,几个月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专业的、非专业的、老的、年青的一齐努力,加上在座各位对我们协会的全力支持,昨天晚上,顺利地举行了协会成立音乐晚会。今天上午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振兴广东汉乐。最近国务院已将广东汉乐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确实是件很大的喜事,对我们弘扬、发展广东汉乐事业将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北京陈克进教授前段时间传给我一份内容广泛的研讨题,我已把研讨题发给了一些汉乐的老前辈和协会会员。上午请大家畅所欲言,希望今天的座谈会能够开得成功。

  一、广东汉乐“申遗”成功的思考

  冯光钰先生:在广东汉乐的发展史上,今年是特别值得喜庆的一年,可以说2006年是广东汉乐年。为什么说今年是广东汉乐年呢?2006年广东汉乐界有四件大事,值得大家分享。

  第一件大事是:根据国务院的规定,今后每年六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法定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日。今年在庆祝中国全民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前,国务院就公布了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录,其中广东汉乐榜上有名。我作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组、专家组中的音乐组成员,经历过对汉乐的评审。在审听民间音乐中,根据各地文化厅、局申报的从300多项里面最后拟出72项,也就是说广东汉乐是属于今年国务院颁布的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必须要加个代表作,并不是任何文化遗产都可列进,是作为文化遗产当中的代表作才能被列入的。全国光是音乐类就申报了300多项,广东汉乐是全国第一批代表作的518项之一,又是音乐当中七十二项之一,能够列入七十二项之中这是不容易的。

  6月10日是中国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宣布把汉乐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录,我觉得,将2006年称之为广东汉乐年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件大事是: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在昨天成立了,标志着广东汉乐在全省范围内正有序地、健全地发展着,前景会越来越好。

  第三件大事是:今年10月3日至4日将要在大埔县城举行第二届《客风·出水莲——大埔广东汉乐大型音乐会》,以及第二届《中国音乐文化·广东汉乐理论研讨会》,我认为这是2006年广东汉乐年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件大事是:今年10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将由北京梅州海外联谊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梅州市人民政府、大埔县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并开展“振兴广东汉乐暨纪念客家著名筝乐家何育斋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系列学术活动。

  这四件大事,可以说是我们广东汉乐经过长期的萌生、流传、发展到21世纪,已经进入了“发财”的阶段了,所谓“发财”,并不是说财源滚滚,而是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汉乐已经到了“春花秋实”的时候了,将给广大的汉乐音乐爱好者带来更丰厚的精神食粮。广东汉乐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很多音乐学家、音乐史家认为广东汉乐包括了“丝弦音乐”、“客家筝乐”、“中军班音乐”、“八音”、“民间大锣鼓”、“庙堂音乐”、“小调”等等。面对品种如此之多的传统音乐文化宝藏,我们在复兴、振兴广东汉乐的时候,思维应该解放一些,眼界应该放得宽一些,步伐应该扎实、稳妥一些。我想通过广大音乐家和广大的汉乐爱好者,经过2006年这四件大事件和无数的广东汉乐活动的小事情——例如昨晚的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举行的专场汉乐音乐会;大埔县汉乐研究会乐队经常在县城西湖音乐厅为各地来宾演奏汉乐;以及成立不久、实力和声誉渐露端倪的羊城广东汉乐乐团,今年来在广州地区频频亮相的传播汉乐活动等等。可以看出,广东汉乐发展的大潮必然会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国务院2005年12月份专门为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了个文件,文件中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

  第一个四个字是“保护为主”。对广东汉乐,我们一定要加以保护。应该说我们从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后,从五十年代以来,我们在保护民族民间音乐、包括广东汉乐在内,是作出了很大成绩的,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对广东汉乐就保护得很好,正因为这样,国务院在关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件中特别提出:今后对包括广东汉乐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要以保护为主。

  第二个四个字是“抢救第一”。广东汉乐虽然经过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抢救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广东省在编辑十大民族民间音乐集成,中国民歌集成中,对广东的客家山歌的收集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中国民族民间曲集集成广东卷对广东汉乐说了很多,另外通过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对广东汉乐也作了全面的收集,还有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对广东客家地区的包括“五句板”这个民歌说唱品种也收集在内。就是说上个世纪对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了全面的抢救,广东的山歌也好,汉乐也好,曲艺也好,戏曲也好,都作了全面的收集。但是这些收集不能说对广东的客家音乐收集得很全面了,仍然有很多需要继续抢救。

  第三个四个字是“合理利用”。因为我们对包括广东汉乐在内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往在利用方面还不完全充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打倒“四个帮”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深深感到在“四人帮”时期已把中国的传统音乐包括广东汉乐在内,都已经破坏得快要完了,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要将十大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工作搞好,这十大民族民间音乐集成主要是利用文学学的方法来分集。现在广东卷十大集成快出版齐了,戏曲音乐曲艺的集成已经出了,民歌集快出来了。所以,我认为这些音乐文献都是很重要的。

  第四个四个字是“传承发展”。广东的音乐工作者全力投入了十大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的编辑工作,在传承和发展上仅仅是个开始,如果一个乐种、一个曲种、一个歌种不能传承发展的话,那么它的生命就终结了。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的成立,给传承发展造成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客家的筝乐之所以名满天下,当初出了个何育斋,后来出了个罗九香,现在又出了饶宁新、杨始德等等,如果没有这些传人,客家筝乐是无法传承下来,所以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2006·广东汉乐年,将会在广东汉乐发展进程中,留下历史文化光辉的一页。

  王维先生:国务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广东汉乐的保护,对汉乐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今年已89岁了,是梅县人,以前小时候也是汉剧迷,出去革命后看京剧多了。我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广东汉剧《齐王求将》和《百里奚认妻》等剧,当时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演出,京剧大师梅兰芳前来观看,他称赞黄粦传、黄桂珠的精彩演唱,这证明广东汉剧是能够与国粹京剧相媲美的。

  昨晚我听了汉乐以后,觉睡得很好。

  广东汉乐的发展,要按国务院的十六字方针去落实,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汉乐。

  祝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的成立,祝“广东汉乐之乡”发展得更好。

  陈克进先生:广东汉乐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一部分,是中原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更需要我们今天在有国务院批准后列入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借这样的大好良机把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而且是那么重要的文化让它发扬光大。

  今年春节前后,经过上下多方酝酿,出台了一份策划书,总称为“振兴广东汉乐系列活动”,不只是今年10月份要搞的活动,而是今后应该继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第一次活动就是10月21日至22日举行一次广东汉乐理论研讨会,同时为纪念何育斋先生诞辰120周年,在广东成立广东汉乐进京演出团,并筹备节目排练、演出等事宜。

  北京梅联会与冯光钰教授任会长的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社等单位合作,将全力配合这次广东汉乐进京演出等宣传工作。另方面,北京梅联会还专门开会研究向在台北准备召开的第21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组委会提出提案,拟组织汉乐精英为大会演出。

  以上思路和做法已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中国音乐家协会负责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的肯定与表示支持。

  饶宝尤先生:大埔县汉乐研究会此次专程来祝贺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的成立,我认为协会的建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昨晚的音乐会很有特色。

  广东汉乐已被列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我们汉乐发展的良好契机。从目前情况看,广东汉乐已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到处开花:广州、深圳、惠州、梅州、到处都成立了汉乐协会与业余汉乐团、队,活动非常活跃。

  我们要利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项目来争取大埔县委、县政府的重视,要认识到这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不是民间的行为,应上升为政府行为。希望当作政府的一项文化工作来抓,汉乐这样好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应作为大埔的文化品牌,争取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关心。

  罗育平先生:要振兴汉乐,首先要让领导重视,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如这次座谈会有这么多重量级的人物来,是否应有个建议给梅州市委刘日知书记,最起码梅州的电视台要有汉乐、汉曲的演奏、演唱节目播放,但据我所知,没有这些东西。我常看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和音乐频道,我到北京、天津出差,都会去观看各地的地方戏,高价票我也买,就是清华大学里面有演出,我和我朋友也会买票观看,因为我爱好音乐,爱好戏曲。所以,作为汉乐之乡,客家大都会的梅州市,电视台对汉乐、汉曲应有一定范围的播放,因而需要领导的重视。

  发展广东汉乐还需要社会的支持。汉乐界的朋友要拿出精品来。前几年,我们与黄伟群会长在深圳搞广东汉乐联谊会时,大家都有个明确的目标,东西先要拿出来。上面领导到地方吃完一顿后干什么呢?欣赏汉乐是娱乐的好形式,联谊会将精品拿出来,领导认为确实不错,艺术欣赏比吃一顿还强,以后领导就会重视起来。现在吃的东西太多了,如何享受文化大餐,又要享受得好,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去摸索。深圳黄会长与联谊会乐手曾为当地领导演奏,这位领导是西北人,他懂得“秦腔”,当时他想唱一段,但因为乐手不了解“秦腔”,因而没人给他伴奏。以后,黄会长千方百计搜集到“秦腔”的曲调,准备下来为这位龙岗区的区长伴奏。所以,要花心思去感动领导,要拿出精品去感动社会上的老板。说实话香港的许多民乐团都没钱赚,是需要政府支持的。好在中国的社会比香港与新加坡来说较为重视,新加坡、香港不会去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西,不会拿出钱来资助。所以我们要有精品,要有策略去感动领导,感动社会各界人士。我认为这次的座谈会应该搞个建议给刘日知书记,王老、各位教授都来签名,引起他对汉乐的重视,毕竟刘日知书记不是客家人。当然,昨天刘书记对丘定环表了态,要专演一场给市委和市政府领导欣赏。山歌是讲客家话,外省人听不出,汉乐是无国界的,我们的作品要让社会各界人士都听得懂,让大家都来关心、支持我们的汉乐事业。

  二、广东汉乐的继承与发展

  饶宁新先生:参加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的成立活动,我心情很激动,很高兴,我的祖宗三代终于迎来了广东汉剧、广东汉乐发展的颠峰时期。1956年罗九香先生、我父亲饶从举先生与叔公饶淑枢先生代表客家音乐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后来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在怀仁堂接见全体参演人员,这是客家汉乐第一次在全国亮相。

  发展至新世纪,2004年家乡大埔县被省授予“广东汉乐之乡”,并举行了《客风·出水莲》大型广东汉乐音乐会,影响很大。

  关于继承与发展的问题,缩小到古筝范围来讲,现在古筝很多人弹,但是我总结出一个规律,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考试时,从众多考生中可看到有这个现象:即是一拍、二打、三刨、四括、五音不全。

  发展是“变不离本”,齐白石老人讲:“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古筝发展的人数很多,但质量不高,现在还存在贪大求洋,只求表面,不求质量的东西。什么叫五音不全呢?传统的“宫、商、角、徵、羽”——1 2 3 5 6,一括下去,十分好听,现在古筝发展成1、#2、#4、b6,这成什么音了,违反了音律,所以成了五音不全,完全没传统的东西与味道,也没有民族民间的旋律,听不出什么东西,没根没据,所以我认为发展不应偏离老祖宗传统优秀的东西。

  罗德栽先生:关于汉乐考级问题,目前没摆在议事日程中。这次丘定环会长到广州送请柬时,倡议汉乐要进行考级,这个倡议很好,其意义在于把广东汉乐有代表性的曲目进行梳理,根据它的难易程度,复杂与简单的程序,进行排列、定级,从而融入音乐的考级制度。现在的民乐考级是1—10级,汉乐从几级开始,可以先定方案,以后再发展。定级是为了汉乐的推广、传承与发展,我认为这个倡议是非常好的。为什么现在全国范围内学古筝那么热,而且是越来越热,每年到各地考级,比喻像暑假广州考级,最多有500多人,考古筝的就达到98%,其它乐器如笛子、琵琶没什么人,扬琴也不过是几十人,所以这种情况是很不正常的。我们民族乐器是多元化的,才成为民族乐队,而称为民族乐队交响化,光是古筝、谈什么交响,所以我觉得古筝这样一枝独秀的局面是不正常的。古筝的特殊演奏效果特别好听,而且相对来说学起来较容易上手,很自然为广大青少年所接受,但是重要的方面在于引导,学习的面就会宽一些,效果也就会更好。

  要把汉乐考级抓起来,可成立一个机构,把汉乐所有乐曲分类,如古筝曲,按级别列出,另方面也可以将合奏曲列出,小合奏也可以成为考级的一个项目。

  黄伟群先生:我们深圳这次来了6个人,非常高兴,认为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搞得非常成功。大家抱着热情来参加,是值得的。深圳四年前搞了协会,发展较正常。深圳市政府较重视,去年的新年音乐会,有一台是民族音乐会,将汉乐列入了音乐会中,我们出四个节目,二首汉剧清唱、二首汉乐,听众反映没想到会有这样好的节目。

  今年我们挂靠在市群众艺术馆,签了十多场演出的合同,以后在深圳地区要多宣传汉乐,多演出汉乐,让汉乐发扬光大。

  黄祖柏先生:汉乐是全国优秀的乐种,我是汕头戏校第一届学生,搞了多年汉剧,以后又搞汉乐。

  汉剧和汉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惠阳地区是很盛行的,后因各种原因而衰退了。现在惠州市汉乐研究会是1985年成立的,每三年一次聚会,每次聚会有一、二百人,虽然几个汉剧团没了,但有什么演出或对外活动,均有演奏汉乐,只是没有梅州、大埔这么纯,有些变种。50周年国庆大庆,我们在大广场用30多把琵琶演奏汉乐《平山乐》,也搞些配器,受到领导和群众的赞扬。

  汉乐要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会被淘汰。

  丘煌先生:我提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一、汉乐的继承和发展工作,应纳入政府的职能范围。

  广东汉乐长期处于群众性的自流状态,文化部门必需把它纳入职能范围,要有专款,由内行的专职人员负责组织管理。广东汉乐从中原流传而来的数百年历史长河中,能在粤东潮、梅、闽西、赣南等地承传下来,以后又经华侨的迁徙,遍及东南亚诸国,主要靠的是当时政府、商人中的有志人士,以及文人雅士的支持。今天我国已经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应该腾出力量来进行抢救、支持广东汉乐这个中华文化瑰宝。

  二、承传与发展问题。首先要继承,然后再求发展。要如何继承呢?我认为首先要保留乐种的特点和风格,否则就失去了保留价值。广东汉乐的音律与别的乐种不同,它是在古老的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上“乙”、“凡”而形成的七声音阶,有人认为它是“雅乐音阶”,而我认为它的“乙”不等于雅乐的“b7”,“凡”也不是雅乐的“#4”,而是体现在“7”,定“6—1”之间游移性,和“4”是“3—5”之间的游移性,这是广东汉乐的特点。

  汉乐的风格:汉调(即丝弦乐)幽雅、古朴、最具宫廷味;中军班(包括打八音、锣鼓吹)体现出民间喜、庆、哀、乐的特点。所以在继承上,要招收一批青少年,在老艺人的指导下掌握汉乐的特点和风格,同时为了抢救,应该在现存的老艺人中录记音响资料,供后人学习。

  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也就是说发展不能脱离汉乐的特点和风格,不能模仿其它乐种的大齐奏、大合奏。我建议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发展:1、重奏形式——用几件乐器,乐曲加以处理。室内乐形式,如《出水莲》,可采用古筝为主的四重奏,《绣荷包》、《小桃红》等可以采用提胡为主的四重奏,这样既保留了“和弦索”的特点,又丰富了原曲调的表现力。2、协奏形式,如《嫁好郎》、《玉美人》等中军班音乐,以唢呐为主奏,加上汉乐特有的打击乐,在民族管弦乐(也可以用西洋管弦乐)乐队中加上和声、配器,但主奏的乐手,必需掌握汉乐的特点和风格,这样奏出来的效果既保留了汉乐的特点风格,又丰富了原曲调的表现力。

  三、录制音响资料(包括原汁原味的、创新的)在汉乐地区散发,及在旅游区的茶楼、酒馆、电视、广播电台经常播放,启发青年人的认知,培育知音,以利于广东汉乐的承传。

  饶宝尤先生:创新方面对我们来说目前较欠缺,本身创新少,专业人员不及雷州、深圳、广州、惠州,大埔人才一般是以汉剧团的乐队人员为骨干,加上民间的一部分,这方面的工作以后要在继承基础上搞作品创新,把汉乐搞得有新意。计划搞一个相对专业的乐团,用示范演奏队的形式,以适应发展,平时多以私伙局活动为主,这类活动必竟是随意性大,不怎么讲究。示范演奏队大概二、三十人左右,相对人员固定,创作出新曲目,通过示范队来演奏,一方面提高乐队人员演奏水平,再者提高作品的创新。

  罗曾优先生:我首先祝贺梅州汉乐协会的成立,心里非常的高兴。这次汉乐协会成立,场面大,而且有北京各地的专家到场,对推动汉乐的发展将起相当大的作用。目前,汉乐如何在继承中发展,汉乐的前辈和专业性的包括汉剧院等,专业底蕴较厚,我认为在目前这样的形势下,汉乐想求生存而不改革是不行的。粤乐、潮乐包括其他乐种民乐类都已采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包装,刘天华和阿炳的乐曲原来的与现在比较一下都不一样,出了新,这值得我们的汉乐深思。

  还有一点:如何动,如何改,这又是一个问题。汉乐在目前音乐文化发展中显得较为守旧,范围禁锢得较厚,要打开这个局面,需要请专家参与、来会诊、打脉,发现症状在哪里,解决了问题,才能得以发展。如一个房子应如何装修才好看,才住得舒服。汉乐是国宝、宝魂,要通过包装保留传统好的东西,去挖掘潜力。汉乐的旋律较单调,自我10多岁和弦索起,解放初至八十年代,都是大家一起来,奏得较为辛苦,效果亦不太好。现在,许多青年人认为,汉乐不好听,有的还不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因而没兴趣。汉乐的乐曲本身是好东西,但为什么都是大齐奏?粤乐、潮乐它那些乐曲的部局、铺垫,所下的功夫一直为我们所借鑑。专家不投入,汉乐想搞大气、高品位,是很难的。应该说专家就是专家,这要肯定,尽管他不是搞汉乐的,但通过他们的手搞出的东西,画面、音乐效果的品位就升华了。我们不少曲目、曲调很好,但对旧的演奏形式,不敢去破它,优浅说得对,要大胆一些,要勇敢一些,要敢于突破它。现在梅州市汉乐协会成立了,大埔已有汉乐研究会,广州有羊城汉乐团,深圳也搞起汉乐联谊会,这是好事,对推动汉乐发展是个好时机,大家要把握。好的东西要完整地保护下来,古香古色的东西,对汉乐来说是有价值的,不足的地方,希望在座的各位多多关注,把汉乐升华起来,共同发挥潜力。就乐曲来说,其他地方乐种有“将军令”,但就没有我们汉乐的大气,所以我才搞起“将军令”来,我们的整个曲调素质好,在原有基础上加工、提高,加上专家的编配,整个乐曲就立起来了。我们汉乐很丰富,喜、怒、哀、乐都有,中军乐更有特色。汉乐“迎春曲”,我就采用了汉剧的一些节奏,显得古香古色。中军班的色彩在其他乐种是没有的,只有我们汉乐才有,“拜花堂”、“朝天子”等乐曲,余敦昌老师传承得很好。

  音乐是严谨的,是严肃的,需要几十年的教育才能成才,因而我们搞汉乐不能心急,要慢慢来,要将心投进去。不少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有几十个版本,包括阿炳、刘天华的曲子都有多个版本,我们汉乐要吸收他们好的地方。就汉乐“出水莲”来说,也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乐器投入不一样,演奏形式也不一样,可以百花齐放,这是允许的。古筝曲亦可用丝弦乐来演奏,从乐器上的安排,对汉乐来说以前是很少有的,丝弦、清乐、吹打分类明确,不同的乐器应放在不同的类别。我希望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加工、改编,这样才能出新,没有新元素的加入 ,汉乐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生命力,这个乐种就会自生自灭,在社会上的凝聚力、影响力就不大,其艺术的价值也就不高。汉乐“出水莲”的特殊演奏手法是名家几十年所创有的,别人没有,只有汉乐才有,这要一点点的去钻研、积累,不要轻易放弃。还有一个过渡音的问题,用法不同,效果就不同。下来主要是要考虑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方向如何走,值得探讨。为了提高汉乐的品位,如果没专家的加入,仍会保留原状,所以希望在座的专家、学者花些心血投进对汉乐的发展中。

  张高徊先生:向在座专家、同行学习,简单讲几句。

  本人自小就喜欢汉乐,参加工作后,特别是80年代起从事汉乐较为专业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这也是应该做的。退休后住在广州,因家庭、身体一些原因,近年,参加活动较少,变成“销声匿迹”了。去年羊城汉乐团成立时,智忠同志热情要求我参加,此次梅州成立汉乐协会,丘会长也盛情邀请我回来参加。这几年来大埔、惠州、深圳等地的汉乐活动很兴盛,特别是这次梅州成立汉乐协会,我受到很大的鼓舞。觉得自己老也不老,年轻也不年轻,下来还应为汉乐事业做些工作。我对饶宝尤会长说,你现在的会长好当了,汉乐发展形势很好,大埔评上了“汉乐之乡”,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今年又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以后的工作会比较好开展。我自己将为振兴汉乐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三、积极培养广东汉乐后继人才

  冯光钰先生:大埔县汉乐研究会饶宝尤会长送了我一本第十八期的《汉乐研究》,我看后很高兴,大埔县举行了暑期广东汉乐培训班,这个培训班特别重要,搞汉乐光有老一辈、中年一辈人不行,还得有青少年来学。县的文化部门要与教育部门联合起来,将广东汉乐放进中、小学的教材中,从小孩培养起对汉乐的兴趣,这个工作是千秋万代、功德无量的好事情。

  饶宝尤先生:根据大埔目前汉乐活动的层次与人员的结构情况,确实应考虑到后继人才的问题。现在演奏汉乐的人最年轻的已接近50岁,年轻人较少。这几年来,大埔在培养汉乐接班人方面,包括上届汉研会领导做了大量工作,一直利用暑期班进行培训,平时也有学徒拜师的。去年暑期得到罗育平先生的大力支持,举办了青少年汉乐培训班,有七、八十个学员,分为古筝、二胡、琵琶等班,结业后还搞了汇报演出,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展现了教学效果。我们将继续办下去,还要积极地与学校联系,在中、小学里开设兴趣班,进行多方面培养汉乐后继人才。

  罗育平先生:关于承传的问题,七、八年前我就已感觉到广东汉乐在台上演奏每次都是那么几个老脸孔,他们的仪态一年不如一年,我说以后还是这些人,不要说我不愿意看,青少年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五、六年前,我就与杨培柳说过,要赶快搞青少年的培训,我很严肃地告诉他,你如不搞培训,汉乐就会没人来搞了。现在私伙局很多,普及已不成问题,关键是承传问题。要搞青少年培训,五、六年前我就说,我支持你们每年暑假搞培训。饶宝尤接手任会长后,去年搞了较大型的培训班,有七、八十个学员,我说今年要继续搞,我全力支持,如果有点收入的话,都会给回你们使用,可以说是少花钱,效果好。

  另外,各地领导重视后,在当地学校可搞一个汉乐班,也可以组织一个民乐队演奏,这种做法一定要打进学校去,正如刚才冯教授所说的要重视培养青少年的问题。

  搞汉乐要团结,还要有奉献的精神,我支持这种精神。对汉乐要保护好,我愿意做保护工作。不团结,斤斤计较,排座次,这些都是不好的现象,有一点瑕疵、纰漏,大家不要去计较。要扎扎实实,任劳任怨,一切从振兴汉乐这个大局出发。只有这样,汉乐事业才能兴旺发展。

  新加坡谢德彦先生:我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新加坡汉乐的兴衰史。早在100多年前,因为大批的客家人和潮州人过番(出洋)到新加坡,那时候他们就把汉乐和潮州音乐这两种音乐带到那边去,后来因为这些潮汕人与客家人互相居住在一个地区,形成了社团。他们经常有请中国的戏班到新加坡演出,最早请去的是外江戏,现在叫汉剧。1906年,戏班把汉剧介绍到新加坡,从而开始接触到汉剧音乐,我们现在的乐社是1922年由汕头公益社的一些会员到新加坡创办的,至今已有94年了,明年是95年大庆,要请你们过去演奏汉乐。现在我们的乐社很可怜,会演奏汉乐的人不超过10人,年龄有90岁的,下来就是80多岁、70多岁,我是最年轻的(约有60岁),资金不足,也没有什么社团资助。南洋客属总会成立了一个国乐部,以后又成立了“新华”等乐社,现在总共有六个团体在演奏汉乐和潮乐,但人员却越来越少了。所以,我要说明的问题是,汉乐在新加坡快要消亡了。只剩下一小部人在搞,再过十多年,我们这些人老了,汉乐在新加坡也就没有了,说明汉乐在新加坡的历史只有110多岁,如果我们不在这10多年中进行抢救,带动一些年青人来搞,汉乐在新加坡的历史就会越来越短了。我希望中国的汉乐界人士多到新加坡来交流,为汉乐能在新加坡继续生存、发展,而牵线搭桥,共同奋斗。

  四、加强广东汉乐理论队伍的建设

  饶宝尤先生:大埔汉研会今后要搞好本身的理论研究与作品的创新。大埔汉研会成立18年来,每年出版一期《汉乐研究》刊物,虽然说这是一个会刊,但里面有多种内容,包括乐论、乐事报导、乐人乐事等,每年坚持出一期,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刊物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积极投稿,每年稿件是较充实的。

  刘智忠先生:很高兴获邀参加今天的座谈会,我仅代表羊城广东汉乐乐团团长刘维臻先生以及乐团全体同仁对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的成立表示诚挚的祝贺。

  今天的座谈会开得很成功,冯光钰教授、陈克进教授以及各位专家、汉乐前辈和罗育平先生等,对振兴广东汉乐发表了真知灼见的讲话,既有学术价值,又具历史价值,在广东汉乐的发展史上将记上浓浓的一笔。

  因时间关系,我只提一点看法,就是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成立后,除了搞好乐队的排练、演出和培训后继人才外,还应该将汉乐理论队伍建设起来。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汉乐发展之所以形成今天的较好形势,除了流行地区的全民普及汉乐演奏以外,不少汉乐理论家长期的、默默无闻的笔耕,以他们的智慧,筑起了汉乐理论的“金字塔”。如北京冯光钰教授,陈克进教授,何松先生,天津的居文郁教授,大埔的李德礼、张高徊、杨培柳、罗乾礼、饶宝尤先生以及汉研会的同仁们,梅州的丘煌、张优浅、蓝启兴等先生,广州的省、市老领导杨应彬、邬梦兆、罗概祥等同志,星海音乐学院的陈安华、王少明、温萍、饶宁新、罗德栽等教授,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的费师逊研究员、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音乐研究室陈浚辉副主任以及汉乐艺术家罗曾优先生等,为汉乐理论建设立下了可圈可点的功劳。在理论刊物方面,大埔有《汉乐研究》,广州有《羊城汉乐之声》,现在梅州又将出版《梅州汉乐会刊》,我认为这是汉乐理论队伍不断壮大的好势头。其实,从大埔的《汉乐研究》中就可发现还有许多大大小小文章的撰写者,他们都是来自基层,是汉乐理论队伍的坚实力量;梅州是广东汉剧院的所在地,是客都的中心,嘉应大学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广东汉剧院艺术室、梅州市音协、梅州市群众艺术馆、梅州艺术学校等部门都有不少理论人才,要善于发现和爱护、利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梅州汉乐理论人才的聚集,将会使《梅州汉乐会刊》有着取之不尽的稿源。大埔2004年已举办过第一届《中国音乐文化·广东汉乐理论研讨会》,时间虽然较匆忙,但专家、学者的高水平文稿,提高了汉乐理论的深层次发展;今年10月初又将举行第二届汉乐理论研讨会,更多的专家、学者在积极的撰写论文;同时,10月底在北京也将举行“振兴广东汉乐系列活动”的理论研讨会,还要出论文集。近年来汉乐理论方面的活动与实践,证明冯光钰教授提出:“2006年是广东汉乐年”的理论根据是非常充分和务实的。我盼望各地的汉乐理论工作者能联合起来,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目的就是将广东汉乐的理论水平不断升华,融进中国民族音乐理论大潮中,为广东汉乐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应有的贡献。

结  语

  丘定环会长: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专家要发表感言的,我们准备出版会刊,让一些专家的文稿在会刊中发表。我这里衷心感谢各位来宾,对我们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的支持和关心:冯教授、陈教授千里迢迢从北京赶来,星海音乐学院两位教授也是一样。特别是饶教授让我很感动,他原来在北京有个讲学和演奏的重任,时间正好与我们协会成立时相同,同是6月17日、18日,当我们去到他家时,他得知后表态:家乡的事一定要支持,并马上打长途电话辞去了北京之行,昨天回梅州参加了汉乐协会的成立,演出也很成功。罗教授亦较忙,要出国,为了汉乐协会成立,专程赶来。在座的有些还是在职人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因此,借今天召开学术座谈的机会,我还是要再次感谢各位对我们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的热切关心和全力支持。


来源:http://www.gdart.com/gdyy/gdyybhy/20060728000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5: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